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是時候關注經濟了!零售消費、工業生產、餐飲娛樂、交通物流……哪個領域最受傷?

是時候關注經濟了!零售消費、工業生產、餐飲娛樂、交通物流……哪個領域最受傷?

ID:BMR2004

北京時間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日內瓦宣佈,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宣佈,該決定有效期為三個月,如疫情發生重大變化,總幹事有權提早召開會議,解除緊急狀態,同時強調,沒有必要採取限制國際旅行和貿易的措施,世衛組織不推薦限制旅行和貿易的措施。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馬亮教授向《商學院》記者表示,沒有限制貿易和旅行,等於是妥協版的PHEIC。

截至目前,國家衛健委已派出多支醫療救治隊馳援武漢,各大口罩防護服企業加班加點恢復生產,各社會機構團體積極為應對此次疫情捐資捐物,三所“小湯山”模式醫院加快建設,各地紛紛全員排查發熱病人,分級分類就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31日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已經採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並最終戰勝疫情。譚德塞說,雖然會有一些經濟損失,但中國採取了超常規的有力措施,中國在很多方面為應對疫情提供了榜樣。

2020年春節假期即將結束,為減少人員流動,多地出臺措施延後開工,很多人在關注疫情發展的同時,也對國內短期經濟的影響表示擔憂。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管濤指出,面對突發疫情,這次政府動手更早、應對更有經驗,疫情有望得到更加及時、有效的控制,但可能會加大短期經濟衝擊。同時管濤強調,疫情對中國經濟可能是心理影響大於實質衝擊。

零售、旅遊、交通、影視:影響首當其衝

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科學研究顯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在整個基因組水平上與蝙蝠冠狀病毒的同源性為96%,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與17年前的SARS病毒一樣,其自然宿主都來自蝙蝠。

這也讓人們聯想到了2003年SARS疫情的情況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商學院》記者說:“世衛組織宣佈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短期內,將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國外或會將對來自中國內地的商品提高准入門檻或直接禁止進入。據清暉智庫統計,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6%降至4.5%左右。但長期來看,對中國經濟影響整體有限,此次疫情的影響總體上弱於‘SARS’的影響。”

來自國金證券研究所的一份發佈報告顯示,社會零售品總額增速在2003年4-5月(非典爆發期)出現明顯下滑,7月控制期結束後恢復增長勢頭。中西藥品類和洗滌用品類、食品類銷售增長,住宿和餐飲市場受到嚴重影響,在疫情較重的5月份,全國餐飲業零售額同比下降15.5%,交通行業也是疫情影響的一個典型行業。2003年二季度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48.9%。

2003年,中國正處於經濟增長週期,“SARS”對經濟增長影響主要發生在第二季度,但總體未改變經濟上行趨勢,四季度增速分別為11.1%、9.1%、10.0%、10.0%。

但與“SARS”時期不同,當下我國經濟正處於明顯增速下行週期,2019年全年GDP增速維持在6.1%。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馬曉河表示,疫情將對第一季度經濟產經較大影響,特別是零售、旅遊、交通、影視等領域。他預計,第一季度GDP增速或將破6。“按季度統計可能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的一個季度。”

在管濤看來,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被世衛組織定為PHEIC,這是世衛組織按其職責,對客觀事實的承認,但這一認定不具有強制性,其他國家和地區是否對與中國的經貿人員往來實施限制,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判斷,世衛組織明確表示不贊成甚至反對中國採取旅行或貿易禁令;再次,中國已採取了嚴於國際標準的防控措施,並及時對外通報疫情信息,得到了國際上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最後,被認定後,有助於中國通過世衛組織動員更多國際資源應對疫情。

國際貿易:迫切需要對沖PHEIC帶來的成本上升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限制貿易和人員流動,但是,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列為PHEIC,是否會波及到中國對外出口貿易,備受關注。馬亮認為,各國對WHO的建議遵守情況不一樣,有些會更嚴厲謹慎。

中國是全球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製造已經深深融入到全球產業鏈中。面對當下的疫情,有分析認為,從疫區出口的貨物將面臨更加嚴格的檢驗和檢疫,成本大幅增加。

馬亮對《商學院》記者表示,除了國內進一步防控疫情和加快企業復工,中國需要加強同國際組織的溝通和協調,儘量爭取主導權。除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有世界貿易組織(WTO)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組織,加強對中國疫情防控的國際協調和援助。他表示,這類國際組織有聯動性,WTO涉及國際貿易爭端的裁定等,可能會因為疫情發出有利於或不利於中國的建議。

一些國家是否會因疫情傳播等為由限制中國貨物進口,尚不確定。馬亮認為,貨物出口受限可能較小,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靠飛沫和接觸傳播。“中國要和關鍵經貿合作伙伴進行溝通,推動落實應急措施,儘可能減少經貿雙方的損失。”目前來看,旅遊、酒店等受影響會比較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指出,國際貿易方面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控制疫情的時間,如果較快控制住疫情,影響是能夠減少的。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遭遇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締約國或其它締約國對人員、行李、貨物、集裝箱、交通工具、物品和(或)郵包擬採取的衛生措施,其目的在於防止或減少疾病的國際傳播和避免對國際交通的不必要干擾,國際貿易業務的成本會增加。這些措施會隨著疫情的控制、解除而調整、撤銷。

“由於中國已經深深嵌入到全球產業分工中,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國際社會共同想辦法克服PHEIC帶來的各種不便。中國的國際貿易業務短期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不會中斷。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越快控制住疫情,從中期來看,這些行業遭受的損失會越小。”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副教授、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社科創新研究基地專家、復旦大學企業發展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明宇對《商學院》記者說。

今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該事件表示,(中國)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我們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如果新冠狀病毒疫情在短期得到有效控制,從中期看對國際貿易業務的影響有限,但是PHEIC使得外貿型企業在短期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成本上升的壓力。對此,劉明宇認為政府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支持出口導向型工廠的正常開工,保證訂單的及時交付,全力保障外貿企業資金流、商品流、人員流、信息流的通暢。其建議:首先,需要保證外貿企業一線生產工人能及時、安全到崗。包括提供必要的衛生防護用品保障和衛生防疫專業支持,為企業出現的需隔離人員提供公共支持,儘量減少企業為防疫承擔的公共成本。

其次,加強進出口通關的服務便利,對沖PHEIC帶來的成本上升,保障進口出口國際國內供應鏈的良好銜接,避免為應對PHEIC出現人為的物流阻滯。

第三,採取措施鼓勵服務貿易的發展,大力發展跨國的生產性服務,包括業務流程外包(BPO)、信息技術外包(ITO)、知識流程外包(KPO)、藥物研發外包(CRO)等,支持跨境服務提供模式的創新。這與中國貿易結構優化、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是一致的,可以順勢消解PHEIC的一些不利影響。

服務行業:必然出現斷崖式下滑

春節本來是娛樂業、旅遊業、餐飲業等消費高峰期,但由於阻斷疫情的需要,2020年整個春節假期,幾乎是全國的影院、景點等娛樂場所以及大型活動基本上都停下來了,走親訪友等個人、家庭消費也由於疫情基本上停下來了。

事實上,疫情對消費方面的影響首當其衝。2003年SARS時期,社會零售消費從2003年1月10.0%下滑至2003年5月4.3%。不過,隨後在6月份開始反彈。由於此次疫情正值春節假期,對消費的影響更為明顯,特別旅遊、交通、娛樂、零售、餐飲等。

回顧去年春節黃金週的經濟增長數據,據商務部監測,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2018年增長8.5%。

在旅遊方面,經中國旅遊研究院綜合測算,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期間,將比2019年有明顯的下滑。事實上,目前餐飲、娛樂影視、還有景區旅遊,這些產業都受到了很直接的影響。盤和林指出至少2020年第一季度的宏觀經濟,包括消費、生產、建築,餐飲、運輸、物流等消費、服務行業必然出現斷崖式下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消費已經佔了GDP的六成以上。消費下滑對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核心數據可能帶來不小的衝擊。

“消費信心的恢復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比如說在疫情解除時,消費行業不像工廠製造業一樣,一解除就馬上可以恢復開工,恢復消費信心要有一個過程可能有一定時間。”盤和林對《商學院》記者說。

儘管PHEIC並沒有限制中國的貿易和旅行,但不排除有些國家會對湖北地區實行暫時的出入境限制,但盤和林認為,待疫情結束之後,或許對中國旅遊業更是機會。因為中國現在是全球旅遊一支非常重要的消費力量,如果有些地方會限制,尤其是來自湖北武漢的,甚至限制中國的遊客,這個對中國的影響不算太大,很可能反而把這一部分國外的消費旅遊留在國內。這樣一來對國內的旅遊業可能對第二、三、四季度說不定還有一個恢復性的一個增長。假如採取限制國際旅行和貿易的措施,整體來說,不利於全球旅遊業的復甦。

工業生產:延期開工“傷口”如何癒合?

2020年春節,億萬中國民眾關注疫情,多地在春節期間出臺政策,延遲復工時間,這讓很多中小企業主感覺“壓力山大”。

很多製造業企業人員勞動密集度較高,同時也是很多關鍵領域的“上下游”產業鏈,延期開工,是否會對行業造成一定的影響,盤和林給出的答案是否定。“通過轉型升級後,我們現在對勞動密集型的依賴時間很少了,”從製造生產業的角度來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在經過智能化改造之後,同樣時間生產率比以前傳統型的工廠高兩三倍以上,所以這塊的話他覺得我們國家現在不是生產率的問題。

事實上,目前政府對防控疫情的決心是空前的,不惜以工廠推遲開工等代價,一方面是從人道主義考慮,另一方面也是想以最短時間遏制住疫情發展,把經濟損失降到最小。同時,也給未來經濟“彌補”或者是對沖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中小企業:“生死攸關”的時刻到了

疫情不會對工業生產造成影響,但是中小企業的“生存”問題,卻不得不受到更多的關注。這次可能對中小企業這次衝擊比較大。因為一旦停工一到兩個月,對他們來說可能生死攸關的時期。

管濤指出,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活動趨緩,市場有效的貸款需求下降,銀行信貸投放有可能受阻。企業經營困難加大依然是客觀事實。此種情形下,降準降息等總量貨幣政策工具可能針對性和有效性不足,更多應該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結構性調節功能,包括:增加公共衛生支出;增加對疫情重災區的轉移支付,保就業、保民生,進一步減稅降賦,為緩解財政壓力,可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特定地區和行業定向實施。

盤和林建議,通過一定的財政擴張政策,比如說免稅,尤其是對重點行業、受影響行業較大的行業。比如說旅遊行業確實可能是做一些民生投資,可以適當提前的民生的補短板的。甚至像一些5G技術類的基礎設施還是可以提前補短板、提早謀劃。減少對技術類產業的衝擊力度。

適當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是專家們給予的重要建議,降低融資成本,防止經濟泡沫是重點,盤和林強掉,對於恢復經濟,不主張對所有行業的全部刺激,還是要注重高質量發展,如果還是去扶持那些低端的重複性的產業可能對我們國家沒什麼意義。

“新冠疫情的經濟影響關鍵在於疫情的發展。這次疫情發現和處置得較早,為疫情防治爭取了一定的主動。如果疫情能夠在短期內得到控制,就不會對宏觀經濟造成太大影響,更不會影響去年底以來中國經濟逐漸尋底企穩的中期走勢。在疫情集中爆發期,政府可加大對疫情管控需求較大行業及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和地區的政策支持力度,但提質增效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靈活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總基調不會發生改變。如果疫情影響持續並加重,則將會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對中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更大沖擊。對於這種黑天鵝事件,我們需要密切跟蹤疫情發展,加強監測分析,不斷充實財政貨幣政策工具箱,適時加大財政貨幣政策的逆週期調節力度,積極應對挑戰。”管濤如是說。

Tips:什麼是PHEIC?

PHEIC,即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根據依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符合以下條件的將被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 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它國家的公共衛生危害;

2. 可能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在宣佈某種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前,世衛組織的總幹事要作出多方面考慮,包括審查和疫情相關的所有可用數據,考量疫情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國際傳播的風險,並聽取由一系列專家組成的突發事件委員會的建議。

在座和在線的各位,晚上好。

在過去的幾週中,我們目睹了一種未知病原體的出現,它隨即惡化為史無前例的疫情暴發,同時也得到了史無前例的應對。

正如我從北京返回後反覆說的:我們應該對中國政府表示讚揚,因為中國政府為遏制疫情采取了超常規的有力措施,雖然會有一些經濟損失和負面的社會影響。

如果不是因為中國政府的努力,如果沒有他們保護本國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進展,我們現在會在中國境外看到更多的病例——甚至死亡。

中國發現疫情、分離病毒、測序基因組並與WHO和全世界共享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言不盡意。中國對疫情公開透明和支持其他國家所做的承諾,也是如此。

實際上,中國在很多方面為應對疫情提供了新的標準。這不是誇張。

我還要向成千上萬勇敢的醫護人員和所有一線工作者表達深切的敬意和感謝,正值春節,他們24小時*7天不間斷地治療疾病、挽救生命,讓暴發的疫情可控。

多虧他們的努力,迄今為止,世界其他地區的病例數量仍然相對較少。

目前,中國之外有18個國家發現共計98例患者,其中,在德國、日本、越南和美國4個國家,有8例人傳人的病例。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在其他國家看到任何死亡,對此我們所有人肯定都很慶幸。儘管這些數字與中國的病例數相比,仍然相對較小,可是我們必須現在就共同行動,以阻止更廣泛的傳播。

中國境外的絕大多數患者都有武漢的旅行史,或與有武漢旅行史的人有過接觸。

我們不知道,這種病毒如果在衛生系統較弱的國家傳播,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我們必須現在就採取行動,來幫助各國做好應對這種可能的準備。

基於以上所有原因,我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性暴發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

作出這一聲明主要不是因為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是因為其他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最擔心的是該病毒可能會傳播到衛生系統較弱且準備不足的國家。

讓我明確一點:這項聲明不是對中國投出不信任票。相反,世界衛生組織仍然對中國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滿信心。

如你們所知,幾天前我在中國,與習主席會面。我毫不懷疑中國對疫情公開透明和保護世界人民作出的承諾。

對於受到這次疫情暴發影響的中國人和世界各地的人們,我們希望你們知道全世界與你們同在。我們正在與國家、國際公共衛生合作伙伴通力合作,以儘快控制這次疫情暴發。

目前,共有7834例確診病例,其中7736例在中國,接近全世界所有報告病例的99%。170人在這次疫情中喪生,他們都在中國。

我們必須記住,這些是人,不是數字。

比宣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更重要的是突發事件委員會的建議,旨在防止病毒傳播,並確保審慎的、基於證據的應對措施。

我想在七個關鍵領域總結這些建議:

第一,沒有理由採取不必要的措施來干擾國際旅行和貿易。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限制貿易和人員流動。

我們呼籲所有國家實行基於證據的、一以貫之的措施。世界衛生組織時刻準備著,向正在考慮採取何種措施的任何國家提供建議。

第二,我們必須支持衛生系統薄弱的國家。

第四,打擊謠言和虛假信息的傳播。

第五,審查備災計劃,確定缺口並評估確診、隔離和照顧病例以及防止傳播所需要的資源。

第六,與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分享數據、知識和經驗。

第七,我們戰勝這場疫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所有國家以團結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我們一起身處其中,我們只能一起阻止它。

此刻需要事實,而不是恐懼。

此刻需要科學,而不是謠言。

此刻需要團結,而不是羞辱。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