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魚窩在哪?通過3點找到魚窩,在魚窩裡釣魚想空軍都難

釣魚最關鍵就是選釣位,俗話說:“釣位選得好,釣魚不白跑”。那麼在野外釣魚,釣位有這麼關鍵?答案是肯定的。

在自然水域有些地方食物較多,魚兒在此覓食,大量聚集。或者可以躲避危險,魚兒願意在此藏身,這種地方魚兒相對於其他地方要多,在這種地方釣魚“事半功倍”,那麼怎麼選一個好釣位也就成了關鍵。老貓覺得選釣位要追尋3點,1、食物;2、藏身;3、溫度,咱們分析分析這3點的具體原因。

魚窩在哪?通過3點找到魚窩,在魚窩裡釣魚想空軍都難

一、食物

任何生物沒有食物是不能生存的,我們人類也是,每天忙忙碌碌都是為了一口飯,魚兒也是如此,有食物的地方魚兒就會大量聚集,那麼江河水域內哪裡食物多?哪裡豐富呢?

1、水草處:“釣魚要釣草”這句話釣友們都知道,無論春夏秋冬,魚兒都喜歡在水草邊覓食。水草邊各種水生生物、昆蟲、蜉蝣生物、水草種子、水草的莖葉,都是魚兒的口糧,魚兒會在此大量聚集。特別是鯽魚、鯉魚、草魚等雜食性魚類更喜歡在有水草的區域活動。在這些地方垂釣很容易就會有個好收穫。

2、入水口:水域內有很多入水口,特別是橋樑旁邊,稻田排水口流入河道內入水口等。這些地方隨著降雨的影響,把路邊、岸邊、稻田內的昆蟲、蚯蚓衝入河道內,這些都是魚兒愛吃的食物。入水口食物相對於其他地方要多。隨著水流的流動入水口氧氣充足,魚兒更喜歡外入水口活動,在入水口附近釣魚很容易有個好收穫。

魚窩在哪?通過3點找到魚窩,在魚窩裡釣魚想空軍都難

3、亂石堆:水域內亂石堆積或者建築垃圾附近,是魚兒經常光顧的地方,這些地方小魚、螺螄、以及石頭碎石上的苔蘚眾多,都是魚兒愛吃的食物,魚兒在此停留覓食,這些地方也是釣友們經常選擇的好去處。在這些亂石下面活動的小魚、小蝦比較多,因此也會吸引魚群來此覓食。

4、植物茂密的岸邊:如果有些岸邊植物非常茂密,隨著樹葉的枯萎掉落,以及果實成熟後自動脫落,這些都是魚兒愛吃的食物。樹木的茂密吸引來大量的昆蟲在樹叢中安家,這些昆蟲難免掉落入水,掉落入水的蟲子、樹葉、樹葉的果實都是魚兒最喜歡的食物。夏季由於陽光的猛烈,魚兒也可以在樹木陰涼處躲避高溫。這些地方都是魚兒的聚集處,在這些地方往往能釣到大魚。

5、大水面變窄處:大水面變窄是魚兒的必經之地,魚兒在水裡並不是漫無目的遊動,它們都是有迴游路線。大水面變窄處是它們的必經之路,水面變窄後魚兒比較密集。這也是釣友稱為“寬窄交界處”“寬變窄,窄變寬”的地方。而且地形狹窄,就相當於單位面積內魚兒的密度增加,在這種地方打窩釣魚都不錯。

6、河流交匯處:河流交匯處,不同河流交匯處不同,十字交叉河道,或者丁字河道都屬於交匯處。這些地方容易形成流水靜水交匯點,水流帶來的水草雜物和浮游生物眾多,食物充足。這也是魚兒的必經之地,選擇釣位必考慮的首選釣點。

魚窩在哪?通過3點找到魚窩,在魚窩裡釣魚想空軍都難

江河釣位選擇比較容易,食物充足的地方是魚兒“流連忘返”的地方,魚兒要生長就要吃東西,食物豐富的釣位垂釣效果都不錯,魚兒離開這些地方就不能很好的生存生長。在這些地方釣魚的時候,多看看多轉轉,總有合適的釣點。

二、藏身

魚兒的藏身之處也就是躲避危險的地方,雖說現在資源越來越差,肉食性魚類越來越少,魚兒的警覺性變小。但是魚兒的天性膽小,風吹草動、岸邊人來人往、岸邊吵鬧的聲音,就有可能使它們受到驚嚇。安靜的區域或者能夠躲避危險的區域是魚兒喜歡躲藏的區域,那麼這些區域有哪些麼?

1、橋下:橋下釣位很不錯,魚兒比較喜歡昏暗的環境,就像渾水釣魚釣淺水一樣。渾水食物眾多,魚兒靠邊,水體的混濁等於給魚兒提供了保護色,魚兒才會大膽來到淺水。橋下光線昏暗,很多魚兒會在橋下躲避陽光,在橋下釣魚收穫都不錯。

2、水面凹凸處:平坦的水底,如果有一塊地方凸出水面,或者在水底有一個低窪處,這些地方都是魚兒的藏身之地。這些地方水流緩慢,各種食物也容易在此堆積,魚兒在此又可以躲避其他食肉性魚類帶來的危險,這些地方魚兒相對於其他地方要多很多。

魚窩在哪?通過3點找到魚窩,在魚窩裡釣魚想空軍都難

3、深淺交界處:深淺交界處魚多這是公認的,淺水食物眾多,但是淺水不容易躲避危險。或者淺水食物受到水流其他影響,從而掉落到深淺交界處,或者是魚兒平時在淺水覓食,在深水躲藏,淺水距離深水很近的地方,魚兒發現危險後可以快速進入深水躲避危險,深淺交界處是不錯的釣位。

4、深水:深水出大魚這是釣友都知道釣大魚的方式,大魚能夠長大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危險,不知道逃脫了多少獵人的追捕。岸邊太過於吵鬧,太過於危險,它們輕易不會靠邊,除了產卵的季節外,來到淺水的幾率很小。想要釣獲它們,用長竿釣深水是第一選擇。

5、橋洞:有些地方橋洞在水面以下,這種地方是昂刺魚和鯰魚的躲藏之地,昂刺魚、鯰魚為夜行性魚類,白天躲藏在昏暗的環境內,晚上出來活動,天亮以後又進入橋洞。碰到這種地方不要錯過,不需要用魚竿浮漂,只用一根魚線魚鉤上掛蚯蚓,扔到橋洞旁邊就行,魚線被拖入橋洞後把魚兒拉出水面。

如果釣點附近,魚兒能夠躲避水底的危險;或者昏暗的環境;或者利於逃跑,這些地方是魚兒喜歡的地方,不要小看魚兒的生存方式,它們都很聰明,大自然的“優勝略汰”,如果傻乎乎早就被淘汰了。

魚窩在哪?通過3點找到魚窩,在魚窩裡釣魚想空軍都難

三、溫度

溫度的高低是是決定魚兒會不會覓食,或者在什麼地方覓食。魚兒是變溫動物,自身的溫度隨著水溫的升高降低而去變化。水溫的不同魚兒所在水深不同,我們也需要根據水溫的升高降低來選擇釣位。

1、春釣灘:春季釣魚應將釣位選擇在水位較淺的地方,隨著春季氣溫回升,陽光充足,水溫也在慢慢回升,淺水區水溫上升比較快。特別是走水的河道淺灘,陽光的直射淺灘可形成暖水區,微生物、植物、蟲類最先在此復甦生長,這為魚兒提供充足的食物。另外一個原因是,春季是魚兒產卵的季節,魚兒產卵也是在淺灘水草淺水區。但是春季要釣淺,在倒春寒或者氣溫降低的時候還是要釣深水。

2、夏釣深:夏季高溫酷暑,烈日當頭,淺水區的水溫已經被太陽曬透,水溫很高,不適合魚兒的生長。深水區太陽曬不透,水底較為涼爽,特別在有樹蔭或者其他建築物遮陰的陰涼處,魚兒為了躲避夏日的酷暑,而在此納涼,這種地方深水區水溫更低,選在這些地方釣魚效果不錯。

魚窩在哪?通過3點找到魚窩,在魚窩裡釣魚想空軍都難

3、秋釣蔭:所謂秋釣蔭,是在早秋的一個說法,早秋相對於夏季,溫度變化不大,這時候釣魚還是深水為主。而到了仲秋和晚秋,氣溫的降低,水溫的降低,這時候的水溫剛好是魚兒生長的溫度,魚兒也為了即將到來的寒冬補充營養。不管是釣深水還是釣淺水,收穫都不錯。

4、冬釣陽:冬釣陽其實就是太陽照射地方水溫上升塊,魚兒對水溫十分敏感,它們會追逐水溫的升高,遊向溫度高的水域。冬季背風向陽的水域,水溫明顯高於其它地方,這是冬釣的首選釣位。小水面向陽的地方不要太在乎深淺,水淺一點沒關係,小水面水深比較淺,水溫升溫塊。大水面不要釣太淺,大水面水溫升溫很慢,即使是淺水升溫也是比較慢。

釣位的選擇還是要根據水溫氣溫來來選擇,當春季氣溫緩慢升高,除了釣淺水外,深水也不要放過。夏季中午溫度很高只能釣深水,但是夏季早晚溫度沒有升高,不需要釣太深,夏季夜釣的時候也不需要太深。秋季秋高氣爽,早秋太陽曬不到的地方還是不錯的選擇,仲秋和晚秋釣淺水深水都可以。冬季釣深是公認的,但是冬季在陽光明媚的天氣或者下雪前的陰天,溫度高水溫還是比較穩定,魚兒還是會在淺水活動覓食。

魚窩在哪?通過3點找到魚窩,在魚窩裡釣魚想空軍都難

綜合:野釣選釣位,首先要考慮釣位有沒有食物,有食物的地方才是魚兒聚集處;其次考慮魚兒能不能藏身,魚兒能夠躲避危險的釣位效果也很好;然後溫度,溫度的高低決定魚兒所在的水深,魚兒是變溫動物,自身的溫度隨著水溫的變化而去變化。把這3點結合起來選釣位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尾聲:這裡是老貓對於選釣位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不對之處大家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