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釣好“圓吻鯝”並不難,選位和調漂是關鍵,方法對了越釣越多

​說到鯝魚大家都不會陌生,不過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黃尾鯝,其實鯝魚是一個大類,黃尾鯝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今天要說的這種魚也是鯝魚的一種,學名為“圓吻鯝”,其體態特徵與黃尾鯝類似,甚至在釣法上也有相同之處,所以如果你擅長釣黃尾,那麼圓吻鯝應該也不在話下,當然瞭如果你兩種魚都不會釣,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就可以了,從釣位的選擇、餌料的開制以及浮漂的調釣我都會說清楚供各位參考。

想釣好圓吻鯝,你要明白幾件事:

1、圓吻鯝的基本信息

2、圓吻鯝喜歡待在哪些地方,釣位如何選擇

3、圓吻鯝愛吃什麼,應該用什麼打窩,餌料如何選擇

4、釣圓吻鯝應當如何調漂,釣鈍還是釣靈

說實話這種魚的味道很一般,而且刺比較多,我個人倒是沒什麼特別大的感覺反正是吃得少,只是聽我們這邊經常釣圓吻鯝的人基本都這麼說。難吃為什麼還要經常釣呢?首先是數量多,野河遇到它們的概率比鯽魚、鯉魚可大多了,有時候其它魚不好釣就會釣圓吻鯝,儘量避免空軍;其次圓吻鯝拉力比較強,中鉤後很會掙扎,手感還是不錯的,小的易結群連桿機會大、大的不結群但拉著很過癮。

釣好“圓吻鯝”並不難,選位和調漂是關鍵,方法對了越釣越多

小圓吻鯝

想釣圓吻鯝,你就得了解它的基本信息,至少見到了要認得出來

圓吻鯝主要分佈在南方的各大水域,體型長而側扁、鱗片細小呈銀白色,背部顏色較深為青灰色,頭小嘴小,吻圓鈍且突出,口下位、橫裂,下頜有很發達的角質緣,這種頭部包括嘴部的構造和黃尾是一樣的,也是釣友們覺得難釣的原因之一。圓吻鯝是初級淡水魚,主要棲息在江河溪流的中下層水域,個體不大我個人釣到的大部分都和白條差不多體型,稍微大點的就二三兩,超過半斤比較難遇到,個人最大釣過一斤左右的(七八兩左右)純屬運氣。這種魚的食性非常雜,主要以藻類、植物碎屑為食,也吃浮游生物、水生昆蟲等等,自然水域也就只有這些東西,所以凡是雜食性魚基本都吃這類東西。

圓吻鯝喜歡待在哪些地方,釣位如何選擇

有些地方沒有這種魚,有些地方則特別多,所以你要是想釣肯定得先弄清楚水裡有沒有這種魚才行,當然了數量極少和沒有基本就一個意思,自然水域不能和魚塘比,數量不多沒辦法搞。如果河裡能夠保證有一定數量,那麼我建議你先找有石頭的釣點,因為石頭上會長一些綠藻、青苔之類的東西或者石縫會兜住從上游衝下來的食物,小體型的魚最喜歡來這找吃的。

第二種地方是有水草的地方,不過水草有要求,據我的經歷,一些根不長在水底、整株漂在水面上的草沒啥用,例如菱角、水葫蘆等等,這種地方不是不聚魚,只是針對圓吻鯝不太行,要找就找沉底型的水草,即整株都在水裡的,這種魚比較活潑喜歡玩鬧、遊動,所以釣點水草不能太密集,如果水草實在比較密,那至少不能找那些從水底長到水面,覆蓋一大片地方的釣點,這種地方圓吻鯝不怎麼愛去。第三種地方是微微有水流的地方,這種地方夏秋等高溫季最容易看見它們的身影,原因是溶氧量高、食物多,前面都忘記說了圓吻鯝對溶氧量要求挺高的。

釣好“圓吻鯝”並不難,選位和調漂是關鍵,方法對了越釣越多

釣點近岸要有大量亂石(指水下)

找到釣點還不行,你還得注意水深,我個人建議這種魚不適合釣太深,一般1~3米足矣,除非是整個釣點普遍深的地方那沒辦法。有石頭的地方儘量釣淺,因為水淺,石頭就能被光照影響,長一些青苔出來,這樣就會吸引圓吻鯝,有風浪的時候,也是淺水的石區食物、養料最多。有流水的地方包括進出水口,你也選擇釣淺點,這種地方氧氣夠充足,即使是夏天也不會缺氧,魚絕對是喜歡待的,唯一要考慮的是安靜垂釣或使用長杆避免驚魚。如果是釣水庫或一些泥沙底水質又比較好的地方,在沒有障礙物的前提下,可以適當釣深,但基本也是在三米左右,再深的話就沒必要釣底了。

釣好“圓吻鯝”並不難,選位和調漂是關鍵,方法對了越釣越多

圓吻鯝愛吃什麼,應該用什麼打窩,餌料如何選擇

圓吻鯝是雜食魚,同時又是小體型魚,所以餌料窩料不用特別講究,只要它來了必定是會吃的。釣小魚尤其是鯝魚一類,我永遠偏愛腥味餌,而且明確是蝦粉腥,我不敢說腥味最厲害,但肯定不會差。當然了,天熱的時候可能餐條、麥穗等小魚會來分一杯羹,這些雜魚是中上層魚,而圓吻鯝是中下層的,所以這個時候餌料可以改為香甚至清香,但要記住,做這個改變主要是為了避開一些非目標魚的雜魚,如果沒有餐條、麥穗,我仍然會加點腥。

相比餌料味型,我倒是更注重狀態,大部分圓吻鯝或者說能夠讓你連桿那類體型的圓吻鯝,體型都不大、嘴巴很小,所以餌料還是應該以細膩、霧化、輕為主。建議用四號鯽、六號鯽、紅魔、藻元素、小粉餌、伏鯽這一類餌料(此類餌料只是舉例)。圓吻鯝的產卵繁殖季通常在5~8月,5月份為高峰期,我們在三四月份去釣的話,考慮到魚要為產卵做準備,更要用動物蛋白高的餌料,而且三五月份水溫並不是特別高,從這層面講,味道腥一點也是有幫助的。

釣好“圓吻鯝”並不難,選位和調漂是關鍵,方法對了越釣越多

餌料狀態比味型重要,味型用腥或腥香

說完餌料再說說窩料吧,釣圓吻鯝的窩料最好辦,你去買最便宜的顆粒就行了,十塊錢三包或四包的那種。因為若不是資源極好的地方,圓吻鯝進窩沒那麼快,但一旦進窩很有可能是一群,鑑於此用顆粒是最合適的,打下去後讓它慢慢化,藉著輕微水流,顆粒化開後的碎屑還能飄散出去,等魚進窩要啃食大顆的顆粒也沒那麼容易,所以就會一直留在窩子裡。

當然了,我們一定要記得補窩,魚不來也要補(提前記下顆粒完全散開的時間),魚進窩後咱們根據上魚速度和個頭大小來判斷水底魚的數量,然後再決定什麼時候補窩、補多少,相比其他窩料,顆粒沒那麼容易死窩。

小技巧:

1、市面上不同種類的顆粒,溶散的時間不一樣,有些三五分鐘就化完,有些可以泡三五個小時,我建議你多買幾包不同種類的顆粒,然後混合打窩。魚多、進窩快、個頭小的情況,要打細一點、溶散快一點的顆粒;魚少、進窩慢、個頭大的情況,要大粗一點、溶散漫一點的顆粒。

2、你可以去網上購一些豆餅碎塊直接拿來打窩,那東西我記得可以泡很久,像花生枯、菜籽枯這類效果是好,但打下去一下就散了不行,要用就要摻些麵粉混成團打窩。還有個東西效果也不錯,就是用於拋竿遠投釣大魚的餅乾餌(也稱方塊料),這種東西也能堅持一兩個小時不化。

3、在人多的時候,除去地理位置的影響,要比別人釣的多,前期要拉大球、頻率要快,後期為了中鉤率可以拉小球,

但別等口,不吃就抽,頻率一定要稍快於兩邊釣友,釣這種魚越等口、越沒口。

釣好“圓吻鯝”並不難,選位和調漂是關鍵,方法對了越釣越多

大圓吻鯝

釣圓吻鯝應當如何調漂,釣鈍還是釣靈

調漂及靈鈍的選擇對於釣圓吻鯝是比較重要的,很多釣友魚在垂釣中經常發現信號很多、頓口很漂亮但起竿不中魚的現象,多半就是調釣方面出錯。

因為這種魚它的口是朝下的、又比較小,同時嘴部突出,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吃餌時頭部頂到子線,餌料未真正入口,浮漂就出現了信號,此時要是釣的很靈,空杆率自然變高。調釣本無定律,但我個人在熟悉這種魚以後基本先以調低釣低入手,比如前期調三四目、釣兩三目,後期魚慢慢進窩數量變多信號變雜亂,就調整釣目,改為釣三四目、甚至五六目。當然,如果你想直接釣鈍,調三四目釣三四目或者調平水釣兩三目也可以,前期的調幾釣幾沒有大礙,反正後期都可以調整。

子線的長短也不要忽略,釣這種小魚我的子線通常在10cm左右,如果你命中率很低,我建議把子線縮短至五六公分,然後採取小跑鉛釣法,即八字環觸底、子線橫臥,這樣做必然損失一部分信號但命中率應該是高的。喜歡用長子線,就不要用小跑鉛了,但也建議讓雙鉤餌老實躺底。不讓調搞目的原因是,調目大,餌料重,剛開始雙餌能壓下浮漂老實躺地,等餌料霧化餌團變小,浮漂的牽引力就會把鉤餌帶起來,可能就會變成輕觸底的情況,這樣假信號就多了。

釣好“圓吻鯝”並不難,選位和調漂是關鍵,方法對了越釣越多

釣鈍要用短子線

最後補充幾點:

關於竿、線、鉤沒做太大的介紹,這些其實和釣其他小魚、鯽魚沒有太大區別,總之是以精細為主,釣小魚要打頻率魚竿不宜超過4.5,線組能細就細,夏秋季節魚活性好,1+0.6也沒事,春季和初冬要更細一些,魚鉤方面細鉤條的袖鉤就行了,正常我用三號袖、四號袖,如果你釣的鈍如跑鉛,魚鉤可稍微放大一號,如果魚偏小釣的靈那就用小一號的鉤。

關於釣底釣浮的問題,我建議在魚數量不多的情況下還是釣底為主,口不好就帶點行程,如果釣浮基本也是釣中下層,可以在魚小密度高的地方使用或者釣點水底有茂密的水草的情況下使用。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