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超没有日本外援吗,为什么?

lxvvx


中超联赛有着较为独特的外援政策。在中超联赛外援新政策实行前,中超联赛实行的是4+1的外援政策,其中的1就是亚洲外援政策。亚洲外援,只要是亚足联旗下成员国的球员都可以,其中当然就包括了日本球员。不过,相比之下,中超联赛球队使用其他国家外援的人数要远远高于日本外援,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韩国外援和乌兹别克斯坦外援。

这里的原因,一方面当然和历史、民族有关系。因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与中国相敌对的政策,尤其是在钓鱼岛以及军事方面,因为,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在最近一段时间又降入冰点。在这种大背景下,中超联赛球队当然不太可能使用日本外援了,就像前阵子因为萨德时间与韩国闹翻后,中超联赛中的大部分韩国外援和韩国教练都失去了在中超联赛俱乐部中的位置,甚至是饭碗。

中超联赛是使用过外援的,至少有两支中超联赛球队使用过日本外援:江苏苏宁曾经在2014赛季从韩国''k联赛球队首尔fc引进过日本球员埃斯库德罗。埃斯库德罗在江苏苏宁效力一个赛季,随后离队。不过,埃斯库德罗实际上是欧洲人,但他具有日本国籍。除此之外,杭州绿城也曾经引进过日本外援大黑将至。不过现在,杭州绿城已经降级入中甲联赛。杭州绿城还引进过日本教练,比如说冈田武史。


中超联赛球队不引进或很少引进日本外援的另一个原因,其实也和球队需要有关。很多球队都会把亚洲外援名额用在后卫上,而在亚洲外援中,韩国后卫更加适合于中超联赛球队。

也就是说,日本外援在中超联赛中出现过,但是非常少。现在已经完全销声匿迹。


钓梦湾体育


中超没有日本球员,与J联赛没有中国球员的原因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中超没有日本球员,这里面有以下原因。

冈田武史是个好教练,但是他连绿城的球员都改变不了,那么日本球员就更难了!

1、外援政策

中超原先是3+1的外援上场政策,那个1是亚外。众所周知,1个亚外的能力,基本上都要比3个亚洲以外的外援能力要差,但因为此前中国足协有亚外政策,那么不用白不用。所以,中超之前才会出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外援。而新的外援政策,没有了专门规定的1个亚外名额,总人数减少到上场3名外援,所以各支俱乐部都会把最厉害的外援派上场,这样一来,日本外援自然和其他亚外一样,没了市场。


2、日本足球的特点

而为什么中超还有韩国外援,包括之前建业还有叙利亚外援?这也与每个亚洲国家的足球特点有关联。日本足球重视整体打法,所以日本球员的技战术能力很高,能够融入到整体之中。然而,日本球员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前提是球队的技术打法先进,且队友之间水平差距不大。然而,当日本球员来到中国之后,他们就不得不面对棘手的问题了,跑空位等不到队友的传球,传球等不到队友的接应。而他们的单打独斗能力也不如那些欧美的外援,自然无法被中超俱乐部所选择。相比而言,韩国的外援在中后卫位置上还是非常强硬的,所以我们看见申花、恒大、苏宁和权健都曾有或者正有韩国后卫在队中。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一家中超球队接受日本企业的赞助,很可能会被他们的比赛对手球迷耻笑甚至拿来当做辱骂的话题。如果队中还有日本球员的话,那么球队肯定会遭到一些极端球迷的攻击。所以,作为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大多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即使花大价钱去欧洲买外援,也不愿去J联赛淘金。


线哥


中超没有日本外援,有如下几个原因:

1、日本外援的特点,并不符合中超的要求。

为了实现外援作用的最大化,中超的各家俱乐部都喜欢把外援名额,分配在“中轴线”的关键位置上,比如中锋、后腰以及中卫。不可否认:日本涌现了很多的明星级球员,也有不少人在欧洲足坛闯出一片天。但实事求是地说:日本培养出的中锋、中卫以及后腰球员,并不具备非常突出的个人能力(比如莱斯特城的冈崎慎司,就更像是一个蓝领前锋,他本身的得分能力并不突出。而因为先天条件的制约,日本也无法培养出非常强悍的中卫以及后腰球员),他们本身的特点,并不符合中超俱乐部的需要。

在中国足协颁布“外援新政”之前,每一家中超俱乐部都配有亚洲外援,而且大多数都以澳大利亚、韩国以及西亚的中卫球员为主(比如金英权、张贤秀、金周荣、金基熙、塞恩斯布里、麦克格文、斯皮拉诺维奇、普拉利甘吉以及萨利赫)。仅就这个位置来说,日本球员并不占优势,即便中国足协并没有进一步限制外援名额,日本球员也不可能比其他的亚洲外援吃香。

2、金元攻势,对日本球员“收效甚微”。

在中超历史上,共出现过4位日本外援,分别是乐山孝志、卷诚一郎、大黑将志和埃斯库德罗。不过,这四人并没有在中超留下太深的印记。在这之后,曾有两位日本球员与中超俱乐部产生过“绯闻”,一位是本田圭佑,另一位就是浦和红钻槙野智章。但是,本田一心想在高水平联赛发展,而槙野智章则更习惯于日本国内的踢球环境。面对广州恒大的高薪邀请,他们都没有接受。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外援相比,日本球员普遍对薪资条件看得比较淡,他们对生活环境和发展前景有着更高的要求。

3、敏感的民族情绪

因为历史以及政治方面的原因,中日两国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微妙,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也始终比较高涨。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中超俱乐部也自然不会去引进日本外援。


周佳骅


  中超现在没有日本球员,但不等于以前没有,也不代表未来不会有。中超历史上曾经有过四名日本外援。

  

  (1)卷诚一郎。1980年出生的日本国脚前锋卷诚一郎于2011赛季初从俄罗斯联赛转投了中超联赛,加盟了深圳红钻队。当时时值前日本国家队主教练特鲁西埃接掌深圳红钻队,因此也就促成了这笔转会。卷诚一郎在深足效力了半年时间,于2011年8月回国加盟了东京绿茵。

  

  (2)大黑将志。日本国脚大黑将志于2013年来到中国,加盟了当时由日本前国家队主帅、日本人冈田武史执教的杭州绿城队。杭州绿城因为赞助商东芝的关系,有着非常浓厚的日本足球血统,大黑将志作为曾经留洋的日本国脚,也可能是来中超踢球的名气最大的日本球员了。他在杭州绿城效力了一年时间,随后于2014年初被租借回国加盟了京都不死鸟队,在租借期结束后,京都不死鸟将其自由身买断。

  

  (3)乐山孝志。乐山孝志和卷诚一郎一样,也是在特鲁西埃推荐下,于2011年加盟深圳红钻的。他是第一个来到中超的日本外援,在深圳效力到2013赛季结束。随后他宣布退役,并留在中国,举办青少年培训机构,投身到中国足球青训工作中去。

  

  (4)埃斯库德罗竞飞王。埃斯库德罗是日本籍西班牙人,出生在西班牙,但加入了日本籍。他曾经入选过日本的国奥队。由于拥有欧洲人的身体、亚洲外援的身份,2015年2月,他以亚外的身份被中超的江苏舜天从韩国FC首尔队引进。但他在江苏仅呆了一年,便离开了球队,加盟J2联赛的京都不死鸟队至今。

  

中国球队不爱买日本外援,一是日本球队生意难做,能达到中超亚外标准的日本球员也比较看重发展前途而不是钱。另有一部分愿意出国闯荡的日本人,多数也达不到中超亚外的标准。另外还存在偏重技术的风格与中超技战术风格不太吻合的原因,中超更喜欢身体素质过硬的韩国人作为亚外,技术流球员不如选择欧美的。


Asaikana


说实话,中超不仅没有日本外援,也几乎没有日本教练!印象中唯一的日本教练就是原来杭州绿城的冈田无史。

不得不说,这确实一个真实的现象,可这个现象背后,究竟又是为何呢?

首要原因,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恩怨情仇

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不仅占据我国的领土,进行文化洗脑,而且极其残忍,杀害我大量同胞。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对我国犯下了不可原谅的罪行,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曾经的苦难,更不会轻易地原谅他们!

笔者认为,中超反对日本球员,就像国民反对去日本旅游一样,是对于日本曾经犯下的罪行和拒绝向中国道歉的行为的抗议!在这一点上,笔者也很难完全接受日本球员,更不要说喜欢一名日本球员!

其次,日本球员的身体对抗能力差,在中超难以立足

众所周知,中超的身体对抗非常激烈,很多在欧洲踢球的球员来到中超以后,都毫不避讳的表示中超的对抗太激烈了,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中超绝对接近于英超的风格!

然而日本球员身材较中国较矮一些,身体能力稍显不足,虽然脚下能力出色,但是在拼抢激烈的中超,很难立足!

另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中超每只球队只允许3名外援上场,不区分欧美和亚洲。这就意味着,中国球队只会去欧洲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欧美球员,同时,会坚决的放弃亚洲球员。当然,打亚冠的球队除外,因为亚冠的外援是3+1(亚洲)政策。

所以,综合以上,日本球员恐怕很难会被中超球队接受!


岛叔说


同样的问题,你也可以反过来问:为什么日本J联赛基本看不到中国球员?这要从三个方面讲。


根本原因是竞技本身的问题。由于足协外援制度规定,中超球队只有那么几个外援名额,俱乐部引援时必然要物尽其用,基本都是用来引进欧美高水平的攻击手,亚洲球员包括日本球员确实能力上有欠缺。

可能有人会举例,中超为何那么多韩国球员?

这是因为曾经的亚外条例,更是因为韩国球员水平高的原因。中超赛场的韩国球员,基本都在后防线上,韩国后卫身材高大、对抗能力强、战术执行力强,这点是优于日本后卫的。

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是上海上港的艾哈梅多夫。

他是中超少见的亚洲前场球员,另一个是原申花的澳洲球星卡希尔。艾哈梅多夫水平已经是亚洲顶级,上港引进他首先是看重其亚外身份,之所以不是日本顶级中场如远藤保仁,还是因为钱的问题。

远藤保仁等日本国脚选手,踢中超主力肯定完全没问题,但他们在日本国内的待遇已经很高了,例如远藤保仁的年薪折合下来达到1000万人民币,中超本土球员Top级如郑智、郜林也就这个数,他们不可能为了收入的有限提升,离开日本奔赴中超。上港这个价位签的下艾哈梅多夫,未必签的下远藤保仁,这纯粹是经济因素决定的。

如果中超球队要给日本高水平球星开到300万欧元以上的待遇,其实有大把的欧美球星可以选择,包括非洲球星可能都比日本球员更适用,这是性价比问题。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你知我知的民族情绪问题,抵制日货都还有很大舆论市场,中超怎么会引进个水平没什么特别之处的日本球员?关于这点,我是滋慈的。


足球大玩家


谈及中国与日本历史上的一些渊源,不必多说,大家都心知肚明。正因为如此,如果哪一家中超球队引进日本球员踢比赛,必然会招致球迷们的声讨,当然这些在职业联赛里根本不算什么事,但考虑到国内的影响,国内俱乐部还是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选择欧洲高价球员也不愿意选择日本球员。再者,日本球员因为历史渊源也不会来中国俱乐部效力。

从球员特点来讲,日本球员大都偏向技术流,他们在身体对抗方面稍弱,在传控球技术方面却略胜一筹。然而中超赛场,只有极少的球队采取传控打法,日本球员因此也不会受到中超球队的青睐,一旦日本球员来到中国赛场,往往会出现“我跑空位,队友传不到位;我传球,队友跑不到位”的尴尬。对于大多数中超球队来说,它们的引援位置大都是锋线、中卫位置,而日本球员往往会在中场造诣很深,身体对抗是日本球员无法登陆中超的原因之一。

中超的外援政策,目前是“3+1”模式,即必须有一个亚外,亚洲球员与欧洲、巴西球员相比自然是不会占到什么优势,所以各家球队在选择亚外时都十分谨慎,而亚外的位置也大都出现在后场,毕竟巴西和欧洲球员在进攻方面更具天赋。既然亚外的选择在后场,那日本球员就更不会得到中超主帅的关注,他们更喜欢身高马大、身体对抗强的球员,所以说西亚跟韩国成了最好的选择,尤其是韩国,在中超效力的中后卫人数众多。


忠勇仁义胡梅尔斯


为什么中超没有日本外援?因为体系型球员不是每支球队都需要的!


日本足球从组建J联赛开始,大力发展本国J联赛,引进很多当时在世界上很出名的足球巨星,通过吸引大众眼球的关注度扩大影响力。


足球体系:在一种国家体系下,拥有一种风格就很难保留另一种风格,虽然日本足球从效仿巴西足球到如今拥有自己的足球文化体系,但日本的民族特性始终无法与南美国家那种奔放的性格相融,没有那些个性突出、技术花哨的足球风格,他们始终坚持从符合自身足球发展方向的整体传控足球,所以日本球员多数属于体系型球员,依赖多年来的体系传控打法,从青少年开始一直到J联赛乃至国家队,这有些不符合中超球队选择外援标准(突显外援价值的能力考核),那么既然是外援并且顶着外援的高身价(过去日本也经历过),那么确实需要去证明是否值投入的金钱。


身体条件:首先日本球员的身体条件比国内球员并没有优势,从世界人种及身高统计上看,日本人平均升高低于国人,从二战前后对比虽然日本在平均身高方面有所提升,但整体表现相对一般,身体强壮程度也相对较弱,更多通过整体协助与更多无球跑动及传控技术。


技术风格:日本崇尚整体足球,这个符合主流足球潮流发展,但另一方面也缺少像南美球员那种突出个人风格的技术特征。很难达到以一当二的作用。


务实也是经济法则,情怀在竞技体育当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当需要的时候才使用。


张笑飞


为什么中超日本外援极少?

首先是因为日本足协规定, 如果有日本球员加盟了除J联赛之外的亚洲联赛,会被国家队封杀。目前来中超踢过球的日本球员,深圳有两个,卷诚一郎,乐山孝志,绿城有一个,大黑将志,舜天有一个,埃斯库德罗,来中国以后都没进过日本国家队。



第二主要是中超对外援的需求造成的。中超需求最大的诸如强力前锋,日本找不出全能中场,也就比国足高一档,来中超并不会有非常亮眼的表现,除非你能买来本田或者香川这个级别的,但这个级别的日本球员,其背后的商业价值就足以吸引欧洲俱乐部购买了,除非别人一心淘金。


而且J联还有个雅号就是文联吧,导致日本的中场队员脚下技术出色,但和K联赛的韩国球员相比起来,较为缺乏对抗能力,这也是韩国中后场队员在中超大行其道的原因-人人都知道韩国球员能拼能抢不惜体力,更对中超队伍的胃口。

第三经济原因。高水平的日本球员往欧洲跑,水平一般的在日本踢踢J联赛,挺好,来中超也提高不了收入,相比之下,韩国收入水平比日本低一些,所以对于一些去不了欧洲水平又不错的球员,来中超赚点钱就很实惠。

最后就是历史问题了,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懂的!


琴键上的球声


目前的中超没有日本外援,最近的一个日本外援是在2015赛季,由当时的江苏舜天从首尔fc引进的塞尔吉奥·埃斯库德罗。他出生在西班牙,但是生长在日本,到了18岁选择了加入日本国籍,并入选过日本国家队。13赛季他和德阳以及莫利纳是首尔fc的前场三叉戟,带领着首尔fc在亚冠赛场上一路前进,并在亚冠决赛上对阵广州恒大打入一球,最终因为客场进球的原因没能拿到亚冠冠军。

后来苏宁接手江苏舜天俱乐部,开始了大牌外援的引进,由于不符合建队思路,埃斯库德罗随即解约之后加盟了J2联赛京都不死鸟。

为什么中超目前没有日本外援,首先是国内球员技战术水平有限,经常需要外援自己单干,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球队普遍喜欢使用黑又硬的球员以及南美外援,这类型的外援具有自己解决比赛的能力,对队友的依赖相对较少。而日本球员普遍是体系球员,走传球控球路线,在中超这样的联赛无法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大杀器。

其次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个人追求,在欧洲联赛踢球,踢着更高水平的联赛,受到国家队主教练更多的关注,更加容易进入国家队,而南美外援包括非洲外援,相对来说金钱的考虑也是重要因素,包括保利尼奥,奥斯卡,胡尔克,拉米雷斯,米克尔,等等

最后是政治因素,一有钓鱼岛之类的纷争,日本球员在球队的境遇可想而知,而今年的萨德事件,也是这个赛季韩国球员,教练所要面对的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