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独家剧评:《雍正王朝》第十五集中有许多重大疑点,你发现了吗?

《雍正王朝》第十五集中有许多重大疑问,你发现了吗?

疑点一、胤祥既不告诉太子,也不告诉康熙,他为什么要隐瞒《百官行述》?

1,《百官行述》是三百多名官员的把柄,是一部千古罪证,它直接威胁到康熙的皇权以及朝局的稳定。胤祥选择不将此事禀告康熙,而是直接告诉了雍正。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误以为雍正会和他想的一样,就是不想看见太子再翻船了。至于烧掉《百官行述》则是为了保护康熙的皇权,不想此物被人利用,以致犯上作乱。因此,在胤祥看来,毁了《百官行述》就是忠于康熙亦是忠于太子。

2,康熙在永久废除太子之位后,又处罚胤祥,原因亦是他忠于太子,他明知道太子想要《百官行述》,却不事前禀奏君父,是欺君之罪,亦是过度包容犯上作乱的太子。如果此事被人拿出来挑拨,就会将“过度包容犯上作乱的太子”说成是“过度包容太子犯上作乱”前者是出于兄弟之情,后者则是与太子同罪。太子被废后,“夺嫡之争”将愈演愈烈,康熙圈禁胤祥,亦是不想再看见他有情有义的性格再被人利用,以致成为“夺嫡之争”的牺牲品。

独家剧评:《雍正王朝》第十五集中有许多重大疑点,你发现了吗?

胤祥瞒着康熙和太子,搜寻百官行述

疑点二、雍正为什么一反常态,不再对犯了事的百官冷面冷心?

1,雍正不将《百官行述》之事禀告康熙,而是直接和邬思道以及胤祥一起商量如何拿得此物,然后烧毁,这与他平日里,对犯了事的百官冷面冷心,办事不讲情面的作风完全背道而驰。他明明可以密奏康熙,并且选择将这本书交给康熙,让君父定夺。但他没有!那么,雍正一反常规的举动背后,肯定隐藏着他的小秘密。此事亦可以看出雍正讲原则的同时,亦灵活多变,多谋略。

2,诚然,太子私自寻觅《百官行述》,已经足以被扳倒了,因为他此举涉嫌图谋不轨,犯上谋乱,并且直接威胁的是康熙的皇权,假如,其他人因为此事举报太子,还是不容于康熙的话,那就不合常理了。康熙也许会选择包容太子卖官鬻爵,但是绝对不会包容太子窥视皇权和皇位。此时扳倒太子,只会是大义灭亲,既是容于康熙,亦是容于朝廷,更是容于天下。因此,雍正本可大义灭亲,但却密不奏报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年羹尧无意之中,还发现了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书信。如果说《百官行述》是扳倒太子的前招,那么这封书信则是扳倒太子的后招。只要太子书信存在一天,太子的位置就一天坐不稳。既然康熙把肖国兴留藏起来是制约太子,那么雍正留藏书信亦是制约太子。

独家剧评:《雍正王朝》第十五集中有许多重大疑点,你发现了吗?

雍正一反常态,烧了百官的把柄

疑点三、雍正烧毁《百官行述》,此举难道真的没有一点破绽吗?

1,雍正为何事前不禀报?因为这事只有他们一伙人知道,其他人甚至一开始,都不晓得剿灭江夏镇的人是谁!此事亦足见雍正办事谨小慎微,密不透风!但康熙疑虑难消,他决定一探究竟。从康熙的反应来看,他对于雍正事前事后,密不奏报的举动,多少也是怀疑的。所以,他才会选择召见年羹尧,问个清楚,问个明白。而雍正唯一拿捏不准的亦正是康熙对待他“私毁罪证”的态度,辛亏邬思道极力劝阻雍正,不让他命令年羹尧和盘托出此事,可见雍正这步棋走的也是险棋,亦是他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2,《百官行述》被烧毁,任伯安也死了,似乎这事已经完全扯不到八爷党身上了,反倒是可以弹劾四爷,奏他个“私毁罪证,居心叵测”之罪,老十四最先挑头,他想抓住这次机会,轰他的亲哥哥一下。可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他说的不算!因为,深不可测的八王爷似乎预感到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神一般的预测到了雍正还留有后招。毕竟,大义灭亲扳倒太子这么好的机会,雍正都不去做,怎能不让人怀疑这件事的复杂性。

独家剧评:《雍正王朝》第十五集中有许多重大疑点,你发现了吗?

剧中,八爷党看到了雍正的破绽

疑点四、众人烧毁《百官行述》后,为何事后不禀报?

1,太子为何事后不禀报?因为此事全因他而起,他心里除了埋怨十三弟“背叛”了他,并且怒斥对方一顿后,还想着打听书信的下落,说来也巧,当初他也是像这样,火急火燎的找胤祥打听肖国兴的去处。足见他对自己落下的把柄有多着急了,自保都难的情况下,哪还会去禀报康熙。

2,八爷为何事后不禀报?首先这是一个态度问题,禀报的话那就是有损他“八贤王”的美名,他会选择将百官的罪证提交给康熙吗?冷面冷心的四王爷尚且不会做,他就更不会了。那么,此时不“贤”,更待何时!再一个就是任伯安和八爷党串联,搞了很多银子,仅仅是八爷党存在江夏镇的小金库就多大几百万两。谁又敢保证《百官行述》没有记录八爷党的“光荣事迹”呢?所以,直到任伯安死了,《百官行述》也毁了之后,老十四才姗姗来迟的跳出来说要参四爷一本。

3,三王爷,马齐为何事后不禀报?此时知道《百官行述》这本书的人岂止一两个!即便禀报也应该是密奏才对,雍正故意把所有人都找来,就是为了逼迫他们下决心,如果大张旗鼓的禀报,岂不是扰乱百官的心,于朝廷,于大家都是不利的。谁也都不敢保证百官不会狗急跳墙。

独家剧评:《雍正王朝》第十五集中有许多重大疑点,你发现了吗?

康熙怒问众人,为何事后不禀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