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母豬缺口大,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有哪些注意事項?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您好!發財馬來解答這個問題。

前言:後備母豬是豬場的未來,擁有足夠數量且保證健康繁育的後備母豬群,才是豬場持續發展的保障。如果說把整個豬場繁育母豬群看作數字10,後備母豬可謂是前面1,而哺乳母豬則是後面0。

只有後備母豬選好了,豬場才有好的後續。後備小母豬選擇建議:

  • 1.一般選擇3-4胎母豬的後代為宜,初選一般為20-25公斤,優選一般為50-60公斤後備小母豬為宜。外購小母豬時要選擇信得過的品牌後備母豬繁育場。

注意:選擇70日齡,出保育舍25公斤體重的後備小母豬。方便購回後快速在防疫保健、飼養管理上與本場母豬群同化。

  • 2.選擇性情溫順、母性好的。

注意:母性不好的(特別有異食癖),可能後續對仔豬有傷害,不予選擇。

  • 3.一般選擇大約、長白作母本。

注意:選擇優良遺傳品種,好品種產仔率高、瘦肉率高、繁殖能力強及生長速度快。

  • 4.選擇身體勻稱、被毛光澤、外觀健康的。

注意:體弱多病、體短矮小的不能留種,防止日後應用時影響繁育。

  • 5.選擇四肢勻稱、健壯且無趾蹄病的。

注意:避免偏腳趾的,且臥系的不能留種,防止日後影響採食及繁育。

  • 6.選擇乳頭對應勻稱,且有效乳頭不能低於12個。

注意:避免凹陷、無效奶頭,日常養殖中有的母豬產仔率高,一胎多達18個左右。而母豬有效奶頭為7對,此時就顯得捉襟見肘,奶水不夠吃或奶頭分不均。

  • 7.選擇陰戶發育正常,後驅發育豐滿的。

注意:陰戶過小或畸形不能留種,防止日後影響繁育。

後備母豬選好了,只是開啟了養豬致富的第一步,還需要後續母豬的飼養精細、管理到位配合:

1.適時並窩、配種。

  • 後備母豬在50-60公斤體重後合理並窩,一般7-8頭為宜。加強護養,防止打鬥。
  • 後備母豬在100公斤體重時加強運動管理, 防止過肥。
  • 後備母豬一般在8個月齡,體重在125-135公斤配種為宜,且在2-3個情期適配,配種2次以上(人為查情呈現靜立反應,粘液由稀變粘稠即可)。

2.加強飼養,適時限飼。

  • 後備母豬從60公斤以後合理限飼,飼餵後備母豬料1.5-1.8公斤/天;80公斤以後飼餵後備母豬料1.8-2.0公斤/天。
  • 看豬膘情,合理安排飼餵量,防止過肥或過瘦。對於過瘦的可適當加飼或“短期優飼”。
  • 供應充足清潔的適宜飲水,飲水中適時適量添加多維素、葡萄糖。

👍👍建議:注意保持飼料原料新鮮無黴變,預防熱冷應激。夏季飼餵避開中午高溫時段,冬季避免飼餵冰冷的飼料和飲水。

3.適時免疫保健,提高機體免疫力。

◇保健上

  • 後備母豬每3個月驅蟲一次,用阿苯達唑伊維菌素預混劑(1公斤/噸配合飼料)。
  • 後備母豬60公斤時,飼料中適量添加阿莫西林、替米考星及荊防敗毒散。
  • 後備母豬90公斤時,飼料中適量添加免疫金粉、芪貞顆粒及泰萬菌素。
  • 後備母豬100公斤時,飼料中適量添加多維素、解毒包或保健包。
  • 護養後備母豬腸道健康,飼料中適量添加微生態、發酵料、葡萄糖。

◇免疫上

  • 防重於治,合理免疫,注意使用劑量及疫苗質量安全。
  • 適時免疫豬瘟、口蹄疫、偽狂犬、細小病毒、乙腦、藍耳及圓環病毒等。

小結:生豬養殖貴在精細,母豬是當下豬場的“寶貝”,而後備母豬又是母豬繁育場的起點,做的好壞事關後續收益成敗。加強學習,苦練內功,做好當下,加油未來……

我是發財馬(張宏中)關注三農助力三農,歡迎寄語!

2019-12-05


發財馬


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國內牲豬供應不上,牲豬存欄量也偏低,為了緩解牲豬的缺口,唯一的辦法就是加緊培育能繁母豬!母豬養殖戶在挑選能繁母豬的時候,可以從仔豬中挑選合適的能繁小母豬,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是。1:看上一代的母豬使用性能要優秀。對這一代母豬的品種和個體發育,對於今後繁殖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不同的品種和繁殖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母豬養殖戶挑選母豬應從:品系、性能、和母豬的個體等方面來進行選擇。母豬的瘦肉率也要達到瘦肉豬的標準,而且生長髮育要快,繁殖性能也要高。2:母豬的品種選擇:太湖母豬、二元母豬、三元苗母豬、杜洛克豬、萊蕪黑母豬、蘇太母豬、長白母豬、梅山母豬、漢普夏豬、松江母豬、金華母豬……等等。3:小母豬的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的要求,母豬的嘴筒要短而平,下頜均勻,眼睛大而明亮。母豬的肩要寬,肩胛骨適中。頸的長短也要適中。優秀的前後肢結構,背要平直肌肉發達,胸要長而深,臀部要寬要長而且肌肉豐滿,骨盆要發達以便於產仔,尾根部要高。陰戶大而豐滿,陰戶形狀發育良好,而且平直向下延伸。需注意的是陰戶不能傾斜,不然會影響自然交配。乳腺發育良好,乳頭在7對以上,乳頭大小適中,間隔明顯,結構良好而且整齊排列,乳頭無內翻、受損以及粗大。四肢發達健壯有力,行動靈活。腿無內八字,和外八字。母豬的性格要溫馴,不狂暴和咬人,而且護仔性好。4:對準備繁育的後備母豬,8個月左右就可以配種。發情要正常,而且也易受孕。淘汰那些發情遲緩,久配不孕,和有繁殖障礙的後備母豬。保留產仔數高,泌乳力強,母性溫順,幼仔成活率高,母豬產後採食力強。5:母豬應做好防疫,提高病毒抗體,如高致病性藍耳病。6:產前一個月的乳腺發育,臨產前一個月是母豬乳腺發育的重要時間。這個時期發育良好往往對產後奶水的質量有著很大的關係。7:母豬產後掉膘顯著,懷孕時復膘迅速增重快,母瘦仔壯。在哺乳期食慾旺盛,消化吸收好。8:養殖母豬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人人一看都會,但要吃得了苦有一定的耐力,因為有些母豬是寒冬臘月的半夜三更才開始產仔,作為飼養人也要在半夜三更守護接產。我是邊看邊寫冉隆和,對於選後備母豬需要我們以及老喂母豬的人員一起來共同交流,您有更好的方法可在下方留言,歡迎關注我,謝謝!











邊看邊寫冉隆和


一般情況下在大型的母豬場,例如比較出名的就是在安徽蕭縣在選擇二元母豬時通常有6個方面來判定:體型、體重(日齡)、四肢、耳朵與尾巴、外部生殖器等。從不同的方面來觀察以及選擇二元母豬,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在小豬時我們一般不選擇留作種用,因為他有些特徵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只有等到50公斤左右時才可以選種。

總體選擇

小豬其實並不能看出是否適合留種,一般情況下要等到50公斤左右時我們才決定是否淘汰或者是選留,主要是根據以下的一些方面。

●體型:需要從兩側來看,觀察二元母豬的鼻子等、全身沒有膿包、全身沒有不平整的地方。

●體重:選做留種與否一般是在50公斤左右時,如果說日齡相同但是他的體重比較輕,這樣的豬應當淘汰不留作種用。一般我們在選擇種豬時,他們大約是在120日齡左右,這樣有利於馴化以及接種疫苗,最大的體重不能超過70公斤。

●四肢狀況:我們一般在趕豬時都會讓它跑起來、有些豬是瘸腿。有些豬的前腿彎曲、有些豬的後腿比較弱、呈o型、呈x型等都必須要淘汰,走路的姿勢比較僵硬、關節紅腫、關節腫大或者是有空洞時,身上有膿包時,這樣的不應該留作種用。

●耳朵與尾巴:如果說兩隻耳朵感染了不留作作用,形狀不正常的話可以留種。咬耳比較嚴重的也可以留種,但前提是確定它沒有被嚴重感染。

●外生殖器:另外還需要觀察後備母豬的外生殖器,如果比較小、而且還有一些陰陽豬、有破損。有上面的一些行為的不能留作作用。

選擇的比率一般是在60-70%左右,也就是說一窩小豬當中有10個的話最多也只能選擇6個,如果說整體的質量比較不錯可以控制在70%左右。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母豬缺口大,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大量生豬被病死或捕殺,其中也有不少的母豬,造成今年母豬的缺口很大。因此合理選培後備母豬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工作。下面我就來談談如何科學選培後備母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如何從仔豬中選培後備母豬?

並不是任何一隻仔母豬都適合作為後備母豬來培養,一定要根據豬的品種、體質狀況、抗病能力、精神面貌等多角度來綜合選定:

1、豬的品種:好的品種是提高母豬繁殖水平、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關鍵。能夠作為母豬培育的品種很多,我傾向於選擇太湖母豬、二元母豬、三元苗母豬、杜洛克豬等等,其中:太湖母豬是我選擇的優先對象,因為它的產仔率高、抗病力強。

2、仔母豬的體質狀況:要選擇那些看上去發育正常、有活力、體型勻稱、沒有外傷和疾病的仔豬。凡是有過疾病的母仔豬一律不能進入篩選的範圍。

3、母仔豬的抗病能力:抗病能力的大小是衡量豬品種是否好壞的一個指標。用於後備母豬培養的仔豬,一定要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才能在將來繁殖出高品質的仔豬。太湖母豬雖然是本地品種,但是它的抗病能力較強,是不錯的選擇。

4、母仔豬的精神面貌:我認為判斷一隻仔豬是否有活力,關鍵是要觀察它的精神狀態。只有精神旺、活力強的仔豬才能進入到我們篩選的範圍內。哪種整天不好動、萎靡不振的仔豬,我們就不要考慮作為後備母豬選培了。



二、挑選後備母豬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挑選後備母豬就好比我們選終身伴侶,一定要多觀察、多瞭解,謹慎選定。否則一旦選錯了,就會影響到後續的養殖效益。以我的經驗看來,我們在挑選後備母豬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對選定的後備母仔豬進行3次考察:意思就是要對同一只母仔豬進行三個階段的考察,第一個階段就是在仔豬斷奶時候;第二次就是在母仔豬長到50斤左右的時候;第三個階段就是育成達120斤左右的時候。

之所以需要如此的謹慎,是因為後備母豬的優劣關係到整個豬場的效益,只有在上述三個階段裡表現都是良好且沒有什麼大的疾病的,才能最終作為後備母豬來培育。

2、要預估後備母豬的繁殖能力:怎樣進行預估?主要是依靠觀察來評價。要觀察哪些乳房發育不錯、每組乳頭間隔恰當、乳頭縱向排列整齊且沒有什麼疾病的母仔豬;

同時對於母仔豬乳頭的對數也是一個參考的數據,注意乳頭的對數並非越多越好,一般選擇8對左右的母仔豬最好。這樣的母仔豬發育成熟以後才有良好的繁殖水平。

3、要了解清楚母仔豬的上一代品種:母豬的上代品種對於當代母豬的繁殖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國外的一些品種生長速度快,但抗病能力弱;國內的一些品種生長速度慢但抗病能力強。

所以最好能夠使用雜交良種,具有綜合均衡的特性,能夠確保繁殖的要求。




綜上所述,我們在選培後備母豬時,一定要按照嚴格的程序進行選拔,一定要在優中選優,才能保證後備母豬在將來發揮出最大的繁殖能力,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灑脫農人


  • 導讀:選擇母豬,很重要,在仔豬中選擇母豬,更是重要。現在在全國很多小型養殖場還有散養戶這種做法很普遍。這個問題在大中型養殖場不成問題,在母豬的選擇上有嚴格的標準和程序,首先就是遺傳性能上,不同普繫上,以及同一普系選擇上,同胞和後裔測定都有嚴格的指標,我們在這裡就不談這些指標,我們今天就先談一下散養,以及年出欄率在300頭以下的養殖場,準確說幾十頭出欄率的養殖場,怎麼從仔豬中選擇能繁育母豬。

第一,首先看品種,

這點很關鍵也很重要,這是基礎,①適合本地飼養的品種。比如你想選擇華北型的,你就要選擇主要有代表性的品種,如民豬,如八眉豬,如黃淮海黑豬。一定要有代表性。②在這些有代表性的豬種裡,雜交是不是按規定而產生的品種,大概是第幾代,要弄清,對母體有一個充分徹底地瞭解。③切忌,不顧來源,不顧品種,撿好地留,這是一種極為錯誤的作法。

第二,斷奶豬的選留

我們還以華北型豬為例說明這個問題。①一般這些品種豬繁殖性能較高,但性成熟較晚,後備母豬在3~4月齡開始發情,每窩產仔數多在12頭以上,乳頭8對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留前出生前六頭裡的小母豬,時間一長記不清楚了,這個問題好辦,在分娩時打上號碼就可以了。②到斷時一定要在這6頭裡選優種。這叫優種選優。③儘量有多餘的備選。

第三,6月齡豬的選擇

這時期主要看三方面。①體型。我們還以華北型豬為例,標準的體型是:體軀高大,四肢粗壯,背腰狹窄,大腿欠豐滿,臀部傾斜,有的品種為斜尻。頭較平直,嘴筒長直,善於掘地採食。耳大下垂,額部有縱行皺紋。皮厚多皺褶,毛粗密。毛色多為黑色。②參照這些體徵,在這六頭豬中選出標準的,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一要選種,二要選健,達到兩全其美。③還以華北型的為例,到達3~4個月就發情了,一是觀察其發情的規律性,二是看陰戶,是不是健康。

第四,留三四胎的豬仔為最佳

當然往下還有頭胎豬的選擇,以及二胎以上母豬的選擇。我們就不講了,主要講解豬仔裡留母豬的問題。還有一個主要問題,要在第三四胎中留,儘量避開第一二胎。當然原因很多,以最優時期選擇最優的豬仔做為母豬,是最好的。因為三四胎是母豬全盛期,生理機能最好時期,因此我們必須要這麼做。

總之,散養戶還有小型養殖場在選仔豬做為能繁育母豬時,一定要注意品種的選擇。還要在母豬三四胎中選擇最優仔豬。這就是我的觀點,請參考。


英莫問667


導讀:由於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原因,造成了今年我國的母豬存欄出現了稀缺。而高價的種母豬對於追求利潤的養豬戶來說並不是最佳選擇。為了能省下一部分資金,養豬戶們也開始從仔豬中選培部分母豬來留種。在今年母豬缺口很大的情況下,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呢,有哪些注意事項?李子來回答。


俗話說:“公豬好好一坡,母豬好好一窩”,因此來說,在選擇母豬的時候一定要從母豬的品種、繁殖性能、抗病能力、母豬是否溫順等幾方面入手才能獲得高產的母豬。具體情況我來分析一下:

根據仔豬的品種來選擇

  • 選擇好的母豬品種是提高母豬生產、獲得養殖效益的關鍵。而母豬的品種有很多種,這其中包括外三元型的長白豬、大約克夏豬、杜洛克豬、皮特蘭豬、漢普夏豬等。而本地的母豬品種有太湖黑豬、松江豬等,而上面的這些豬都是比較好的母豬品種。
  • 在從仔豬中選擇母豬品種的時候,要注意觀察母豬的基本特徵:一定要選擇生長髮育正常、精神活潑的母豬,並注意小母豬是否體型勻稱,軀體前、中、後三部分過度是否連接自然。有沒有外傷、生過病,身體有沒有膿腫、疝氣、和異物癖等。如果有生長髮育不良的母豬、有寄生蟲病的母豬一率不能選擇。

選擇有繁殖能力的後備仔豬

  • 根據筆者在多年養殖過程中的經驗:因此在選擇後備母豬的時候,應選擇乳房發育良好、排列整齊、左右間隔適當的母豬。在母豬乳頭的數量上,並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不能低於7對。而在選擇後備母豬上,不能有一些遺傳性疾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了母豬在以後的生產中,有很好的繁殖能力。

選擇有抗病能力的後備仔豬

  • 後備母豬的抗病能力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來說外三元的母豬雖然具有生長迅速、飼料轉化率高等優點。但是外三元母豬在抗病能力上和繁殖率上遠遠不如本地的一些母豬。而本地的母豬卻是生長比較緩慢,賣出的商品豬價格不高等弱點。
  • 所以來說母豬的抗病能力上,一定選擇一些國外品種和當地品種雜交的母豬。而這樣的雜交母豬又結合了兩者的優點,所以說,一些三元雜交母豬無論是抗病能力上還是繁殖率上都優於當地母豬和外國豬。

選擇後備仔豬的蹄肢

  • 後備仔豬的蹄肢健康是選擇繁殖母豬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因為在豬場生產中經常會發生母豬蹄肢的問題,影響母豬的繁殖率。那麼如何開選擇呢?
  • 母豬後腿的選擇:雖然說選擇後備母豬的時候要看母豬的臀部來選擇,但是過分大的臀部會造成母豬的後腿壓力過大,沒有緩衝力,所以在看母豬的後退時候一定要根據比例來選擇。
  • 前腿的選擇:小母豬的前腿和地面要小於90度,這樣利於母豬的站立,在行走的時候有較大的緩衝力,而母豬的前腿不要凸起來。
  • 蹄的選擇:選擇母豬的腳趾時候,一定要看腳趾是否均勻,有沒有關節腫脹、及其他的外傷。


總上來說

在仔豬中挑選後備母豬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只有掌握了上述關鍵點和挑選方法,才能對後備母豬的選培上游刃有餘。但是養豬戶們也要每天仔細觀察後備仔豬的健康狀況和精神狀態,並做好相應的記錄,對一些不適宜種用的母豬也要做出淘汰計劃,如果發現異常,也要及時處理。


李子說農


母豬缺口大,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有哪些注意事項?


因為非洲豬瘟的緣故我國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而要快速回復生豬產能,挑選母豬既是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而且現在二元母豬相對較少多數豬場都是直接將三元肥豬作為母豬使用,因三元豬在繁殖性能方面先天就弱於二元豬,這就要求養殖戶在挑選母豬的時候更要慎之又慎。下面筆者就從母豬的挑選和後備母豬的培育兩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說明。

母豬的挑選

自繁母豬一般需要在斷奶時、80斤左右時和150斤左右和配種前共進行四次挑選,逐步淘汰不理想的母豬最後剩下的理論上就會是繁殖性能比較強的母豬:

a、第一次挑選在斷奶時,這時候挑選的主要是乳頭合格的仔豬,挑選時要求仔豬至少要有6對乳頭,而且乳頭排列整齊,分佈均勻沒有瞎乳等問題。

b、第二次挑選是在80斤左右時,此時挑選的是仔豬的體型,根據經驗繁殖性能同生產性能是呈反比的,所以挑選母豬時不能挑選臀部過大的母豬。

c、第三次挑選是在150斤左右時,這時候主要看重的是母豬的體型和生殖器官的狀態,要求母豬體型健康,沒有畸形而且蹄夾均勻沒有大小不一的情況,外陰正常無過小、畸形等問題,整體精神良好,被毛平順,沒有淚斑等。

d、第四次挑選是在母豬配種前,主要淘汰一些發情不及時,發情症狀不明顯或者屢配不孕的後備母豬。

若是外購母豬,一般在母豬體重100斤左右時外購,保證有充足的考察和培育時間,外購母豬挑選難度相對比較大,只能通過考察母豬的血統和體型情況,考察其母本和父本的繁殖性能,觀察母豬的皮膚、眼結膜、肢蹄等是否健康,外陰形狀是否理想,有沒有畸形。

後備母豬優質體型標準:

自繁母豬的第三次挑選和外購母豬主要關注的就是母豬的體型,優質後備母豬要求背部平直;腕關節和附關節位置正常,沒有X型腿和O型腿問題;指關節靈活,沒有腫大等問題;後腿肌肉平滑,不僵硬。此外還要求尾根高、陰戶突出且平,肩部平滑,腹線發育正常且排列合理,肋骨粗有彈性。具體各關節位置見下圖:

後備母豬的培育

1)飼養管理培育

豬群0-4月齡以骨骼生長為主,4-6月齡以肌肉生長為主,6-7月齡以脂肪生長為主,所以要想培育優質的後備母豬一定要注意前期優飼,後期限飼。限飼量一般為正常採食量的80%,通過限飼來降低後備母豬的生長速度來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另外後備母豬對肢蹄健康要求比較高,所以後備母豬不能飼餵肥豬料,而應該飼餵專門的後備母豬飼料或者哺乳母豬飼料,後備母豬飼料中要求含有較高水平的鈣、磷、鋅、硒以及維生素A/E等營養元素,用以保證後備母豬後期的繁殖能力。

2)後備母豬配種時間控制

後備母豬配種時間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過早機體未發育到位很容易導致胎兒發育不良及二胎綜合徵問題,過晚又會降低母豬利用率,降低豬場的經濟效益,一般在後備母豬滿足體重達到130kg,日齡達到32周齡兩個條件後的第二個或第三個情期進行配種。

至於配種時間的把握,民間流傳一句話是“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後備母豬大約在發情持續期的85%時間點進行排卵,後備母豬的發情持續時間為52-53小時,後備建議在排卵前的0-12小時進行配種,也就是當後備母豬有發情表現後36個小時進行配種,第一次配種後間隔12小時進行第二次配種,如此配種成功率更高。

3)後備母豬免疫程序制定

後備母豬必需免疫的疫苗包括豬瘟、偽狂犬、細小病毒、口蹄疫等,具體疫苗免疫程序為:

  • a、豬瘟,30日齡首免,60日齡加強免疫一次,配種前21天再免疫一次,後續每年普免3-4次;

  • b、口蹄疫,60-70日齡首免,間隔30天后二免,150日齡三免,後續每年普免3-4次,每年的10月底加強免疫一次;

  • c、偽狂犬,3日齡滴鼻免疫一次,35日齡肌注二免,70日齡三免,配種前49天再免疫一次,後續每年普免3-4次;

  • d、細小病毒,配種前10周首免,配種前4週二免,後續跟胎母豬斷奶後合適時間進行免疫;

  • f、乙型腦炎,配種前2周免疫一次,後續每年春末夏初全群普免一次


果然悠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名三農領域創作者,地地道道的農民,平時喜歡在頭條看一些種植技術的知識,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在這裡發表一點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只有後備母豬選好了,豬場才有好的後續。後備小母豬選擇建議:

1.一般選擇3-4胎母豬的後代為宜,初選一般為20-25公斤,優選一般為50-60公斤後備小母豬為宜。外購小母豬時要選擇信得過的品牌後備母豬繁育場。

注意:選擇70日齡,出保育舍25公斤體重的後備小母豬。方便購回後快速在防疫保健、飼養管理上與本場母豬群同化。

2.選擇性情溫順、母性好的。

注意:母性不好的(特別有異食癖),可能後續對仔豬有傷害,不予選擇。

3.一般選擇大約、長白作母本。

注意:選擇優良遺傳品種,好品種產仔率高、瘦肉率高、繁殖能力強及生長速度快。

4.選擇身體勻稱、被毛光澤、外觀健康的。

注意:體弱多病、體短矮小的不能留種,防止日後應用時影響繁育。

5.選擇四肢勻稱、健壯且無趾蹄病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道問題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謝謝大家閱覽,如果對小編的回答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最後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開心!事業有成!

在頭條渡過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謝謝!






山野江湖


我是山區農村人,小的時候我們山區農村有很多人家都會飼養老母豬,從小在農村生活的久了,也就聽到了一些關於老母豬的選擇標準,這些選擇標準都是山區農村人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在這裡我就給你分享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其實選擇仔豬作為老母豬,或者說作為種豬的最重要的依據就是這幾點:產仔能力(生育率)、餵養仔豬能力、品種等方面。下面就給你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說說最好理解的一個依據吧,那就是品種問題,為什麼說品種問題很重要呢?因為飼養母豬是為了更好的賣出去,但是有些品種的豬口感很差,導致消費者不喜歡,所以這就要求飼養著在源頭上就要做好把控,挑選仔豬作為母豬的時候,就要挑選肉質口感好的品種作為母豬,這樣在配合同樣品種好的種豬,才能培育出口感更好的豬仔,才能更利於銷售;

其次,就是產仔能力了,其實大多數母豬的產仔能力都可以,但是有一部分母豬會因為自身原因導致產仔率低等不利因素,那麼在培養母豬的時候就需要提前做好篩選,在我們農村一般選擇背部比較寬、腿比較粗的仔豬作為母豬,這樣的母豬纏在能力比較強,而且自身體質比較好,利於產仔,農村人常說屁股大好生養就是這個道理,北部款,臀部大,產仔能力都比較強。

最後就是餵養能力了,有些母豬,乳頭數很少,生的小豬比較多,就造成餵養困難,還有的母豬性格暴躁,不給小豬吃奶,也不利於仔豬的餵養,所以挑選仔豬作為母豬的時候就需要避免這幾個坑,一般來說選擇比較溫順的豬仔、然後乳頭對數相對較多的豬仔作為培養母豬的對象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像我們山區的話,一般選擇母豬就這幾個要求,當然了這裡只是分享一些農村人的養豬經驗,如果需要更專業的建議,就需要你諮詢相關方面的專家,那樣你才能更好的培育出理想的母豬。


醉美皖西大別山


母豬缺口大,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有哪些注意事項?

去年年底發生的非洲豬瘟,給養豬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2018-2019年期間,3000多萬頭豬已經被撲殺,2019年8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7.4%。能繁母豬是肥豬生產的基礎,由於非洲豬瘟的危害,母豬缺口大,育肥仔豬供不應求,價格一直往上漲。母豬缺口大是肥豬生產的瓶頸,怎麼打破這個瓶頸,這就有了很大的商機,母豬缺口大,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有哪些注意事項?


如何從仔豬中選培母豬,

1、斷奶體重大,斷奶仔豬體重大說明仔豬在哺乳期間生長髮育正常,可以在一窩仔豬中挑選3—4頭仔母豬。

2、體質健康,體質健康的仔豬發育勻稱,行動活潑,眼睛明亮,對外界事物反應敏感。患病的字豬發育不良,呈現頭大、身子小、屁股尖長、背拱、被毛粗長沒有光澤,體瘦弱。

3、仔母豬的各個部位發育良好,選擇時注意觀察仔豬的頭頸、軀幹、四肢長短比例適宜,說明發育勻稱。一般要求頭短寬,嘴頭齊,前後軀體發達,身長背寬,腰部充實,腹部不下垂,四肢稍高,尾根粗大。

4、皮膚紅潤、薄松,被毛短稀有光澤。

5、仔母豬必須有12個以上的乳頭,並且排列整齊。


有哪些注意事項?

1、選擇二代雜交仔母豬,這樣培養出來的母豬產的仔豬是三元雜交仔豬,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仔豬容易銷售。

2、不要到疫區,特別是非洲豬瘟疫區引進,避免引起疫病。

3、要從產仔多、母性強、泌乳量高、耐粗飼的母豬產的仔豬中選擇仔母豬。

4、注意引種時間,一般從南方地區或者氣候炎熱的地區引進到北方或者寒冷地區的時間最好在春末引入。從北方或者含量地區引進到南方或者炎熱地區最和在秋末或者早冬引進。數九寒冬啟運必須在中午溫度高的時間運輸。

5、為了防止疾病的傳播,引進仔母豬時必須經過檢疫,運輸到場後要集中隔離飼養觀察半個月後才能分群。


養豬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