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惠州,“搶人”了

眼下,一場“搶人大戰”悄然打響。

2月26、27日,從貴州興義和山西運城各有一趟航班抵達惠州機場,這是惠州迎來的兩趟務工人員包機,共載有306名伯恩光學和TCL的員工。旅客賀燈峰是貴州興義人,原計劃3月初坐大巴回惠州上班,在兩地政府部門幫助下,坐飛機提前返惠,自己一分錢都沒花。

包機包車免費千里接人,是惠州復工復產“搶人”的縮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務工人員返工難、企業招工用工難。為此,惠州提供定製包機、集體購票、包車廂運輸、“點對點”直達運輸等多元化貼心服務。

免費從“家門口”接到“廠門口”

2月26日13時許,一架從貴州興義起飛的客機降落在惠州平潭機場。這是惠州市首班企業員工返崗包機。149名貴州籍旅客走下飛機,他們是伯恩光學(惠州)有限公司的員工,在領取行李後隨即登上了返廠復工的大巴,直達廠區門口。

務工人員盧加美就是其中一員。她說,原計劃初十左右回到惠州上班,沒想到碰上疫情,只得在家等候。還好有包機,讓她順利返崗。

惠州,“抢人”了

伯恩光學(惠州)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總監俞躍川介紹,經過統計發現公司有許多貴州興義籍員工,因此決定採取包機形式,組織當地員工免費搭乘包機統一返崗。目前,該公司的返工率約為60%,之後還有云南等地的專列或包機陸續運送員工返惠,預計過段時間生產運營將恢復到年前水平。

惠州市人社局調研員顧克明介紹,該局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成立多個工作組專班。由於伯恩光學是惠州的用工大戶,僅在貴州黔西南州就有1774名員工,因此該局與惠州市交通局一道,促成了復工包機,接下來還將有更多包機、包車、專列從各地接務工人員返回惠州。

惠州,“抢人”了

“一個多月了,終於回來了。”徐自衛被伯恩光學公司接回來後感慨,“順利回到惠州真好。”徐自衛與愛人原定1月30日從雲南臨滄市鳳慶縣啟程返回工廠上班,受疫情影響他們無法按時返廠。前幾天,廠裡來電話說要安排專列接員工回去上班,這讓他們感覺很暖心。

“政府組織專車把我們接回來,真的是太感謝了。”近日,在惠東工作的5名雲南籍企業員工搭乘首趟“點對點”返粵復工高鐵專列抵達廣州南站,隨後幾人坐上了由惠東縣人社局安排的返崗專車,一路直奔惠東,順利返回企業復工。

“家人們辛苦了!歡迎回家!”2月27日晚,載有62名從四川會東到惠州惠城的員工的包車大巴穩穩停在天寶電子(惠州)有限公司廠區門口。雖已是深夜,但現場等候多時的惠城區人社局工作人員熱情不減,拉出長條橫幅歡迎企業員工“回家”。

這是惠州為返崗員工提供從家門口到廠門口服務的真是映照。疫情影響之下,企業面臨用工難題。為此,惠州人社、交通等部門通力協作,摸排返崗務工人員信息,以包專機、專列、專車等方式對接雲南、貴州、廣西等勞動力輸出大省,“點對點”接務工人員返崗。

以惠陽區為例,截至2月28日,該區人社局返崗服務工作組“點對點”形式服務企業30家,從雲南、廣州、貴州等地接回企業員工2735人。

企業包機包車,政府發“真金白銀”

企業紛紛包機包車的背後,是惠州市及各縣區加大對企業用工的支持。

2月19日,惠州市政府正式出臺的《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措施》明確,積極幫助企業拓寬招工渠道,免費為企業提供招聘信息服務,推進線上供求匹配對接和遠程招聘服務,通過“點對點”方式組織異地務工人員返惠返崗。

惠州還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企業自主或委託機構開展職工線上適崗培訓,完成培訓任務且培訓效果達到計劃要求的,根據實際參加培訓人數按每人每課時(不少於45分鐘)3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每人每年補貼上限不超過1000元。

惠州,“抢人”了

在省、市政策的指引下,惠州7個縣區各出實招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作為惠州企業最集中的區域,仲愷高新區為加強復工保障出臺了臨時性補助政策。該區明確,對於仲愷區所有非公企業,以及在該區已承接在建項目的外地企業,凡通過包車、企業間拼車等方式接送來源地相對集中的員工所產生的包車費用,由區財政給予一定額度的補助。

其中,3月1日前包車返惠的,給予50%的包車補助。按申報先後順序進行補貼,車輛總數為300輛。企業通過包機、企業間拼機等方式接送來源地相對集中的員工,仲愷對其所產生的包機費用給予30%的包機補助。按申報先後順序進行補貼,航班總數為20班。

惠州,“抢人”了

正是因為政府對企業復工復產的大力支持,目前仲愷已復工企業3098家,總復產工人數16.6萬人,規上企業全部復工。

作為中心城區,惠城區也以“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該區人社局出臺了《惠城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強企業用工保障臨時性補助辦法》,對3月5日前接送員工返惠返崗的該區非公企業,給予50%的包車補助和20%的包機補助。

“截至目前,我們組織企業通過包車的形式到惠城返崗有900多人,預測近期還有近千人將以同樣的方式返回崗位。”惠城區人社局副局長劉長修介紹。

作為中小微企業較多的縣區,惠東縣同樣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因受疫情影響,用人單位無法按時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惠東縣綜合運用“緩、延、返、補”等政策,將繳納相關費用延期至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且不收滯納金,不影響參保人權益記錄;對符合省規定的受影響企業認定條件的參保困難企業,還可按該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25%予以返還。

“空中招聘”為用人單位與求職者“牽紅線”

幫助企業解決員工返崗問題的同時,惠州還加大力度,解決企業用工短缺問題,通過開放“空中招聘”服務等方式,為用人單位與求職者“牽紅線”。

以惠陽區為例,該區人社局成立了8個企業節後復工復產工作指導小組,下沉到企業一線。惠陽還利用省、市兩級人社網絡技術平臺,全面開放“空中招聘”服務,免費為企事業單位提供“線上匹配+空中宣講+遠程面試”的各類網絡招聘會3場,目前已有108家企業完成網上註冊,共提供637種職位7.57萬個崗位。

該區還通過惠州市人社局職介中心的人力資源網與人社部招聘網聯網,實時向全國30多個地級市發佈惠陽企業招聘信息,每週同步向廣西、雲南等省份的就業服務網發佈企業招聘崗位息。

惠東縣人社局也依託市級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將線下招聘活動轉到線上開展,幫助企業和勞動者足不出戶享受招聘求職服務,“零接觸”線上招聘的實現,確保企業復產的勞動力供給。截至目前,該縣已累計對外發布45家/次企業1570個崗位信息。

“招聘QC、裝配、啤工多名,月收入3000元以上,購買足額五險一金……”近日,博羅縣福田鎮多家企業的招工信息在該鎮各村(社區)的“大喇叭”定時循環播報。不論是走在村道上抑或閉門在家的村民和外來人員,都能從廣播裡收聽到當地企業的招工信息,實現了企業招聘需求和就業意向的精準對接。

在此次疫情中,“大喇叭”——博羅縣村級應急廣播成為當地農村防疫宣傳的“硬核”裝備。如今,覆蓋該縣378個村居的“大喇叭”,又承擔起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功能。

如何解決企業招工和村民求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讓本地富餘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在前期調研中,博羅縣福田鎮相關部門發現,外來人員返回福田後,大多在農村裡的出租屋內居家隔離。福田鎮充分利用18個村(社區)的“大喇叭”,分時段重複播放企業招聘信息,讓外來人員和村民群眾知曉企業的招聘需求。該鎮還通過印發企業招聘宣傳單、帶領企業代表進村招聘等措施,助力企業做好招聘服務工作。

正是由於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如今惠州復工復產更加火熱。

【統籌】周歡

【採寫】周歡 張峰 劉光明寶 烏天宇 廖鈺嫻 盧慧 羅銳 馬發洲 林文通

【攝影】梁維春

【作者】 周歡;梁維春;張峰;劉光明寶;烏天宇;廖鈺嫻;盧慧;羅銳;馬發洲;林文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