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家长们就巴不得把所有美味都给宝宝吃,特别是汤水,在大家的认知里汤水美味又营养,易吃易吞,很适合宝宝吃,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宝宝喝汤有什么讲究吗?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宝宝喝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不能给1岁内的宝宝经常喝汤。

1岁以内的宝宝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都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吃过硬的食物。在宝宝能吃辅食之后,于是有些宝妈就做各种汤类给宝宝当作平时的辅食,每天都给宝宝喝大量的汤。

其实,汤水的营养成分不是很高,宝宝们的胃也非常小,如果全部被汤占据了,其他食物当然也就吃不下了。所以,1岁以内的宝宝并不适合常常喝汤,偶尔喝一点是可以的,但不要作为宝宝平时的辅食,对于长得瘦小的宝宝,更不宜多喝汤。

此外辅食添加期,正是锻炼宝宝咀嚼的时期,如果总是喝汤,对锻炼咀嚼不利。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2、给宝宝喝的汤要去油。

给宝宝喝的汤汁自然不宜太过油腻,当妈妈用鸡、鸭、排骨等肉类煲汤时,可别忘了给汤水去油。建议煲汤前先将肉在开水中焯一下,不仅可以除去血水,还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过于肥腻。煮好的汤,如果上面飘着一层油,也建议用勺子舀去。

3、要给宝宝吃肉。

有些人觉得肉汤味道鲜美,那是因为肉在长时间的熬煮过程中,大量的鲜味物质会溶解到汤中,因此肉汤会变得好喝,但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汤里。

肉的营养远高于汤,可以说90%的营养都在肉中。肉中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类,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能够强健宝宝身体,有利于长壮长高,提升宝宝抵抗力。

如果家中炖了肉汤,建议先给宝宝吃肉,把肉切碎,煮熟的胡萝卜、青菜等也一起切碎,拌到软米饭中,这样宝宝吃下的每一口饭,都包含肉、菜、主食,宝宝吃完会有满足感,不易饿。吃过饭之后,再给宝宝喝几口汤,汤的总量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过50毫升。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3、不要给宝宝吃汤泡饭。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汤泡着饭,宝宝更好下咽,营养又健康,殊不知汤泡饭是很不健康的一种吃法。

吃饭时,我们会先把食物在口腔里充分咀嚼再咽下去,这个动作会给大脑传递一个“暗号”,让胃、肠等部位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使肠胃能对食物更好的消化吸收。

但是用汤泡饭,汤和米饭混在一起,常常还没有经过咀嚼就直接咽进胃里去了,这样就加重了的肠胃的负担,使消化功能紊乱,影响宝宝的肠胃的健康。

4、不要给宝宝喝过烫的汤。

很多宝妈有这样的观念,喝汤一定要趁热的喝下去才好,味道鲜美,特别是天冷时,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还能让宝宝暖胃。

事实上,宝宝对于温度的感受要比成人敏感很多,有时候我们觉得合适的温度,对于宝宝来说,就有可能太烫了。而且,宝宝的口腔、食道黏膜都非常娇嫩,太烫的食物容易灼伤口腔导致口腔溃疡,还会刺激食道黏膜,危害宝宝的身体健康。更何况是带有油腻的汤品,温度更高,一不小心宝宝就会给烫到。

建议把刚煮好的汤放温后,再给宝宝喝。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5、不能给宝宝喝大补的汤。

给宝宝做汤,并非越补越好。有些大补的材料,比如人参、海参、龙眼肉、阿胶、银耳、海参、冬虫夏草、燕窝、西洋参等,并不适合宝宝。宝宝的肠胃还很娇弱,大补的食物,只会给宝宝肠胃增加负担,还有可能导致营养过剩,诱发宝宝流鼻血、性早熟。

6、不能在给宝宝的汤中放太多调料。

幼儿期的宝宝不适宜给他们提供口味太重的汤和饭菜,所以调味料种类和量的选择要慎重。如果现在的汤水太咸,不仅容易造成宝宝身体不适,日后他们也容易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容易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另一方面,煲汤时过多地放入葱、姜、料酒等调料,也会影响汤汁本身的原汁原味,反而不美味了。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7、可以在汤中加点青菜或菌菇。

煲汤中加入些青菜,不仅颜色好看,营养也更丰富。建议在汤熟关火后,洒入些青菜。汤中若是加些菌菇,味道更鲜美。

关于宝宝盐的添加需要注意的问题

6岁以上人群每天食盐摄入量要控制在6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控制在5克。而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的摄入量12克,有的地区高达17克以上。

因为各地区或家庭生活饮食的因素,导致宝宝的饮食有偏向于高盐的状态,这是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很不利的。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吃盐多会给宝宝带来很多危害:

1、高盐食物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这就让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2、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高盐饮食会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3、高盐的饮食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宝宝发育不全,不能渗透过多的盐。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心脏负担,使器官功能受损。

如果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就不好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妈妈要从婴儿期开始控制和降低宝贝盐的摄入量,预防成年后高血压等疾病。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如何帮助宝宝控制盐的摄入?

1、1岁以下,不要额外加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指出,婴儿1岁以内不建议吃含食盐的食物。6-12月婴儿,每天需要350毫克mg的钠(相当于0.9g盐)。奶类及其他辅食中含的钠,完全能满足宝贝生理需要。另外,建议购买宝贝口粮时,一定要选低盐、无盐、无糖的辅食。

很多家长以为辅食没有味道就不好吃。事实上宝宝的味觉比大人要灵敏,所有的食物对于他来说都是新鲜的,他的各种感观感观都是放大的。

小宝宝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够够够的了,能完全满足小宝贝身体的需要。千万不要再给宝宝做的辅食中加盐了。

别把大人的口味习惯强加给宝贝,而且宝宝的味觉还在发育中,用调味品刺激宝宝,把他培养成重口味,以后吃饭就是个大难题了。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2、1~3岁,摄入一点点盐。

宝宝都能自己吃饭了了,还不给孩子吃盐,很多人都觉得不可能的。多数家庭在宝贝长牙以后就和大人一起吃饭了,只不过会在食物的种类和大小上照顾下宝宝,其他根本和大人吃的没区别。

1-3岁的幼儿每天需要700mg钠(相当于1.8g盐),比6-12月大婴儿多350毫克。但通常情况下,也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钠,如奶类、主食、肉类、绿叶蔬菜、水果等。

所以宝贝的喂养中,3岁之前请勿再添加钠盐,这样能让宝宝更好的体会食物的本源味道,还能降低日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所以最好还是让宝宝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少吃盐或不吃盐最好。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3、3岁以上,少量摄入。

别以为3岁以上的宝宝就是大孩子了,就要和大人一样吃盐长力气了,这是错误的观点。千万不要拿你的标准来判断宝宝的口味。如果你觉得吃着合适,那么宝宝吃就过咸了。

4-6岁的孩子每天只需要900mg的钠(2.3g盐),除了食物本身含的钠,必须通过食盐获取的钠也很少,1-2克盐就够够的了。

6岁以上的儿童食盐量也最好控制在3-5克食盐。为了孩子今后的健康,建议让孩子尽可能少的摄入食盐。事实上,我们以为很少的盐量,实际可能会远远超过所需的量。

还有尽量避免给宝宝吃咸菜和熏制食物。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也应该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

宝宝能吃辅食之后,宝妈不能给宝宝这样喝汤水!

找药、问药???

推荐合作小程序:药顾问!

随时随地都用药顾问,专属于你的药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