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魚露是哪裡常用的調料?用它可以做什麼好吃的菜?

有間食堂


魚露,記得第1次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追在人家屁股後面問,才明白原來是一種調味品,帶著好奇心走進了超市,看到它的模樣,從此以後就認識了魚露。

魚露是哪裡常用的調味料

魚露是福建、廣東等地區常見的調味料,潮州菜,東南亞料理,閩菜中常用的調味料。

魚露又叫做蝦醬、魚醬油,在製作原理上和我們經常用到的醬油有著相似之處,醬油是用小麥大豆為主要原料,現在也有用麥麩豆粕還有別的為原料的,經過高溫加熱能夠殺死當中的微生物,其中澱粉和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會發生改變,容易被微生物利用。

再加入“曲”混合攪拌均勻,在一定溫度下,米麴黴會生長繁殖,分泌出不同的酶,而產生了濃郁的鮮味,再經過各種複雜的化學反應,醬油的顏色和豐富的香味就出來了,把發酵過的液體分離出來,就成了我們今天經常食用的醬油。

而魚露的原材料是一些經常不方便食用的小蝦、小魚或者水產品加工出來的邊料,這些在以前都是丟掉的,後來人們發現裡面有一種獨特的鮮味,才開始放入鹽進行自然發酵製成了調味品,也就是通過發酵把蛋白質水解成了小分子,氨基酸和多肽,成了味道鮮美的魚露。

魚露可以做什麼好吃的菜

蠔烙配魚露,外焦內潤,鮮上加鮮。

做法:

1、新鮮蠔清洗乾淨,瀝乾水分。

2、打入雞蛋,加入番薯粉,鹽,味精,充分的攪拌均勻,蠔中全部滲入,攪拌成糊狀態,利用蠔自身水分,不需要額外添加水。小蔥清洗切碎放入,攪拌均勻。

3、開火,把平底鍋燒到足夠熱,放入豬油,糊一邊攪拌一邊倒入鍋中,使其均勻的鋪滿鍋。調到中小火,會聽到發出喳喳的聲音,四周變黃,蠔變透明,翻面,可以整個翻面,也可以把蠔烙切成小塊翻面,周圍再加入一點豬油,煎至兩面成金黃色即可,搭配上香菜、魚露食用。

溫馨小提示:

1、魚露可以直接淋在蠔烙上,還可以撒一些胡椒粉上去,但是魚露有隱形鹽存在,要把控好量,以免鹹,鈉攝入超標。

2、也可以用別的澱粉來代替,但是儘量使用番薯粉,蠔烙吃起來口感有彈性。

總的來說,魚露起到調味、提鮮作用,更加適合做一些海鮮菜品,比如說泰國蟹盒、清蒸鯽魚等等,能把海鮮的鮮味發揮到極致。

崇尚美食的靈魂總會相遇,就像你等到我,而我等到你一樣!歡迎大家留言點贊關注轉發!

我是王梅子


魚露:性寒,味鹹鮮,歸胃腎小腸經。魚露味道鮮鹹,是可和醬油等復配一塊食用的調味品,產於福建 廣東等地。魚露適用於 煎 炒 蒸 燉 醃 等各種技法制作食品,尤宜調拌菜或做蘸醬料用,也可調製鮮湯和湯菜類等食品菜餚。粵菜中還常用其醃製 雞 鴨 鵝等烤制肉類食品。

魚露:又名魚醬油,福建當地多俗稱魚油,是各種小雜魚和小蝦米加鹽醃製 再加上蛋白酶和利用魚體內的有關酶及各種耐鹽菌種發酵,使魚體蛋白質溶解,再經過曬煉溶化 過濾 再曬制等工藝 除去魚腥味,再過濾 加熱滅菌而成,味道鮮美 是可和醬油等復配一起使用 或替代醬油直接單獨使用的調味品。

魚露含有的氨基酸很豐富,含量較多的是穀氨酸 多肽等鮮味物質,魚露的烹調運用與醬油相似,起到增鮮 增香 調色的作用。魚露除廣用於粵菜 閩菜外, 逐漸也成為東南亞料理中常用的調味品料,在泰國和越南等國家的料理範圍 包括海鮮 沙律以及其它菜餚的烹製也常用到。

魚露也是製作沙茶醬的主要配料之一。

魚露的製作方法:

魚露製作比較複雜,要經過5道工序。

1,鹽醃,一般在漁場就地加鹽 趁鮮醃製

2,發酵,通常以自然發酵為主,將鹽醃製後的魚蝦進行多次翻拌使魚蝦在酶的作用下分解。

3,成熟,分解完畢後 移入容器中進行曬制,曬足30到60天左右 逐漸產生香氣而趨於成熟

4,抽濾,抽出清液 即得原油,濾渣以後一般再浸泡過濾幾次。過濾的渣可做飼料或肥料。

5,配製,取不同比例原油 中油等按比例混合,即成為魚露,魚露一般分6級,級別越高 質量品質越好。


食品技術


大家好。

魚露是一種以小魚蝦為原料,經過醃製、發酵、熬製等程序生產出來的一種調味汁,顏色和我們常用的生抽差不多,有鹹鮮味,作用也和生抽差不多,調味用的,在我國的廣東、福建還有一些東南亞地區比較常用。

可能有些小夥伴受不了它的味道,覺得有些許腥臭味,其實它在加熱烹製菜餚的時候味道就會揮發掉了,大家可以勇敢嘗試。

下面給大家介紹4種魚露的家常烹飪用法。

一、炒雞蛋

炒雞蛋是我們餐桌上出場率極高的快手菜,在炒雞蛋的時候加一點魚露可以提鮮,會讓這道普通的菜餚味道更好。

1、雞蛋四個打散,加入一把蔥花(大蔥小蔥都可以,我家人比較喜歡,不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不加),一勺魚露,一勺葷油(增香用,可以先用微波爐高火溶化後再加進去),適量鹽,攪拌均勻。

2、起鍋燒油,開始冒煙後調小火,下入雞蛋翻炒至凝固即可。

二、簡易煎牛肉

醃製牛肉的時候加入魚露可以讓牛肉很快醃製好。

1、牛肋條半斤洗淨切成片(切薄一些,牛肋條有肥有瘦,喜歡瘦的小夥伴們可以買牛上腦),加入2勺魚露,3勺蜂蜜,1勺香油,一大把大蔥絲,一小把白圓蔥絲,一勺蒜末,攪拌均勻,醃製10分鐘。

2、鍋內刷一點油(如果用的是牛上腦這種比較瘦的牛肉,可以適當多倒一些油),倒入醃製好的牛肋條翻炒至變色後再炒3分鐘就可以出鍋。

三、煮方便麵

煮方便麵的時候加點魚露可以讓湯汁更鮮。

1、鍋中加入500毫升水(可以看下包裝袋上是否建議加多少水,如果有,按照說明加水),大火煮開。

2、放入調料包、1勺魚露和麵餅煮3分鐘,可以邊煮邊把面提起來,這樣面不至於一直在水裡泡著,吃的時候更有嚼勁。喜歡加雞蛋或者火腿腸等的小夥伴們煮麵的時候一起放裡就好。

四、兌火鍋蘸料

我一般吃火鍋的時候會放一勺麻醬(一點點倒入溫水澥開),適量韭花醬、腐乳,半勺白糖,半勺魚露,幾粒泡小米椒(最好再倒點汁),再撒上適量蒜末、蔥花和香菜,攪拌均勻後蘸著涮好的肉吃非常美味。

勺子就是一般家用喝湯的勺子。

以上就是我家魚露常用的幾種方法,小夥伴們還有什麼妙用歡迎評論區分享哦。

我愛美食、愛生活、愛分享,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回答,請大家關注、點贊、轉發哦,也歡迎大家和我互動。

胖廚娘


魚露是一種經過發酵而形成的東西,它的裡面含有了很多的營養物質,大部分人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這種東西它不適合直接吃,作為調料品才算是最為合適。或者是將它作為配菜,混合其他食物一起吃,也能夠產生不一樣的美味。魚露算是南方特有的一種調味品,有著獨特的風味感。在製作美食的時候,如果可以加入一些魚露,能夠提升食物的口感,讓美味度更高。

那麼是如何製作魚露的呢?這是用水裡面的一些小魚蝦經過了發酵而製成的獨特醬料,那自然裡面的味道會有一點鹹,但是鮮味特別的足,算是一種調鮮品。接著我們再來談一談可以用魚露可以製作出哪一些菜呢? 第1道菜,蟶子魚露炒通菜。首先我們需要準備以下這些材料:空心菜、料酒、豆鼓、魚露、紅尖椒、蒜、蟶子。值得注意的是,蟶子買回來要先經過處理,最好在鹽水裡面放上兩天,讓它清除裡面的髒東西,然後再用手將它身上黑黑的部分去掉,接著洗乾淨。材料準備好了就先燒一鍋加了料酒的水,再將蟶子放進裡面,水一開,把水倒掉就能發現肉和殼已經分開。接著在鍋裡面放油,先將蒜炒一下,再把空心菜倒入進去。接著將鍋裡的東西裝好,又倒入一些蒜,豆鼓,辣椒,稍微的炒一會兒再放入蟶子。等炒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將通心菜又倒回鍋裡面一起翻炒,最後加入一些調味品就可以出鍋了。這道菜是相當的香辣十足,而且還有著濃濃的鮮香味,是非常好吃的一道菜。



第2道菜,魚露燜雜菌。首先準備的材料有:香菇、草菇、袖珍菇、魚露、姜、糖、鹽。先向鍋裡面放油,再將薑片丟入,翻炒一番之後加入清水、魚露、鹽、糖,將鍋蓋蓋上,讓它在裡面慢慢的收汁。這種方法其實非常的簡單,大家有機會在家裡面就可以試著做一下。不過它簡單並不代表菜的味道就不好,我們都知道菌類都非常的鮮香,而當它們的鮮香配上了魚露的鮮香後,味道真的會更上一層,鮮到人的心裡。
瞭解完了魚露這種調味品之後,大家以後就可以買點回家備著,當要做一些比較鮮的食物時,就可以用到它了。而且它的保質期也比較久,一般都是12個月,所以不用怕買了用不完浪費的情況出現。


合肥美食達人


用中原人的概念解釋,魚露就是魚醬油。我們的醬油用大豆發酵曬制,魚露是用魚蝦曬制。

所以,內陸人用豆醬,沿海人用魚醬,此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再說了,沿海人有那物質便利,不稀罕的小魚小蝦,用來曬醬,也是廢物利用。內陸人就沒這條件,但有豐富的豆類資源,曬制的豆醬同樣是傳世美食。

魚露和豆醬油相比,營養都很豐富。一個是動物蛋白髮酵而成,一個是植物蛋白髮酵而成;魚露適合做海鮮,豆醬油適合內陸菜餚。

兩種醬油製作的原理和方法也一樣,都是先行發酵,再曬成醬,然後提取醬油。這道美食,歷史很久遠,最早的孔子《禮記》就有記載。那時候做菜不像現在,都在鍋裡調好味道。而是白水煮熟,或者烤熟、蒸熟、炸熟,不給調料,然後蘸著醬料吃。而且不同的食物,蘸取不同的醬料,比起現在的醬還豐富。

也就是說,那時候就有魚醬蝦醬肉醬芥末醬,100多種醬。後來到了唐朝官府菜,飲食文化有了高度的發達,才絕大部分改變成如今的做法和吃法。不再菜是菜,調味料是調味料,而是做菜的過程中就把五味調和。當然如今還有古人吃法保留,譬如北火鍋蘸料,大蔥蘸醬、魚生,以及飯就菜,還都是古風流傳。

按著不同地域的生活習慣,內陸還是用著豆醬油順手順口,魚露是沿海地區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或者可以說,魚露是海鮮的必須調味料。

因為魚露跟醬油同樣的提鮮出味作用,所以,一般的需要提鮮的葷素菜,都要用到魚露。用法也和醬油一樣,做到需要入味時加入。譬如爆炒上海青,先蔥姜爆鍋,放入青菜爆炒,變色後放鹽,回軟時倒入魚露,沒了水氣關火出鍋裝盤上桌。


普濟


先講講魚露和它的歷史文化,再放配方~

一、概述:

魚露,英文fish sauce,歸入醬汁類調味品,用魚或鱗蝦製取,製取方法是用鹽掩蓋鮮魚,等待發酵並陳化兩年或以上時間。低鹽、加曲發酵、縮短陳化時間是後來的地區變化。現代食品工業製取的魚露含鹽量為10%到30%。

有些便宜貨是用取過魚露的剩餘物加水煮再過濾得到的!所以魚露的好壞,其實是吃的出來的!

魚肉蛋白髮酵賦予魚露豐富的穀氨酸鹽,這是鮮味來源。魚露鹹鮮,有魚腥味,不濃稠液體,接近生抽顏色。

在地區風味上,魚露是東亞和東南亞風味的標誌,廣泛使用於泰國(น้ำปลา)、越南(nước mắm)、老撾、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烹飪中。即可用於菜品烹飪過程中的調味,也可以用於製作蘸醬。

魚露的鮮味成分主要有肌苷酸鈉、鳥苷酸鈉、穀氨酸鈉以及琥珀酸鈉,鹹味主要以氯化鈉為主。不同鮮味物質一起,會發生味道的倍乘作用,會讓鮮味加倍增加,所以魚露比醬油更鮮。

二、歷史文化

Fish Sauce,魚露,同時有兩個發源地,古中國和古希臘。

先說咱中國,23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用魚和鹽+豆製品發酵製作“醬”的記載,這個醬就是魚露的原型。所以也別說魚露發源於沿海城市啦,在古代河魚也是闊以做魚露的。漢代制醬才把魚和大豆分開,這時,打醬油就是獨立的打醬油了,不會順便打到魚露。

日本有種叫做鹽辛的調味品,是用魚的內臟加鹽發酵製作,腥臭得很,也屬於fish sauce這個大類。

這就要說某百科上面說魚露原產福建廣東、20世紀在西方流行的說法不正確了。順帶說一句,悟空問答就是這個好處,原創回答,別搬運某百科,才能有正確知識。

再說古希臘吧,用魚和海鮮加鹽發酵成調味汁,叫做garum,後來出現的Liquamen,是類似產品。圖二是古羅馬製作魚露的遺址,挖坑做。

現在西餐調味用的李派林汁或者叫辣醬油(Worcestershire sauce)的,就是經過調味的魚露。這個的魚用的鳳尾魚,就是凱撒沙拉里面很多人吃不慣的那種魚。

三、經典配方

1.泰汁( Nam phrik:น้ำพริก ),泰汁的本質就是魚露加辣,但是要調進各種香味和酸甜味,魚露天生就是為這般五味調和、充滿熱帶陽光激情的醬汁而存在的!

先放一個西方人家庭口味的版本,再說明一下幾個要點。

5 tablespoons Thai fish sauce,5湯匙泰國魚露

1⁄2 cup fresh lime juice,1/2杯青檸汁

6 sliced birds eye chiles,6片小米辣

2 teaspoons brown sugar,2茶匙棕糖,

2 cloves garlic, minced,2瓣蒜

好了,重點來了:姜沒加!如果有棕櫚糖更好!小米辣明顯不夠啊!香茅可以放進去浸出味道來哦~

2.還有一種泰式甜辣醬,nam jim (น้ำจิ้ม)。這個要用搗的~是查過的歪果仁配方中最大多數人喜歡的~

1/4 cup fish sauce ,1/4杯魚露

6 tablespoons freshly squeezed lime juice ,6湯匙新鮮青檸汁

4-5 garlic cloves ,4瓣蒜

3-4 tablespoons palm sugar, 3湯匙棕櫚糖,

4 red shallots minced ,4個紅甘蔥

3-8 bird’s eye chiles (to taste)Thai Dragons or,3個小米辣, Serranos can be used

1/4 cup chopped cilantro leaves or 1 fresh,1/4杯香菜杆切碎 cilantro root (best flavour!)

Pinch of salt ,適量鹽

那麼,接下來就說這兩種汁吧,涼拌菜和做油炸物蘸醬,都好吃!

四、個人秘訣

1.魚露和羊肉絕配吧!魚羊鮮的道理,大家都懂。

調羊肉的蘸醬,豆腐乳、野山椒、姜蔥蒜,再加魚露,堪稱逆天!魚露和那幾樣不僅出奇的搭調,還能產生一種獨特的風味!燴羊肉也可以加哦~

2.蒸魚豉油裡面加一點,哈哈,回味無窮。





名廚豬小食


魚露,一種非常清亮通透的琥珀色液體!

它是哪裡常用的調料呢?

魚露聞著有一股魚腥腐臭味,嚐起來卻是鹹香鮮美。廣東潮汕和福建沿海用得多,主要當成調味料和蘸料來用呢!這東西就跟香菜、榴蓮、臭豆腐一樣,喜歡的人愛不釋手,討厭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反正我挺中意的,😊!

魚露怎麼用?

➤五花肉煮熟切片,沾點魚露辣椒,不是一般的好吃!

➤粿條落魚露,絕了。

➤魚蒸好了,淋點魚露。

➤炒菜煮麵都喜歡加,吃蠔烙更是必不可少。

小結:炒菜、蒸魚、煮魚、煲湯、醬菜、蘸料都能用上哦(๑•̀ㅂ•́)و✧。

舉個具體例子:生醃蟛蜞(一種小螃蟹)😋。


準備蟛蜞10只芹菜1朵,蒜頭3瓣,姜3片,小米椒2顆,醬油2勺,魚露2勺。

①取一個保鮮盒,加入醬油和魚露,加入適量涼白開,拌勻。

②將芹菜切小段,蒜頭、薑片、小米椒切小粒放入保鮮盒中拌勻。

③將蟛蜞放入保鮮盒。接著放冰箱低溫醃製24小時即可食用。

真是百搭的魚露呢!這麼百搭的魚露咋做出來的?

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只有新鮮的海魚和鹽哦!(傳統工藝)經過醃漬、發酵、過濾,最終獲得汁液。根據過濾和勾兌工藝的差異,魚露分為不同等級。其中只經過一次過濾的顏色最深,質地濃稠,帶有微量油脂,味道最為豐富。

※傳統工藝非常費時,大約需要2年。而現代工藝僅需大約2個月。

你知道魚露的歷史嗎?

在中國,魚露可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當時缺乏保鮮技術,大量擱置的魚蝦靜悄悄的發酵著,流出褐色液體。人們意外地發現它別具風味,並將其流傳至今。發源地是廣東潮汕和福建沿海,經早期華僑帶往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並順利地發揚光大。如果上往買魚露,隨便搜搜,除了國產魚露,也能搜出不少泰國越南的呢!

-END-


林妹子愛做菜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魚露並不是哪個特定地方的常用調料,魚露屬於整個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在東亞順著海岸線直朔:從對馬島,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閩南,兩廣,越南,泰國,緬甸…乃至整個東南亞,都有魚露的若隱若現的身影。



魚露最早出自我國的商周時期,在春秋時期成書的《大荒紀年》中已經很明確的提到山東半島的夷人醃魚榨汁的技藝,並把魚露貢獻給商王的記載。可以說中國是最早發明魚露的國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但世界人類的文明都有共同性。比商周稍晚的古希臘特里克文明也發現了,當時的島民用海魚加鹽後放入發酵池中使其軟化成為濃稠的醬汁。它其實也可以算是一種魚露。古希臘時期的阿基米德曾經發明瞭一種類似中國胡辣湯的湯菜,其中就放了魚露。

這種魚露,還被腓尼基人帶到了地中海沿岸的各個地區,特別是傳入了北非地區。到了古羅馬時期,迦太基人也非常喜歡這種魚汁。直到現在意大利南部及其周邊島嶼,仍然會發酵這種臭臭的魚汁。

(愛斯基摩人的臭魚頭)

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也會把抓到的海魚頭砍掉之後加鹽使其漚爛發臭,最終獲得魚汁。它其實也可以算作一種魚露,一種鹹魚頭汁液太珍貴了,因為可以補充極地居民的急缺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到了大航海時代。魚露又被殖民者帶到了美洲地區。所以從以上信息可以得知,魚露是屬於全世界,他並屬於某個單一地區,而是屬於全世界的美味調料。

(釀造中的魚露)

魚露的用法很多,無論是炒煎燜燉煮,還是作為蘸食的調料都是可以的。而且無論和別的任何調料混用,都不會掩蓋住魚露本身的鮮美。閩南的蚵仔煎沒有了魚露就像失去了靈魂。錦州小菜沒有了魚露,鮮美就無從談起。朝鮮泡菜沒有了魚露根本無法下嚥。

這種調料生於腐朽,卻又使食物能化腐朽為神奇。的確稱得上是勞動人民幾千年的智慧結晶。這裡就簡單的說一道以魚露為主要調料的菜餚:拜神肉。



  • 五花肉清洗乾淨,冷水下鍋。夾薑片,料酒衝冠,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撈出放涼後切片。
  • 將五花肉切成0.5~0.7釐米左右的厚片。用溫水稍微清洗浸泡一下,去掉表層的油脂。
  • 鍋裡放少許油,下五花肉中火慢煎,到兩面金黃時迅速澆入魚露,魚露非常鹹,切勿倒多。
  • 待魚露燒乾。撒少許蔥花,或者蒜苗碎的即可出鍋。

拜神肉為潮汕地區的特色小菜。所用的是以前祭祖之後的白煮肉。作為一道文化名片流傳至今。如果嫌五花肉太肥的話可用前腿肉代替。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


瀾饞食記


魚露也叫魚醬油,是一種用小魚蝦作為原材料,經過醃漬、發酵得到的橙紅或者棕紅色汁液,其鮮味非常強,而且營養豐富。魚露含有18種以上的氨基酸,其中包含人體必需的全部8種氨基酸、多種礦物質,而且由於製作原料就是水產品,所以魚露也含有其他食物和調料少有的牛磺酸。可以說在眾多的調味料當中,魚露屬於風味和營養都比較突出的一種。

其實把魚露叫做“魚醬油”我覺得有一點奇怪,事實上相比較於現在使用黃豆、麵粉為原料釀造的醬油來說,魚露的形式才更接近於“醬油”最初的樣子,可以說魚露的存在形式是早於醬油的。醬和醬油是同根同源而生,在周朝時期天子每次進餐要擺滿六十種醢,這個“醢”就是用肉、魚等製作的醬,其製作方式與現在的魚露也是十分相似。只不過用魚、肉製作的醬和醬油實在太過金貴了,後來才慢慢發展、演變為用豆、穀物為原料製作的醬和醬油。

【魚露的用法是怎麼樣的呢?】

魚露的用法十分廣泛,可以說與醬油是高度一致的,除了它不能像老抽醬油那樣顯著為燉煮的菜餚上色之外,無論炒菜、點蘸、涼拌皆可。

魚露最為常見、方便的用法還是點蘸,比如:

魚露加青檸檬適合淡水魚生;

魚露加黃檸檬適合鮮蝦刺身;

魚露加生蒜更開胃刺激,加熟蒜更鮮香濃郁;

魚露搭胡椒則是比較通用的組合。(吃蠔烙一定要蘸這個哦)

不過由於魚露本身的鮮味特別強,而且會有一些揮發性含氮化合物,可能吃不慣這個味道的小夥伴會覺得有點腥或者臭似得味道,所以初次嘗試的話還是添加一些辣椒、生蒜之類的調合一下。用來炒菜也是不錯的,足夠的熱量會激發鮮味,削弱過於直接的味道。

除了上述常規用法之外,魚露其實是製作很多泰國菜、越南菜不可或缺的調味料,幾乎大多數與海鮮有關的菜餚,只要加適量的魚露、檸檬和辣椒進去,就會瞬間變成印象中的東南亞一帶的風味。

雖然魚露是誕生於我國的,但是其流傳的很廣,對於其他國家的飲食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越南飲食和番茄醬了。

魚露幾乎成為了越南美食的根基本味,越南菜的烹調中最常用來增香提味的有大概4種,那就是:蔥油、炸幹蔥、花生碎和魚露。可以說魚露對於越南美食的重要性,就有點類似紅油豆瓣醬對於川菜的重要性、芝麻醬對於老北京美食的重要性,畢竟我國古代時期對於周邊國家的美食文化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魚露與越南美食的關係相信大家都好理解,但是“魚露和番茄醬”這倆東西放在一起好像有點八竿子打不著的意思是吧,可事實上魚露就是番茄醬的起源哦!

英文中番茄醬一詞“ketchup”的發音是一個音譯,來自於閩南語中的“魚醬”的發音,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番茄醬還有“catsup”、“catchup”之類的拼法,這都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模仿當時中國詞彙發音而創造出來的單詞。而在英國早期的一些食譜中也有說以前的“ketchup”指的是一種魚醬,只不過這種調味料先是由我國流傳到了東南亞一帶,然後被英國人帶回了歐洲成為了昂貴的調味品,在之後的幾百年中經歷了不斷的模仿、演變,慢慢的還發展出了魚加蘑菇的版本,19世紀番茄從南美洲傳入歐洲,算是給“ketchup”(番茄醬)迎來了最終轉變的機會,不過這個時候的“ketchup”已經與魚露相去甚遠了。


跪射俑


魚露,是我國潮汕,以及福建一帶特色佐料,後來通過華人的味蕾,將魚露的足跡遍及整個東南亞,其中又以越南和泰國的魚露最為出名。

眾所周知,越南米粉名揚世界。越南米粉提鮮離不開魚露,雖然魚露原產自中國,但經過數百年的演變,越南魚露,已獨具特色。它與中國魚露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國魚露用小魚蝦釀製。而越南的,只採用黑色鳳尾魚。

鳳尾魚個小,體長大多在13CM左右。漁民將捕撈回來的黑鳳尾魚,放入一個直徑2-3米,高4-5米左右的大木桶。每放一層鳳尾魚,就得往上面撒滿海鹽,層層疊疊直至堆滿整個木桶。最後將大木桶,封得嚴嚴實實的。

等六個月後,打開木桶上的水龍頭,流出琥珀色的液體,便是已經釀製好的越南魚露。

魚露在越南人的餐桌,可以說用的最廣,其江湖地位不輸於中國普通家庭用的醬油。

潮汕人用魚露開發出了魚露南瓜、魚露涼麵、魚露醬汁、潮州蠔煎等特色佳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