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84式微型手枪有什么性能特点?

1130舰炮


84式微型手枪是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根据国家民航总局提出“研制一种近距离能有效杀伤劫机犯,但对飞机没有伤害的手枪/枪弹系统”的要求后,专门为飞机上的人员所研制的一种反劫机小手枪。

图注:国产84式微型手枪

从结构组成来看,国产84式微型手枪主要由击发机构、发射及保险机构、防偶发保险机构等组成,它的性能特点主要有:

一:武器威力适度。根据军方下达的指标,国产84式微型手枪枪管长度不能超过56毫米,同时又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枪口动能,我国广大枪械专家与弹药专家密切合作,从优化枪管加工工艺和提高弹药威力入手,最终达到了枪械与子弹的最佳参数匹配,并确定了国产84式微型手枪发射匹配的84式微型手枪弹时,枪口动能为60焦耳的指标标准,这一标准既能满足制止杀伤标准,又不会威力过大,穿透力适中。

二: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反劫机专用枪的特殊性,要求保卫人员携带的武器尽量短小,最好能放入上衣口袋内,不给乘客人为地制造心理恐慌。为减小手枪的外形尺寸,我国枪械专家首先改变枪管与套筒座的连接方式,传统手枪的枪管与套筒座大都以固定方式连接,84式微型手枪大胆采用了活动连接的方式,如此一改,便将枪长缩小了4毫米;其次是在保证枪管、套筒强度的前提下,恰当减少枪管壁厚和套筒壁厚。这样经过多方“消肿减肥”,全枪仅重0.38千克。

三:枪弹新颖独特,性能特殊。为了满足新枪的用弹要求,我国弹药工作者曾设计了30多种弹头结构方案,通过百余次对软目标的侵彻试验、对生物杀伤试验、弹道性能试验和射击精度试验,最后设计成功了一种特殊的枪弹,即橡皮头、开槽并开口朝前的弹壳及配重铅垫组成的弹头,这种新弹最后命名为84式7.62毫米微型手枪弹,它具有“软硬都吃”,但又突出“吃软不吃硬”的特殊性能。


兵工科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最大的特点是威力小。

在1982年多起恶性劫机案件后,国家兵器部紧急命令中国兵器工业第208研究所,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生产反劫机专用手枪。

反劫机专用手枪最大特点就是威力要小却能一枪击毙敌人。

萨沙的文章中这么写:需要一击毙命,子弹威力又不能大。这似乎是矛盾的。一枪毙命,就必须威力大。而飞机是一个脆弱而危险的结构体。在高空飞行期间,即便飞机机舱出现一点裂缝,由于内外压力差距大,也会导致飞机破裂解体,机毁人亡。这种手枪的子弹威力必须小!也就是,无论如何不能射穿,现役中国任何一种客机机舱的任何部位。不然即便击毙歹徒,全飞机的乘客也活不了。

208研究所分析,在飞机上开枪,敌我双方最远不超过15米,通常只有三四米,甚至一二米。这么近的距离,弹药射中人体后通常还会有一定的动能,击伤机舱问题不大。

经过多年的实验,现有子弹,哪怕威力最小的64式子弹也无法达到要求。

无奈之下,208所只能另起炉灶,研究新式子弹。

萨沙文章中这么写:这就是84式手枪弹,非常特殊,弹头居然是橡胶的。

它的弹头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橡胶制成的弹头,另一部分是装有铅垫的弹头壳(固定弹头用的)!橡皮头是由一定硬度的耐油、耐高低温的橡胶压铸成型。

橡皮头一旦射入人体,会出现翻转,导致骨骼、血管、器官严重受损,可以做到一击毙命。采用山羊作为模拟靶子射击,子弹效果非常好。橡胶头可以打断山羊的肋骨,击碎内脏,并不会穿透出肉体。

然而,这种弹头如果碰撞到硬东西,比如玻璃、铝合金、硬塑料之类,弹头瞬间就会产生较大变形,同时会把铅垫的弹头壳撑大4倍。这样一来,子弹根本不能穿透了。

经过测试表明,这种子弹根本不能射穿舱顶蒙皮和玻璃。

208所前后设计了30多种弹头结构方案。

通过反复筛选和百余次对软目标的侵彻试验、对生物的杀伤试验、弹道性能试验、射击精度试验及可靠性试验等,才研究成功。


萨沙


关于84式手枪:就是一把微型反恐用枪

中国人对影视剧中无处不在的德国毛瑟C-96军用手枪非常熟悉,但真正接触过把玩过打过这把枪的人毕竟少数。

除了驳壳枪以外,国内有许多人真玩过54式手枪,这把军用手枪原先是我军的制式装备,警察包括国企人武部干事都装备此枪,当过基干民兵的应该大都打过这把8发弹匣供弹,25米立姿射击都极难上靶的手枪,所以手枪50米有效射程对大都数人来说都是扯淡。

至于84式微型手枪,除了军迷在军事类科普杂志上看到过以外,真的许多人不清楚还有这把手枪存在,此枪并未真正装备部队,网络上也说仅装备了警卫人员和保卫人员。

据网上可公开收集到的资料,84式微型手枪,采用7.62毫米口径,6发弹匣供弹,枪重仅0.38公斤,枪长0.121米,有效射程不详。

说是“最佳射程40米”,此话并不可靠,微型手枪打40米,不是扯淡是什么,稍微有手枪用枪经验的人都知道。

84式微型手枪,说是“用以对付在狭小空间或近距离内出现的单个有生目标”,纯属屁话,等于没说,因为可以套用在所有手枪。

此枪,原名84式7.62毫米保安专用手枪,发射84式7.62毫米微型手枪弹,初速只有每秒200米,且发射的子弹、弹匣等,不能和当时流行的54式军用手枪通用,事实上并未配备所谓的警卫员和保卫干事。

84式微型手枪,本身存世量极少,是否大面积量产,都是个问题,因此,后改名为84式保卫手枪,主要用于机组和反劫机人员。

此枪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隐藏携带、安全可靠等特点,在近距离上,可杀伤劫机分子,却又不会伤及周遭人员,且打不裂穿不透蒙皮和机舱玻璃,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因此,可将84式手枪视作一把反恐特殊用手枪。。

此枪,极少生产,但由于体量非常小,现在,制成了工艺枪,成了馈赠外国元首和政府重要人物的国礼。


国平军史


84式微型手枪的诞生非常具有时代性

70年代是劫机案特别高发的一个时期,1968年到1977年间,平均每年都发生41起劫机案。在这种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下,我们也于1982年组建了专门护卫机场安全,尤其是专司反劫机的武警722特种部队。

考虑到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内外压不平衡,如果子弹破坏机舱壁,会导致舱内失压,过高的压力差甚至会由于一处小破损而撕裂机身,因此在武器的选择方面更强调毁人而不毁机,而且尺寸要小,便于空警隐蔽携带。 84式微型手枪就是在这么个大条件下设计出来的。

84讲究威力恰好能在击中要害时致死,但又不能过度穿透人体,以免伤及乘客,同样也不能击穿机体或者双层机场玻璃,因此选用的弹种是与64式同款的7,62x17mm手枪弹。但子弹弹头被甲为空尖,内置橡胶弹芯配铅衬,质量3克,初速200m/s,动能60焦。由于弹头很软,因此穿透和跳弹几率都很小。


它在2米外无法击穿当时标准商用飞机的舱体和玻璃,在15米内能在命中要害的情况下制服劫机犯,弹容量6发。


但这批枪...基本没露过面,722部队的训练也没见用...


疯狗的轻武


这不是在扯淡吗?见过这种枪的网友有几个?了解这支枪的又有几个? 谈谈本人所知吧!上世纪八十年代,本人在公安有过一段经历,身边的同事配发的枪支类型很杂,有驳壳枪(就是抗战时用的),有64式、84式、54式等。那时,公安人员枪支可以随身带并存放在家里,配发几十上百发子弹。说外观,64、84式看着玲珑,要说性能驳壳枪是杠杠的。54式是当时最先进的。没事的时候,我们就在野外练枪、议枪。其中一同事配的84式,自嘲“比烧火棍强点”!原因是射程太近,枪令长一点,膛线损了,有效杀伤力只有十几米。最好的54式,标定杀伤力50米。不是说子弹只能飞十几米、五十米,而是讲杀伤力,超过这个距离就没准了。别把手枪看神了,三十、五十米外真的没准了,只有运气!


用户9584507632


便于携带,适合反劫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