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丙中洛位于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东邻迪庆州德钦县,南连捧当乡,西接与缅甸接囊的独龙江乡,北邻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地势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脉即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二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怒江山北向南贯穿全境,东面为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明显的高山峡谷地貌。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丙中洛自然环境奇特、壮观,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丙中洛靠南边的地方有一天两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观。丙中洛还可观看到难得的“佛光”。整个景区为立体气候,冬可观雪景,春可赏野花,秋可走田园,夏可览江河,嘎娃嘎普雪山终年积雪。

丙中洛旧称“甲菖蒲桶”(藏语),意为怒江小康普。据说丙中洛普化寺隶属维西县康普喇嘛寺管辖,康普藏名为“菖蒲”,故丙中洛有怒江小康普之说。丙中洛原名为“碧中”,藏语意为“藏族村”,当地怒族人称为“麻白克劳”,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础上加上“洛”的音,意为“箐”或“地方”之意,于是就从“碧中”演变为“碧纠洛”。


寺庙群

藏传佛教1490年传入丙中洛,是最早传入丙中洛的宗教,曾在丙中洛先后修建了日扯寺、香巴拉宫、巴玛拉宫、福禄拉宫、普化寺等寺庙群。

丙中洛普化寺坐落在嘎瓦格布峰东南角,建于清朝道光四年,即1825年。站在普化寺的屋顶可以看到嘎瓦格布神山的雄姿。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丙中洛有娄址寺、香巴拉宫、巴马拉宫和福禄拉宫等寺庙群落,在娄址寺的西坡上,还有“香巴拉宫”遗址,现存南北两堵残墙断壁。北墙长约2.5米,高3米,有完整的佛龛26个,南墙墙体长5米,高3米,有佛笼60多个,墙上爬满了青藤,南侧墙上还有灌木。

重丁教堂与白汉洛教堂是法国传教士任安守为传教而修建的。白汉洛教堂位于白汉洛村,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白汉洛案”,而任安守就葬在重丁教堂旁。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怒江第一湾

怒江第一湾位于丙中洛南部,因怒江被山坡阻隔绕行270º大弯而形成。怒江第一湾位于前往丙中洛的途中,日丹村附近。怒江流经附近时遭遇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雾里村

雾里村坐落在丙中洛景区内,是一个传统的怒族村落,于2013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乡村,2016年8月18日被评选为云南特色旅游新地标。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桃花岛

桃花岛为扎那桶村,村民们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桃花盛放时,都会过“桃花节”,这天村民们种植桃树,用荞面、稻草和竹子做成一个桃花神,念经仪式后,和祭品一起投入江中,祈求不再被大水肆掠,每年三四五月时到这里都可以看到满山满坡的桃花盛放。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石门关

在丙中落台地的北端,是一路夹江而行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座绝壁从江边拔地而起,直冲霄汉,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宽的巨大石门,怒江从石门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当地人称它为南礼墙,又根据地形地貌,取了个形象的名字——石门关。这里为进出滇藏必经之路。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秋那桶村

秋那桶村是一个以优美的田园风光著称的小小村落,在丙中洛的最北端,不多的几户人家散落于山谷中的平地上。从这里再往前走,经过一段没有人烟的地带,就可以进入西藏了,这里是怒江的终点。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贡当神山

贡当神山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一,意为白色的狮子,因山形酷似狮子,岩石全是乳白色的羊脂玉大理石而得名。双象峰、仙女峰、仙人洞是贡当神山主要景点,登上贡当神山远望丙中洛坝子和怒江第一湾一览无佘。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嘎娃嘎普雪山

嘎哇嘎普,意为高大的雪山,嘎娃嘎普雪山为高黎贡山山脉,海拔5128米,是丙中洛最高山峰,也是怒江州境内的最高高峰。一直以来,历史上,这里一直鲜少有人来往,人迹罕至,是中国最为偏远、通行困难的地区之一。雪山脚下有独龙族、怒族的村庄。

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丙中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