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女媧補天,是否真有史前治水?

女媧補天,被神話的歷史都是人類為了生存和大自然不懈抗爭的真實寫照和史前英雄的歌頌。

如果把地球氣候以及它範圍內生物演變用vr演示,那麼這絕對是一部連“科幻”大片都較量不過的史詩級別的“現實科幻”大片。

女媧補天,是否真有史前治水?

地球的演變到今天,經歷了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氣候受銀河系的影響呈週期性的波動,我們這個星球經歷了很多次冰期和間冰期的循環,每次冰期到來,冰雪覆山川,流水變為冰海,海平平面隨之下降;每次冰期結束的間冰期,冰川融化,氣候轉暖,海平面上升,距今最後一次冰期在約15000年左右,地質學上稱之為玉木冰期全盛期,海平面下降最低,低於現在海平面130米處,從14000年左右開始急劇回升,大約到了6000年時海平面達到了現在的高度。

女媧補天,是否真有史前治水?

而那個時候的新石器時代的女媧氏族在低窪處看到水從天上來,水沃千里,除了往高處奔跑,女媧採用的方法也是最起碼的本能舉動“水來土堰”,最後的實踐證明土不行,而山石行!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對石頭的使用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在太行山以及周邊的山脈中,石頭多為石灰岩。

女媧補天,是否真有史前治水?

舊石器時代火的使用已經普遍,大約在公元前8000左右的時候,先民們用火烤東西,用火燒水得墊著土罐,石頭見火久了,就會變成白灰,白灰結合土會成為堅硬的三合土,且有極大的粘合性,這樣的技巧在舊石器後期的人們難道不會發現嗎?所以“圍堰堵水”一定事半功倍!

先民們很早就有逐水而居的習慣,良渚古國龐大的水利工程和堅固的堤壩讓今天的我們歎為觀止!這個古國的歷史要比炎黃還要早!

女媧補天,是否真有史前治水?

歷史傳說中的五彩石補天,是形容女媧氏族治水功勞的偉大,石灰岩的斷面會在陽光下展現出五顏六色,所以先民們用五彩石形容圍堰石頭,表明了一種感激,說它神石是一種對自然賜予的物質的神秘崇拜。女媧和她的部落民眾用石頭累成圍堰,用石灰做粘合劑,堅固的堤壩阻擋了洪水氾濫,人們歡呼!人們雀躍!是為了慶祝和大自然抗爭的勝利,這具有歷史意義的舉措,足以讓氏族民眾口口傳頌!“女媧”這個堅強而有智慧的領袖,讓她們視之為天神下凡,母系氏族女人誇張的描述能力不會亞於我們今天的女人,梁鍾書先生的《圍城》裡有一段話說:雞鴨多的地方,糞多,女人多的地方,話多。所以,女媧補天的在口口傳說被神話的可能幾率就很大了,但她的真實性不容懷疑。

女媧補天,是否真有史前治水?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異議請您聯繫,我會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