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村俗语“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两年坎和暗九都是什么?

新大风歌


更多农村奇闻趣事,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农村知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相比这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对于在人的生命当中,总会有生命的重点,任何人也是不例外,对于死亡来说,以前小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害怕,但是人在长大后,觉得人死亡了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要知道每一天当中,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新生命,也有离开这个世界的生命,其实对于死来说,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件事,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都会有那么一天,可能对于死亡来说,有的人也是看开了,但是对于鱼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非常害怕死亡的,今天咱们谈的这个俗语就是关于人类的死亡的一个俗语。“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对于现在的社会已经到了老龄化的时代,很多的老人也是越来越多,对于老人来说,都是想多活几年,在古代的时候,有的人都会说,人到了50之后就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对于在古代,人的寿命都是非常短的,可能有的人在50岁的时候就可能就不在了,随着现在的社会医学比较发达,那么人类的寿命也是达到了延长,但是在农村里,很多都是关于一些老的俗语,这些俗语也是非常有象征性的,那么对于这个,人老两年坎这句话是啥意思呢?人的两道坎分别是七十三和八十四,在农村里有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对于人在这两个年龄段,都是比较危险的,在农村有很多的人都是在是七十三和八十四这年死亡的,所以说很多的人都忌讳这两个年龄。

其实对于人到了这两个年龄段,主要的还是因为以前的古人都是忌怕这两个年龄段,毕竟以前孔孟圣人的死亡年龄就是和这个年龄有关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逝世的年龄是七十三岁,而孟子的逝世的年龄是八十四岁,所以对于古人都是在这个年龄不在了,何况咱们普通的百姓呢,所以大家都有这样的恐惧了,对于在农村里,老人要是到了七十三岁的时候,在我们老家这里凡是家里的老人到了七十三岁的时候,女儿就要给买个鲤鱼吃,老人必须要吃完,不然的话就要生赖,就很难熬过七十三岁,对于有的老人在熬过了七十三岁的时候,还一道坎就是八十四岁,到了老人八十四岁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的讲究,家里的子女也是是给买肉吃等等的一些说法。

对于这个暗九大关口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个暗九的意思是说,人的年龄段加上这个九的倍数,这里说的倍数大多在50以上,比如54岁,63岁,72岁,81岁,对于这九的数字来说,老人们也是非常尽快,因为这个九的数字是到顶了,也有着九九归一的说法,所以在农村里很多的老人最怕的是和带9倍数的年龄,很多老人也是觉得对于这个带9的年龄都是不好的寓意,那么对于农村这样的俗语是真的吗?笔者问了一些做医生的朋友,得出的结论是这个都是一些传言,并没有实质性的意思,很多也是作为一些俗语来说,但是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很多长寿的老人都不存在了,所以大家对于这样的俗语听听就算了,不必当真。


三农堂广讯


我是一个山区人,对于“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这句话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因为在我们皖西大别山区有很多人都相信这样一句话,特别是老人,经常会挂在嘴边,那么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说说前半句话:人老两年坎

人老两年坎什么意思呢?我把这句话在说的直白点吧,在我们山老人们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所谓的两道坎,就是指老人在73岁和84岁这两年要格外注意,这两个岁数,是老人极容易去世的年纪,山区农村自古以来,很多老人都是在这两个年纪去世的,所以就有这样一种说法。

像我们山区很多老人到了73岁的时候就会格外留意,有些老人甚至提前把自己身前缝制的老衣拿出来晒晒,生怕自己过世了,子女还找不到老衣,只要过了这个岁数,他们就相对轻松一点,输了一口气,就等着下一个坎,84岁,如果84岁以后依然健在,那么他们也就真的看开了,也就认为这辈子已经活的够了。

暗九大关口是什么意思呢?

9这个数字一直是比较神秘的一个数字,自古以来就如此,有人说这个数字暗藏很多命理玄机,所以古人格外重视这个数字。那么什么是暗九呢?暗九一般来说是指9的倍数,也就是一个人在18岁、21岁、27岁、36岁、81岁、99岁等这种逢九的倍数的年纪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些岁数的时候容易遭受变故,要目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要不就是容易大祸临头,所以古人就有了这样一句话,意思是提醒人们处在这样的年纪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

作为一个山区农村人,虽然不迷信,但是有很多事情确实用科学难以解释,我个人认为对于这句话来说,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对于每个人而言,我们都应该有所畏惧,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迷信这句话,但是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善意的提醒。


醉美皖西大别山


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两年坎,暗九是啥意思?人上了年岁有了阅历,这意思易懂了,年轻人少阅历就不易明。

过去人到六十岁方称有寿,六十为初寿,八十为中寿,一百为上寿。有寿才可称老。人不满六十不称寿不说老。人老就是指活满花甲之后。过去有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旧时人的平均寿命不长,能活过七十的不多。俗语有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原因是古时两大名人,孔子孟子,一个活了七十三岁,一个活了八十四岁,后人便以这两人的寿数为“两年坎”来忌。即人老之后,要特别小心防范七十三岁,八十四岁,这成了人生两道坎,成了心理负担,乐观者易过,忧愁者就真的难迈这两坎了。

暗九实指九的倍数,十八,二十七,三十六,四十五,五十四,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九十,九十九,百零八等都是。这里暗九应是指六九之后,之前不算,严格说是七九之后,才是人寿大关口。人生忌满,九之后是十为满。所以人老后总有心理负担,怕九忌满,既怕暗九大关,也怕明九关。如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这些九都会给老人带来心理负担的,有的做寿,就避九忌十,而大做出一。人要乐观豁达,不应有太多忧愁,心理负担为好。


树德汉硕


农村俗语“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两年坎和暗九都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来说说“人老两年坎”。

所谓的“两年坎”是指“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因为,在民间有一种说法:许多人不是死在七十三岁那一年,便是死在八十四岁那一年。因此,便有了“人老两年坎”的说法。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可能说的更形象一些,那就是“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那么,这种说法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两位圣人,那就是孔子和孟子。孔子和孟子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两位“圣人”,他们俩的一言一行,乃至生辰八字都会对社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整个社会对于他们俩都推崇备至。因孔子死亡时的虚岁年龄是七十三岁;而孟子死亡时的虚岁年龄是八十四岁。所以,人们便以为连圣人都无法“逾越”的年龄坎儿,普通人还怎么能够“逾越”呢?于是,便有了“七十三”与“八十四”的说法。

其实,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有医学专家做过统计,老年人在“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时的死亡率与其它年龄段的死亡率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别,其统计结果基本上来说是相当的。因此,这种说法完全没有任何科学道理,是不能相信的。

接下来说说“暗九”。

所谓的“暗九”是指“九”、“十八”、“二十七”。。。“五十四”、“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之类的年龄段,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年龄段、尤其是“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这个年龄段的人容易死亡。其实,这也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据医学专家统计,在某一个年份也许七十岁的老人会死亡的多一些;而有的年份可能七十四岁的老人会死亡的多一些。而这些年龄段都不在“暗九”之列,因此说,这种说法都是唯心主义的论调。切莫相信。

综上所述,无论是“两个坎”也好,还是“暗九”也好,都是唯心的,都没有任何依据可以作为佐证,因此,是不能相信的。作为现代人来说,还是应当相信科学,时时处处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把“非科学”的东西彻底摈弃为好。


老胡说三农


以前老人们农闲的时候聚在一起说农村谚语,那我们今天了解一下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首先我们先说两年坎指的是什么,两年坎指的是我们的两个岁数,那暗九指的是什么那,有的农村大一点的老农民把暗九的意思是说年龄九的倍数,比如27,36,45,54,63,72,81,等等但是这么老人为什么害怕暗九那,因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奇数,在古代九是代表身份都是最大的,所以每到关系九倍数的年龄后,老人们都非常在意的,必须要小心谨慎,万不可大意?



农民小刚


记得爷爷说过,老人最不好过得就是73岁,84岁,这就是所谓的“两年坎”吧。一般在农村很多老人都是在这样的年龄附近去世的。据说孔子和孟子分别是73岁和84岁去世的。大多数老人都十分忌讳这两个岁数。

“暗九”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在生活中有时候会很刻意的避免单数,无论是吃饭点菜还是别的,都追求好事成双。而九是个位数中最大的单数,老人们十分忌讳9的倍数的岁数,如果说在九的倍数那年岁平安度过就算是度过了一个难关。




农村妞儿小慧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沟沟坎坎过不去,过去农村人一直说“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是什么意思呢?两年坎就是分别指七十三和八十四,如果老人能够顺利度过这两个年坎,那么他就能继续往下走。

但是事实上,农村很多老人就是倒在这两个年坎之下,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数字的出处又是哪里来的呢?这两个数字出自于中国古代两位圣人,孔子是七十三岁驾鹤西游,而孟子归天时正好是八十四岁。圣人尚且这样,何况是普通百姓,于是后来人们就把这两个数字定为年坎。

在旧时农村,老人只要到了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前夕,儿女们就会特别紧张,也许这就是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儿女们会把老人看得好好的,有一点小问题就得带他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分班轮流,一天二十四小时守着。

如果是过了一道坎,全家人会高高兴兴吃一顿,老人也会特别开心。其实年坎只是老人心理上的一种安慰,真的阎王爷如果想带你走,什么时间都可以,阎王爷哪里管你什么年坎不年坎的。

那“暗九”又是什么意思呢?暗九大关口也是指一些坎,不过这是九的倍数,比如27、36、81等等。中国对于九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可能是因为它是自然数中最大的一个吧。能够顺利过九的倍数这道关口,人也就意味平安过了这一关。

但是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其实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为什么很多人老人会倒在73、84的前面,这其实真的是一种巧合,旧时农村人均寿命本来就不高,能活到73、84已经是高寿中的高寿了,不比现在已经是常事。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过去,只要过了七十岁,人可能随时会驾鹤西游,所以73、84走路的并不稀奇。只是因为中国人太重视孔孟两位圣人,这两位圣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于他们的去世年龄都深深的影响着后世。

也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至于暗九大关口,也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正常反映,说白了也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总觉得凡事遇九是一个关,过关即是福,不仅是年龄上讲究九的倍数,生活中的一些词语也暗含着这种意味。什么九九归一,九死一生、九天九地呀等等。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农村人均寿命普遍超过了七十岁,百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也提高了。得了病能够得到及时医治,让所谓的七十三,八十四两道年坎变成了历史。

而暗九大关口更是已经被大众快要忘记了,但是作为俗语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还是要去了解它。因为只有了解,才能深刻体会到过去农村人对于健康的渴望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


小小嬴政


农村俗语“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两年坎和暗九都是什么?

人从出生那时起,就一定会有去世这遭,只是或前或后。但是话虽如此,但是农村老人真正遇到的时候,还是会有所顾虑,甚至有害怕的成分。记得自己奶奶去世之前,就曾经多次和姑姑说,自己去世的时候不想火葬,因为自己怕疼。另外,越是到最后,越是希望可以多治疗,有时候真的只是挂了一瓶葡萄糖,但是她会觉得真的好了很多。老人的顾忌,除了疾病来临,还有就是不同年岁,农村俗语言“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都是老人最为关心的时间节点。


一、什么是两年坎,有什么道理呢?

虽然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坎,但是人老了之后有两道坎,很多老人都是非常相信的,这个坎分别是73岁和84岁。农村还有一句话,叫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在农村流转甚广。当然,很多命数、命理八字的角度考虑,认为73和84岁都会犯太岁,八字容易被克。当然这个迷信的成分太高了。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虽然现在高寿很正常了,活到八九十岁,甚至过百岁的也常见。但是在古代,真正能够活到六七十岁就很难得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而两个人活的年岁分别就是七十三和八十四,想想历史伟人也就活着这般年岁,对于老人来说,这就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了。至于有没有道理,容大家自我甄别吧。



二、什么是暗九关,有什么道理呢?

相信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安排,那就是对于老人做寿,都是做九不做十,因为人一旦年老以后,很难说清楚会发生什么。但是,中国人又讲究圆满,所以过九可以早过一年,避免没有跨过整岁。当然这都是属于明九,也就是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等。尤其是九十九,那更得是大办的,满百真的太难得了。

但是,农村人又讲究暗九坎,俗话说得好,“明九不算九,暗九大关口”,所谓的暗九,就是说碰到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等九的倍数。正如佛教中的九九八十一,这些暗九和明九正好截然相反了,也正契合“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所以,农村老人遇到这些年龄的时候,心理会有多多少少的暗示。

那么说,这些所谓的两道坎、暗九关真的有道理吗,可能相信的人深信不疑,不信的人觉得简直就是扯。不过说的简单的,很多东西都是心理暗示,确实没有什么依据,甚至还有什么道理。觉得一点道理都没有,而且现在人的生活条件更好了,年龄也越来越长,高寿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这些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了。不过生活在农村,确实还有很多人信服,这也是传言传着传着就真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指尖三农


人老以后,会面临两个年龄的坎,一个就是73,另外一个就是84,古话说“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就是人活到这两个年龄段,很容易就归西了,而暗九是9的倍数,9-18-27-36-54-63-72-81所,所以在54-63-72-81这几个时间点,是比较难过的时间点。

以前的农村为什么会相信这句话呢!首先这也是一个数据的统计和总结,以前的老百姓没有像现在有电脑那么发达,他们采集数据一般都是从周围的人来统计,以前的老百姓,因为医学比较落后,人生病之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就死亡,人步入50岁之后,出现的疾病就会越来越多,以前没有发现出的疾病,在50岁之后就开始爆发出来。

以前因为身体的系统调理比较好,但是人老以后,身体调节能力就越来越差,很多潜伏的疾病就凸显出来,而以前的人主要是以中药为主,当出现疾病的时候才开始吃药,而以前都是因为做工比较劳累,没有养生的说法,而中药是以调理为主,没有像西药压制那么快,所以也导致了人病之后,中药还没有调理过来,人已经去了,所以死亡率会比较高的原因。

以前的人不重视看病,而且也没有钱看病,总觉得熬一熬就会过去了,直到现在,很多农村的老人还是以这种方式来治疗自己的感冒,但是人老以后,很多不及时治疗,就容易病情加重,最后损伤更加的大,所以以前的死亡率会那么高,就是医学水平比较差,人没有钱治疗,而且以前的人,不注意洗澡,特别是老人,行动不方便,亏没有洗澡,但是这样引发疾病就会越来越多。

以前的老人一般在60—75离去,现在出现100岁的也不少,广西的巴马长寿村,100岁还下地干活,而且还特别麻溜,就是因为他们水源,还有他们生活特别的规律,而且实物都是野生的多,都是自己供应的,所以激素不存在。

对于上面的农村俗语,是以前老百姓的一个生活总计,在现在看来是不准确的,而且还特别的荒唐,但是人老之后,人可能都有离去的可能,就像足月的胎儿以后,随时都有可能出生一样,而老人也有可能在睡觉以后,再也没有醒过来,也有可能摔一下就没有了,有时候生命特别的顽强,也有特别脆弱的时候,有时候不信天,但是又感觉特别准确。



艺迹三农人


农村的俗语是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这些从上一辈人流传下来的话,不会在意修辞和美感,更多的是接地气的描述前人的经验。

这句俗语“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在农村老人家口中念叨的还是挺多的。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它都是什么意思。

“人老两年砍”

“人老两年砍”中的“两年”主要指的是“73岁”和“84岁”。

老年人对这两个数字都是比较敏感的,也是一种比较迷信的说法。

在查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这个看上去迷信的说法背后其实还和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一个是春秋战国的“圣人”孔子,一个是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病逝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七十三虚岁;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病逝于公元前289年,享年八十四虚岁。

正因为两位的影响力再加上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连两位圣人在这两年都没有扛过去,于是“人老两年砍”这句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人们也更倾向于把73岁和84岁这两个数字称为不吉利之年。

俗语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在这两个岁数不需要叫阎王,它自己就会到了。农村人经常在过73岁或者84岁的时候,都会提前把74和85岁的生日过了。

“暗九大关口”

“暗九”不是90岁的意思,而是指9的倍数。

当遇到54,72等这样的年龄时,需要非常小心,因为老人认为在这些暗九的年龄中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疾病或者意外。我们也听过这样的一个词叫“九九归一”,而且9是奇数中最大的数字,所以很多老人都非常忌讳。

总结

孔子和孟子虽说是我们口中的圣人,但是他们也是普通人,所以生老病死也是不受任何控制的。

过去有人说人的身体机能都是11年为一个循环,在60岁之后老人的身体机能就会开始下降,身体也会跟着出现一些小毛病。

刚好73岁和84岁时循环的末尾,也是身体出现问题的高峰期,所以老人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格外的注意自己的身体。

很多农村的俗语并没有什么科学的证明,但是这些却也都是几辈人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把它当做警示,在“两坎”的时候注意一下,总没有什么坏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