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她給了孩子一個鬧鐘,從此告別各種“催”、各種“吼”

小芸是個全職媽媽,兒子小磊八歲,“七歲八歲狗都嫌”,兒子正處在調皮搗蛋的年齡,而弟弟家五歲的兒子小晨也在她家放著,讓她幫忙照顧。


小晨已上了幼兒園了,小磊上了三年級,上學的時候還好,但是一到放學或者週末,兩個男孩子在一起,那簡直是要上天的節奏,瘋上天打上地的,家裡隨時都有可能成為災難現場。

倆孩子特別磨蹭,催他們寫作業,催兩個小時了,書都沒拿出來;喊吃飯能喊十遍,倆孩子還沒反應;喊洗澡,嗓子喊啞了,倆孩子還在瘋鬧,地上是枕頭,床上是玩具,放眼望去,滿屋子狼藉,小芸要拿著數據線站他們旁邊,他們才會聽話。但是小芸又不想這樣教育孩子,天天吼、天天打,實在太累了,她想讓孩子能自覺的去做該做的事,而不是被她逼著去做。

她給了孩子一個鬧鐘,從此告別各種“催”、各種“吼”

她跟朋友傾訴自己的煩惱,朋友說:“你把孩子盯的太緊了,把自己當成他們的老媽子了,無論大事小事,都由你來做,你來操心,不管什麼事,他們都不用擔心後果,因為有你在,你不會讓事情太糟糕。連他們吃飯都要你不停的去催、去喊,人餓了自己會去找飯吃的,你幹嘛要去催他們,喊一聲吃飯,愛吃吃,不吃餓著,餓幾頓,你看他們還敢不敢不吃飯,就這麼簡單的事,你偏要把自己累得連個老媽子都不如。他們越來越大,你要學會放手,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成長,把你自己也解放出來。”

小芸覺得朋友說得挺有道理的,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攬了,孩子什麼事都不操心,只管玩,這樣下去,不僅孩子長不大,她也會累死,她得改變自己的方法才行,孩子是孩子,她是她,她得讓孩子長大,而不是依附於她。

她給了孩子一個鬧鐘,從此告別各種“催”、各種“吼”

她給孩子買了一個鬧鐘,把兩個孩子拉在身邊,告訴他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自己的小主人了,自己管自己,我不再催你們了,早上起床時,這個鬧鐘會響,到時候你們自己起床,想賴床的話,也沒關係,自己承擔後果。小磊中午回來後,要寫作業,兩點上學,你要在兩點之前把作業寫完,你自己把握時間。晚上回來後也是一樣,自己看著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吃飯時,我只喊一遍,不來吃飯也沒關係,餓著,餓兩頓才知道飯是香的......”

她給老師發信息說:“老師,我想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早上遲到的話,該怎麼罰就怎麼罰,不要手軟,作業沒寫完的話,也是一樣的,讓他知道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希望老師配合。”

她給了孩子一個鬧鐘,從此告別各種“催”、各種“吼”

這些做完以後,她就等著孩子慢慢改變了,第一天,倆孩子遲到了半個多小時,作業也都沒有完成,也沒吃上飯,餓了一夜。老師也配合著她的計劃,孩子被老師罰站了、罰掃地了,還被罰雙倍的作業,中午把前一天晚上的作業寫完才能回家吃飯。孩子房間裡亂的都沒地方下腳了,小芸堅持不收拾,讓他們自己收拾,嫌亂就別進去,住外面去,晚上不去洗澡,也可以,不能上床睡覺,可以睡地上,凍病了,第二天要去醫院打針......

亂糟糟的日子過了一個多月以後,慢慢的好起來了,拼得就是小芸的鐵石心腸,無論情況再糟糕,她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動搖,她知道這一次不狠的話,以後他們會更瘋。在她的堅持下,兩個孩子知道自己收拾房間了,知道按時起床了,吃飯不用再三催促了,作業也能自己完成了,家裡稍微有了點秩序感。

小芸輕鬆多了,很少催他們了,也沒有吼他們了,但她知道,萬里長征才剛走了第一步,以後的路更難走,道阻且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