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麥收以後農民忙著栽種紅薯,為何要把底部的葉子埋在土中?這樣成活率更高嗎?

壟上花開煙雨濃


這段時間正是我們湖北這邊第二波扦插紅薯苗了,對於家裡餵養著大肥豬的村民來講,趁著多種些紅薯,到時候就不會到處找豬草了。紅薯藤蔓長的快,發側蔓也快,所以很多村民種植紅薯,就是為了割藤蔓餵豬。

在我們這邊種植紅薯都以扦插為主,但是像題主所問的,移栽苗以後會壓住枝條下面的葉片。實話,我在我們這邊確實還沒有見過,這樣的栽種方式。


在我們這裡,在扦插紅薯苗之前,先翻耕整地,施用一些腐熟好的農家肥,改善土壤板結問題,為紅薯生長供給長效肥效。為了提高紅薯在土壤裡面的生長,所以必須保證土壤足夠疏鬆、排水良好且肥沃。在扦插苗的選擇上,以長度在18-20㎝為好,插入土壤的深度在10㎝為好。插入的枝條過長過短,都不利於扦插苗的緩苗生長。


對於題主所說的情況,我覺得這樣的辦法可能多出現在北方地區移栽紅薯苗。在我們南方地區,常年雨水多,土壤保溼性又強。如果將紅薯苗下面的幾個葉片壓在地下面,我覺得可能還沒等扦插苗長出根系,地下的葉片就開始腐爛了,而滋生出的病菌,還可能會影響莖幹的生長。

在北方地區,地勢平坦,地颳風強,土壤保溼性差。只要將葉片不壓的過深,基本上不會出現葉片腐爛的情況。那麼壓葉片具體有什麼好處呢?


一、防風。紅薯苗扦插枝肯定會帶幾個葉片,而當地風力大的情況,很容易使扦插枝隨風擺動,使土下枝條不能固定生根,甚至風力很大的時候,可能將扦插枝刮跑。而將下面幾個葉片壓在土下面以後,可以適當的固定住扦插枝不動。

二、供水。將枝條下面的葉片,壓入土壤裡面肯定會減緩葉片丟失水份的速度,並且地下葉面可以將水份轉移給需水的位置。這些葉片就相當於一個小水池,給地上葉莖提供短時間的水份供給。

老一輩留下的種植經驗肯定有它們巧妙的地方,所以壓葉肯定可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不過,這樣的辦法也還是需要因地制宜。


著迷大鄉村


紅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經濟作物,它的別名叫地瓜。麥收後才栽種的紅薯被稱為夏紅薯。想提高它的成活率是有方法的。


♥擇苗方面。

由於紅薯的栽種大部分都是移栽,所以在移栽前的擇苗很重要。一定要選擇根莖粗壯,葉子深綠的幼苗,最好是剛剪下來的。

♥栽種時間的把握。

最好是選擇雨後或者空氣溼潤的時候栽種,這樣更利於苗的成活。如果沒有雨水,乾旱的情況下,最好是翻地後再栽種,這樣土地的溼潤可以保證幼苗需要的水分,更有利於幼苗的成活。

♥栽種的技巧。

在我們當地,栽種紅薯的話,一般都是打上壟,然後在壟上栽種,這樣更有利於紅薯的澆水和施肥。一般的栽種順序是刨坑,澆水,放苗,封土,踩實。在栽種紅薯幼苗時,要把紅薯葉子埋在土中。因為紅薯屬於根系比較發達的經濟作物,它的葉子比較大,需要很多的營養和水分,才能生長,剛栽的紅薯幼苗還沒有根系,更沒有辦法迅速紮根,所以,它沒辦法吸收土裡的水分給它的葉子,這時候,全靠澆水或者下雨來補充水分。如果把紅薯葉子暴露在地面上,很可能就會被太陽直接曬乾或者曬死,那樣的話,幼苗的營養和水分就會更少,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幼苗乾死。所以把紅薯葉子漏在外邊的這種栽法,不單不利於幼苗的成活,還會讓它們死掉,是不科學的。相反,把葉子埋在土裡,葉子不單可以吸收土的水分給幼苗,還能夠讓幼苗的成活率提高。


♥水分和營養的需求。

天氣乾旱的情況下,三到五天可以進行澆水一次,施肥的話,根據每個階段紅薯的生長情況進行施肥。勤澆水,定期施肥,這樣好好的管理,紅薯一定能夠高產。



關注娜娜談農村,發表您不一樣的意見。


娜娜談農村


芒種節氣的時候,農民還是非常忙碌的。進入芒種,也就進入“三夏節氣”了,既要忙著夏收,又要忙著夏種,還有夏管一樣都不能落下。而麥子這個時候基本已經收割完了,麥地自然不能空著,得繼續種植其他的作物。多數人會在麥收以後種植大豆、玉米,也有很多人會選擇種植紅薯。像玉米、大豆基本是以直播為主,種植量大的都是機械化了。可是如果種植紅薯,就得先育苗,然後移栽。那紅薯苗怎麼移栽成活率高,為何有些農民移栽紅薯苗,要把它底部的葉子埋在土中呢?

紅薯苗的生命力很旺盛,只要掌握了移栽的方法,那基本上都能成活。而要想提高紅薯苗的成活率,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紅薯苗的選擇,一定要選擇生長健壯的紅薯藤蔓來做紅薯苗,一些弱小、嬌嫩的紅薯苗不適宜用來移栽。

其次是移栽時間的選擇。一般紅薯苗適宜在雨後的天氣移栽,也就是降雨以後,土壤徹底溼潤了,那就適宜移栽紅薯苗了。如果紅薯苗的移栽時間已經到了,但是天氣卻沒有下雨,那就要想辦法移栽。這種情況下建議選擇在傍晚時分移栽,而且需要注意扦插的紅薯苗儘量深一點。不然地表層的土壤會因為缺少雨水而過於乾燥,再加上蒸騰作用比較強烈,因此紅薯苗的莖葉容易乾枯,從而會導致缺苗。這種情況就適宜深栽,入土節數以4~6個為宜。而且在移栽以後,要記得及時澆一透根水。

再次是栽種方法。紅薯栽種以後能不能高產,其實和紅薯苗入土的節數是息息相關的,一般入土的節數多,這樣不僅容易成活,而且髮根也多,結的紅薯也就多,自然紅薯的產量也比較高。具體紅薯苗入土節數多少,要和其栽插深淺相結合,把紅薯苗的入土節位要埋在利於塊根形成的土層是最好的。另外這個季節氣溫已經很高了,所以移栽以後要保持紅薯苗直立,避免和土壤直接接觸從而因為地表溫度過高而把紅薯苗灼傷,從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

再來回答一下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移栽紅薯苗的時候要把其底部的葉子埋入土壤中。其實這種方法一般是在六月份的時候比較常見。而這樣做,也是為了提升紅薯苗的成活率。因為到了六月份,天氣比較炎熱了,有時候也會遇到乾旱少雨的天氣,可是紅薯栽種是等不得人的。而在栽種紅薯時要儘可能多的把葉片埋入土中,就是因為其不僅能提高紅薯苗的成活率,而且還有利於返苗和增產。

紅薯苗的葉子是比較誇大的,因此就需要較多的水分來供其生長,可是剛移栽的紅薯苗根系還沒長出來,無法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時土壤有比較乾燥,這樣的話如果將大部分葉片暴露在土壤表面,那就容易因為太陽的暴曬而失去水分,結果就是葉片和莖尖共同爭奪紅薯苗原本存儲的少量水,時間一長就會導致紅薯苗呈現萎焉狀態,如此一來不僅不利於返苗,而且情況嚴重的還會導致紅薯苗枯死。但是如果將紅薯葉子埋入到溼潤的土壤中,那葉片不僅不會缺水,甚至還可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供紅薯苗,這樣紅薯苗的成活率自然高,返苗也會更快。


農夫也瘋狂


麥收後栽的紅薯。我們那裡叫麥茬紅薯,麥茬紅薯一般都是打霜之後才收的,通常是收後就儲藏起來,挖個很大很深的窖把紅薯儲存進去,以便冬天慢慢的享用。

紅薯是生命力極強的物種,它的藤剪下來入土栽培就可以活下來,幾個月就可以長很多成熟的紅薯。麥收結束後,農民們開始忙著起紅薯壟了,壟起好後,就等一場及時雨了。這個時候春天栽的紅薯藤已經託的很長了,就等一場雨後,把紅薯藤剪下來,進行移栽。移栽的紅薯藤通常剪為15公分長左右,上面一般留兩片葉子,下面是剪去葉子的藤,如果是天氣旱,藤下面也會多留兩片葉子,那麼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在栽紅薯的時候,會把下面的兩片葉子也栽進土裡,這樣能為根部提供更多所需的水分,以保證秧苗的成活。因為北方大都比較乾旱,土壤含水量往往不能提供秧苗初期的生長需要,所以有的會多留兩片葉子埋在土裡,為秧苗生長提供更多的水分。以有利於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以上解答望能給你帶來幫助。歡迎評論區點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