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辽宁人才辈出,那么你觉得辽宁男篮史上五大球星是谁?

钱包空了怎么办


第一:郭士强


郭士强18岁就进入了辽篮一队,那个时候,也是辽篮嘴为鼎盛的时候,而郭士强也是不可多得的组织后卫,有身高,有速度,能传球,能进攻,退役以后有任职辽篮主教练,可谓把自己篮球职业生涯全部都奉献给了辽篮。

第二:吴庆龙


吴庆龙当时亚洲第一攻击后卫,94黄金一代首发关键时刻手不软,三分出手坚决,心里素质极好,吴庆龙率领辽篮连续三年三次获得亚军,奠定了辽篮在国内篮坛的位置。

第三:接军

身高207cm,体重120kg,1993年全国男篮甲级联赛冠军,1994年亚俱杯冠军,1994-1996年全国男篮甲级联赛冠军,无论退役前还是退役后,都奉献给了辽篮。

第四:吴乃群

老一辈著名篮球运动员,昔日国家男篮黄金一代成员,自己的巅峰时代效力于辽篮,cba联赛开始后,他和吴庆龙,李晓勇带领辽篮所向披靡,获得3次亚军,06-07赛季,37岁的吴乃群还获得最佳第六人。

第五:李晓勇

辽篮代表人物,是辽篮三剑客其中一个,96年奥运会主力后卫,三届联赛亚军,2次助攻王,现在的李晓旭是李春江的得力助手,有趣的是,现在广厦男篮正在全力阻挡辽篮夺得本赛季的冠军。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这里也欢迎球迷留言,说说你的看法,我是为运动喝彩,欢迎球迷的关注!

篮球少年追梦


辽宁篮球确实人才辈出,不只是辽宁男篮队员,如今CBA的各支球队中都有着辽宁籍的优秀队员,很可惜的是辽宁队从来没有取得过联赛冠军,虽然辽宁出来的球星很多,但却一直未有中国顶级球星。

1.吴庆龙

本赛季深圳队主教练,三分精准,突破速度快,个人攻击力很强,黄金一代的主力后卫,曾率领辽宁队拿到过联赛三次亚军。


2.李晓勇

现任广厦队助理教练,个人认为李晓勇是国内最稳的后卫之一,身体强壮,外线手感稳定,作为组织后卫他的失误控制是值得如今所有后卫学习的。

3.郭仕强

现任辽宁队主教练,如今的老叔当年也是联赛中叱刹风云的人物,打球灵动飘逸,突破速度快,外线三分精准,郭仕强虽然身体瘦弱,但其灵动的打法却让他在国家队稳居主力位置。



4.吴乃群

可能看球年龄较少的球迷不太了解的一名球员,盛产后卫的辽宁队最好的大前锋,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大前锋,没有之一,吴乃群的进攻手段犹如万花筒一般,身体并不强壮的他依靠华丽内线技术就足以立足联赛。


5.郭艾伦

仍在进步的路上,中国最具美式风格的控球后卫,对于中国队来说郭艾伦本身就是一种战术,而且艾伦还未到巅峰,还有足够大的进步空间,虽然他如今还未取得过多的成就,但在未来超越前辈已成必然。

以上就是一些个人见解,支持原创请点击关注,大家一起看球说球,关注白话篮球!!!


白话篮球


提起辽宁男篮历史上的五大球星,可能是众说纷纭,有的是从CBA阶段算起的,那肯定代表不了辽宁男篮的历史。要论真正具备球星资格的辽宁球员,还应该追溯到甲级联赛时期的辽宁猎人队,也是现在这支辽篮的前身。
中国的老球迷都知道,当年八一王朝的真正对手,只有辽宁猎人队才有资格。当时那支老辽篮名气很大,吴庆龙,李晓勇和吴乃群都是响当当的球星,也被当时篮坛称为辽宁三剑客。因此,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辽篮五大球星的前三位。

第四位肯定是咱们现在的郭指导,当年被称为拼命三郎的郭士强。郭士强是1996年进入的辽篮一队,当时队内的老大哥吴庆龙,吴乃群,李晓勇等,已经是大名鼎鼎了,当年的小郭确实是打不上球。直到97年的上海第八届全运会上,郭士强才一炮而红。随后就不用细说了,那是继李晓勇之后,国家男篮后卫线上的核心控卫。
第五位,论资排辈也轮到张庆鹏了。张庆鹏是2001年进入的辽宁盼盼男篮,也是继郭士强之后,辽宁男篮的杰出控卫。三分球简直就是百步穿杨,曾在2010年获得全明星赛的三分王称号,并且在2015年5月25日获得了沈阳体育学院硕士学位,在辽籍的控卫当中学历最高。


球体育


众所周知,辽宁男篮历史上盛产后卫球员。但既然是选择五大球星,正好可以按照最佳阵容选择一次,也就是说,每个位置上的第一人。并且,这些球员在国家队也是首屈一指的。

最佳中锋:王治单

王治单曾经被誉为“亚洲第一中锋”,但遗憾的是,在25岁的年纪遭遇了右脚骨折的伤病,久病未医,无奈退役。套用蒋兴权指导的一句话来形容2.14米的王治单:

“他真是个天才中锋,有身高,步伐还快,特别打快攻战术时,他的作用太大了!”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王治单成为了中国男篮内线的防守大闸,场均可以贡献5.9分和3.1个篮板。

最佳大前锋:吴乃群

吴乃群是中国男篮“94黄金一代”的杰出代表,曾被誉为“中国飞人”,还曾经隔扣了阿隆佐·莫宁。吴乃群在国家队最高光的一届比赛是1994年的世锦赛,总共出战了8场比赛,场均可以贡献7.3分4.9个篮板和1.2次抢断,荣膺了队内的篮板王。值得一提的是,吴乃群并不是在辽宁队从一而终,在职业生涯的后期曾加盟了浙江队。

最佳小前锋:刘相韬

相比之下,辽宁队最薄弱的环节则是三号位。假如没有伤病的原因,贺天举有可能成为辽宁男篮历史上最出色的小前锋,但如今前途未卜。说回刘相韬,这位辽宁队的老队长,职业生涯在辽宁效力了11个赛季,巅峰的一个赛季场均可以贡献17.3分,连续五个赛季得分上双。最经典的比赛,则是3.2秒绝杀八一的那一球。

最佳得分后卫:吴庆龙

吴庆龙现在也化身成为了吴指导,这个曾经亚洲第一分位,最能跑的200斤的胖子,依旧奋斗在中国篮球的一线。在1992年的奥运会上,吴庆龙场均可以贡献12.9分;在1996年的奥运会上,吴庆龙4场比赛命中了8记三分,命中率高达53.3%。

最佳控球后卫:李晓勇

李晓勇也是中国男篮“94黄金一代”的代表球员,曾获得1999年甲A联赛的助攻王。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李晓勇打满8场比赛,场均出战34分钟,可以贡献7.1分4.1次助攻和2.9个篮板,助攻数堪比佩顿和“便士”哈达威。


篮球颜论



有朋16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断定一个历史节点,我个人因为应该说从蒋兴权执教时期辽宁队称霸中国篮坛十年谈起。

近40年间,辽宁篮坛人才辈出,新人层出不穷。那么辽宁男篮史上五大球星是谁?我说他必须是国家队绝对主力,位置不可撼动,这样评出的辽宁男篮史上五大球星在全国来说具有一定说服力。

既然是国家队绝对主力,位置不可撼动,那就有很多队员就自然落选,比如郭士强就不是国家队绝对主力,位置是可撼动的;再说刘相韬虽然在辽宁有神奇表现,但没有在国家队舞台上“公演”,韩德君也是如此在辽宁队是不可或缺,但在国家队没有展现出地位不可撼动:杨鸣就更不用说了,没有正式进入国家队,那就更无从谈起。

那么这五个人李春江应该算一个,83版黄金辽篮的核心,曾经的辽篮首发小前锋,帮助辽宁在88.89连续两年拿下联赛冠军,曾是中国男篮不可缺少的绝对主力,位置不可撼动。

吴庆龙当时亚洲第一攻击后卫,94黄金一代首发关键时刻手不软,三分出手坚决,心里素质极好,吴庆龙率领辽篮连续三年三次获得亚军,是辽篮和国家队绝对主力,位置不可撼动,也应该占有一席。

那么吴乃群是中国男篮“94黄金一代”的杰出代表,曾被誉为“中国飞人”,吴乃群在国家队最高光的一届比赛是1994年的世锦赛,总共出战了8场比赛,场均可以贡献7.3分4.9个篮板和1.2次抢断,荣膺了队内的篮板王,是辽篮和国家队绝对主力,位置不可撼动,也应该占有一席。

李晓勇也是中国男篮“94黄金一代”的代表球员,曾获得1999年甲A联赛的助攻王。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李晓勇打满8场比赛,场均出战34分钟,是辽篮和国家队绝对主力,位置不可撼动,入选辽宁男篮史上五大球星也是情理之中。

现在的辽宁队中,在国家队和辽宁队两个舞台都有上佳表现的队员,并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郭艾伦,郭艾伦是辽篮和国家队绝对主力,位置同样不可撼动,进入辽宁男篮史上五大球星也是理所当然。


沉语八卦


我想默默说一句,李春江应该算一个,球员时代的李春江,83版黄金辽篮的核心,曾经的辽篮首发小前锋,帮助辽宁在88.89连续两年拿下联赛冠军,也曾是辽篮不可缺少的核心,虽然现在..但是我感觉作为一个辽宁人,记住人家曾经的好,善恶分明,没什么,毕竟人家也是辽宁人,对辽宁的篮球发展也有过贡献,因为我们不能和某主场的人一样SB……


小女人暖暖


张学雷。这个人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曾经带领辽宁男篮在没职业联赛的时候拿下首个冠军,但是很可惜,从辽宁负气出走台湾。而且他算是孙悦前第一个高个控卫,还曾被冠予扣篮王之称。其他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有吴庆龙,吴乃群和李晓勇还有郭仕强。郭仕强这里要说明一下,他并不是在辽宁队打出名堂,而且在四川队出的名。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郭仕强的历史。这就已经五个人了,其实我觉得郭艾伦也可以排在这里面,如果郭艾伦可以一直保持现在的状态或是更进一步,相信再过十年这五人名单就要换上郭艾伦了😄😆


文斯莫克——山治


第一必须李晓勇没有他就没有三剑客,更没有后来的千年老二头衔。并列第一的肯定还有哈神,不解释。第二吴庆龙当教练很垃圾但打球不错,第三我认为吴乃群毕竟辉煌时期三剑客,虽然那时候已经老了,但辉煌时候仍然很厉害。第四决定未来应该是郭艾伦他比郭士强打球硬,他老叔当年是沾边倒,他是真往里冲。5个人齐了。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65903122


我心中的首发:中锋王治单 大前锋吴乃群 小前锋李春江 分卫吴庆龙 控卫李晓勇;第二阵容:中锋韩德君 大前锋王守强 小前锋郑永刚 分卫张庆鹏 控卫郭仕强;第三阵容:中锋接军 大前锋李晓旭 小前锋刘相韬 分卫杨鸣 控卫赵继伟。边强,岳鹏飞,金立鹏,郭艾伦也很强,但是辽宁优质后卫实在是太高产了。至于为什么王守强排名比李晓旭靠前,那是因为守强哥大战单涛那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