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阎崇年被打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明清之争吗?

潇湘夜雨l


首先,阎崇年之所以长期被打,是因为他的某些言论否定了“扬州十日”,清军屠杀扬州民众。这是他被打的原因。

《扬州十日记》是明末王秀楚所写的关于清兵在扬州屠城的一本约8000字的小书。当时南明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坚守扬州城,清军用红衣大炮攻下城池。下令十日不封刀,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文中所载,遇难者达80万众。

阎崇年之所以否定《扬州十日记》的真实性,是因为该书中,文字记录不详尽,前后矛盾。当时扬州城并没有80万人,也住不下80万人,我国学者张德芬认为扬州十日屠杀80万人有夸大捏造之嫌。

#史学家张德芬对《扬州十日记》所记载的死亡人数提出质疑,当时扬州人口总数是78960户,495497口,17世纪扬州府人口为100万,在清军攻城时,城内的人口最大数应该在20万人到30万人之间。

#相关记实,居民没有充分时间大量向扬州逃避

#《扬州十日记》记载清兵屠城五天后放赈粮,“米数千石,转瞬一空”。就是说活下来的人很多。



明粉与阎崇年的矛盾

2018年10月5日,阎崇年在无锡出席签售活动时,被汉网管理员黄海清(网名大汉之风)掌掴。其原因是他无法认同阎崇年对于明清历史的一些观点。认为阎崇年【粉饰屠杀,肯定文字狱,拒绝质疑和沟通】。



阎崇年美化清朝,贬斥明朝,污蔑历史,伤害汉族同胞感情。

抛开民族论不说,众所周知,满清通过剃发易服,使得汉人臣服。强制剃发,留头不留发,怎么能说是“民族交流的一种形式”,既然是交流,为了强推剃发令,可以十日不封刀?

那如果是这样,日本人推行的皇民化,也是文化交流吗?我想问一下?

结语:阎崇年作为一个社会知名人物,存在美化满清,混淆历史的丑陋嘴脸。把屠杀汉人,说成是交流,是有些可耻了。所以明粉对于打人这件事是不对的,但是阎崇年也是学为不端。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

我国面对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当时在日本伪满洲国的统治下,很多人接受了日本的皇民化教育。现在很多东北“满洲独立”分离分子在境外鼓动东北独立,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这样的美化,歌颂大清,也会间接助长分离主义势力,是为误人子弟。所以,我认为阎崇年是为不端。


子非魚


是,也不是。

黄海清掌掴阎崇年,此事发生在2008年10月5日,当时阎崇年在无锡新华书店签售,谁知签着签着,突然窜出一个人对着他,“啪啪”地猛扇了两个耳光。

阎崇年顿时愣住了。

所有人也都愣住了,咱是不是眼花了?

当时已经74岁的阎崇年也不愧是老江湖,什么场面没见过?所以,即便被扇了两个耳光,他也只是惊愕了一下便恢复了过来,然后继续给买书的读者签名,总不能耽误了挣钱不是?也不得不说他确实很敬业,这事换成了别人,恐怕已经退场了。

那么,黄海清为何会掌掴阎崇年,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所谓的“明清之争”,真的只是因为黄海清是一个铁杆“明粉”,所以容不得阎崇年这样的“清粉”?

实际上,所谓的“明清之争”只是黄海清和阎崇年之间的一个火药桶,但却不是促使黄掌掴阎的导火索,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因为“明清之争”。

对于掌掴阎崇年一事,黄海清虽然拒绝道歉,可是事后他也自己也发帖陈述了原因,总结起来也就两个原因:一个是黄海清认为阎崇年的言论已经过度美化了清朝,一个则是他没办法向阎崇年和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

阎崇年确实有过不少美化清朝的言论,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说,清朝入关掳掠人口一事“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诚然,此事对于清朝而言是喜,对于明朝而言是悲,但是他这么说出来确实很刺耳。

阎崇年之所以会有如此感慨,是则是因为他已经站到了“犯罪者”一边,一个犯罪嫌疑人去抢劫,并且他在抢劫过程中对受害者进一步施害以满足自己,这事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是喜,对受害者是悲吧?可如果因此便说成犯罪嫌弃人施害,受害人被侵害是一件难说喜也难说悲的事,恐怕不妥。

虽然历史不会这么黑白分明,但是人在读史或者解说历史的时候还应该秉持人性为好,总不能因为清朝抢了人又入了关就说被抢的人被抢是他们的幸运吧?

此外,阎崇年对于汉、满之间的“文化融合”解读也颇耐人寻味。

他说,中原的汉族是农耕文化,满族是牧猎文化,蒙古是草原文化,满族的牧猎文化和草原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汉族的农耕文化融合时却产生了冲突,“扬州十日”就是满、汉文化融合时所发生的一个冲突。

不可否认,战争是文化融合的一条捷径。

但是,清军制造的“扬州十日”真的是因为文化融合所产生的文化冲突吗?这显然不是,当时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以至于清军屡攻不破,多铎诱降史可法也不成,所以多铎和清军心中积蓄了很多气,气史可法和扬州守军、百姓为什么这么难打,让他们打得这么辛苦,所以当清军攻破扬州之后,开始了十日不封刀的屠城。

可见,“扬州十日”只是一次纯粹的报复性行为,只是一次纯粹为奸淫掳掠而发动的犯罪性行为。

如果只是为了阎崇年口中的“文化融合”,清军攻占扬州城后,战争行为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便不应再继续使用战争手段,而应该使用政治手段或者文化手段。

所以,“扬州十日”从来不是什么文化冲突,哪怕说是冲突也不行。

也正是因为阎崇年不断地美化清朝,清朝能够享国276载,确实也有它的优点,可如果为了美化它而将它所犯下的罪行和过错包装成优点的话,则未免也太过可耻了一点,所以他也激怒了不少人。

阎崇年可耻地过度地包装和美化清朝的行为,为黄海清所不齿,但却还不至于会让黄海清诉诸武力,为此付出被拘15日,让案底陪伴自己一生的代价,这也是我说“明清之争”只是黄、阎之间的火药桶的原因。

那么,引爆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又是什么呢?我在上面也已经说过了,这个导火索实际上是黄海清没办法向阎崇年和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

黄海清说他曾经试图和阎崇年沟通,但是遭到了拒绝,因为阎说:“凡是在学术平台和我讨论的,有三个条件,一是清史专业,二是在清史研究领域上有学术专著,三是必须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

然后,阎又补了一句:“如果你不研究清史,我们不在一个平台上,怎么讨论?”

后来,黄海清在上海浦东图书馆再一次现场向阎崇年发出质疑,却只换来了阎气呼呼地站起来说了句“这不是学术问题”。

阎崇年的意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我是清史专家,我是权威,你一个不入流没名气没才气的货色有什么资格质疑我?你有什么资格和我讨论?

阎话里话外透露着高人一等的傲气,你不够格!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黄海清,虽然说黄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权威或者名人,可是他有感觉自己人格受到了侮辱,你阎崇年不想和我讨论可以回句“以后再讲”之类的话,何苦出言伤人?

黄海清和阎崇年辩驳不成,又受到侮辱,他作为诸如我们一样在浩瀚网络中的“一粟”又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自己辩驳,为自己伸冤,当年不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实际上都还没有如今这般敢于向所谓的“权威”发出质疑和声讨。

所以,他的一口怨气便化成了落在阎崇年脸上的两个巴掌。

诚然,打人不对,但是也有很多是时候是被被打的人逼出来的结果,黄海清出了气,也付出了代价,但他也仍然觉得值得,这多少也有点无奈。


宁糊涂


尊敬的黄海清小伙子:

你好!非常尊重你的行为,非常佩服你的勇气。

满清对华夏的祸害,是在骨子里,这是所有真正热爱中国的人深恶痛绝的。

爱中国之深,就会恨满清之切。

满清的统治,是恐怖统治,是一部分还没进化到和汉族同步的野蛮之人,完全靠暴力恐怖手段在统治。整个满清皇族,黑暗,肮脏,无耻,暴力,视国家为宫闱,只能自己乌七八糟,不许国人看一眼,说一句。就连对国家提个建议,都要满门抄斩。满清罪恶,罄竹难书。

如果满清三百年,能出一个稍微有见识,稍微有人性,稍微有仁慈心,稍微有国家意识的皇帝,我华夏大国都可乘机在很短的时间里崛起,成为真正的帝国。

可这只能是我们的奢愿。

满清不仅严重地阻碍国家发展,还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军事、教育等发展,尤其是在人民言论,思想等方面,高举血腥之刀,残暴国民尊严。

这样的一个垃圾时代,竟然有人毫无廉耻地吹捧,肉麻地去唱赞歌。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就想问:黄海清小伙子,你去的时候咋不叫叫我?


风如我诗


闫崇年在杨州被打是明清之争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既是也不完全是。

首先要说说闫崇年的出身与职业,他的父辈曾经在伪满时代是高官,他也是中国满学会的会长。就这种出身与职业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说起来我的祖上(母亲家族)也是有满族血统,我四姐的女婿也是满族。我是个历史爱好者,在多年拜读历史文献时对于满清建国初期在关外对汉族的催残与屠杀(抓包衣打穷鬼),进关之后的剃发易服留发不留头与跑马圈地,征服江南的杨州十日嘉定三屠,直至纵横整个清代的文字狱……!那个不是血淋淋的征服与文明与文化的催残。而这些对于闫崇年来说无论是他的著作还是他的各种讲坛不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就是用力的去洗一些让有些人看着不舒服的东西……这些都是一个有良心的学者该做的吗?对于这些我倒是很佩服满清皇室后人如启功先生、载沣、载涛及他们后人的见地,功就是功过就过!用不着去洗白或者是黑化。

至于闫崇年挨揍一事甜认为打人不对但是他被揍也是事出有因,他在杨州新华书店作文化宣传与交流活动本应该就是与读者互相交流,说白了作为一个学者就是应该听的进去不同的声音……。而他却是高高在上,对读者的不同见地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刻意的回避,是问这种活动搞的还有什么意义?既然是他不遵重别人哪别人何必还要遵重他。

胡适、林语堂等文化大家说过,文人要有作文人的良心!在我看来闫崇年并没有作到。



用户夏天的风


自我洗白影响大,这是手段 以阎崇年为例,他的言论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这里说说他的家世。据《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介绍:阎的祖上是满清汉军镶白旗,祖父彦黎是大汉奸伪满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爱新觉罗~熙洽的管家,彦黎后来担任伪满财政部副部长,曾被日本关东军司令接见过。 阎的父亲阎建仁从小在沦陷区的日本人学校里接受奴化教育,清亡后,他改为汉族,曾经当过日伪时期山东蓬莱维持会长。阎崇年出名后,前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也是山东蓬莱的抗日队员的高永久同志曾经实名举报阎崇年,具体大家自己了解。 另外,改为汉族或者是清朝包衣奴才后裔的也很多,比如金庸、余秋雨、琼瑶、袁腾飞等,出力也很大。 以琼瑶为例,清朝那么恐怖的时代,比如皇太极、多尔衮等个个屠杀百万人以上无辜百姓的屠夫,还有制造了100多起的文字狱,滥杀无辜的乾隆,居然被琼瑶和现在的编剧写成皇帝爱民如子的榜样,天天在电视上放给大伙洗脑... 金庸就不再说了,最近很多人说过了,限于篇幅就不再多说了,感兴趣的大家自己去了解。 总之,这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实事求是的加以补充,一起探讨。 相关问题 有些清宫剧中的皇帝总宣扬满汉平等,可为什么历史上几百年后才让汉人进入东北地区呢? 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一统的,为什么我们常讲清朝很少讲元朝,就连电视剧也是一样? 有人说“现在关于清朝的电视剧比较多,汉人正经的历史剧却无人问津”,对此你怎么看?


翠柏飞瀑


当然不是,因为阎崇年起初并没有跟谁去“争”,而是因为他的一些特殊观点,被很多人认为是“头号清粉”,由于某些涉及民族根本的问题上,他发表过看似不太正确的言论,于是引起了现实中很多人的反感。

虽然我们可以就某些人做的某些事,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但不能从根本上否定他的研究与成果,对于历史,首先肯定的一点是,阎崇年本身有着学界认可的贡献与工作,这一点从他能被邀请去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并且在最初受到广大历史爱好者的追捧就能看出,他的确是一位倍受尊重的历史学家。

从最初的《清十二帝疑案》,再到后来的《大故宫》,阎崇年对于历史与故宫文化的推广肯定有着一定的贡献,这方面我们是没法否认的。

以上是客观陈述,下面来说说后续。

然而他个人口碑的转折点,正是因为在某些特殊场合,发表了一些不当的言论,并且在自己的著作里,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或多或少也发表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

所以根本上来看,这并非明清之争,说到底还是立场与角度的问题。

立场不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意见,当然也会产生矛盾,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如果简单将一个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仅通过他的某些言论就认定他是在贬低整个民族,或者说他对历史上某个强权心存奴性,这样做显然欠妥,也不严谨。

换言之,如果他的政治背景真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首先他就不可能担任北京社科院的研究员,更不可能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因为政治审查这方面,要比很多人想的要严格太多,这可不是我主观臆测,反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既然能作为解读清史的专家被请上中央电视台的讲台,我想背后的原因不需要我多说。

我们现在来看他当年倍受争议的言论,虽说在当时有给”扬州十日“洗白,甚至有过度美化满清初期统治者的嫌疑,但他是从研究满清历史学者的角度,太过理性的去看待这段历史,而可能在主观层面,忽略了一些民族情感。

当然我本人十分坚决无比的痛恨战争,而十分的拥护和平,举这个例子不过是想说明立场不同,看到的事物也不同这一观点。

所以怎么说呢,阎崇年被打,我个人认为打人者的方式是有些偏激的,观点上的不同,自然可以通过文章或者讨论与之争辩,但打人却是毫无道理的做法,并且打人者的弟弟也亲口承认,因为他哥哥是本来想跟阎崇年争辩问题,但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和他面对面讨论,情急之下才出此下策。

这样的打人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就算你真把他打一顿,打的满地找牙,但本质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反还会变成今天这种局面,一提到阎崇年,立马就会有人高举民族大旗,似乎阎崇年是否鼓吹满清已经不重要,只有表达痛恨满清的情绪才是政治正确。

爱自己的民族,难道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进行表达么?

实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更多的外国人认可中国的成就,难道不是在了解某些历史真相之后更好的展望未来,为了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才对么?

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太过深究阎崇年的问题,而是怎么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更深刻的进行反思,并最终使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好,这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远比一言不合就去挥拳头,要有意义的多。


钱品聚


满清在中国历史上,在很多国人的眼里并不是一个好的时代。毕竟一个是外族入侵,汉族蒙羞,而且进来的时候屠杀过多。再加上近代不平等条约签的太多,太无能,把中国搞的太屈辱,所以至今很多人不喜欢清朝。

另一方面,我个人觉得闫崇年有些搞,他个人来说,在百家讲坛上他大肆赞扬清朝的君主,十二个从头说到尾,基本都说他们多伟大之类的 自然就有很多人看不惯了,被打是偶然事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吧。

总之,闫崇年百家讲坛说清朝的那个课我是看过的,从他的身上,脸上,以及精神上总是洋溢着作为大清臣民(他是满族人)的无比自豪感,这自然就刺伤了很多人的心啦,他本身我感觉确实欠揍。

要知道闫崇年被打的地方在无锡,当年清军进入无锡在内的江南地区的时候可没少屠杀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他的人具体来说我没考证,但能够确定的是,江南地区的民众对清朝应该不会感冒,至少当中很多人对清朝不感冒甚至很反感,毕竟历史伤害太深了。所以打他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我这样说是个人观点,有些个人意气在里面 不是回答的很理性,但我心里确实就是这样想的。


老威观史


无论阎崇年被打是否因为长期以来的明清之争,我首先要说的是:打得好!

被打经过:2008年10月5日,黄海清在无锡新华书店遇到了签名售书的阎崇年。他递上新买的书给阎崇年签名后,就一个巴掌抡了过去。阎崇年非常惊讶,“你干什么?!”黄海清又打了第二巴掌,但是保安已经应声而至事后,黄海清被拘留半个月。

被打原因:根据掌掴阎崇年的黄海清讲,一直对阎崇年的讲史耿耿于怀,最刺痛他神经的是,阎崇年对“扬州十日”的解读。

阎崇年的家庭背景:其祖父是著名的大汉奸满洲国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熙洽的管家,而他原本是满族。这个就已经决定了阎崇年的学术立场是站在美化满清丑化华夏民族大明王朝之上的。

明清之争只是简单的改朝换代吗?

满清取代明朝,是华夏民族历史上真正的亡国之恨。历史上真正亡国的一次是蒙元灭宋,一次就是满清灭明。满清入关后,迅速而又全面的完成了土地兼并。把汉人的土地全部抢走,驱赶汉人为奴隶,在满人贵族的庄园里劳动。为了防止汉人农奴逃跑,还制定了逃奴法案。为了奴化和愚化汉人,满人全面的摧毁了中国的文化,也全面摧毁了中国的手工业科技,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之后,中国的手工业产值,衰退到了不足明朝的6%。在满清的两百多年里,原本就应该培养来经世济国的政治人才,被扭曲成不准谈政治的废物书呆子。满清取代明朝,是中央帝国的一次全面退步。把世界上最先进最伟大的文明,变成了黑暗的奴隶制社会。

为什么文艺界学术界美化满清成为主流?

因为满清灭亡后,满清贵族为了避免被清算,纷纷改名换姓。这些遗老遗少八旗子弟并没有一技之长,缺乏生活技能,因为他们学习的都是贵族文化,那么只能在文艺界学术界生存。所以,现代许多著名的作家、演员、明星都是满族后裔。比如尚小云、程砚秋

侯宝林、老舍、英达、英若诚、吴京、关晓彤、那英、林依轮、小柯、艾敬、戴娆、冯晓泉、曾格格、霍尊、关喆、汪苏泷 、凌潇肃、富大龙、李宗翰、杨童舒、王丽坤、白敬亭、阚清子等等,简直占了文艺界娱乐圈的半壁江山。这样便逐渐在文艺界学术界掌握了话语权,满清复辟是不可能了,虽然心中有亡国之恨但却只能压抑在心中,但时不时还会表露出来,这个时候就会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辫子戏,千古一帝,康乾盛世等等,为满清洗白美化。这个也是为什么前一段时期辫子戏霸屏原因,而在学术界,则通过阎崇年这类满清后裔,为满清入主中原时说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翻案洗白,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文字狱等。要美化满清,必然要丑化明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满清取代明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因此,明朝的汉奸逆贼在在满清笔下就成为忠臣义士,并进行拔高美化。比如袁崇焕。

所以,阎崇年被打并不在于简单的明清之争,而是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美化满清的黑暗统治,自然激起作为明朝后裔的华夏民族的义愤!虽然现在满族也属中华民族一部分,但是阎崇年这样做,也是活该!


公子天行健


康乾盛世是不需要争议的,假的没有边的事,就说晚清gdp高于康乾两倍不止就可以明了,晚清是个什么样子,最贫穷的人衣不遮体,甚至穷的女子十六岁了还几个女人轮流穿同一件衣服,你在穿其他姐妹就赤身裸体,但晚清还要比康乾时期人民要富裕,毕竟开放口岸了,南方茶叶出口量拉动帝国经济,几乎是世界垄断性的,康乾时期百姓低质量牲口般的生存,人口才大量增长,如同斯里兰卡,处在温饱线边缘,对生活没有过多要求,机械呆滞的繁殖,印度人口爆发也是这个状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人口爆炸却是一流人均富裕国家的。


胡夸满清是什么人呢?好像在北方怎么胡夸跪舔都没人有反应,阎竟然在抵抗剃发易服最为惨烈的江浙信口雌黄,歌功颂德,可能早就有人要给她教训了,只是等一个机会,这件事过去十多年了,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希望阎老爷子客观公正的分析历史,鲁迅说过中国历史是5000年吃人史,任何封建政权都是压榨人民的,管理形式是落后野蛮的,有必要去讴歌这些统治阶级吗?就好比现在一些清宫剧,跪舔的肉麻,后宫出了问题就该是贱妃奴婢臣妾的事,皇上永远都是好人,你狗皇帝连个你享乐的后宫都做不到平等融洽,国家能好?人民能幸福?

阎老一众人等,之所以提起满清就溢于言表,还是对社会没有一个进步的认识,还远远达不到柏杨,胡适等人对历史对于人生存价值的客观评价。


逆山野


有亡国有亡天下,满清入关后的残酷屠杀和文明倒退,给中国留下了永恒的伤害,其恶果至今还在贻害中华民族,这绝非“民族融合”!

所谓的“剃发易服”是一次对汉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的钓鱼执法、逆向淘汰~把所有有骨气,敢反抗满清的人被筛选出来加以屠杀。更何况扬州十日等大屠杀是典型的种族灭绝行为,完全没有任何理由为之洗地、张目,扭曲历史真相!

阎崇年既然敢为对汉族人民的大屠杀进行美化、扭曲历史事实,那就早已超出了学者研究的层面,只要汉族人尚有一丝骨气在,必然会给予反击,这就是正义的回应,堂堂正正,足以让居心叵测的丑类胆寒!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正是这些遗老遗少的倒行逆施,反而极大激发和促进了汉族民族主义的内向觉醒,这是这些小丑万万没想到的,正是抱起石头砸自己脚,可笑至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