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解讀一代梟雄拿破崙

拿破崙一生取得無數輝煌的勝利,但最後難免結局淒涼。人們在為其輝煌歡呼和結局惋惜之時,如果能仔細地分析歷次勝利和失敗的戰例,不難找出其中存在著共性。拋卻一些十分偶然的因素,會發現其最終失敗是存在必然的。在這裡我提一點十分重要的共性:就是拿破崙所指揮的軍隊數量多少,似乎決定戰爭成敗。

解讀一代梟雄拿破崙

在歷次勝利戰役中:1796年進軍意大利擊敗第一次反法同盟,他指揮的意大利方面軍是四萬三千人;1798年進軍埃及,他指揮的是三完人;1800年馬倫哥戰役擊敗第二次反法同盟,他指揮兩萬人;1805年輝煌的奧斯特里茨戰役擊破第三次反法同盟,他指揮的是八萬人;1806年征服普魯士的耶拿戰役他指揮的是九萬人;1807年擊敗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弗裡德蘭戰役他指揮十二萬人;1809年擊敗第五次反法同盟的瓦格拉姆戰役,他指揮的是十二萬人。

失敗的戰役:1812年進軍俄國,加上僕從國軍共計六十五萬人,只有三萬多人成功撤退;1813年的萊比錫會戰期間,拿破崙指揮三十七萬五千人,聯軍四十三萬五千人,法軍慘敗。可以發現拿破崙每次勝利指揮軍隊人數都在十萬左右,大多數在十萬以下,但失敗時往往指揮的軍隊數遠超過十萬。是否拿破崙法國不具備指揮規模超出十萬範疇的軍隊取得勝利的能力呢?不客氣地說答案是肯定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呢?這是與拿破崙所親手建立的法蘭西軍隊的上層建築密切相關的。拿破崙手下的元帥,除極少數像德塞、馬塞納、達烏這樣能獨當一面的統帥之外,大多數都是一批機械地執行命令的工具 。流放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曾不無惋惜的:”如果秋林和孔代在我的軍中服務,那麼我將征服世界。“但是人才從來就不缺乏,關鍵是有沒有發掘以及運用人才的良好機制。拿破崙就如所有有才幹、有野心和極強權利慾的人一樣,喜歡把所有問題的最後決定權留給自己,不放過一絲執行權利的機會,在政治、經濟、

等各種領域不容許有任何不同的聲音,更不用說軍隊,軍人的天性就是服從。所以這就使他的軍隊不可能出現像秋林、孔代這樣的偉大統帥。正是他自己扼殺了秋林、孔代,取而代之的是他親手提拔的一批像內伊、繆拉、麥克唐納、馬爾蒙這樣的機械齒輪。當戰役規模較小,所指揮的法軍人數在十萬左右時,拿破崙可以親臨戰場,騎馬站上高地,觀察戰場一舉一動,併發布命令給在場的元帥,元帥們精確執行從而達到戰役目的。但戰爭後期,隨著敵人力量的強大,戰役規模也逐漸龐大,出現了幾十萬人的大規模會戰局面,這時拿破崙就不可能出現在所有戰場,雖然他憑藉天才的能力,能在大本營靠雪花一樣送出去的精確命令指揮各個戰場的元帥作戰,但戰場形勢多變,並不是所有命令指揮各個戰場的元帥作戰,但戰場形勢多變,並不是所有命令都恰當適宜,元帥們更多時不得不獨自應付各種複雜的局面,而他們正缺乏這種經驗和能力,所以失敗在所難免。法蘭西軍隊就像由血多齒輪組成的時鐘,在拿破崙這個

巨匠的指揮下能夠精確運轉,但一旦失去他,就是一盤散沙。

俄國戰役的大撤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由於天氣和後勤原因,這撤退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災難,但對於各部隊災難的程度不同。莫斯科戰役後,法國及僕從國部隊還有將近四十萬能夠作戰,但在撤退中,他們的表現與拿破崙所在的主力部隊相差甚遠。他們僅在哥莎克和游擊隊的襲擾下就輕易潰退了,成批的投降。而拿破崙所在的主力部隊卻經受庫圖佐夫俄軍主力的圍追堵截,雖然損失很大,但總算完成了撤退,這與指揮員的組織力與指揮能力不無關係。再說決定命運的1813年萊比錫會戰,在短暫的普列斯為此休戰協議期滿後,奧、普、餓、瑞四國聯軍集結四十三萬五千人,拿破崙有三十七萬五千人,數量上聯軍略佔優勢,但總體勢均力敵。後人評價拿破崙此時似乎已散失了天才,變得猶豫不決。因為他沒有果斷地像1796年那樣對聯軍各個擊破,取得閃電般的勝利。但人們不願注意到1796年拿破崙指揮四萬三千人,他的敵人是奧地利零星的準備的一些上萬人部隊,而1813年他面對的是有準備的且已充分集結的聯軍,法軍右翼,是布呂歇爾智慧的西里西亞軍團十萬五千人,南翼波利米亞軍團二十三萬人,北翼是貝爾納多特的十一萬人。拿破崙要想消滅其中的任何一支都必須出動十萬以上甚至數十萬的部隊,而這樣規模的

行動將使法軍指揮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超出拿破崙一人指揮和控制的能力之外,而且這樣大規模的運動,就當時的人力物力來說都是一個浩大工程,受軍隊行動速度和後勤條件制約,不可能要求行動取得閃電般的勝利。戰鬥一旦拖延,其他2個聯軍集團勢必前來援助或者攻擊法軍萊比錫的主陣地,要獨自守住陣地,拿破崙軍中沒有一個元帥可勝此任。所以,拿破崙採取守勢我覺得是穩妥且符合當時法軍能力的選擇。在接下來的拉鋸戰中,拿破崙的元帥烏迪偌,麥克唐納和旺達姆、內伊接連遭受慘敗,再次暴露了法軍指揮系統的弊端,表明沒有拿破崙本人對作戰行動的積極控制,他的整個指揮系統就會徹底癱瘓,他的部屬毫無獨立行動的能力。元帥的接連失敗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使力量天平迅速向聯軍傾斜,三十萬聯軍終於對萊比錫的十九萬法軍採取了強大的鉗形攻勢,慘敗在所難免。

在萊比錫後,法軍損失巨大,拿破崙指揮的法軍人數下降到四萬多人(其中很多是新徵入伍的),而大批聯軍已經推進到了法國邊境,形勢萬分不利。但就在這時,拿破崙的天才又煥發了,他率領四萬多人的部隊閃電般地一個接一個地迅速擊潰周圍的聯軍,短短的時間內一度消滅了十多萬聯軍,弄得聯軍不知所措,甚至要求停戰,拿破崙又變得不可戰勝了。元帥們驚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年輕的波拿巴將軍,大革命的英雄又重現了。但人們不必為此驚訝,這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一方面,聯軍由於推進,兵力變得分散了,另一方面拿破崙此時指揮的兵力(四萬多人),正是他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的,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統帥在指揮十萬以內的軍隊時能夠與拿破崙比肩,所以勝利也在情理之中。

最後提一下滑鐵盧戰役。戰役之初,奧軍還在準備,俄軍還在途中,最先威脅的只有布呂謝爾的十萬普軍和威靈頓的七萬英軍,而且英、普兩軍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拿破崙指揮十萬法軍。這樣的條件完全符合拿破崙一貫各個擊破的戰場形勢。一開始拿破崙也確實迅速擊潰了布呂歇爾,帶領7萬法軍直撲英軍,一切又步入了拿破崙最得意、拿手的軌跡。但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除了一些偶然因素,剩下的全是必然。這個必然因素就是格魯希,這個拿破崙大軍標準的齒輪元帥,毫無判斷戰場形勢的能力,最後葬送了整個法國軍隊。(順便提一下,奠定拿破崙霸業的馬倫哥戰役與滑鐵盧有著驚人的偶合,只是交戰雙方的命運調了一個個。馬倫哥決戰中,拿破崙法軍面對優勢奧軍處於崩潰邊緣,德賽將軍及時趕到,是形勢逆轉,讓拿破崙走上了爭霸世界的道路,而十五年後的比利時,威靈頓處於崩潰的邊緣,正是布呂謝爾的及時趕到終結了拿破崙的霸業,真是造化弄人啊。)

拿破崙在輕裝緊束,揮舞短劍時,是一個無往而不利的快刀手,但當他不得不身披重鎧,手執長劍,面對同樣裝備的對手時,卻往往顯得力不從心。正是布呂謝爾、威靈頓、施瓦岑貝格等憋足的將領,合力戰勝了孤身一人的世界第一統帥拿破崙。

解讀一代梟雄拿破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