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致敬“遲歸人”凝聚中國情

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最大的期盼。最近幾天,《一年將盡夜,萬里遲歸人》視頻短片在網上熱傳。片中的主人公如列車長、行李裝卸員、外賣小哥等,他們默默付出的故事打動了廣大網友的心。很多人都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是大家共同的心願。

視頻從一位高鐵列車長的故事講起。臨近新春佳節,作為G7次列車長的孫磊,卻無法像其他人一樣共享天倫之樂。但孫磊並不感到孤獨,對她而言,車上的每位旅客,都是家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節節流動的車廂,就是流動的中國。日復一日紮根崗位、日均三萬步車廂巡視、同一個問題回答上百次……長年奔波在線路上的孫磊,將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鐵路事業。因為工作關係,孫磊總是和家人聚少離多,但她從來沒有因此而影響工作,因為她覺得服務旅客本身就是和“家人們”在一起。天南地北的旅客匯聚在車廂,家是他們內心共同期盼的地方。讓每位旅客開開心心回家,就是孫磊的服務初心。

去年投入運營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很快迎來了屬於它的第一場“人生大考”。今年春運開始後,大興機場每天進出港的旅客近5萬人次,除了保障旅客順利過檢、準時登機外,託運的行李作為一個個不會說話的“旅客”,同樣關係到行程的順利與否。行李裝卸員韓建每天在1.1米高的貨艙內,精準排列著每件行李箱的放置。既要放得下,也要放得妥當、放得快,保證高質量完成。每天的“搬上搬下”,韓建擔負的不僅是行李背囊的重量,更是責任堅守的厚重。精準無誤,平穩有序,才能保障航班的正常運行。

除了列車長、行李裝卸員,我們更為熟悉的身影——外賣小哥也加入了“遲歸人”的隊伍。在寒風中穿梭,只為他人送去美食的大望路外賣騎手李彥忠,67份配單、112公里路,比平時多了幾倍的工作量並沒有讓這位小哥退縮。他依然堅守崗位,不知疲倦地往返在配送的路上。因為他懂得,吃得飽,心裡才會暖和;為別人送去溫暖,也會讓自己的內心不再孤獨。身處異鄉他處,唯有美食與愛意不可辜負。

每天車上行走三萬步,每天搬運行李千餘箱,每天騎行路程數十公里……這些數字,正是無數勞動者默默奉獻、艱苦奮鬥的生動詮釋。歲末年初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很多像孫磊、韓建、李延忠一樣的基層勞動者仍然活躍在各個崗位上,守護著我們的平安與寧靜,為我們帶來方便與快捷。在此,我們要深情地說一句:你們辛苦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網友 劉慶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