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陳榮凱題寫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早些年看到一位朋友給王冰兄寫的評論,文章末尾這樣說道:“書法就是靠養和慢慢磨的東西,王冰能夠耐得住形式的誘惑,將來會後勁很足的。”用現在的網絡語說,我覺得這話“信息量很大”。什麼樣的人能夠耐得住誘惑呢?那肯定是深刻的人。如何才能走向深刻呢?那恐怕非要耐得住寂寞不可了!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豈有 生來》 王冰作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愈發覺得王冰兄走的是一條寂寞之道。曾經在“國展”途中屢屢折桂的他,近些年基本沒有參與各大“書壇盛事”,他退回到書齋,享受那種心態的恬淡、清閒,這是心境的寂寞。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行書中堂清吳梅村訪商倩郊居有贈》 王冰作


在他的書齋裡,他也不斷思考“形式的誘惑”。書法的文化屬性和藝術屬性都是迷人的,但今天這個時代,太多的“像回事兒”但“不是那回事兒”的作品,不得不讓人思考這“速成”的背後,是否是因為“形式”的誘惑太大了。但,事實是,在今天各種的展覽上,形式的互相抄襲陶染、氣質上的相近相似,都讓人由衷地感到乏味、厭倦。更有一些標榜“創新”者,或寫得支離破碎故作驚人,或寫得人神莫辨譁眾取寵,或以墨“黑”字“大”鼓努為力。我曾經調侃說,嘴上標榜創新、吹噓當代的,往往是抄襲“領頭羊”的、愛拾人牙慧的。這都源於“形式的誘惑”太大,相較於標榜“創新”,很顯然,對於書法更為細膩的體認才是愈發艱難的。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鄭板橋詩手札》 王冰作


還是要走寂寞之道!對於“形式”而言,也是如此。摒棄那些熱鬧的、流行的,堅守那些平淡的、雍容的、空靈的,在從容的書寫中,展示一種攝人心魂的力量,這才是王冰兄所追求的。從他的近作看來,他的“形式”也折射出了“寂寞”的氣質,用娓娓道來甚至是喃喃自語的方式,去展示他內心的柔軟細膩、從容坦誠。他既不用流行的展覽樣式,更不用做作鼓努的方式,“舍其躁急顛逸之態”,他是選擇在清新中去表現,在平淡中去訴說,恰恰因此,我覺得王冰兄的作品有一種隱含的力量,那更像是一種源於“寂寞”的感召。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紫砂筆筒全形拓題跋》 王冰作


書法家當然也可以走“熱鬧”的“路子”,這也是一種“形式的誘惑”。書法家一紮堆兒,難免天天是投展覽、辦展覽、搞座談、弄雅集。但是,創作終歸是指向自己內心的事。這“形式的誘惑”好比是書法家們天天秀“成功”,其實,能做到遠離這種“形式”的人,或許才真可能會成功。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篆刻印拓 王冰作


王冰兄早已不追求這種成功了。對他來說,這“成功”還比不得臨帖時新獲的一得之見,創作中能有“偶得”之筆,也比不得多讀幾本閒書的愉悅,多靜下來整理整理舊作的反思。當然,王冰兄也並非不群的“鷙鳥”,他只是到了這個年齡、走到這個階段,自然就受書法的文化性的強烈感召,並能非常“不惑”地看待書法的“形式”。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端硯拓片題跋》 王冰作


有些書法家的成功是給別人看的,但有些書法家的寂寞是留給自己的。我想,王冰兄筆下的汩汩文氣已無需贅言,王冰兄技法之精湛更是毋庸描述,王冰兄身上這種對時代流行風氣的自覺遠離也不難感受,王冰兄對於作品文化屬性的突出更是撲面而來。這都源於他甘於寂寞、甘於砥礪。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說,特別是對於“外行”來說,確實不那麼“成功”了,獲獎少了,辦展少了,那你耐得住寂寞又如何?

呵呵,寫字這個事兒,先寫給自己看再說,先慢慢養著,慢慢磨著,管他呢!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耐得住寂寞又如何?——寫與王冰兄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