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唐僧去取经时也没有地图也没有导航,是怎么知道走的方向是对的?

卢千言


大家好,我是恒实。我来回答:”唐僧去取经时也没有地图也没有导航,是怎么知道走的方向是对的“这个问题。确实在唐僧那个时代,没有导航也没有什么精细世界地图,究竟是靠什么方法来确定走的方向是否是对的呢?唐僧其实是靠下面几种方法来掌握方向的:


菩萨

观音菩萨在事情一开始就已经告知了太宗寻取真经的方向: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方向国名具体地点均已告知的一清二楚。而且太宗在询问有何人能代他求经时就已明确告知:谁肯领联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唐僧也曾佛前礼拜立志言道: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

因此这个向西的大方向唐僧知道的是一清二楚!剩下就是如何保持方向的正确性。

太阳

太阳自古以来就是最忠实的指路者。西天取经顾名思义就是”一路向西“了。根据太阳的升落规律来确定向”西“方向的正确性。

众神

那如果碰上连日阴雨,没有太阳的情况呢?看不见太阳,又都是荒山野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南辕北辙“,离西天大雷音寺越来越远了。一点不用担心,护送唐僧的不是还有那一群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护教伽蓝吗?如果走错方向他们也会提醒的!

徒弟

这一群随行众神有可以会有什么原因没有提醒唐僧,唐僧身边一群徒弟都是识得路的,就连驮人载货的白龙马说不定识道。唐僧也许有”一日三迷“,而这三徒一马警醒的很,向西的方向确定的很!

打听

俗话说得好:”鼻子下有张嘴“。即使阴天太阳出不来、众神上天庭开会、徒弟忙于捉妖降魔、白龙马忙于驮人载货。唐僧这不是还有一张嘴吗?碰到化斋、歇息的时间,张口向大爷大姐、姐姐哥哥问下方向,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吧!


照这样一说,似乎唐僧取经关于取经方向的事情就简单的很了。但其实并不简单。为什么连唐僧凡间的徒弟都知道:"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那为什么唐僧还要知难而行,照西而去呢?往其它方向绕道去取经不行吗?

这里唐僧已经把西行的目的说得清清楚楚了: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

不说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初的动机到底是为了太宗,还是为了求真经。最终修成正果,成为旃檀功德佛。不得不说唐僧众人在西天取经的这一路上历经磨难,尽除魔障。正是应了这句话:”不求结果,只求过程“。

向西只是一个虚而又虚的概念,只有那些有着坚定信念与目标的人,才能够确定自己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那些心志不稳、意志不强的人即使走在向西的方向上,也难以最终见到真佛,取得真经!


因恒实本人学识浅薄,如有见解错误之处,还请各位多多留言指正、谅解为盼。


恒实说


唐僧取经路上,从大唐长安到西天灵山路途遥远,足有十万八千里之遥。观音担任了人力资源官,负责选拔和组建取经团队。观音在西天接受任务后,就一路向东土大唐而来,就一路规划出了西行路线。观音菩萨是经常露面的,没事儿就出来给唐僧、孙悟空等人指路,告诉他们前面是哪儿?告诉他们都去哪里才能找到解决妖精的办法。

取经图观音肯定也会给到唐僧手上,让他怎么走。一路上会经过几个国家,几座山,几条河,当然多少个妖怪是不可能提前告诉他的。另外有印度的传教士前仆后继,坚韧不拔,不惧万水千山前来中国“传”,路线已经走出来了。从地图的直线距离也就几千公里。玄奘大师从长安出发,走的是古丝绸之路,途中悟空,八戒,沙僧的加入,只是增加唐僧的保卫工作。他们有通天的本事,虽然没有GPS导航,也不会迷路。但是他们不能直接走青藏高原并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因为那里是没有路的。

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他们降妖除魔的心路历程,迷路这种尴尬的事儿怎么可能会表现出来,就算迷路了没有其他人的帮助,他们一路西行,只要认准一些参照物,找到正确的方向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当年唐僧 告别唐太宗时说过最多三、四年方回来。却经历了十三年有多。可见当时的交通,旅行是多么的艰难。


行摄匆匆那年


唐僧西天整整走了十四年,十万八千里路,平均到每天中,也就是二十余里。

汉朝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在大漠中挺进三千里,直捣匈奴王庭而封狼居胥山。大漠中漫漫无际,黄沙满天飞。沒有显著的地理座标,霍去病比唐僧西天取经早了八百多年,而没有迷路,在中国战争史上取得不朽的功勋。

唐僧西天取经,三界为唐僧下了血本,亘古未有。一匹实实在在的白龙马,世间有钱也卖不到的特殊品种。三个武艺高强的徒弟,上天入地,腾云驾雾,护他周全。

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他备的通关文牒。通行无阻,是哪时世界上国际性的通行证。

佛界天界为他布下的暗保,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离左右,时刻关注他的安全。三十九人组,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还有十八位神明护教伽蓝。天上地下,白天黑夜,面面俱到。每分每秒时时刻刻不离左右。

白龙马的脚程不说一天八百里,一个小时二十余里路,能在话下吗?唐僧西天取经用时十四年,说是受苦受难去取经,不如说公费旅游。每一步,每一脚,全部由神仙在前向导。山神土地提前准备,生怕在自己的地盘上有了闪失,吃罪不起。

唐僧西天取经也就一个过程,平平安安完成任务。你好我好大家好,功成名就各回家。






画诗人生


第一,无论是在《西游记》西天取经故事背景下还是在唐太宗的真正历史时代中,

都已经有可以辨别方向的工具的了,就类似于你说的导航。

指南车见于西汉,但应该在西汉之前就有了,也具有辨别方向的作用。

第二,唐僧师徒就算是没有指南针,难道还不会看太阳吗?

日升于东而落于西,唐僧师徒只需要每天朝着太阳落下的方向进军就可以了。

东土大唐和西天灵山是两个相反方向,就是他们认准一条路走到黑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三,《西游记》中乌巢禅师“多心经”有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也就是说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

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

所以我认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过程也是自我心路修行的路程,

不用在乎起点,不需抱怨路远。

只管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一路西去,一路修行!

更多西游话题,请关注“槑烎夶”


槑烎夶


唐僧西天取经要走的道路,观音菩萨和木吒是提前勘探过的,何处有山,哪里有河,她自然心知肚明。也就是说,唐僧所要走的道路,她熟稔于心,只不过观音菩萨行走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唐僧是由东向西罢了。对此,文本中有描述。

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


既然大方向已定,剩下的无非是支路小道的挑选问题。那么耗费十四载,长达十万八千里的长途跋涉,唐僧四人又是如何保证所行之路的正确性呢?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观音菩萨的口授。

唐僧西天取经,除了孙悟空三兄弟保护外,还有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谛等,他们除了保护唐僧的性命,还身兼导航的作用。因而我们经常能看到四值功曹变化老叟提醒孙悟空等人前方多远都有何妖孽,需多加注意等。

这其实也是在变相告诉唐僧所要行进的道路。这多半是观音菩萨的授意。作为取经团队的总策划,观音菩萨对唐僧等人行进到何处,可谓是了如指掌。

但凡孙悟空有啃不掉的硬骨头,前去找观音菩萨诉苦,后者问的第一句话大多是如今行到了何处,可见观音菩萨虽在万里之外,仍在掌控着几人的行踪。 在四人将要到达车迟国时,孙悟空提前知道这是个敬道灭僧之处,可见对唐僧等人行进的路线,观音菩萨应该亲口描述过。

二,取经之路和丝绸之路有大量重合。

丝绸之路分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其中,陆上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中东,与唐三藏取经路线有过重合。

我们知道丝绸之路在西汉时开创,而唐僧西天取经在盛唐。陆上丝绸之路路线: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

这段路途是与唐僧所走的路线是一致的,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然在这条大道上,内心比较笃定,不会有所彷徨。

三,有些道路只此一条,非走不可。

这很像今日我们买东西必得去指定的一家专卖店一样,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唐僧四人曾被堵在稀柿衕,进退两难,好在猪八戒化身原形,花费几天工夫才打开了这条早已荒废多年的道路。

到达灵山脚下,要想前去拜佛,如驾不得云路,只能从金顶大仙的玉真观穿堂而过。有些路,你只能从此过,没有第二条备选方案。

四,妖怪对唐僧等人行进路线无形中的修正。

妖怪想吃唐僧肉不假,但不经意间为其指路也是事实。妖怪的势力范围从方圆几十里到上千里不等,小有白骨精的四十里,大有玉兔精的上千里。

奇怪的是,只要唐僧刚刚挨近这些妖怪的地盘,还远没靠近核心地带,便会被妖怪抓走。对于此现象,我们很难有个合理的解释,只能说妖怪的第六感太过强大。

唐僧去西天取经是主任务,如来佛祖想帮唐僧修成正果,重归佛门,是次要任务。为此,作为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唐僧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就有劳广大妖怪的配合,这也难怪佛门妖怪占的比重大得吓人。这些妖怪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间接上也为唐僧等人指明了前行的道路。

五,路人的指引及自己所学知识的运用。

既然方向明确,又是长途奔波,一些必要的天文地理知识肯定会知晓。唐僧逢人问路也是常事,沿途民众也乐意效劳。

除了普通百姓为其指路外,唐僧师徒运气有时好到爆表,譬如太白金星就曾多次为几人指明前途多少里的妖怪如何阴狠,虽是在提醒孙悟空等人要注意人身安全,其实也是在告诉前路该如何走。这才是真正的仙人指路。

以此来看,唐僧肯定不会出现迷路这种情况,除了观音菩萨的运筹帷幄,还有团队其他成员的齐心配合。更难能可贵的是唐僧有颗无比坚定的意念,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并身体力行的去实现。


一文几值


在唐朝天朝已经是繁华之都,商业也很发达,商品的民间手工业、加工、销售早就走在世界前列,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还有海上贸易,陶瓷、丝绸,茶叶和金银饰品,与天朝周边国家早有贸易往来和互派使节。唐僧去印度取经走的是丝绸之路,陪同成群结队的商人取道印度。指南针早就有了,指南针只能指个大概方向,貝体去印度也没有导航,只有丝绸之路,要是没有这条路,那取经之路更难更险。

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高昌国,国王鞠文泰是个佛教信徒,热情结待了唐僧,唐僧也为国王讲法,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称取经回来在高昌国弘法三年。国王派15信徒、马匹金银作路费,还有足够的食物,这些信徒基本上都死在护送唐僧取经的路上。唐僧取经回来路过高昌国,国王早就在与唐朝的战争中死去,唐僧还是为国王念经三年才离开,怀念这位高昌国王。当年唐僧要是没有这位国王的帮助,不知道能不能取回真经。

所以唐僧没有导航和地图,只有靠指南针和丝绸之路,西天取经有多难。



用户夏天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小说里,一个是历史的真实。

第一,在小说里面,唐僧自然是不会迷路的,因为观音菩萨告诉唐僧,佛祖和真经就在西天灵山大雷音寺,唐僧只要一路向西就可以了。于是,你看小说里面,唐僧就记住一个一路往西,绝不往两边看,遇山就翻山,遇河就过河,连绕一下的兴趣都没有。当然,书里说,想绕也绕不过去。所以,唐僧是一条道走到底最后就到了灵山了。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佛祖已经把其他的不正确的路都给唐僧堵死了,只剩下一条正确的但是却充满艰险的路,唐僧只要走下来就可以了。其实,西游记的小说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那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你只要牢记你想要的东西,不忘理想、不负时光,咬着牙、发着狠坚持走下去,一条道跑到黑,克服千难万险,最终都会修成正果的。坚定信念、坚持梦想,就不会迷路,最多可能就是绕几个圈,走上几段弯路,最终还是会到达成功的彼岸的。迷路的,很多都是犹豫的、徘徊的、迷茫的、想得太多的。像唐僧这样的一根筋的人,基本是不会迷路的,他们走过的地方,就是路。当然,若问西方到底是哪个方向,看太阳就行了,一路上跟当地人打听也可以。

第二,从史实的角度看,佛教是从印度、经帕米尔高原、经过古代的西域诸国、沿着丝绸之路、最终传到中原的。所以,佛教的传入是有着基本明确的路线可循的,因此要想求取真经,只要沿着这条路线反向找回去就可以了。这一路上有西域的商队、有交流的僧侣、有笃信佛教的西域小国,唐僧每到一个地方或者遇到同行都可以向他们打听、问路、了解情况,最终就可以沿着这些蛛丝马迹找到印度。当然,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不确定的、充满挑战和危险的,走错了路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且历史上也许真的有一些同样想要去印度学习佛法的僧人真的就在途中迷了路并且由此葬送了性命,很不幸,历史可能就没有机会记住他们的名字,留下他们的传说。相比而言,唐僧是幸运的,唐僧也是成功的,所以他开创了历史,也被历史所铭记。这里面有唐僧的执着,可能也有一些幸运的因素在里面吧。所以,唐僧找到路是有一定的辅助条件的,但这也不是唐僧一定能够不迷路的保证,唐僧很有可能也迷过路、绕过路、走错过路,只不过,最后,他成功了,人们只看到了他最后的成功和走过的路,忽略了他曾经的迷失和曲折罢了。


灵溪讲座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本来就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所以早就内定为取经团队一把手和取经第一功臣了。一路上高层领导早就安排好了。

比如观音菩萨特意为唐僧找了三个听话的徒弟。一路上早就有仙人通风报信,偷偷报告过关任务。甚至观音还与天庭的玉帝打招呼,共同支持取经任务。

更有护法神寸步不离的保护唐僧。也就是说,唐僧绝对死不了。

所以说,唐僧什么也不用管。只要一直朝西走,必须就能到灵山。

而历史上的唐僧取经更加艰辛。李世民严查关隘,不许平民擅自外出。而唐僧只能偷渡过关。

幸运的是,唐僧一路西去,遇上的都是虔诚信佛的人。对唐僧取经多次予以帮助。高昌国国君甚至与唐僧结为兄弟。

就这样,唐僧在这些善人的帮助下,达到天竺取经。为东方的佛学带来了很好的典籍。促进了东方佛学的发展。也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接见和肯定。


乱神虎


笔者要从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来科学地分析,不说《西游记》中的虚构的唐僧,因为小说是假的。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回答,既然是去“西天”取经,肯定要向西走,有以下几个办法。笔者原创,用中英文一起回答,以便外国友人能看懂。

第一,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and sets in the west .

这是妇儒皆知的自然现象,根据太阳的运动方向,就知东西南北中了。

第二,花草树木树叶向阳的一面,树叶浓密为南面,相应的北东西就一目了然了。

A side of a tree facing the sun with dense leaves means the direction of south, the opposite is north, by this way , you can know the west and east .

第三,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司南"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出现了,到了唐朝时,唐僧不会不知道吧?!

One of the Four Great Chinese Inventions , the compass Si Nan appeared at BC 3 century, didn't Xuanzang know it ?

第四,若真的迷了路,唐僧可以向当地人,或路人问路,这是人知常情啊。

If really got lost , master Xuanzang could ask locals ,

or passers-by, each one knows it.

第五,晋朝高僧法显大师,比唐僧早二百多年就已经去过了天竺国了,有经验可以参考。

The fifth, the senior monk ,master Fa Xian arrived in ancient Indian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 ago, earlier than Xuanzang ,he could have some experiences.

好了,就讲到这儿吧,我是jack。






JACK杰克


丝绸之絡自河西走廊新彊这里官道多有沙漠区,唐僧是结伴商业驼队穿过去的。

走过沙漠的人都知道,要想穿越沙漠万分艰难。若遇上黄风,有迷路的风险。沙漠里一个站口一个站口因天气缘因赶不上,短水后有生命危险。故有穷八站富八站,不穷不富十八站,眼泪汪汪淌不干的说法。

古代没有罗盘导行,但古代人还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踏尽坎坷成了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