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一把摺扇,一尺二長。

竹木製成扇骨,書畫譜寫扇面。

用時散開,聚頭扇尾,

張弛有度,輕拈慢搖,拂像萬千。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若要說扇子,必不可少的會有摺扇的一席之地。摺扇在蘇州紮根有六百餘年了,一搖一擺,極盡風雅,一如蘇州般精緻耀眼。在長時間的文化浸潤中,蘇州人不僅成為了時尚的弄潮兒,也傳承了製作器物的好手藝。

蘇州人王健便是其中的翹楚,製作摺扇的一把好手。只要與制扇相關的,沒有他不知道的。王健也是復原扇骨和扇面工藝的重要人物,他復原了以溫潤著名的“水磨玉竹”扇,還將失傳的扇面工藝“老礬扇面”和“泥金扇面”重現今日。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王健與摺扇相識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無意間經過蘇州扇廠門口,被一位老師傅招呼進門,這一進就是三十年。1993年他被調到桃花塢扇莊,直到本世紀初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前前後後,大起大落,始終對制扇事業堅定不移。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王健制扇“師古而不泥古”

,在翻閱史料和復原古扇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一般認為,摺扇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日本僧人向宋室的進貢,二是南齊時期士大夫用來遮陽的“腰扇”。但王建認為漢代的合歡扇形制與摺扇相像,便根據史料和自己的理解復原了現今人未見過的“合歡扇”。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不僅如此,他還復原了明代盛行的“水磨玉竹”摺扇,這種讓無數文人雅士日思夜想的摺扇失傳已久。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王健製作的“水磨玉竹”摺扇,第一步便是為扇骨尋找適宜的材料,也就是為摺扇匹配最好的基因。被相中的南方毛竹,當天就要按照

古法蒸煮以保存應有的色澤,否則毛竹一旦過夜,就會變色發灰。蒸煮過後,需要將毛竹處理成製作扇邊和扇心的“粗胚”,是極為精細的工序,稍有不慎,就容易在熟成期間開裂報廢。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粗胚”製作好後要對竹料進行殺青、靜置、打磨等多道工序。做完了這些,還要裝合扇骨,部件之間的串和也要用上牛角釘,不能磨損扇骨,牛角釘堅固耐磨,能很好的避免竹骨在開閤中造成的磨損,俗稱“雀眼”。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復原了“水磨玉竹”扇骨,王健又復原了明代之後逐漸失傳的“泥金扇面”“老礬扇面”。 晚明時期的“吳門畫派”代表畫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和仇英就對“泥金扇面”和“老礬扇面”情有獨鍾,近現代蘇州大家吳湖帆更是“非老礬扇面不用”。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泥金扇面光澤細膩、紋理淡雅,在光線變化下尤顯通透靈動,是書畫者描繪一年四時風雪雨霽的絕美搭檔。“老礬扇面”則配方複雜、工序繁瑣,其中“老礬”一物,就是指用礬一類的礦物質調製成配料,分多次刷在宣紙正反面上,上礬之後的扇面會變得平整堅韌,並且不易斷裂、經久不衰,尤其適宜文人寫字作畫。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合格的扇面,扇骨可以輕鬆自如穿入取出,絲毫不損壞扇面。扇面做成後,還要藏上個八年,待時間磨去紙張裡的躁氣,扇面才能平定祥和地與墨色相輔相成、合而為一,達成文人扇由內而外的“神品”。

鑽研摺扇三十年,他復原了今人從未見過的漢代“合歡扇”

王健老師可謂扇的知音,他將摺扇的魅力傳承並展示在世人面前,使其重新發光發亮。大家有沒有被扇子的精美打動呢?

文丨皮卡婷

圖編丨Geethan

未標註圖片來自於王健老師、袁鵠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