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中國移動的“無奈”:為何更多的用戶只是保留了“8元套餐”?

目前,中國的通信行業主要有3大承包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相比於後兩者,中國移動的用戶群數量更多、範圍更廣。那麼,移動當初是怎麼吸引到這麼多用戶的呢?這不得不從中國移動的通信硬件說起。

中國移動的“無奈”:為何更多的用戶只是保留了“8元套餐”?

我們知道,對於普通的民用通信,主要是通過基站發射和接收信號的。基站的數量越多,通信信號就會越強,覆蓋範圍就會越廣。假設不考慮架線費用,那麼,平均每個基站的建設成本為30萬元左右。相比於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的基站數量多得多,所以說,無論是在城鎮還是鄉村,中國移動的信號都要好一些。用戶在通訊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語音清晰度,移動具有龐大數量的基站,自然會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所以相對而言,中國移動的用戶群更加龐大。

中國移動的“無奈”:為何更多的用戶只是保留了“8元套餐”?

但是,基站維護所需的費用並不是很高。倘若中國移動的資費和另外兩大運營商相當的話,估計中國移動不會面臨現在的“無奈”。我們知道,移動的資費,特別是流量資費,是相對高很多的。比如,在瀋陽地區,1G的流量就達到了20元左右(通常還是省內流量),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流量費用比這低得多。

中國移動的“無奈”:為何更多的用戶只是保留了“8元套餐”?

2018年,在工信部的要求下,3大運營商的流量資費普遍降低。中國移動更是降低了30%。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其流量資費仍然不菲。隨著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的流量卡,比如大王卡、騰訊王卡、螞蟻寶卡等等,中國移動在流量資費問題上就更不具備優勢。

中國移動的“無奈”:為何更多的用戶只是保留了“8元套餐”?

目前,4G技術已經普遍展開,5G技術已經來臨。在5G狀況下,人們對流量的要求會更高,選擇更低流量資費的套餐是用戶普遍的選擇。倘若中國移動的流量費用仍然居高不下的話,無疑會使得更多的用戶選擇“8元套餐”。

中國移動的“無奈”:為何更多的用戶只是保留了“8元套餐”?

那麼,這些選擇8元套餐的用戶為什麼不直接選擇使用其他運營商的通話服務呢?這主要是由3點造成的:首先,當然是移動的通信信號更好一些,對於很多工作的小夥伴,避免錯失重要電話是保留移動號碼的重要原因。其次,現在的很多業務(比如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都與手機號進行了綁定,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顯然,保留8元套餐可能更加合算。第三,當今社會,人員流動較大,保持固定的號碼也是避免社交聯繫中斷的有效辦法。

最近,工信部指出,在2020年可以攜號轉網,倘若中國移動資費還是很貴的話,那麼這種局面會變得雪上加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