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乾隆为亡妻举办葬礼,为何下令处决诸多大臣?

张聪捷


佛经有云“由爱故生怖”,在乾隆一朝,便出现了这么一桩由于过度的去“爱”,而导致数位朝中大员人头落地的事情。



在清代的帝王之中,乾隆皇帝算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皇帝,他对孝贤纯皇后的爱,被后世传为佳话。也恰恰因为太“爱”,就在孝贤纯皇后葬礼之时,乾隆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或可说做毛骨悚然。

清史料记载,这位孝贤纯皇后是满洲镶黄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品德端正,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在雍正五年之时,雍正皇帝将其指配给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为嫡福晋。


弘历继位后,虽然后宫有不少嫔妃,但他却对孝贤纯皇后感情颇深。孝贤纯皇后先后共生育了二子一女,不幸二子均夭折。孝贤纯皇后因此遭受打击,身体每况愈下。于乾隆十三年三月,年仅37岁的孝贤纯皇后病死在和乾隆东巡的路上。


孝贤纯皇后死后,乾隆极为悲痛。不惜花费巨资,一心要为孝贤纯皇后举办一场超级奢华的葬礼。


按大清例,皇后殡天后,翰林院要修皇后册文。刑部尚书阿克敦便是负责人,皇后册文需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但阿克敦一个疏漏,却引来了杀人大祸。他将满文中的“皇妣”一词译成了“先太后”,当册文被乾隆看过后,十分恼火,认为阿克敦“大不敬”,下令将其投入牢中,判斩监候。阿克敦被打入大牢之后,乾隆仍然余怒未消,他又以“党同徇庇”之罪名,将刑部全部官员革职,等候发落。

紧接着,乾隆皇帝又以“光禄寺”为孝贤纯皇后准备的祭品“俱不洁凈鲜明”为名,将光禄寺承办大臣增寿保等人全部降级调用。而后乾隆皇帝的怒火传到了工部大员的身上,乾隆看到工部制作的册书和宝玺后,认为“制造甚用粗陋”,于是要求将工部大臣全堂问罪。实质这些册书以条玉制成,以金填字,已经非常精致,但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仍然感觉粗糙。另有礼部数名大臣,被乾隆以“礼仪不合规范”为名,或关入大牢或降职处理。

不但大臣在皇后大葬这件事情上受连累,就连皇子也没幸免。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葬礼上表现得不够悲伤,乾隆怒责二人不成体统,不知仁孝,气极之下,竟宣布“此二子断不可承续大统”,这俩倒霉孩子就因为哭的不卖力,就被取消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他俩倒霉也就算了,连带他们的师傅,也被乾隆下令罚俸三年。


令人可笑的是,一些阿谀奉承的大臣也受到处分。原因是走自康熙年起,皇后大葬便不再要求各地官员赴京参加葬礼。可是,一切大臣为了表达孝心,不请奏便带孝入京,乾隆不但没有夸赞这些大臣,反倒耿耿於怀,先后有50多名文武官员,因此事受到了降级削军功的处分。


谁也没想到,就在赞礼结束后,更多的官员马上就要倒霉了。葬礼过后,乾隆上朝之时,发现许多大臣没有遵守太祖皇帝制定的“帝后丧期,官员百日不能剃头”的规例,在此期间竟然剃了头。乾隆皇帝勃然大怒,最先倒霉的是汉人大臣金文醇,他因为对满洲礼仪不熟悉,因为剃了头,被乾隆怒斥后,交于新的刑部班子处理,刑部按照规例判处金文醇“斩监侯”,也就是秋后问斩的意思。乾隆知道后,认为刑部徇私,以徇私为名,将刑部尚书盛安丟到了大牢中。

紧接着,湖广总督塞愣额也在皇后大葬期间剃了头。乾隆知道后怒火中烧,大骂他是个狗奴才,汉人剃头已经是大不敬了,塞愣额身为满人,竟然也忘了祖宗规矩!乾隆亲写谕旨,勒令他自杀谢罪。这段期间,许多大臣因此事受到连累,甚至人头搬家。


乾隆想尽最大能力表达对妻子的爱意,这是好的。但是却因为这种“爱”,让许多无辜的大臣人头搬家,妻离子散。这种「爱」,十足是变态之爱。


大狮


这里乾隆的亡妻,应该指的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据史书记载,乾隆与富察氏的感情应该是很好的,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富察氏陪乾隆南巡,于路上感染风寒,不治身亡。


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来纪念她。而且乾隆因此性情大变,在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葬礼上,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首先倒霉的是乾隆的大阿哥和三阿哥。富察氏死后,他们没有露出悲伤的表情(富察氏并非他们的生母)。乾隆得知后怒不可遏,宣称“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连他们的老师也被罚了三年俸禄。

接下来倒霉的是刑部众大臣。刑部尚书阿克敦在制作皇后册文中,在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不小心译成了“先太后”,结果乾隆非常生气,将阿克敦交给刑部定罪,被定罪为绞刑。乾隆一看,这惩罚太轻,是“党同徇庇”,于是将刑部多位大臣革职留任,阿克敦也是秋后处斩。



然后倒霉的是光禄寺和工部。这两个部门的人因为筹备丧礼不力,又有多位大臣被革职。

最后倒霉的是各位封疆大吏。那些巡抚、总督、提督等封疆大吏,但凡没有奏请赴京哀痛皇后的,统统被降级。还有人在丧礼期间剃头,结果一不小心连脑袋都掉了,比如说湖广总督塞楞额。


乾隆在富察氏死后,如此性情大变,找借口滥杀无辜,真是因为他和富察氏伉俪情深,悲痛异常所致吗?我觉得未必,我倒是觉得乾隆对于富察氏之死,心存愧疚,才会由此疯狂的举动。




史书记载富察氏是在南巡途中感染风寒,不治而死。但在民间传说中,富察氏的死因倒是颇具传奇色彩。

富察氏有个弟弟,名为傅恒,傅恒的老婆那是生的国色天香。话说有一次傅恒的老婆进宫办事,无意间被乾隆撞见。看到这个绝色妇人,乾隆眼睛都直了,命人打听这妇人是谁。这一问不要紧,发现这妇人正是自己皇后富察氏的弟妹。

好家伙,肥水不留外人田啊,乾隆心心念念这个弟妹,于是寻了个机会,把这个弟妹给办了。好巧不巧,这事被富察氏给撞见了,一边是自己弟妹,一边是自己的皇帝丈夫,这事情没法说。



因此这一来二去的,富察氏内心抑郁,积压成疾,终于在南巡路上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乾隆当然知道富察氏为什么会内心抑郁,也知道富察氏真正的死因,又想起两人以前的花前月下,于是内心感到非常愧疚,故此才会发生上述场景。

这个虽为民间野史,不过以推理,倒也是有那么几分道理。再顺便说一句,傅恒有个儿子名叫福康安,深受乾隆喜爱,从小就和皇子们一起学习,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死后,乾隆深感悲痛,追封其为嘉勇郡王。不少人认为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


小镇月明


孝贤纯皇后去世,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脾气、情绪甚至性格都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傅恒姊。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乾隆不惜财物,为孝贤纯皇后举办了场面空前的葬礼,因皇后辞世,在此期间,乾隆的精神受到打击,甚至脾气性格情绪都有些不大正常,所以做了一些比较过分的事情,所谓过分就是某些人虽然在此期间犯了错了,但罪不至死,罪不致罚吧。

皇子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丧葬期间,被乾隆斥责二人不合体统,亦不懂礼节,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储资格。其实当时永璜只有二十岁,永璋更不过十三四岁,年纪尚轻,再者过世的并不是自己生母,他们很难表现出非常悲痛的样子,乾隆帝未免因丧妻而失控,连带皇子的师父都被罚俸禄三年,简直怒气太深。

永璜从此郁郁寡欢,没多久便于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卒逝。乾隆虽感后悔,但为时已晚,遂痛心地下谕曰:“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毓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备成人之礼。”

工部

工部为皇后做的册宝,制造上粗糙简陋,乾隆怀疑其没有用心做事,极为不满,为此以(对皇帝、皇后)大不敬之罪,全部参与人员全部问罪,负责人处斩。

礼部

因为皇后的谥号问题,被降级处理。孝贤这个谥号是皇帝自己谥的,不再通过大臣。

光禄寺

是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乾隆觉得光禄寺为皇后准备的祭品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把承办的官员全部降级,办事人员都受到了惩罚。

阿克敦

翰林院进孝贤皇后册文,清文译“皇妣”为“先太后”,乾隆认为这是极大的错误,召阿克敦要询问这件事。阿克敦并没有候旨,早早就走了,乾隆大怒,谓:阿克敦以解协办大学士故怨望,夺官,下刑部,当大不敬律,拟斩监候。

不过阿克敦毕竟是三朝老臣,乾隆后悔的还算比较及时,六月,命在内阁学士上行走,署工部侍郎。七月,擢署刑部尚书,授镶白旗汉军都统。十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二月,复命协办大学士。

刑部

因为阿克敦是刑部尚书,所以乾隆在不解恨的情况下,把刑部所有的官员都给革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