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农村墓碑上的字为什么有红黑之分?红色字和黑色字有啥区别?

农人之友


中国文化里,是很重视孝道和传承的。在外国,当一个人走了后,可能会把灰给洒到海里,或者树下就不管了。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一切皆虚妄。而我们国人却不是这样看的。子孙后代会把祖先们的骸骨给装好,然后隆重地安葬在一个好地方里,以后吩咐子孙后代,每年都会拜祭一番。

以前,穷苦人家祖先的坟墓是没有墓碑的,大多就是一个土堆。弄个墓碑的,大多是有钱人家。因为,一个墓碑,从选大石,到找人做成个碑状,并刻上文字,再请人抬到坟墓前立好,这些都是很耗钱的。以前的穷人,连温饱的问题都不容易解决,哪有闲钱去给祖先做坟碑。


关于坟碑的样式和碑文等的内容雕刻,其实都是有一套传承下来的格式的。虽然说现在社会提倡个性化,但大家都不会随意去改动这些碑文的刻写格式。更不会有人会在祖先的墓碑上刻个二维码,或者刻些乱七八糟的个性化文字。

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村里,一些墓碑的文字,是由不同的文字组成的。比如有红色的字体,白色的字体,黑色的字体,金色的字体等。它们各自有什么含义呢?

首先,农村里大多的墓碑都是那种灰褐色的石头来做的,直接刻字,不做任何涂色加工的,都是碑文里的通用格式下的文字。


有些人愿意多化点钱,就会把一些通用格式下的文字,除了名字以外的字,都会用金色涂抹。那是为了字比较好看点。

而黑色字体的,一般是墓主人的名字。比如,李门某某之墓,这里的某某的名字会用黑色字体来涂抹。

而红色字体的,一般是墓主人的未亡妻子的名字,一般是刻在墓主名字的旁边。有些地方比较流行,夫妻都走了后,男女合葬在一起,为了以后不用在重新做一个墓碑,就会提前把妻子的名字也刻进丈夫的墓碑里。因为,在一些地方的风俗是一墓不刻二碑的,也就是说墓主人的碑,只做一次,以后不会再修改和从新做一个了,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


因为墓碑主人的妻子还是活着的,为了区分开来,就会把墓碑里女主人的名字用红色涂抹。等女主人去世后,会把女主人葬进丈夫的墓里,然后才会把红色的名字改为黑色名字。

一般来说,会把妻子的名字刻在丈夫墓碑上的,都是妻子也已经老了,不会再改嫁,而且夫妻感情很好的,两人死后的愿望就是合葬一起的。

像一些妻子很年轻,随时都会改嫁的,就不会把自己的名字刻到丈夫墓碑上去的。

一般来说,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合葬的想法,而妻子先走的,也会如此操作的,只是碑文的文字内容会有所区别。

有些墓碑的碑文,会把子女名字刻上去的。那么因为子女还活着,子女的名字就会也是红色的。


那么那些颜色具体有啥含义呢?

金色,代表着财运和平安。也就是希望墓主人保 佑家族有财运又平安。其实更多的意义,就是为了墓碑好看。

红色代表的是吉祥,健康,长寿。生人名字刻在墓碑里,用红色涂抹,代表着希望未亡人可以长寿等。

基本上,墓碑文字不同颜色的含义就这些了,有不同看法的,可以评论区留言,互相探讨。


村哥小凡


在农村墓碑上的字为什么有红黑之分?红色字和黑色字有啥区别?

您好,科技农场为您解答。

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古国,墓葬文化也是传承了几千年,古人们,包括现在的大部分人都讲究去世以后入土为安,当然,下葬以后避免不了的就是要立墓碑。

虽然农村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比较完整,但是以前在农村立墓碑的并不多,以前在农村能够立墓碑的大多是大户人家,现在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朋友也都为先人追立了墓碑,可能很多细心的朋友在祭祀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大部分墓碑上的字都是黑色的,但是还有些字是红色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去年祭祀小编也发现了这一点,为此,回到家里之后还特地问了村子里的老人,这才知道了缘由,墓碑上红色的字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红色名字的人还健在。农村讲究合葬,老一辈的夫妻通常都是葬在一起的,而作为一家人,立碑的时候也是立一块碑。但是一方去世以后就要下葬、立碑,立好的碑再想刻字就比较难了,所以在刻碑的时候一般是把双方的名字都刻上,已故的人名字用黑色,还健在的则用红色,等到都去世以后再涂成黑色,所以这第一种情况,人的名字全是红色的,说明这个人还健在。

第二种情况则是姓氏是红色的。知道了上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姓氏是红色的,代表着这个姓氏还有人活着,这也和以前传宗接代的思想有关,有些人觉得如果姓氏也涂黑不吉利,毕竟同姓的人还有在世的,所以就把姓氏涂成红色,这种红字的情况也是最常见的。

不过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也有所不同,小编所说的只是小编家里那边的情况,还有些地区用金色的字,还有些地区全用红色的字等等,各地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是在小编看来,这只是个形式,对先人的追思才是最重要的。


科技农场


说到农村墓碑上的字,乡居小菜印象也是很深刻的,清明节去扫墓的时候也看到了,有些坟墓前面是有墓碑的上面还写有姓名等信息,而有些墓地是没有墓碑的,没有墓碑的一般是新坟地(土葬不够3年)或者是其后代记得坟地在哪里,没有必要立个墓碑;至于墓碑上的字为什么有红黑之分,其实是有说法的,黑色代表没有生命的即逝者,红色代表有生命的、活着的人及姓氏,刻墓碑字的时候也是要注意的。

墓碑上的红色字

血液的颜色也是红色的,跟火红的太阳一个颜色,所以红色被认为是活的、有生命的;而一个人虽然去世了,但他还有子子孙孙呢,也就是说,他这个姓氏的后代是生生不绝一直传承下去的,所以墓碑上的姓氏是红色字的;还有逝者的出生日期,代表生命的开始,也是用红色写的。

当然了,若是逝者生前做了某些大事值得记载的,也会刻于墓碑上,而且是用红色字体写的,这是一种荣耀,有永垂不朽之意。

墓碑上的黑色字

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悲伤的,黑色代表没有生命的,所以一般逝者的名字是用黑色字写的,去世的时间也是用黑色字,代表生命的结束;而姓氏是红色字体,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墓碑用的石材颜色是比较浅的,黑色字体看得更清楚。

当然了,有时候我们会在墓碑上面看到活着的人的名字,而名字是红色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那个名字是立碑人的姓名,因为立碑人还活着,所以名字是红色的;还有就是如果每个逝者都立一个墓碑的话,也是挺花钱的,为了省钱贪方便,像有些地方夫妻都过世后是一起合葬的,共用一个墓碑而不是分开土葬,但两人去世的时间是有先后的,而墓碑是同一时间刻写上去的,所以已过世的人名字是黑色的,而其老伴还没有过世,所以墓碑上的名字是红色的,以便区分,到时候另外一个也过世,真正一起合葬了再改成黑色。

其实,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像有些地方墓碑上的字是不上颜色的,碑石是什么颜色的,刻出来的就是什么颜色的字体;当然了,碑石本身有颜色深浅之分,像颜色比较深的碑石,墓碑上逝者的信息用白色字体刻写很正常,毕竟白色也代表丧事、人过世;而若是颜色比较浅的碑石,墓碑上逝者的信息用黑色字体也很正常,毕竟逝者已逝。


乡居小菜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高贵无比的大人物还是卑微如草芥的小人物,大家对生命都是非常留恋的,甚至连动物在同伴死后,也是非常哀伤的。


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谁也逃避不了。

因此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有离开的一天,一旦离开了对他的亲人来说都是最大的不幸。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对生命都是敬畏的。

人类越是文明,对生命就越加珍惜和敬重,对亲情越是在乎,当死亡无法避免,当离别已经发生,作为活下来的人,生活还要继续,强忍着悲伤也要前行。


当亲人离开后,相处的点点滴滴,在心头时时会涌起,或者怀念,或者追忆,永无止境。

亲人入土为安之后,要立上一个记号,还要写上他的生平,寄托哀思,表达敬畏,这就是墓碑的由来。

长歌当哭,是要在痛定之后。很多地方,立墓碑都是要在亲人去世三年才立的。这样也有个讲究,那就是能在静下来之后,全面回顾他的一生,写成碑文。

据考证,墓碑的风俗始于西汉。

早期的墓碑上部仍有孔的,顶端往往是呈现出方尖形,称圭首,也有的做圆弧形,并且还要刻上云气图案,又被人称为晕首。


早期的墓碑很简约,只有区区几个字,写上逝者名字就算了事,如此而已。

到了东汉,就比较具体,写上死者生平事迹,歌功颂德。

尊重死者给他们立碑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孝道和传承也不是华夏独有,很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这个习惯,东亚儒教文化圈都有这种传承,比如下图日本的墓碑,在很大部分上因循古例,顶部也呈方尖型。


不过在旧中国,死后树碑立传却是富人和贵族的专利,劳动人民是不会享受这样的待遇的,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条件不允许。

很多时候,老百姓温饱都难以为继,连棺材都买不起,弄个草席一裹就万事大吉了,更别说去花钱立碑了。

即使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很多地方不但不允许立碑,更没有钱立碑,都是弄了水泥板,或者砖头,刻上个字就算完事了。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都富裕了,温饱不成问题了,立碑就更不在话下了,不过前几年为了节省耕地,移风易俗,掀起了平坟热潮,那些林立的墓碑一夜之间统统倒地不见踪迹。


在很多地方立碑都是大张旗鼓的,要很讲排场的,有乐队,有节目,还要大摆筵席,收受礼金。

至于碑文就更讲究了,都要请人专门写碑文,对先辈的生平好好总结一下。

中国是个讲规矩的国度,凡事都有格式,碑文更不例外,如何书写是万万不能错的。而且书写者、雕刻者大多是老秀才,老学究,不用交代他们也懂规矩,知道怎么搞。

问题出来了,我们见到的墓碑,虽然格式大同小异,但碑文的颜色却不太相同,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红色,还有的是金色、银色,有的却是本色不加修饰,这是什么缘故,又有什么说道呢?


通常来说,我们的石碑大多是青色的石头和碑面,刻写出碑文之后,不加修饰就非常自然,还经得起风水日晒,因此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

有的人比较高调,喜欢用各种颜色,首先是为了醒目,为了突出重点,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有的地方是把姓氏涂红,其他字体涂黑;有的人会将逝者名字部分涂写成红色,其它部分涂黑;有的则把夫妻两人中丈夫的名字涂写成红色,以突出其主导地位。

有的暴发户或者儿女做了官,当了土豪,光宗耀祖,就要显摆嘚瑟,以示自己的高贵和与众不同。这些人往往很会玩花的,不仅把坟墓修得非常好,还会把墓碑做的非常高大,修建亭子,碑文颜色弄成金色字体。


总之人家不差钱,做事情就任性。

在岭南一带很多土豪还有给活人买坟地的习惯,既然能给活人买坟地,就有人给活人立碑。

在关东一带,男人死了,老婆健在,墓碑上要刻上妻子名字,但为了不发生误会,就把生者的名字弄成红色,等百年之后再涂黑。

如果是女的先走一步,男的健在,就把男士的名字弄成红色。

也有的地方是故去的人名字先行涂红,在世的人名字不涂色,也是等到百年之后再补色。

这样一来也省得第二次立碑,省事又省钱,节约资源。

说白了,墓文颜色一个地方一个规矩,一个说道,没有什么权威的说法,也没有一个红头文件,更没有出台一个专门的法规,就像人的发型和衣服,谁想怎么整就怎么整。


比如香港著名歌手黄家驹去世20多年了,歌迷为了表达他永远活在自己心里,就在他墓碑涂写上红字。他哥哥刚开始看到的时候还很伤心,黄家驹的学生说,这么长时间,歌迷没有忘记黄家驹,你应该感到欣慰,不要生气。

看看,墓碑上同样是红色字体,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解释。


历来现实


对于婚丧嫁娶之类的人生大事,农村人们都是非常看重的,而且也有着很多的讲究。比如在农村,咱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些坟墓上的墓碑之上,刻的字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有红黑之分,它们有什么区别呢?都是代表的什么意思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

大家都知道,在平常的时候,我们写姓名的时候,通常是比较忌讳用红色的笔写名字的,因为红色写出来的名字不是很吉利,所以咱们一般都用黑色的笔写名字。但是在墓碑上却不一样,红色往往代表的是建在,而黑色代表的是故去。

而墓碑上的字体红黑之分也与此有关,而且不止有红黑之分,还分为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姓氏为红色,名字为黑色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一个家族的姓氏是不断的传递下去的,所以即便家中有人去世,也不会对这个姓氏的继承产生影响。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墓碑之上姓氏都是红色的字体。

第二种情况:姓氏和名字都是红色

按照上面的说法,红色表示这个人仍然还建在,那为什么还有墓碑呢?这是因为有些地方有老人在年满80岁之后,就为老人买一块墓地的风俗。这种类型的墓地一般被称为“寿穴”,是对老人长寿的一种希望。所以此时老人仍然在世,所以上面刻的名字自然要用红色了。

当然,也有一些墓碑为了祭奠名人先贤的伟大贡献,会用纯色来为碑文上色。

以上就是为什么墓碑上字体颜色有红黑之分的原因了,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吗?一起分享吧!

骏景——殷


骏景农业


不是只有农村墓碑上的字这样,是中国的墓碑都这样,立墓碑在中国传统殡葬文化中是一件大事,不仅墓碑字的颜色, 墓碑上的文字尺寸、格式都存在一定的说法,一点马虎不得。毕竟中国人都信仰去世人的后事会影响在世人的生活好坏。

简单说黑底的墓碑用白字,白底的墓碑用黑字,现在也有很多会用金色字或者不着色的。至于为什么会有红字呢,红字代表着这个人还活着,没死。没死怎么就已经把名字刻到碑上了呢?

因为墓碑上同时出现黑字和红字的时候,代表的这是夫妻合葬墓,黑字的是去世的一方,红字的是夫妻中还健在的一方。一般去世一个老的安葬的时候就把碑立好的,两个名字肯定都会一次性做好,总不能等另一个老的走了,在把墓碑搬到加工厂去刻另一个名字,两个名字都刻上就把还健在的一方的名字用红漆漆红,等老人也走了的时候在漆成黑色的。

夫妻间有一人先走,修坟的时候就会把两个墓穴都修好,男左女右,城市里的墓地也是这样都是双穴的。至于墓碑可以选择先不立碑,农村不少都是这样,两个老的走一个,不立碑只起个小坟土堆,等另一个老的也走了合葬以后子女们在选个时间立碑。如果想提前立碑的也是夫妻二人的名字都刻碑上,健在的用红色字。


悼亡吟


农村的墓碑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以前农村老人一旦去世的话,家人就会去购买一块专门制作墓碑的石头,然后请村里面专门雕刻墓碑的师傅雕刻墓碑,然后写上字。以前农村老人去世,基本上棺材还有墓碑都是在家里面制作的,有些老人甚至还没有去世就已经找人先把棺材订做好,而且墓碑也提前做好刻上字。这样等到真正老去之后就可以直接用,不用再去急着赶做。

从小在农村长大,看到过很多次雕刻墓碑的人,制作墓碑的过程,前期一般都会将墓碑抛光,然后师傅先用毛笔学好需要雕刻的字,最后再用工具一点一点的雕刻出来。一般一块墓碑制作的时间大概在一个星期左右,因为以前农村基本上都是采取土葬的方式,墓碑都是自己做,所以以前在农村懂得雕刻墓碑的师傅一般都很吃香,毕竟农村每年都有很多老人去世,都需要找这些人,而真正会雕刻墓碑的人又很少。

记得有一次在我们当地有一个师傅在雕刻墓碑的时候,我就感到很诧异,为什么他们当时会选用两种颜色的毛笔写字,一种是黑色,还有一种是红色的。当时就抱着好奇的心里去问雕刻的师傅,然后雕刻师傅就说这中间比较大的那些字,除了姓氏以外,其余的字都要用黑色,这是逝去主人的名字。然后旁边基本上都是用小字,小字一般的内容是指逝去的年份还有后代的一些名字比如自己的儿女的名字都会雕刻上去,主要是用红色。

不过有一次我在其他地方却看到有一些人的墓碑上面基本上全部都是红颜色的字是黄色的字,并没有用黑字。所以这个东西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讲究吧,并没有绝对的规定要用什么颜色。现在农村自己做墓碑的已经很少了,因为现在农村土葬的非常的少,基本上都是火化之后直接埋葬在回归园里面,所以墓碑也是回归园里面准备好的,只需要将内容提供给他们,他们就会定制好。



现在在农村,一般每年都要重新将墓碑上的字上颜色,因为在经过风吹雨打之后墓碑上的智慧逐渐的变淡很难看清毕竟之前都是用一些油漆涂上去的,而油漆经过风吹雨打之后就会脱落,所以每年必须要重新涂上颜料。在我们那边一般都是每年的清明节需要将墓碑上的字重新涂上颜色,因为平时大家很少去墓地上,所以只能趁着清明节的时候做。不知道你们那边有没有这种红字和黑字的区分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少三番


墓碑上的红色和黑色分别涂写不同类型人员的人们,简单来说用红色涂写的人名是还在世的人,用黑色涂写的人民是已经故去的人。

为什么会有红黑之分?

首先墓地不都是人走了后才去建造墓地,有些墓地在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建造了,为的是方便自己离开人世后,能够及时的入土为安,不致拖延时间影响自己的肉身,提前建的墓地也会先把自己的名字和其他提词先在墓碑上写好,意思是人还在世上,等到人离开世界以后,再让后人在墓碑上把墓碑的红色字体涂成黑色,意思是人已经走了。

其次是有些合葬的墓地也是用这种方式,双双健在的老人,死后也希望合葬在一起,会建一个合葬墓地。当其中一位老人过世了,会先建一个合葬的墓地,把其中一位老人先入土为安,同时在墓碑上写下两个人的人名。

过世了的写上黑色的名字,在世的写上红色的名字,以作区分。

最后墓碑上还有一些子女的名字,这些也是用红色字书写的。

总而言之,黑色是用来代表一种哀悼,寓意故去的生命;红色象征鲜活存在的生命,寓意还在世上。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闲话


农村这些年立碑如雨后春笋,家族能给老祖宗立碑的,多半人丁兴旺,一家人也和和睦睦,立碑在农村是大事,不仅要选个好日子,立碑的方方面面也要考虑周全,立什么样的碑,多大的尺寸规格,什么样式,什么材料,直接的体现就是钱,一块墓碑简单的几百,贵的几万。


立碑兴起了一股攀比歪风,大家不要跟风

墓碑的价格体现了家族的面子,农村类似的攀比歪风并不少见,考虑到家族经济条件,很多村里的老人去世后并不会马上立碑,要等日后条件好了后立一块体面的碑,这些年农村立碑如雨后春笋,侧面反映出了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

立碑除了挑日子,选规格,定样式等等事情外,碑文怎么写也很讲究,老人的生平事迹,谁立的碑等等信息一点不能马虎,就连碑上的字,怎么排列,字体颜色等等也是有讲究的,就如题主所问,碑文字体都有红黑之分,令人非常的好奇。

碑文字体排序以及颜色的含义

农人解说村里一起长大的一朋友,啥都聪明,就是读书不行,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此步入社会打拼,辗转几年,最后还是继承了家里刻碑文的手工活,脏,累,灰尘大,收入高是干这一行的主题色,从朋友那,咱就了解了很多关于碑文的一些文化知识:

①关于字体颜色:红色人名,表示人还健在,多用来注明立碑之人,名字的姓也是红色,代表着姓氏生生不息。而烈士墓的碑文,也是红色字体,代表着英雄永远活在人民百姓的心里,永垂不朽。



当然,有的地方也会把墓碑上的字刷成金色,主要是各地习俗差异导致。

②文字的格式,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按长幼、男女先后排序,字体以正楷、隶书为常用,不过说实话,墓碑上的碑文,一眼看过去,不一定看的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

雕刻行业前景

最后和大家聊聊墓碑雕刻这个行业,特别佩服老一辈手艺人,刻的字和打印机打印的一样,到了今天,刻碑已经应用上了很多高科技,像激光雕刻机,石材蚀刻剂,数控雕刻机以及喷砂雕刻机等等,大大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从选材到成型,相比人工,时间缩短了数十倍。

墓碑雕刻行业发展前景个人觉得非常不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立碑之事会越来越多,目前来看,墓碑雕刻行业的特殊性,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这等于给了新进这份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强心剂。

总结:农村立碑是大事,还有很多关于立碑的趣事和见闻,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农人解说


传统习惯用红色表示生者,黑色表示死者,姓都用红色,因为一个家族的姓是一直存在,传承下去的。如果看到墓碑上一个人的姓与名全红,表示是生者。通常情况下,都是年满80周岁的老人,这样的墓地叫做寿穴,可以添福添寿。
每年祭扫时,都会有人发现墓碑上的字迹颜色淡了,掉漆了,需要补。让墓碑看上去干净、字迹清晰是后辈们理应做到的事情,因而每次祭扫都要擦拭墓碑。如发现有字迹模糊的情况,下次来祭扫,应带好红、黑油漆(有些碑上有金字,就要用金粉漆,油漆最好是防锈漆)及毛笔、抹布。描摹前,祭拜一下祖先,表示尊敬,然后把字的凹槽弄干净、擦干,认认真真地描摹完碑上的字,如果不慎描出来,马上用抹布擦掉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