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我知道关于这部电影有过很多解读,但我发现很少有作者只站在法罕的角度来做深度解读。深入了解法罕,我明白了这些家庭教育在人生这个考场中的意义。

@安静妈妈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片名很白痴、听起来像烂片的电影在豆瓣上却拿到了9.1的高评分,是一部几乎零差评的电影。影片改编自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由拉库马·希拉尼执导,阿米尔·汗、马德哈万、沙尔曼·乔什和卡琳娜·卡普等主演。

法罕、来集与兰彻是三名通过激烈竞争得以到帝国工业大学学习的大一新生。他们三个来自不同的家庭,兰彻聪明绝顶,尽管时常反抗学校培养读书机器的教育方式,但考试总能拿第一;法罕其实并不想学工业设计,他想成为一名野外摄影师;莱吉的家庭十分贫困,他的家人希望莱吉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三个好友在学校与院长“病毒”和模范学生查尔图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最终因兰彻指导大家帮助“病毒”女儿平安产子而获得院长“病毒”的认可,查尔图也在十年后寻找发明家冯查·旺度签约的过程中发现,兰彻就是冯查·旺度,从而被其折服!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法罕,莱吉和兰彻分别代表了3种家庭中培养出来的3类孩子。他们分别是:

  • 法罕: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加注到孩身上,努力为孩子提供他们经济条件内能满足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孩子学习;他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却迫于父亲的压力不敢去追寻梦想,一直活在伪装出来的好孩子人设里,自己却得不到快乐。
  • 莱吉:父亲卧病在床,母亲只有微薄的退休金,还有需要他赚钱买车做陪嫁才能嫁得出去的姐姐;他喜欢工程学,却迫于压力不敢犯错,不敢输,而渐渐的变得恐惧,恐惧学习,恐惧考试,恐惧人生!
  • 兰彻:从小父亲去世,在富商家做一些跑腿的小杂工,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读书,完全处于自己的兴趣;他聪明不受管教,却有着一颗善良而敬畏生命的心。

这三类家庭培养出来的三类孩子中,兰彻和莱吉的家庭可能离我们比较远,因为我们不大可能会有兰彻的高智商,也不太会有莱吉家庭中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难。多数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还算幸福的家庭,只是父母的控制欲有点强,脾气不太好,为我们安排的事情有些多而已。

所以我认为,就这部影片的三位主人翁中,法罕是离我们生活最近,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我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说明他独立人格的成长过程:

  • “三好学生”的法罕:背负着父亲“工程师”人设的法罕在大学前的学习生活中一直尽力的扮演好这一角色;
  • 兰彻背后的法罕:法罕羡慕兰彻的勇敢与智慧,认可兰彻对教育的观点,也跟着学会了“兰”式处理问题的方式;
  • 坚持做自己的法罕:在毕业前夕,法罕说服父亲允许他学习野生动物摄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01、“好学生”法罕:从小被安排、被期待,从没有想过自己喜不喜欢,需不需要;现实中,我们很多家长也是在代替孩子思考

影片中,法罕从出生就被父亲安排将来要成为工程师,而在大学前的学习生活中,他也一直尽力的扮演这一角色

法罕从一出生就被父亲定义为将来要做工程师的人!因为在印度,儿子做工程师,女儿做医生就是最好的教育结果。为了这个愿望,法罕的父亲将家里能提供的所有好的条件都给了法罕,甚至把家里唯一的空调装在了法罕的房间,为的就是给法罕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法罕也是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在94,唯一一次考到91,被父亲归结于去拍一些无所谓的照片,耽误了学习!而对于这一切,法罕从不反抗,只是一直努力扮演着好学生的角色,最终如愿,考入了帝国工业大学,成为一名准工程师!

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和法罕一样,被父母安排着人生,将自己伪装成“好孩子”,讨好着周围一切人,却单单没有照顾到自己的内心,对此我想大家应该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现在究竟是在为谁而努力?”

知乎有个热点评话题是“高考700分和700万你选哪个?”

其实如何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被他人左右。

许多时候我们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只为了考个好成绩来获取父母的欢心,《小欢喜》中的乔英子是这样;电影中的法罕是这样;曾经的你我可能也是这样!那么,这样得来的700分又有何意义?同样,放眼全国,含着700万金钥匙出生的也是大有人在,而他们也不见得都活得快乐和自由!

​陆步轩是中国最著名的“屠夫”, 北大中文系毕业后,他却顶着高材生的帽子在长安县街头以卖猪剁肉为生。

他曾遭受无数非议,也曾在“北大毕业生”与“长安县屠夫”身份之间苦苦挣扎,他也曾发出:“命运不掌握在我手里。”这样的感叹。而最终,他明白过来,世人眼光不过是过眼云烟,与其囿于他人的“声音”,不如放下成见,在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把事情做到极致。

我们有太多的人过份关注周围的声音,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感到迷茫,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就如同是航班没有了雷达的指引,这让我们的人生不能安全起飞和平安落地!我们的人生是为自己而过,而不是为讨好任何人而活着。学会不做讨好者,尊崇自己内心的理想,是对自己人生起码的尊重。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02、兰彻背后的法罕:在和兰彻的相处中,法罕渐渐找到内心的渴望,发现人生还有更多的可能,开始思考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以前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懂拒绝,即使是个高材生,但在我看来,不会生活的他过得是非常普通的人生。

进去帝国工业大学学习的法罕也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学生,并且因为长时间在父亲安排下学习生活,他不太懂得拒绝。他随处都过着一种随大流且安全的模式生活,从毫米帮他拿行李,法罕付给毫米足够的费用作小费,到晚上按规矩接受高年级学长的训话,这一切,都让法罕表现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直到看到兰彻用初中物理知识反抗高年级学长的羞辱;对院长“病毒”的训话提出疑问;在课堂上,用实际行动证明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是多么无用。这一切都让生活在父亲安排下的法罕眼前一亮,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从此以后,兰彻的每一次行动都有法罕的参与,哪怕在迫于院长“病毒”的压力,莱吉搬离了和兰彻一起的宿舍,法罕也依然坚持和兰彻一起,并用演讲稿作弄了查尔图,再次证明死记硬背会闹出大笑话。

但这个时候的法罕还是不敢自己主宰自己的想法,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还是会害怕,不知道如何应对。他在向兰彻学习,学习如何独立的思考和勇敢的表达。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我们的成长可能是日积月累的量变产生质变,我们可能会遇见什么事或者什么人,他们触碰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得以成长到新的阶段。如何寻找这样的机会?有如何把握呢?我的建议是:

①不放弃:积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遵从自己的内心勇敢去做

质变是不断积累的量变产生的必然结果。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你也无法把握。

“娶妻当娶李子柒”,28岁的四川姑娘李子柒凭借着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不懈努力的认真拍摄,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因为奶奶病重回归田园,用一双手打造出如今的李子柒品牌,大家都看着她美轮美奂的视频,却不知道每个视频后面,子柒都付出了太多太多。

拍兰州牛肉面那个视频从构思到学习再到拍摄剪辑,前后用了7个月时间。在拍摄的时候,手里有面粉,操作好一个镜头就要擦干净一根手指去关拍摄键,再把手洗干净才去碰相机。视频一共拍了200多个镜头,我们可以大概算下她洗了多少次手。

虽然最终呈现出来的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视频,但她拿出自己最大的能耐去做了。而《兰州牛肉面》在全网播放量达到5000万,点赞数超60万,这样的成绩是对她背后不断付出的肯定!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慢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积累就是一件很慢很慢的事,就如我中学历史老师说的

男生总是说女生考试的时候运气好,你平时都不运,到考试的时候,能有好运气吗?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②我们需要想优秀的人学习,但不能只对他们产生依赖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许多成功学的书籍会告诉你,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成功,就需要向优秀的人靠近,去向他们学习。于是,有的拿来主义的人开始遇到问题就向优秀的人请教,或者是说索要帮助。

就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不断的麻烦好朋友唐晶,占用着唐晶不算多的个人时间。直到被贺涵多次拒绝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别人再优秀也不是自己,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把控好自己的人生!

找到一个优秀的朋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能让你们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不是他依然优秀,你依然只能羡慕!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03、坚持做自己的法罕:在毕业前夕,法罕终于鼓足勇气做回自己,说服父亲允许他去匈牙利学习野生动物摄影

在毕业前,法罕和莱吉被院长羞辱说找不到工作时,三个人一起喝酒,兰彻告诉法罕为什么他无法学习好,因为他不喜欢工程。

兰彻知道法罕的爱好是野生动物摄影,从刚来学校时在路上遇见小狗马上停下来拍,到后来去法罕家里,在法罕房间看到他拍摄的一墙的野生动物照片,再到发现一直在他包里放了几年没有寄出去的给著名摄影师安德烈.伊斯特万的信,希望能和大师一起学习野生动物摄影。兰彻告诉法罕,只有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才能有激情做到最好!

尽管法罕这时候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但是他依然没有寄出这封信,因为他依然没有突破内心对父亲的恐惧。而好友兰彻却偷偷帮他把写封信寄了出去。

直到最后,莱吉在院长逼迫退学或者指认兰彻让兰彻退学的两难选择下跳楼后,大家都得到了深深的触动。当兰彻拿着安德烈给法罕的回信,信上说希望法罕作为助手和他一起去热带雨林拍摄动物时,法罕终于选择了勇敢的去面对。法罕去说服他父亲,他希望做一名摄影师,哪怕日子过得没那么富裕,但是他会一直是快乐的!最终法罕的父亲尊重了法罕的选择,把本来准备给他做毕业礼物的笔记本电脑退了,去给他换了一个专业的照相机。

至此,法罕终于完成了自我成长,成为了一名真正可以对自己内心想法负责的独立个体。他不再生活在父亲的安排下,而是按自己的愿望生活。在多年以后,法罕也因这个选择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并出版了多本影集!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被父母安排了太多,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定到底能否有能力和勇气扔掉父母给我们的人设,去做自己。如果你也被这样的问题困扰,那么我想这两点建议对你应该有用:.

①寻求变化:不畏惧变化,在变化中寻找自己的机会

我们一直在探讨,在高压的原生家庭中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如果你恰巧遇上一位“直升机妈妈”,那么要想摆脱讨好型人格似乎就变得特别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董卿在小时候也是被父亲的高压与挑剔培养着,时常眼泪就着饭吃。这样的原生家庭确实让她很受伤,没有自信,哪怕是到现在,想起那段经历,眼里也止不住泛着泪花。

董卿能有今日的成就,完全靠的是离开家后,一遍一遍的学习和自己的不断提升。在她的童年,和我们一样有一位严厉但让人窒息的父亲,她回忆说:“每天最怕吃饭的时间,父亲总是在这个时候训话,她时常是眼泪就着饭吃完!”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在成年之初非常的不自信。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改变,反而在离开家后,更加努力的朝着自己的方向成长!当生活趋于平稳时,她又总是出人意料的让它泛起涟漪来。从一个专科学生,到赴美留学,董卿想要增长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知识,还有眼界!求学归来的董卿不再是那个会念错诗词句而被大家诟病的姑娘,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

改变从来不是什么艰难的事,难的是有勇气做出改变的决心。父母可能束缚童年的你,但当你长大成人后,能够束缚你的只有你自己!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②找到那个可能离成功最近的方向

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而这1%往往比99%更重要!

我记得在高中时,有一位同学,她的文科非常厉害,而理科却是一塌糊涂。在没有分科之前,她在班上的成绩只能排中下,而在分科后,她常年都在班级前十的位置,这就是天赋。每个人的天赋和兴趣不同,选择对了,离成功也就更近了!

从众的选择可能会非常容易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就如法罕的父亲希望他做工程师一样,但是,这样的选择并不明智。一个不正确的方向会让我们的付出和收获的KPI无法达标,即使我们付出100%的努力,也只能取得平庸的成绩!

③为理想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抗外界压力,才有机会得偿所愿

王坚用了10年的时间在同事和整个社会的质疑声中将阿里云项目成功落地。同时,在11月22日公布的2019年新增工程院院士名单中的,他也是唯一一个民营企业的技术人才。

当10年前,他空降到阿里进行新技术研发时,这个消耗公司大量资金,迟迟出不了成果的项目让大家对王坚诟病很多。最惨的时候,他项目组的员工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他一个人加班加点的在机房忙碌。没有人愿意跟他在这个看不到希望的项目中耗费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王坚自己却对所做的事情非常坚定,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坚持下来了,才有了如今深入到我们生活每个角落的云服务!


《三傻大闹宝莱坞》:被安排的不只是法罕,而是我们很多孩子


我们想做的事能不能被人理解可能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如果你自己都怀疑自己的选择,又如何说服别人支持你呢?王坚说服了马云,在困难的时候,只有马爸爸给他支持,而他也用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结语

我知道对于《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有过很多解读,但我发现很少有作者只站在法罕的角度来做深度解读。法罕可以说和我们现在很多孩子都类似,一直被父母安排着,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喜欢什么。

我们需要像法罕一样,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认识自己。作为普通人,我们的悟性可能并不高,但总有些事是我们擅长的!如果有一天回过头来,我们依然会对今天的选择说一声:“YES”那我觉得这一生的光阴就算是没有白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