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英國想強租香港一百年,清政府未妥協,為何寧開戰也只租99年?

sunyoson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靠著自己相對先進的國力的清軍的系統性指揮混亂,雖然在戰爭之中出現過關天培,葛雲飛等積極抵抗英軍的事蹟,也有三元里民間自發組織的抵抗英軍的民間行為。但是從綜合國力上看,因為英國經過幾次工業革命以後已經成為了在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工業化資本主義國家之一,但是還在沉迷於天朝上國的清朝對此毫無所知,在鴉片戰爭中敗了下來,雖然簽訂了南京條約,但是清朝為什麼只租借了香港99年?

1:一無所知的清朝

其一:閉關鎖國導致落後

在清朝的大多數皇帝的觀念和行為上,他們基本都奉行閉關鎖國的國策,除了康熙尊重和接見外國的科學知識和傳教士外,其餘的皇帝基本都把洋人和他們帶來的事務看做洪水猛獸,乾隆和馬嘎爾尼的對話更是把這種觀念集中化。除了少數的開明派,大臣們和皇帝們依舊是以祖宗家法和天朝上國麻痺自己,他們所倚重的綠營和八旗更是軍備廢弛。

其二:鴉片的流入

平心而論,在鴉片這件事情上,道光還是背黑鍋的存在,在康熙開始,鴉片就小規模的偷偷進入清朝。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鴉片馬上就變成了洪水猛獸。於是在大臣們的建議下,道光派出林則徐去廣州禁止鴉片。林則徐在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的信念下在虎門一舉成名,但是這舉動也極大的惹火了英國人。

2:在南京城下喪權辱國

其一:貿易戰的大打出手

本質上是因為鴉片所產生的戰爭,但是究其原因是因為清朝對外國出口的茶葉順差引起的不滿。於是英軍組成艦隊殺向中國。在清朝還在怎麼打爭的面紅耳赤的情況下,英軍沿著海岸線一路從廣州北上,封鎖中國的海岸線,特別是對廈門等地的封鎖,造成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途徑的流失。在一路攻擊北上推進的情況下,英軍一路沿著中國的海岸線把廣東,福建,浙江打了個遍,到了長江口,英軍隨著長江一路北上。

其二:清朝委曲求和

當英軍沿著長江口來到了南京和鎮江附近的時候,雖然在各地都組織過抵抗的清朝這時候顯得焦頭爛額。看見英軍來到了內地的核心的時候,清朝害怕英軍佔據鎮江和南京,這會導致大運河和漕運的阻斷,對清廷的財政和糧食會造成致命打擊。出於這個顧慮的清朝派出要員趕赴南京議和。於是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除了賠款之外,清朝割讓了香港,並且被迫開放五口通商口岸。

其三:香港的租借期

一開始,英軍打算割讓舟山,但是發現舟山的港口並不太合適軍艦駐紮,於是轉而要來了香港。但是英軍為什麼只要了香港九十九年的租借期呢?原來,當時的列強們在侵佔各地,把別的國家劃分成他們的殖民地的時候,也制定了一系列規則,超過99年,那就是他們的領地了,因此,清朝寧願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