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哪些深度閱讀的方法?

舞文弄史


深度閱讀的核心並非解釋文本,而是通過解釋文本真正實現「一切閱讀,為我所用」的目的。否則,就算倒背如流,條分縷析文本自身,而從不用以改變自己,也根本算不得深度閱讀。

1.管理文本

設計管理表格,填寫書名(文章名)、作者、章節名、頁碼,按隸屬類別(虛構類非虛構類)分類歸檔,以便檢索和後續反覆閱讀。

2.精耕細作

字斟句酌。非虛構類文本,閱讀時每逢重要句子都要停下來,簡述作者對此句的詮釋方法,列舉理由等;虛構類文本,則對精彩語句進行煉字、選詞、句法等的品味。

大膽刪改。用自己的語言重構(改寫)此句(段),通過改寫進一步學習作者的思路和文字駕馭技巧,同時,改寫必須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否則就把握不到核心信息,寫不出令自己滿意的話來。

3.及時感悟

保持分享心態,積極撰文闡述自己獲得的啟示與產生的聯想。

  • 過去有無用到?(聯繫)
  • 還可以用在哪裡?(拓展)

4.即學即用

  • 能立即加以運用的就多加運用,比如一種修辭手法,馬上仿寫幾個句子;一句詩歌,馬上設想幾個使用場景;一個最新理念,馬上更新自身觀念。
  • 不能立即運用的,設想可能的運用環境,列舉幾條投入實踐的假設,一旦時機到來,就操作起來。


劍客談教育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讀了很多書像沒讀一樣,讀完就忘了。所以才會有人說,讀書沒有意義。


其實只是我們沒有掌握閱讀的方法,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和我們說“要把書讀薄,再把書讀厚”。我覺得“把書讀薄”就是一種深度閱讀。


那麼,如何把一本書讀薄(即深度閱讀)呢?我覺得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


1、帶著問題去找答案

當你工作忙,沒辦法有太多時間來讀書時,可以先從最痛的點解決問題。就是帶著你的問題去看書,去找答案。

比如,你想學寫作,你買了本寫作的書。但是書很厚,全部看完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而且你一時也記不住、用不起來。

那麼對於書中一些你已經知道的知識或信息,可以選擇跳過。對於你想了解的部分,先深入看。其他信息等有時間了再補。

2、學會做讀書筆記

做讀書筆記是為了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力更集中,更透徹地理解書中的內容。

筆記的方法有很多種,和你分享下我比較常用的做法。

第一是標記符號: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劃橫線,特別精彩的自己很有共鳴的劃上波浪形並打上感嘆號,對於作者的觀點有質疑的打上疑問號。

第二是便籤法:對於書中的內容自己比較有感悟的地方,貼上便籤,寫上幾句心得體會,以便下次整理筆記時用。

第三是摘抄法:就是把書中比較精彩的,自己讀後有共鳴、特別喜歡的句子,原文摘抄到筆記本里,再相應地寫上自己的想法。

3、學會做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可以讓我們主動學習,對書中的知識進行總結、提煉,抓住書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有點類似於我們常用的那種流程圖,由一個核心主題和許多分支組成。

總之,思維導圖是加深理解、提高記憶力的法寶。有些人喜歡手繪思維導圖,我嫌麻煩,一般用的是電子軟件:幕布,簡單實用易操作。

4、寫書評或讀後感

讀完書之後,我們需要不斷地思考、總結,把書中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書中的知識成了我們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成為了我們的智慧,才算把一本書讀通、讀透了。

這樣的讀書才是有效的讀書,而寫書評或讀後感,就是很好地檢驗自己的讀書成果的方法。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在評論裡留言,互相交流。


婉風清逸


2個深度閱讀的方法分享給你。我正是用這2個方法,每年寫各類文稿、筆記100w+字,年均讀書200+本。

第一,SQRRR讀書法

這是一套成體系的“深度閱讀”方法,通過“讀-思-記”三個模式,讓你的閱讀效果提升100%以上。主要分為5步:
S是概括性的瀏覽全書。拿到一本書以後,不要盲目的從第一頁開始看,而是應該把目錄、每個章節的標題、主要的圖片、表格、加粗加黑大字體內容都瀏覽一遍。

Q是向自己提出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成套路的:我為什麼讀這本書?我希望學到哪些知識?我應該重點關注哪些章節?我是否需要做筆記?我應該如何做筆記?

R分別是批判式閱讀、主動回憶和主動複習。批判式閱讀很容易理解,書的作者也是人,他並不是萬能的神,在一些具體細節、原理闡釋上可能也會有錯誤,所以不要“全信書”。

而主動回憶是說在讀完書以後,記得把書合上,留出個3-5分鐘的時間放電影一般的回憶這本書。主動複習是說我們讀完書,把書放回書架,千萬不要讓它佈滿灰塵,而是要定期的翻一翻,哪怕就看個幾分鐘也可以。

第二,PQRST讀書法

這個方法和前面的方法基本類似,只不過外國人喜歡換個名詞來解釋而已。
P是預讀。在正式全面的讀一本書之前,先快速看一下目錄、章節標題、圖表等等。
Q是提出問題。對自己提問,具體內容前面已經說過了,或者對作者提問題:你寫這本書是為了什麼?你具體些了哪些內容?都放在了哪些章節?你怎麼讓我學到知識?

R是閱讀。放開你的小宇宙,撒開歡兒的去讀書吧。

S是陳述。可以向自己陳述,也可以向你的朋友陳述。就當“裝個逼格”,把你剛讀懂、學會的新知識炫耀一下。

T是考察。類似於主動複習,書並不是讀完了就徹底完事了,而是要像考試一般自己測試自己,看看還記得多少內容。

說實話,這兩個方法“道理”看起來很簡單,做一次兩次也沒問題。但堅持每本書都這麼做,還是很痛苦的。

但當你改變了自己原來的讀書習慣,建立了這種新的讀書模式以後,讀書的效率就大大提升了。如果覺得不可信,可以找一本書自己試一把哦。


我是千城,謝謝你讀到最後,覺得有用就點贊、留個言吧!

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讀書,打開新的世界!

在下千城


首先推薦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

讓自己思想有深度,深度閱讀是個好方法



  • 深度閱讀主要是指對在準確充分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並下進行獨立深入的思考、進而提問、評論。
  • 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進行閱讀時,首先對文章主題有個清楚的認識 然後對主題發散思考,形成系統並對已有知識進行整理。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時不要只是被作者帶著走,而是要帶著問題去閱讀,想一想作者想表達什麼,怎麼表達的,怎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與自己的知識體系有什麼共同點等等。

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廣度閱讀是個好方法

  • 廣度閱讀主要指閱讀範圍廣,知識體系大,這就需要我們注重閱讀的量,對政治經濟文化體育歷史等方面都略有了解但不一定精通,以建立大的知識結構體系,構建對社會世界更清晰的認知。

  • 廣度閱讀亦是需要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時往往關注的是作者想表達什麼,這是哪個方面,結論是什麼,與其他結論區別,通常是大的方面把握。

廣度閱讀和深度閱讀在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

正如板橋先生的一句話:

“板橋居士讀書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徒多徒爛耳。”



TOTSIM


剛好做了兩期閱讀的視頻,可以看看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1011472280850942821,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tos-cn-i-0000/0d45bf331e8641af80007b42bbc88196\

Book能精讀


說到深度閱讀方法,不得不推薦一下萬維鋼老師的強力研讀法。

萬維鋼老師的強力研讀法厲害到什麼程度呢?羅振宇老師曾在一期節目中說,他飛往美國邀請萬維鋼老師在得到開一個專欄,最初的設想是周播節目,相談甚歡之際,他試探著問了一句,有沒有可能做成一個日播節目呢?萬維鋼老師翻了一下自己的筆記本說,嗯,存貨可以做2年的日播節目。

下面介紹一下在《萬萬沒想到》這本書中,萬維鋼老師介紹的強力研讀法以及他做筆記的方法:

一、強力研讀法

一本書應該讀兩遍,而且只讀兩遍(這裡說的是擴大知識邊界的思想類書籍,學術著作、專業書籍另當別論)。第一遍正常通讀,只需放鬆地欣賞作者的精思妙想和有趣的故事、案例。不要追求讀的快,時不時停下來思考一下。

第二遍邊閱讀邊做筆記。這一遍就不用逐字逐句讀了,作為例子的故事、案例可以略過去了。主要專注于思想脈絡。讀一章,做一章的筆記。這一遍過後,這本書就不用再翻了,想回顧的時候看筆記就夠了。

所以,強力研讀法要求筆記做到什麼深度呢?往下看

二、做筆記

讀書筆記的作用就是為日後重溫一本書提供方便,所以筆記最好可以做到替代原書的程度。

強力研讀要求筆記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1、清晰地表述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2、帶走書中所有亮點

3、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他書的聯繫


以上就是萬維鋼老師的強力研讀法,以前一些讀書我也是讀兩遍,但是筆記就遜色很多,多是記錄一些金句,拋開書看筆記,是看不出書的邏輯的。現在按照強力研讀法的要求做筆記,讀過的書掌握地確實深刻了(當然,我愛記金句的習慣還是保留了,每篇讀書筆記之後都帶著金句摘抄),有時候寫新書書評需要素材,會想到以前讀過的書,翻翻筆記就很快可以找到。


我是從中切實受益,希望將這個方法也能幫助到你~


達利之花


假如我說我回答這個問題,靠的是五個月前看了一本關於閱讀的書記住的內容來答的,你相信嗎?

之前我也有過這個疑問,信息這麼多,怎麼進行深度閱讀?後來有位老師推薦《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看了之後豁然開朗,立刻將書中介紹的方法用在看那本書上,別的效果先不說,至少書裡的內容到現在幾個月後還記得。


孔老爺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魯迅先生也說過:讀書而不思考,看再多書只能變成書架子。深閱讀,離不開思考。

1、所謂的深閱讀,首先是要理解書裡的內容,也就是要動腦筋。這個理解,不是說你能夠一字不漏的把書看完甚至倒背如流,而是對書中的觀點(主張)有一個真切的認識,理解作者提出這個觀點(主張)的理由從何而來,又是有什麼事實根據來推倒出這些理由的。想驗證自己到底有沒有理解一本書,只要在看完後合上書本,問自己三個問題就行:這本書講了什麼?為什麼作者這麼認為?理由和根據是什麼?假如能用三五句話或甚至一句話說出這本書的精要,那麼可以說就是在進行深閱讀。

2、所謂的深閱讀,還要能夠在縱向有足夠深度,就是要做主題閱讀。看一顆星星,我們只能看出它是一顆星星。但若連著看七顆星星,也許就能看出它們是北斗七星,指引著方向。看得夠多,我們還能認出哪個是獵戶座哪個是雙子座。這就是進行同一主題閱讀的力量。比如做研究,沒有哪個人只看一本兩本書,就能就某一方面發表論文,都是在大量閱讀關於某一課題的文獻資料之後才有了足夠的儲備去做這個研究和發表論文。

3、要進行深閱讀,還要動手做筆記。人類的記憶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腦性記憶”,還有一種是“動作性記憶”。所謂“大腦性記憶”,就比如我們看本書,看部電影,是單純用眼睛看用腦子記的,這種經過三五天或稍久一些,印象會漸漸模糊最終完全忘記。只有時不時翻出來看,才會記住內容。而“動作性記憶”,就比如學自行車,一旦學會,即使十幾年不碰自行車,再一次騎的時候仍然記得怎麼騎,這就是“動作性記憶”的力量,俗話說叫做培養潛意識本能。在進行閱讀時,假如能夠動手做筆記,就相當於給大腦一種筆記,使用是“動作性記憶”,比單純用眼睛看印象更深刻。



總結起來就是,要進行深閱讀,需要動腦思考、動手做筆記以及進行同一領域(同一主題)的廣泛深入閱讀。

溪午愛讀書玩職場,和您分享關於讀書和工作的看法,歡迎交流,批評指正。


愛讀書玩職場


做筆記

首先通讀整本書或者全文,邊讀邊畫出重點。

之後再翻一遍,根據自己做出的這些重點和亮點做筆記。做筆記的時候就會有更深的感觸。


擴展閱讀

你所閱讀的文字一定會有更多需要擴展閱讀的內容。比如說,一本小說裡提到了其他小說作家的作品,或者是其他的詩歌,內容非常好,就可以找來讀一下,一方面加深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知識面和閱讀寬度。

寫書評

在整理了自己一些思路之後,可以寫一些書評或者讀後感,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輸入之後的輸出會更令自己更加印象深刻!



Ivory愛回答


謝謝!

深度閱讀在很多時候,可以說是學以致用,或者說是以讀書閱讀來達到自己前所未有的新的學識高度,那這就並非是一般的泛閱讀了,而是有的放矢的閱讀,為補充某一方面或達到某一個目的而閱讀!所以這種深度閱讀的方法並非學院派的戰法,而是因時因地因情制宜的野路子!這種戰法非常合乎精緻微妙的境界!可以達到學院派閱讀學習所沒有的打法!

深度閱讀透其表象來說,是學以致用,打破老師學生學習大綱的範疇思路的要求,和學院的桎梏束縛,創造出一種新的學習套路和學習產生新的東西出來!所以這種深度閱讀需要更認真細仔才可以不走彎路。

綜合起來有幾點:

一、構建知識框架,根據自身而定,缺什麼學什麼,少什麼從書本中拿什麼!

二、做好讀書筆記,記錄重點要點,做好摘要十分重要;

三、盡信書不如無書,深度閱讀並非學習書中精彩詞句,不是體會書中的精妙境界,而是走心思考,體驗!書的作者非聖人,有些只是能反映出一個大概意思,而另一部分字句也完全可不理會,浪費時間;

四、認真細膩地寫書評,感悟,這是非常重要的事!這相當於耗時費力付出成本之後的深度閱讀的成績答卷。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倡導學習革命的世紀!這是本世紀最該投資的風口。因為這個世紀創造的燦爛文明高過以往的任何一個時期。社會日行千里,科技一日三變,沒有學習強的力度一切都無從做起,僅憑一紙文憑代表的也只是過往輝煌!幾年之後,新生事物必然讓人墜入雲霧,甩於時代之後!

二十一世紀,一個學習革命的時代!

謝謝!





小夜曲的時光


學習太渣,嘗試回答下,閱讀對於那些領悟能力強的不算什麼,對普通些的來說比較頭疼。記得小時候上早自習,老師叫早讀,聲音是大照著念,完了就完了,最後是什麼沒記著。

閱讀分為兩部份,先閱,後讀。閱呢認為是先培養自己愛上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書本上的內容產生興趣,才有看下去的動力,先閱一遍書上的內容,大致瞭解,把一些凝問用筆圈起。在進行精讀,空餘時間裡,在午後或者睡前,一個人捧著書,放上一杯溫茶,帶著之前圈起的凝問細細品味書的精髓,把一些理解了的凝問做好註釋,或者把好的內容摘抄下來。長此以往形成個人獨特閱讀習慣,保持好的習慣,書自然會成為陪伴您身邊的朋友。

讀書讓人身心愉悅,精神充實,是霧中透來的一片光,不會在讓你感到迷茫,指引你尋找前行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