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前因:

甲午戰爭以清政府戰敗告終,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遼東半島,讓日本賺取到了巨大的戰爭利益。而此時,北方的巨熊——俄國聯合德國給日本施加壓力,讓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清政府為了感謝俄國的“仁義之舉”

。在1898年與俄國簽訂旅順、大連的租借條約,允許俄國在東北地區修建鐵路,並將剛剛歸還的遼東半島租借給俄國,租期25年。這樣東北地區和遼東半島就處在俄國的勢力範圍,而且俄國有意向朝鮮擴張。

俄國的所作所為讓日本當局很是惱火,激起了日俄之間的矛盾。甲午戰爭後,日本用戰爭“賠款”大力發展海軍,與英國眉來眼去並在1902年締結了軍事聯盟,以遏制俄國在遠東的發展。日本主動挑釁俄國,要求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的佔有利益,但國內不太平的俄國無暇考慮日本的挑釁,斷然拒絕了日本的要求。在俄國人看來,此時的日本挑釁正好是“民眾騷動的避雷針”。日本終於等不及了,在1904年2月8日對旅順港內的俄國艦隊發動了襲擊(是不是很熟悉),日俄戰爭爆發,一直到1905年1月1日,俄國太平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圍繞旅順口展開了數次海戰,最終以俄國交出旅順港宣告投降告終,旅順海戰是對馬海戰的開端,兩次戰役卻都以俄國戰敗告終。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海軍艦隊

一、 日俄軍事力量對比

在1903年末,兩國海軍軍事實力對比:

以旅順為基地的俄國太平洋艦隊:艦隊下轄7艘戰列艦(旗艦為“彼德羅巴甫洛夫斯”號)、9艘巡洋艦、17艘魚雷艇。

以吳港、佐世保為基地的日本聯合艦隊:艦隊下轄6艘戰列艦(旗艦為“三笠”號)、6艘巡洋艦、85艘魚雷艇。

太平洋艦隊雖然艦艇總數少於日本,但決定海戰勝利的主力戰艦卻多於日本,並且俄國有地利優勢,可以用旅順港作為依靠。旅順港在1897年末被俄國非法強制佔有,在此之前,旅順港已經成為了中外馳名的軍港。

旅順港由清政府撥鉅額銀兩始建於1880年,歷經十年建造。港內船塢、碼頭、工廠等配套設施齊備。在甲午戰爭之前,軍港的軍事防禦設施更加完備,海岸和陸路炮臺共有五十餘座。這些炮臺完全按照西方的標準建造,十分堅固,並且炮臺依地勢所建,能夠充分發揮火力,俄國強佔旅順口後,炮臺的基座都被其採用,旅順港被稱為

“東洋第一港”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旅順口

俄國佔領旅順港後,又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在1903年,俄國修建海濱永久炮臺22座,陸路永久炮臺8座,半永久性炮臺24座,永久性堡壘8座,工裝備各種口徑的火炮542門,並配有電燈、電話、電報等設施,甚至在203高低修建了蒸汽抽水設備。

那為何佔據地利和軍事優勢的俄國還是在旅順海戰戰敗了?這個問題在列寧的《旅順口的陷落》中有論述,列寧指出旅順海戰是兩個強盜的不義之戰,兩國都是資產階級,但俄國的資產階級比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資產階級更加腐朽和專制,俄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俄國專制制度的落後。那麼旅順海戰中,俄國失敗的具體原因又是什麼呢?

二、 旅順海戰,日俄各方面對比

(一) 戰爭準備的籌劃差距

日本對戰爭蓄謀已久,周密籌劃,俄國心存僥倖,傲世輕物。在1895年俄國逼迫日本退讓遼東半島後,兩國就結下了仇怨。日本統治階層決定對俄開戰,從這個時候起,日本對俄國的戰爭準備就從未放鬆。在海軍準備方面,日本就有過“三頓飯並做兩頓飯,也要發展海軍”的宣稱。

從1893年到1903年十年間,日本海軍工廠的動力數增長了11.4倍,職工數增加了4.6倍,日本的造艦技術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在戰爭前夕,日本大小戰艦已經有90艘,俄國的各類艦艇僅有62艘,雖然主力戰艦俄國佔優,但各類輔助戰艦數量上,日本已經超過了俄國。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三笠”號模型

在軍備擴張上,日本上下是狂熱的,但對戰爭的籌劃上,日本方面卻慎之又慎

。他們認為此戰關係到日本的國運,參謀次長兒玉源太郎對日俄海戰的勝負比估計為五五開,為了讓比率提升到六四開,他夜以繼日的謀劃。

日本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與同僚甚至假設日本聯合艦隊半數已經被俄國殲滅,用艦隊數量的一半去對抗俄國艦隊。他認為只有在這種假設的基礎上所制定的計劃才切實可行,由此可見,日本對戰爭的良苦用心。

反觀俄國,儘管俄國對戰爭做了充分準備,但在思想深處,卻從未將日本放在眼裡。1903年12月,德皇威廉二世致信沙皇尼古拉二世,提醒他注意日本的動向。但沙皇卻回信:“日本根本無力與我國開戰,開戰與否完全由俄國決定”。俄國的上層權貴們,甚至認為日本不過是一群在東洋的一群黃皮小猴子而已,根本不屑一顧。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日本聯合艦隊作戰

而前線的艦隊官兵也心存僥倖和輕敵麻痺,可以從臨戰安保措施可以看出來。在開戰的當晚,俄軍雖然派出了兩艘艦艇在旅順口處巡邏,但艦艇並沒有採取靜默措施,而是燈火通明,就怕日軍發現不了俄方的巡邏艦艇。

為了防止日本的偷襲,斯塔爾庫司令曾命令波爾塔瓦號戰艦上裝上魚類防禦網,卻在開戰前的數小時,又命令該艦拆除魚類防禦網,給出的理由是,這是小題大做,容易讓艦隊官兵產生不安和焦慮。俄國艦隊雖然炮彈入膛,但是在戰鬥打響的時候,官兵都不在戰位上,他們有的去司令官官邸參加舞會,有的去岸上的酒吧尋歡作樂。

將兩國的統治階層和軍隊的臨戰狀態稍加對比,就可以看出俄方的失敗絕不是偶然。

(二) 戰略指導思想的差距

在戰爭打響後,已經退無可退,日本積極尋求進攻,俄國卻避戰自保。為了儘快取得戰爭的勝利,日本方面一直在主動進攻。海戰伊始,日本就“先發制人”,出動潛艇和其他數百艘艦艇對旅順和朝鮮仁川的俄國艦隊發動襲擊。此後,日本聯合艦隊各個分艦隊一直黃海、旅順口海面遊弋,尋找和俄國主力艦隊決戰的機會。

最能反映日本主動進攻思想的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旅順口沉船堵截戰,1904年2月4日、3月27日和5月3日,日軍派出391名敢死隊員和21艘艦船,三次突擊旅順口,堵口沉船,致使旅順口水下障礙物厚達七尺。儘管這三次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戰鬥目標,卻給俄國海軍的大型艦船出入海口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日俄海戰圖畫

與積極求戰的日軍相比,俄方的表現卻顯得唯唯諾諾。俄國太平洋艦隊初戰失利後,就採取了避戰措施,龜縮於旅順口內不再出擊,尤其馬卡洛夫司令陣亡後,俄方更顯得消極。5月8日,俄方召開了艦隊司令聯席會議,會議決定把艦隊166門不同口徑的艦炮拆除並轉移到要塞工事上,艦員也要轉移到要塞工事中,以加強工事的防守,這種做法,無異於太平洋艦隊自己解除了武裝。對於這種決定,俄方的海軍軍官都表示了自己的不滿,譏諷太平洋艦隊為“中立艦隊”。

其實,就當時的實力而言,太平艦隊主力尚在,並沒有喪失和日本海軍對抗的實力,甚至有戰勝的可能。

(三)基層官兵素質和士氣的差距

在戰爭期間,日本官兵訓練有素,勇猛善戰,而俄軍士兵卻愚昧無知、怯弱萎靡。從戰鬥素質來看,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大力推廣義務教育,在戰爭期間,日本的文盲率僅有20%,絕大部分士兵都受過教育,有文化,在海戰中。這些士兵很容易掌握海軍技術。

在3月9日,日本的驅逐艦艦隊要對俄方火力進行偵察,該艦隊士兵在旅順口放下了十餘個發光器,這讓俄方艦隊官兵誤以為日軍要大舉進攻,向這些發光器大肆炮擊,趁著俄軍炮擊期間,日軍完成火力偵察任務。

無論是甲午海戰還是旅順海戰,日軍高層的成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貴族出身的軍官比例下降,而且各級軍官都經歷了軍校的系統培訓,比如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曾經在美國留學兩年專攻海軍技術,而在第二次沉船堵塞戰陣亡的海軍中佐廣瀨,更是在俄國留學四年。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東鄉平八郎

與日方相比,俄軍的官兵素質就要低的多,

俄國海軍士兵大多數出身農奴,文盲率達到了70%,他們不僅難於掌握近代海軍技術,甚至在海戰中鬧出了許多笑話。在4月至6月期間,要塞守備士兵把近海的鯨魚誤認為是海軍的潛艇,屢屢開炮射擊,這種盲目射擊浪費了大量的彈藥。

俄方的軍官大部分都是出身貴族的特權階級,軍官晉升主要看門第,像馬卡洛夫這種出身平民的軍官,在俄國實屬特例,俄方軍官所受的貴族教育在海戰中毫無用處。在馬卡洛夫陣亡後,接任的彼託蓋夫特司令,在戰爭中優柔寡斷,昏棋不斷,貽誤戰機,他的錯誤指揮是俄軍失敗的重要原因。

在士氣方面,俄軍也遠遠不如日軍。通過明治維新,日本的軍隊得到了極大的改造和更新,日軍上下充滿了侵略的氣息,他們勇武好戰與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結合起來,在海戰中,日本海軍上下充滿了狂熱的氣息,他們不懼死亡。

在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東鄉平八郎不顧安危,經常走出司令塔指揮作戰,在他的親身示範下,日軍士氣高昂。在組建敢死隊的時候,人人爭先,因為參加的人數太多,指揮官只好以是否具備熟練的指揮能力和是否有家室為標準進行選拔,才完成了敢死隊的組建。

相反,俄軍上下充滿了厭戰和悲觀情緒,士氣極為低落。8月10日,艦隊司令彼託蓋福特在向海參崴突圍的時候,他神情木然,宛如一具屍體,他對送行的官兵說道:“讓我們陰曹相會吧”。最高長官尚且如此,可見當時俄軍士氣之低迷。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阿芙樂爾號

(四)內部關係上的差距

日本上下一致,指揮暢通,相互配合,俄軍卻相互推諉,各自為戰。在這次戰爭中,日本海軍和陸軍並沒有出現後來的相互牽制的現象,日本陸海軍、海軍各分艦隊基本上做到了協同一致。

8月10日上午,俄國艦隊企圖向海參崴突圍。日本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下達了作戰指令,命令在遠處巡航的5個巡洋艦支隊和4個驅逐艦支隊,立刻趕赴指定水面。接到命令的這幾支艦隊,毫不猶豫的執行了命令,僅用了兩個小時就完成了對俄艦隊的合圍。由於各艦隊的默契配合,俄方的突圍計劃並沒有成功。

反觀俄方,各個作戰單位相互扯皮,旅順港口的失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俄國陸海軍的不配合,從而讓日軍在鹽大順順利登陸,極大的威脅了俄軍的後方,而後來的戰爭證明,日軍很快就佔領了金州地峽,開始了對旅順要塞的進攻。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對馬海戰作戰圖

值得注意的是,海軍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日軍登陸時,俄軍總督阿列克塞耶夫曾命令海軍的艦隊出擊,襲擊日軍的登陸部隊。但避戰自保的艦隊司令彼託蓋福特卻拒絕執行這一命令,錯失了殲敵良機。

而作為增援的波羅的海艦隊,從出發到戰場足足走了224天,如果兼程行駛,僅需50天就可以到達對馬海峽。

由於俄國軍隊各單位的互不配合,導致了旅順口腹背受敵,重走了“北洋水師”的老路,被日本圍困在港口內用岸炮轟擊覆滅。

沙俄經營旅順口十餘年,卻成了太平洋艦隊的墓地

旅順口遺址

結語:

俄國海軍的覆滅不僅僅是以上四點原因,還和國際局勢有關係,其中有德國的“推波助瀾”,日本和德國兩個法西斯國家,為了獲得更大的在華利益,既相互勾結又相互矛盾。但無論哪國勝利,這都是在中華大地上發生的別國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

時至今日,國產航母已經下水,中國絕對不會重演以前的悲劇,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吾輩還當繼續奮發圖強!讓東方巨龍再次屹立於世界之巔。

參考:

《日俄海戰》

《簡明日本近代史》

《日本的復歸》

《列寧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