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鄭永年:中國要警惕思維和思想的“被殖民”

鄭永年:中國要警惕思維和思想的“被殖民”

鄭永年

1.困境

中國有古老的文明,有當代的最優實踐,但沒有知識體系來解釋。對中國歷史傳統和現實經驗的解釋權似乎永遠在外國人手中。

沒有知識體系的一個嚴重結果就是中國沒有自己的國際話語權。中國努力借用外在世界的尤其是西方的知識體系來認識自己,解釋自己。

借用他人的話語權來向他人推廣自己,這是中國知識界所面臨的一種困境。

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經濟學家們意識到了西方的經濟學解釋不了中國的經濟實踐,社會學家們意識到了西方社會學解釋不了中國的社會實踐,政治學者們發現了西方政治學解釋不了中國的政治實踐。但是在實踐上怎樣呢?他們不是努力去發展中國自己的知識體系,而是繼續使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論。結果呢?大家越說越糊塗,越解釋越不清楚。

當然,也有一些人想關起門來,搞知識層面的“自主創新”。其結果也只是自說自畫,說一些除了自己之外誰也聽不懂的東西。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現狀?簡單地說,這是一種思維、思想“被殖民”的狀態。從“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就一直處於這樣一種狀態。

2.迷惘

進入近代以來,中國傳統國家被西方所產生的新形式的國家所打敗。遭受連續的失敗之後,中國的精英們開始向西方學習,即所謂的向“西方尋求真理”。

西方就是真理,就是科學,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心理狀態。學習西方,便是政治上的正確。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政治精英們並沒有大的分歧,他們的分歧在於向哪一個西方學習,或者象西方的哪一個方面學習。

馬克思曾經強調過,哲學家有兩件任務,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解釋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都想充當公共知識分子,但在中國,知識分子人人都想改造世界。他們沒有能力來解釋世界,卻有高度的自信來改造世界。結果呢?越改造,這個世界就越糟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很多的問題和很多的政策失誤,決策者要負責,但提供知識體系的知識界也有一份很大的責任。

3.路徑

一個文明,如果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就不可能變得強大。

自近代以來,西方文明是隨著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出現而開始強大的。任何一個知識體系都是基於自身的實踐之上。正因為如此,其有能力解釋自身,有能力聚合各種力量。實踐是開放的,知識體系也是開放的,這就決定了基於實踐之上的知識體系具有無限的創造能力。在國際舞臺上,則表現為強大的軟力量。

現代中國的大轉型並沒有造就中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應當是中國知識界的羞恥。也很顯然,在能夠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前,中國沒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單純的GDP成就不了中國的大國地位。那麼如何重建中國的知識體系,實現中國的文明覆興呢?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鄭永年論中國兩本新著之《中國的知識重建》和《中國的文明覆興》,一同告別百年悲情,探索通往大國之路:

《鄭永年論中國》第二輯2冊套裝

郎Club優惠價:60.8

原價:76 (省16.8)

《中國的知識重建》

01.中國向世界解釋自己,為什麼往往都是錯的?

《中國的知識重建》書中對此做了很形象的比喻:西方“看著蘋果(西方)來論述橘子(中國)”,中國“依葫蘆畫瓢”致使中西方相互“誤解”。這裡邊包含著價值觀和方法論的問題。書中都做了精彩論述。

02.知識就是權力?

對於上述問題的出現,就不得不強調作為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問題了。作為知識生產者的知識分子,他們和權力之間是什麼關係?此書對兩者關係之間的分析可謂精闢深刻。西方知識分子和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權力如何實現?中國當代知識分子又是如何?作者在《中國的知識重建》中都做了深刻的分析。

03.中國知識體系的未來:解釋比改造更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很多問題和很多的政策失誤,決策者要負責,但提供知識體系的知識界也有一份很大的責任。在《中國的知識》重建結尾,將為您解答 “知”與“行”之間,智庫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解釋好中國首要任務又是什麼,中國“走出去”的現實路徑及中國教育哲學的未來這些重要問題。

《中國的文明覆興》

鄭永年:中國要警惕思維和思想的“被殖民”

01.中國的文明覆興需要重建中國道德體系

就中國而言,沒有人會認為,簡單的金錢就可以組織和支撐起這個社會或者文明。沒有道德體系,這個社會和文明就是一袋鬆散的“土豆”。社會“共同體”衰落了,何來文明的復興呢?當代中國的兩種顯著並存的現象就是:一方面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另一方面是社會道德體系的解體。重建中國的社會道德體系迫在眉睫。

02.中國必須提升國際話語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領導人全力推進全球化進程,把中國融入全球體系看作是中國成為強大民族國家的必經之路。在國際層面,目前中國提升國際話語權的有利因素主要是經濟實力的增長。近年來,無論是大國外交還是周邊外交,中國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從“韜光養晦”轉向“有所作為”。不過,在西方社會看來,中國的外交開始具有了“自信性”甚至“進攻性”。作者在本書中深刻分析了中國提升國際話語權的不利因素,指出中國提升話語權的難點在於如何讓中國能夠被世界尤其是西方所理解,如何讓國際社會相信中國的崛起是對這個世界有利的。崛起的中國和外在世界的互動發生著很大的變化,這些也都表明中國迫切需要明確的大外交戰略。

03.告別百年悲情,從文明角度把握中國的未來!

幫助中國尋回文明自信的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在漫長的歷史上,中國文明的每一次復興都和開放政策緊密相關。在全面開放政策環境下,中國世俗文明再次顯現其優點來。世俗文明包容一切,各種不同的文明因素紛紛走到中國傳統文化中來,並且正在得到有機的整合。儘管外來文明的進入不可避免地衝擊著傳統本土文明,在很多方面,中國傳統正在急劇地消逝,但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正發展著新的文明因素。

總而言之,《中國的知識重建》和《中國的文明覆興》是兩本啟迪國人,振奮人心佳作!

鄭永年:中國要警惕思維和思想的“被殖民”

封面實拍

鄭永年:中國要警惕思維和思想的“被殖民”

圖書內文

鄭永年:中國要警惕思維和思想的“被殖民”

圖書目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