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么做到心不随物动?

乐影不疲


心静止如水,心念不忘想,心无杂念生,心如清风净。心有正气存,心积善德行,心去恶意做,心宽天地广。见物莫贪心,莫把私欲存。


梦醉小村是故乡


一直喝



拳击冠军曹恒祥


要想做到“心不随物动”,就要帮助“心”找到她的家,这就象是一个浪子,之所以到处漂泊,是因为没有家,一个人有了家以后,就有了根,不管在外面多忙多累,他都会很坦然,因为他知道忙完之后有地方休息,累垮以后有地方舔伤,所以永远不会心慌,这就是家的重要性。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安心,这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状态,现在有个很扎心的词,叫“精神流浪汉”,其实这是一种病症,而且病情往往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加深,财富越多,增长的越快,对安心的渴望越强烈。


普通人在静下来的时候,心里同样没着没落,找不到个安置处,公元527年,洛阳虎牢有一个中年男子叫姬光,这一年他四十岁,在龙门石窟对面的香山上,已经坐了八年,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一个安心的方法,虽然他从小就聪明绝顶,世间的学问无所不通,但对于将心安在何处这个问题,却是毫无办法。

后来他受人指点,到少室山去参访一位来自天竺的胡僧,这位胡僧名叫达摩,已经在山上的石洞中面壁了九年,姬光为了表达求法的诚意,自断一条臂膀,才得到达摩的接见,当达摩他所为何来的时候,他很坦率的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心找到她的家。

胡僧达摩将手一伸,对他说:“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拿来吧,我帮你安。他这样一讲,姬光就楞了,过了半天才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怎么回事?我现在找自己的心,却找不到了。他这样一讲,达摩就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说:“我与汝安心竟。”好了,我已经帮你把心安好了。

经典中说,姬光听了这话,突然间恍然大悟,兴奋的跳了起来,这在禅宗来讲,就是开悟了,最后一层窗户纸突然被捅破了,这个姬光,就是禅宗的第二代祖师——慧可大师。他为心找到了家,从此就象柳絮沾到了湿泥上,再也不会被春风吹的到处飘荡。

所言心者,即是非心,是名为心。

二祖慧可为什么最后会兴奋的跳起来,奥秘就在他那一句“觅心了不可得”中,当他去找自己的心的时候,却发现无处可寻,这个是关键,从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个“心”其实是不存在的,她只是在一种因缘氛围下的条件组合,她从来就没有拥有过自己不变的特性,这就是禅宗历代祖师的无上法门。


当年释迦牟尼传法给迦叶尊者的时候就曾说过:“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诸摩诃迦叶。”这里的“实相无相”四个字,就是“正法眼”,这是无上的妙法。

禅宗禅师曾说过:“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真正的传法,到了这个地方,只能自己去悟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超越了所有的语言文字,以及所有的想象力,这些东西到了这个地方,统统失效了,表达不出来了,任何一个字,一句话,一个心念,都会把人引向歧途。

举个例子来讲,一种谁也没吃过的食物,要想知道它的味道,只能自己亲自去品尝,师父只能告诉你它在哪里,长什么样子,甚至可以把食物放到你的手里,这时候师父就已经尽力了,因为他不能帮你品尝,即使是帮你品尝了,你依然不知道它的味道,所以一切的语言、文字、想象力统统没用,剩下的,只能靠自己亲自去品尝了,除此以外,概无他法。

大概来讲,所谓的心,只不过是我们在面对某一个境的时候,心中相应所浮现出来的一种觉受,这就象是一面镜子,面对石头,它里面就是映出石头,面对一棵树,它里面也会浮现出来一棵树,但你不能说镜子就是石头,或者说树就是镜子,都不是,“我思故我在”,但“思”不是心,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心”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实并没有一个真正叫做“心”的东西。

总结

总之,我们往往会把一些因缘组合而成的事物,当成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而且还会紧紧的抓住不放,孰不知舟行岸移,时过景迁,所谓“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因为不真实,所以事物一直在变,但事物变了,我们错误的认知却没有变,这就是我们一切烦恼的来源,而要想“心不随物动”,关键就在于要悟透个道理,请注意,是“悟透”,而不是“想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澡雪堂主谈国学


可能什么时候皈依佛门,应该就可以做到了。


肯定会火


事不关己咯


思萌念宠


儒释道认为,人的心其实有二,一个是真心,也叫本心,道心。真心是如如不动的。因为人存在身体,还有一个假心,也叫人心。人心的特点是逐物,随物而动。人的意识知道这两个心都是存在的,但以谁为主,就反映了一个人心性水平的高低。


心性水平最高的人是圣人,达到100%的纯度,完全以道心为主宰,只要稍微有一点私心杂念的想法,马上就能察觉,平时做事直心而行,完全符合道德规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和天地融为一体。


如何做到心能转物,不被物转,儒释道都给出了终极解决方案,最简略的总结就是六个字:灭人欲,存天理。但如何在日常用功,各家的方法不太一样,基本思路是活在当下,就在日常生活中磨炼,把自己的坏毛病一条一条改掉。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如睡懒觉,抽烟喝酒,爱发脾气,好色等,这些毛病也叫习气,必须一条一条格掉,严守为善弃恶的准则。开始是刻意的,直到行为自动自发的符合道德规范,尼采把这种人叫超人,具有最高的心性能量。


自己有哪些毛病,不用大脑思考,自己的心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只要下决心改掉,一定有方法,只怕这个决心不真切。只要长期坚持,内心就会越来越纯净,越发体会到本心如如不动的奥妙,这种快乐不是用语言可以形容的,佛家有个名词勉强可以描述一二,称之为极乐世界。


阿斌之梦


🐷🐷🐷🐷🐷🐷🐷🐷🐷🐷🐷🐷🐷🐷🐷🐷🐷🐷🐷🐷🐷🐷🐷🐷🐷🐷🐷🐷🐷🐷🐷🐷🐷🐷🐷🐷🐷🐷🐷🐷🐷🐷🐷🐷🐷🐷🐷🐷🐷🐷🐷🐷🐷🐷🐷🐷🐷🐷🐷🐷🐷🐷🐷🐷🐷🐷🐷🐷🐷🐷🐷🐷🐷🐷🐷🐷🐷🐷🐷🐷🐷🐷🐷🐷🐷🐷🐷🐷🐷🐷🐷🐷🐷🐷🐷🐷🐷🐷🐷🐷🐷的世界我不懂


梦想成真66187022


比如这样




喵太爷


那就得学老子无为思想!


七棵青松


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