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的四大名樓是哪四個?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樓可謂是個個有故事、有來歷,而且每一座樓都有相應的名人名篇相伴,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和精神財富。

山東煙臺蓬萊閣——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築群,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蓬萊是民間和道教傳說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間仙境,更有自古蓬萊多神仙的說法,給蓬萊閣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蓬萊閣更因蘇東坡的《海市詩》和《八仙過海》的傳奇故事而聞名於世。

湖北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有著自古“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的美譽,“黃鶴仙人”的故事更為它增加了神秘色彩。黃鶴樓處在山川靈氣動盪吐納的交點,正好迎合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祈福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先後有歷史名人崔顥、李白、白居易、陸游等都曾到這裡遊覽,吟詩、作賦。最有名的的當屬崔顥的《黃鶴樓》,讓本來就聞名的黃鶴樓,更是家喻戶曉。

湖南嶽陽岳陽樓—— 岳陽樓是保持完好原貌完整的古建築,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樓頂為盔頂式,這種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古代中國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是中國僅存盔頂結構的古建築。先後有多位文人志士遊覽參觀岳陽樓,併為岳陽樓題詩寫詞,其中宋代的范仲淹最為著名,《岳陽樓記》讓獨一無二的岳陽樓海內皆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更是千古流芳。

江西南昌滕王閣—— 滕王閣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有說法叫:“求財去萬壽宮,求福去滕王閣”,滕王閣在人們心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和滕王閣相關作品的詩詞作品有《滕王閣序》、《登城樓望西山作》、《鍾陵餞送》、《醒世恆言》等。其中王勃的《滕王閣序》最為出名,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永恆的經典。 給這些建築寫詩題詞的名人,有的建築因這首詩而出名,有的詩因建築而流傳千古。四大名樓不僅象徵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更代表著一個時代,是中華民族共有的財富。


學歷史蠻有趣的


四大名樓分別是:山西永濟鸛雀樓(也有說法是山東煙臺蓬萊閣) 、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

1鸛雀樓(版本1)

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周,由於樓體壯觀、氣勢雄偉、風景秀麗,唐代詩人留詩者甚多,其中王之渙《登鸛雀樓》堪稱絕唱。1997年12月,該樓的復建工程開始,2002年9月26日,新鸛雀樓落成並開始接待遊人。新建的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簷三層。


蓬萊閣(版本2)

主體建築建於宋朝 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其“ ”傳說和“ ”奇觀享譽海內外。自宋嘉裕年間起,歷代都進行了擴建重修。


2黃鶴樓

始建於 吳 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詩人 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 》,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3岳陽樓

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岳陽樓在民國時期被毀過半,目前樓的主體是民國時期修復的,建國後也在不斷修復。




4滕王閣

位於 省 西北部沿江路 東岸,始建於唐 四年(公元653年),因 之弟——滕王 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 詩句“ ”而流芳後世。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1989年10月8日,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勝利落成。

中國還有哪些古代名樓呢?小夥伴們說說看~


殺生丸sama


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分別是(排名不分先後):


1,山西永濟鸛雀樓,大唐詩人王之渙,一首五言絕句《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見鸛雀樓登高遠眺,攬天地之大美,抒高潔之情懷,悟人生之哲理,發乎情,得之理,名揚天下!



2,湖北武漢黃鶴樓,大唐詩人崔灝《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日暮煙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大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湖南嶽陽樓,大唐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光照千古!

4,江西南昌滕王閣,大唐初唐四傑之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秋水共長天一色,孤鶩與落霞齊飛”“”雄州霧列,俊採星馳”。鴻篇鉅製,如椽巨筆,字字珠璣,至情至性,震耳發聵,可與日月爭輝,與天地同壽!


春風十八子


在古代,上至天子,下到州府縣官,都喜歡修這樣一種建築物——那就是樓閣,用來紀念大事、宣揚政績或是鎮妖伏魔。其中不乏以古文而出名的閣樓:如鸛雀樓(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滕王閣(王勃的《滕王閣序》)、黃鶴樓(崔顥的《黃鶴樓》)、岳陽樓(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蓬萊閣(蘇軾的《海市詩》及傳奇神話“八仙過海”)、越王樓(李白、杜甫、王勃、陸游等詠樓詩一百多篇)。

一、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裡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現樓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址仍在蛇山頭。主樓高49米,共五層,攢尖頂,層層飛簷,四望如一。底層外簷柱對徑為30米,中部大廳正面牆上設大片浮雕(門票),表現出了歷代有關黃鶴樓的神話傳說;三層設夾層迴廊,陳列有關詩詞書畫;二、三、四層外有四面迴廊,可供遊人遠眺;五層為瞭望廳,可在此觀賞大江景色;附屬建築有仙棗亭、石照亭、黃鶴歸來小景等。

相對於鸛雀樓和滕王閣,黃鶴樓的修建歷史要早很多。公元223年,三國時期的東吳開始修建黃鶴樓。三國時期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的觀賞樓。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促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二、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在這四大名樓中,岳陽樓的修建歷史同樣很早,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據記載,這就是最早的岳陽樓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修建年代最早的樓閣。對於岳陽這個名稱,最早來自於南朝時期。唐朝中期,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公元1045年,也即北宋時期,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范仲淹作了《岳陽樓記》。自此之後,岳陽樓在歷史上更加家喻戶曉了。

三、滕王閣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贛江之濱的滕王閣,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後,歷經磨難。在建閣至今的1300多年中屢毀屢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夠再現古閣的風姿,而且規模也是越建越大。1926年滕王閣最後一次被毀於北洋軍閥鄧如琢手中。1983年10月1日正式開始了第29次滕王閣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閣共9層,高57.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築,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最高的樓閣。在閣的第六層東西兩面,各掛著寫有“滕王閣”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字體;閣的三個明層四周,均建有平座欄杆,以供遊人遠眺;在第五層的屏壁上,還鑲嵌著銅製的王勃《滕王閣序》碑;在滕王閣的門柱上,還有毛澤東親筆手書的《滕王閣序》中的佳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四、鸛雀樓

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六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它與武昌黃鶴樓、 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顴,鶴一類水鳥)棲於其上,所以得名。該樓始建於北周 (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可惜鸛雀樓到宋以後被水淹沒,後水退卻。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區位優勢,風景 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流傳於海內外。

五、蓬萊閣

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後經明代擴建,清代重修。蓬萊閣矗立於丹崖山巔,雲海簇擁浪山輕託,海山美景層出不窮。整個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由蓬萊閣、天后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築組成,佔地面積1.89萬平方公里。閣內文人墨寶、楹聯石刻,不勝枚舉。蓬萊閣的一大奇觀就是海市蜃樓,每年都能吸引無數的遊人。前人詩云:“嵯峨丹閣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萬里夜看日賜穀日,一簾晴卷海天霞。”

六、越王樓

為中國文化名樓之一的越王樓,位於今四川省綿陽市,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恢復重建後的越王樓,氣勢與當年相比毫不遜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為全國仿古建築之最(現今滕王閣高57.2米,黃鶴樓高52.6米,鸛鵲樓高72米,岳陽樓高32米);天下詩文收錄最豐富,共收錄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陸游等歷代大詩人題詠越王樓詩篇多達154篇(黃鶴樓112篇,滕王閣86篇,岳陽樓、鸛雀樓雖有名詩文,但並不多),可謂“一座越王樓,半部中國文學史”;詩文作者檔次最高,除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外,幾乎涵蓋唐代以後的著名詩壇泰斗,算得上“天下詩文第一樓”。

中國郵政總局於九十年代出了一套郵票,名為四大名樓,當時鸛雀樓還處在被毀期間,未得以重建,故加入山東蓬萊閣,故四大名樓中的鸛雀樓換成了蓬萊閣。


飛鯨足球


先說能確定的三個吧。

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也能入選中國之四大名樓是沒有異議地。

樓以文顯,文因樓生。光有樓,但沒有顯赫的文章和詩句,是難以入選四大名樓的。

岳陽樓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二年,其前身是三國東吳將領魯肅的閱兵樓。

黃鶴樓始建的年代,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記載,是東吳孫權黃武年間所建(公元223年),與岳陽樓所建年代相距不遠。

滕王閣是唐初滕王李元嬰所建。

自己稍微演義一下:

范仲淹寫《岳陽樓記》竟然沒有去過岳陽樓,僅憑滕子京快馬送的一幅《洞庭晚秋圖》以及自己老家是太湖的,而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

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歷史上的崔顥是戍邊的一位中級將士,寫的詩中有豪氣也有哀怨。

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暮春,李白來到了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一直漫遊到秋天。有一天,李白與好友韋冰同遊黃鶴樓。詩仙覽名勝,焉有無詩之理?可是,當他正準備揮毫賦詩的時候,卻抬頭髮現了崔顥的《黃鶴樓》詩赫然題在上面。李白讀後大吃一驚——真是好詩啊!當時的李白才三十四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他非要寫出一首超越崔顥的詩不可。李白平時寫詩多是一揮而就,文不加點,可是今天卻無論怎樣搜索枯腸,靈感就是不來電。於是攥緊拳頭,把個黃鶴樓槌得咚咚咚咚的山響。最終感慨無奈地嘆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唐玄宗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三月,李白結束了供奉翰林的生活,離開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雲遊四方。天寶六載(747),李白來到金陵(今江蘇南京)遊覽鳳凰臺,便寫下了《登金陵鳳凰臺》這首有名的七言律詩: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據說這首詩就是李白為了臻達崔顥《黃鶴樓》的妙境而就地。李白這詩是否能超越崔顥,只能後人評點了。

文以閣傳,閣以文名。據說王勃寫《滕王閣序》是趕巧到的洪都。九月九日早上,洪都府閻都督遍請鴻儒,已內定由自己的女婿吳子章寫《滕王閣記》,王勃不知內情,又年輕氣盛,不加推脫就開寫。王勃桌上寫序,小吏傳文給閻都督。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都督聞聽,“此乃老生常談,盡人皆會。”

當報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公拍案叫絕,“神來之筆,真乃罕世奇才也。”

好像根據王勃的《滕王閣序》拍過兩個電影。其中一個叫《滕王閣傳奇》。

不那麼多演義了,以免影響主題。

那麼四大名樓還有一個名額,實際上意見不太統一。

鸛雀樓是其中一個。唐代一位河北衡水的一個縣吏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使得這個樓名聲大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

九十年代出的郵票中,將山東的蓬萊閣列入四大名樓,因為那時鸛雀樓還沒有恢復完畢。

實際上,爭奪四大名樓僅存的一席,還有一些競爭者,比如昆明的大觀樓。

大家可以查百度百科裡,是將大觀樓列入四大名樓中的。

這些現象一方面說明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名樓這樣的文物還有很多,另一方面也說明地方政府很在意這些“地方名片”。至於哪一位能擠進四大名樓的末一位,恐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濁世清風


現在各個城市都有一座標誌性的高樓建築,在古代也不例外,但中國古代以四大名樓最為出名,那麼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分別是哪幾個呢?四大名樓又分別在哪呢?小編馬上為您詳細介紹。

【中國四大名樓】

山西鸛雀樓

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的蒲州古內,鸛雀樓始建於北周,因時有鸛雀棲息在上面而得名。唐朝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使得鸛雀樓名聲大噪。

湖北黃鶴樓

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黃鶴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詩句讓黃鶴樓聞名遐邇。黃鶴樓位於武漢的蛇山頂,站在黃鶴樓上可將武漢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湖南嶽陽樓

岳陽樓位於岳陽市古城西門的城牆之上,岳陽樓始建於公元前220年,相傳岳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時期東吳大將軍“魯肅”的閱軍樓。范仲淹一首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使得岳陽樓著稱於世。

江西滕王閣

滕王閣位於南昌市西北部的贛江東岸上,滕王閣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因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後來唐朝詩人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千古。


女王朱瓊


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鸛雀樓雖然始建年底不同,但同在唐代出名,都是以詩詞留名。成為古今往來文人騷客必到之地。



一,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是三國時期東吳將領魯肅在洞庭湖訓練水兵的一個閱兵臺,又名閱軍樓。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李白賦詩《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之後,始稱“岳陽樓”。又因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岳陽樓記》而聲名尤著,歷來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稱 。



二,黃鶴樓, 天下江山第一樓,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武昌蛇山峰嶺之上,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 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成為千古絕唱,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三,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因初唐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流芳後世。成為永恆的經典。



四,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始建於北周。以王之渙《登鸛雀樓》最富盛名約704年前後唐朝才子王之渙遊蒲州,登上鸛雀樓,寫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不朽詩篇而名聲在外。


意公子17664169473


中國"四大名樓"為: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這些名樓都有各朝代名人的詩和題記為證。

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蛇山上巔,始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現存建築為1985年建成。樓高51、4米,採用現代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建造,雄偉壯麗。


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睛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州。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楊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湖南嶽陽西門城頭,洞庭湖畔,始建於三國東吳時期,現存建築為清光緒六年(1880年)所建。1983年按原則落架大修,通高19、72米,清秀壯麗。


北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金句光照千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滕王閣

滕王閣位於江西南昌市,西北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1989年重建,通高57、5米。樓依江而立,氣勢恢宏。


唐王勃的《滕王閣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詩一首: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嗚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鸛雀樓


鸛雀樓位於山西永濟古蒲州城黃河岸邊。始建於北周(公元557年),1997年重建,樓高73,9米,全樓華麗雄偉。


唐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千古絕唱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朋友們,中國四大名樓說法不一,還有蓬萊閣一說……。


賈全貴


四大名樓是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蓬萊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名樓之所以有名,在於們背後的故事。

一,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漢的蛇山磯頭,歷經蒼桑,屢毀重建,在清朝光緒十年被大火燒燬,千古名樓化為灰燼,建國之後1981年開始重建,84年完工。據《極恩三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有一道士經過這裡,辛氏盛情款待,臨行時,道士在牆上畫了一隻鶴,吹了首笛子,駕鶴上天,從此這裡名聲大振,辛氏財源滾滾。最讓黃鶴樓出名的是唐代詩人在此寫了一首關於黃鶴樓的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黃鶴樓盛名至今。

二,岳陽樓,在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湖南嶽陽。岳陽風光之美,自洞庭湖始而於岳陽樓終。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因其地勢扼要,其初功能主要在於軍事用途。歷史上的名人如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均前來參觀,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公元1045年,慶曆四年春,騰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並請范仲淹寫了《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更加名揚天下。據說呂洞賓,張果老在此喝酒,喝醉了酒後,踏海而去。

三,滕王閣,巍然聳立於江西南冒贛江之濱。因滕王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滕王閣為歷來士大夫們迎送宴請賓客之地。朱元璋也曾在此宴請群臣,觀看燈火。蘇東坡曾作《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騰王閣一大勝景。


四,蓬萊閣位於山東煙臺的蓬萊市,始建宋朝嘉祐六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相傳通天教主在此開設法場道場,創立截教,是原始天尊最為忌憚的對手。門下仙人數量最多,亨有“諸佛參拜,萬仙來朝”之美譽。


關山明月779


四大名樓,是指岳陽樓,黃鶴樓,鸛雀樓,滕王閣。

我國的古樓閣還真不少,也有一定的名氣,但不能稱名樓。

因為能稱得上名樓的都有一定的文化歷史,都有文人墨客的提詩或寫序,當然這些人一定是歷史上能名垂青史的人物。其作品也是能經歷錘鍊的歷史名篇,能與樓閣留芳千古,才能稱名樓!

如岳陽樓就有范仲淹的提序,黃鶴樓有崔顥的提詩,鸛雀樓有王之渙的提詩,滕王閣有王勃的提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