01.31 家乡永寿县的“浇汤面”,过年过节早饭待客不可缺少的主食


家乡永寿县的“浇汤面”,过年过节早饭待客不可缺少的主食

永寿人素来爱吃面食,其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一种特别美味的面食—永寿浇汤面。在永寿每到逢年过事,都会吃到浇汤面,这种面食,只吃面,不喝汤;剩下的汤倒回锅里,烧煎以后,再盛入捞有面条的碗里,端到桌上,供客人食用。

浇汤面,也有些地方称“哈水面”、“口水面”。浇汤面最正宗的地区在乾县、永寿、扶风、武功交界等地。在当地,浇汤面在过去只有在结婚丧葬的重大日子以及过年时才有的吃。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是这个习俗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每碗面的面条很少,只有一箸头的量。一箸挑尽后,就有专人把碗端走,把汤回锅,再捞面,再盛汤,再往桌上端。一般饭量的人,要吃一二十碗;吃几十碗的也有。

据说,浇汤面的来历也不平凡,从时间上说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姜太公时期。姜太公从西歧发兵打仗,在如今的周公庙捉到一条巨蛇,于是犒赏三军,将蛇肉切为小块,做成臊子称为臊子面,这是今天歧山臊子面的前身。只是今天的蛇肉,早改为猪肉了。吃饱喝足,大军前行,走到扶风和兴平地界,蛇肉所剩不多,就在蛇肉里加上蔬菜,那一带的居民吃面仍保持了那时的风格。到了永寿、乾县一带,则演变为浇汤面。肉没了,菜也没了,所剩只有肉汤,便用现有材料,将肉汤用大锅煮。加入佐料,盐、醋、辣子,剁碎的菜叶,经熬制的汤烧热,再将面煮好,捞到碗里。

浇汤面的做法也比较讲究,工序繁多。汤要肉汤,经文火久熬,使所放香料融入汤中,料汤合一。醋要好,是粮食醋,汤好不好,全凭醋的味道,辣子要用油泼过的。将鸡蛋摊成薄饼,与白菜叶一起剁碎放入汤中:辣子红、鸡蛋黄、菜叶白,成色非常好。手工做的面事先煮好,过水冷却,捞成鸡蛋大小的一小团一小团。吃的时候,将面挑入细花碗里,浇汤即可享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