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文|樂一狸


最近選秀又熱了。

前有《偶像練習生》男團攜千萬資源出道,馬上《創造101》就宣誓“打造最強女團”對壘上線。

為爭奪至高無上的C位,小姐姐們使出渾身解數,一言不合就battle的精神,為節目霸氣圈粉。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經過娛樂公司的嚴格培訓,女孩們尚未出道,便練就一身紮實的唱跳功底。

成員間的競爭,比素人選秀時代激烈百倍。

最初,國內是沒有練習生機制的,兩大國民女團S.H.E、Twins都是通過素人選秀出道。

她們的成功,也曾在內地颳起一陣選秀熱,無數懷抱明星夢的年輕人投身其中,引發全民狂歡。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S.H.E、Twins

想當年,老阿姨們怒刷《超女》《型秀》《好男》時,瘋狂程度不亞於今天《偶像練習生》的小老婆們。

那時,一場海選,能承包一整個夏天的笑點

誰當年沒個混飯圈的經歷呢?!

那些年,你都pick了誰?後來的他們,如今在哪裡呀?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幸運的是我,曾陪他們開放

88年出生的李阿姨說,當年最愛的節目是《我型我秀》。

那時,班級群裡都在討論一個叫師洋的選手:相貌清秀,總愛翹著蘭花指,在舞臺上聳肩扭胯跳《舞娘》。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型秀舞臺上的師洋

那一屆《型秀》,師洋以80萬票數獲得人氣冠軍,隨即卻與經紀公司對簿公堂。最艱難時,只能跟粉絲借錢交房租。

後來師洋開始在網上賣護膚品。中斷演藝事業的他,在半年內一躍成為頂級賣家,不僅還完所有解約金,在北京買了兩套房!

每當被問及:還做歌手夢嗎?

他便挺起胸脯說:在娛樂圈苦著熬著耗費青春,不如踏踏實實多賺點錢。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師洋在微博曬包炫富

還記得外型酷似吳彥祖和陳冠希的君君嗎?

他從《型秀》舞臺淘汰那天,幾十個女粉絲守在酒店樓下哭了一整夜。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擁有無敵側顏的君君

所有人都以為,他會成為娛樂圈的下一個巨星。可並不出色的演藝素養,只讓他淪為經紀公司賺快錢的工具。

兩年後,淡出人們視線的他,在博客坦陳自己罹患抑鬱症。現在,君君經營著一家佛教用品店。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繪製佛像的君君

他們已老去,在人海茫茫。

成功者,未必是幸運兒

年少得志者,大都相信願望實現,是拜幸運星所賜。

可現實中,幸運星很少顧憐大多數人。

網絡人氣超高的3unshine組合,滿懷希望參加《創造101》,舞臺首秀卻並不成功:成員Dora和Cindy直接淘汰,隊長Abby因抑鬱症退賽。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這些表現欲極強的年輕人,被選秀節目鍍成網紅,邁入演藝圈這片未知領土,並不知曉前方是坦途或者跌宕。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創造101》的金字塔舞美,暗示著層級與賽制殘酷

比賽僅僅是一種途徑。娛樂圈僧多粥少的作品資源,和層出不窮的新面孔,讓“成名的想象”在絕大部分選手身上,遭遇折損,直至幻滅。

血氣方剛的他們,沉溺於光芒舞臺,彼時並未理解“偶像的精神”究竟是什麼。

其實選秀網紅的鼻祖,是2004年《美國偶像》的參賽者孔慶祥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在一眾養眼選手中,齙牙微胖的他五音不全、颱風滑稽,一開口便噓聲四起。

評委打斷他的表演,直白問道:“你既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還有什麼好說的?”

全場都在等他羞愧逃脫,可這個21歲的亞裔青年卻平靜回答:“

我沒受過專業訓練,也盡了全力,所以完全沒有遺憾。”

衛星電視將這句話傳遍全美,孔慶祥瞬間爆紅。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流星之美,就是在剎那間,綻放所有的力量。

粉絲們pick偶像的標準,始終是那句老生常談的: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畢竟,作為偶像,最受大眾推崇的,是努力追求成功的精神。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就像黃子韜對《創造101》首輪淘汰的46位選手所說:

偶像,是燃燒自己,帶給別人青春的力量。大家是因為你們而產生動力、產生正能量。要讓那些有夢想而不敢去追的女孩,因為你們,而對自己的夢想有信心。

換條軌道,繼續成長

對“準偶像”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用怎樣的標準去界定成功。

要知道,成敗是一時的,自我學習卻是終身的。

《創造101》開播之初,獲得勤奮C位,卻屢戰屢敗的選手張新潔說:

夢想這個事,本來也沒有幾個人能實現,如果這次失敗了,我就回去創業、掙錢,安頓好生活和媽媽。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即便提前出局,選手們也無需氣餒。

惜敗舞臺只是人生的一個逗號,尤其對未成年選手來說,比賽只是將人生的艱辛面貌,以更直觀的形式,提前呈在你面前

如果實在扦格難通,不如趁年輕,及時轉換逐夢的軌道。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在《快女》比賽中備受腹誹的

曾軼可,雖在賽後發行了個人專輯,“綿羊音”和小眾的音樂風格,並未被主流唱片市場認可。

她經歷了長達四年的“蒸發期”。

那段時間,她去美國學習電影製作、探索獨立搖滾,回國後變身Art Pop唱作人,用電音和幻色表達多元文化,一躍成為文藝青年的新偶像。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從歌手轉型藝術家的曾軼可

今天,偶像養成的造星模式,消解了專業評審的生殺大權,粉絲上升為偶像創始人:每個人都能付費為自己喜歡的選手保順位、砸C位。

而網絡平臺的發展,也為遺珠選手們創造了更多可能:

只要人氣夠燃,你仍有大把生存空間:環肥燕瘦們可以拍網大、做直播、錄短視頻;長袖善舞的就去開網店、做代購、日常種草……

在這個時代,每一種才華都有相應的平臺對接,人設和流量都不再被輕易埋沒。

只要用心,無論下沉到任何領域,才華都能助你成為行業精英。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好男兒舞臺上的柏栩栩

清華才子柏栩栩,以27歲高齡參加《好男》,一路闖進全國10強。賽後,他只在自制劇裡演了幾個小角色,便遭遇經紀公司停業。

高學歷和高年齡,讓柏栩栩的演藝之路進退兩難。

這時,嫻熟的英語水平為他創造了新機遇:加盟SMG外語頻道,並憑藉南非世界盃的直播解說和同聲傳譯,獲得了SMG播音主持新秀獎。

柏栩栩用學霸的洪荒之力證明了:

一個人的知識空間有多大,他的生存空間就有多大。

為啥選秀節目的人氣C位,最後都紅不了?

雙語主播柏栩栩

從成功學的意義看,選秀其實為年輕人提供了一次接受挫折教育的機會:

在他們最能用力追夢的年紀,遭逢機遇和磨難,並在逆境中迅速認知世界,擺正自我。

縱使生活讓你百般失望。

不去試錯,你永遠不知道何處才有照亮你的那束光。

和我聊聊,讓你印象深刻的選秀明星

----------------

插圖 | 文章插圖選自網絡,不做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聯繫我們。

PS:更多新鮮好文好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魯豫有約(ID:lyyy_scndgs)每週三晚偶遇魯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於《魯豫有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