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郫都疾控战士:防控路上最美逆行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尽管有着医务工作者的头衔,却不看病不开方。但一旦有疫情、灾情发生,他们总是冲锋在前,为人民筑起一道健康防线,坚持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这就是最美的逆行者——郫都区疾控战士。

郫都疾控战士:防控路上最美逆行者

凌晨2:00,郫都区疾控中心灯火通明

1月22日凌晨2:00,郫都城区一片寂静,区疾控中心综合大楼内却是灯火通明,一片繁忙。综合协调、疾病控制、检验检测、信息与宣传、后勤与物资等五个应急工作组白加黑工作模式全面启动。

黄学丽,郫都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原本计划利用春节陪住在资阳的父母出去旅游,接到工作任务后,她愧疚地同母亲通了个电话,把一岁多的儿子交给丈夫,毅然取消行程,加入到应急工作组。半夜出勤是常态,经常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离开家,孩子还未醒,看着熟睡的儿子,太多的愧疚和不舍。

老公调侃她说:“放心去嘛,儿子我能带好,你不是一直想锻炼我吗?!”处理完手中事务,打开手机看到老公发来微信“安心工作,孩子已经哄好睡了”。知道她不能按时上下班,不能按时吃饭,老公还悄悄送了一锅香喷喷的肉汤到办公室,并留下纸条“老婆加油,我爱你!”。

郫都疾控战士:防控路上最美逆行者


郫都疾控战士:防控路上最美逆行者

正在采样的黄学丽

电话铃声忽然响起,“马上到单位处理紧急事件!”行政办公室副主任陈东一跃而起,慌忙穿好衣服来不及洗漱就夺门而出,瞄了一眼时间是早上6点,想想昨晚应该是凌晨4点才入睡。自从1月20号开始,这早已成为他的日常工作。忙碌的他已经完全无法顾及家人,毅然决然把老婆孩子送回了老家,每天只能用电话和微信寄托思念之情。

除夕晚上依然是凌晨回家,整个屋子显得格外冷清,没有了家人的陪伴和熟悉的嘘寒问暖,心里总有那么点空荡荡的;忽然电话铃声响起……接通妻子的电话,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眼眶已经湿润。

“女儿都开始想你咯,我说爸爸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在前线打‘敌人’!”

郫都疾控战士:防控路上最美逆行者


郫都疾控战士:防控路上最美逆行者

江秀,郫都区疾控中心应急小分队队员,担任信息与宣传组组长。2天的时间,推送防控科普知识12篇、撰写微博40条。4岁的儿子面对母亲早出晚归,不理解地询问晚归的母亲:“妈妈,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放假了,你还要上班呢?”天真的问题让人不忍回答。

余建红,应急与业务办公室科长,担任综合协调组组长。4岁的儿子深夜守在疾控门口,只为等母亲加完班回家跨年。

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疾控人。这些,都只是疾控人最真实的缩写,当然更是若干个疾控家人最朴实的爱的表达。正是社会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才让疾控人临危不惧、随时待命,在抗争新型冠状病毒的路上即便是披星戴月,步伐也依然坚定向前。

(锦观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