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希特勒的固执:该地的50万德军不放一枪向盟军投降

1945年5月8日,挪威境内的50万德军不曾放一枪一炮就向盟军投降,事情是这样的:

1939年10月6日波兰被德国和苏联消灭后,英法两国政府想当然地认为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苏联,但是它们错了。经过半年的休整和秘密的军事调动,1940年4月9日,德军开始实行“威塞尔演习”计划,进攻丹麦和挪威。丹麦当天投降,挪威一直坚持到6月10日才投降。德国进攻北欧的重点是挪威,攻占丹麦只是为进攻挪威提供进一步的跳板。

希特勒的固执:该地的50万德军不放一枪向盟军投降

德国进攻挪威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瑞典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北部高纬度的拉普兰地区,在天气比较暖和的情况下,铁矿砂可以从瑞典北部经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运到德国。由于德国攻占了丹麦,封锁了波罗的海,英国海军进入波罗的海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条路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了冬天,波的尼亚湾封冻,船只无法通行,瑞典的铁矿砂只能由铁路先运到离拉普兰最近的挪威纳尔维克港,然后再通过海路运到德国。这条航线是沿挪威西海线由北向南,极易受到英国海军的攻击。在占领了挪威之后,德国人就可以控制瑞典铁矿石的运输线,而不必害怕有一天补给被切断。同时有重兵驻在挪威,则瑞典的态度也一定会更合作,而不敢妄存异心。

第二,挪威东临瑞典,西临挪威海,北邻巴伦支海,南临北海,海岸线长达两万一千公里,西海岸有许多优良的海港,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特别是特隆赫姆港和纳尔维克港都是优良的不冻港,为自由出入大西洋提供了便利。占领挪威后,德国可以在挪威境内可以建立若干新的海空军基地,足以改善德国对不列颠岛的战略地位,

德国海军比较容易进入大西洋,以后也使德国对同盟国驶往摩尔曼斯克的运输船队比较易于空中和海上的攻击

挪威的战略地位的确很重要,但希特勒对挪威的重要性估计过高。德国将50余万人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质留在挪威。直到战况扭转,德国在兵力上已经感到捉襟见肘时,这支兵力始终都不曾抽调。希特勒仍坚持认为挪威是欧洲的战略钥匙,此时,他的头脑已经僵化,对占领的任何地盘都不愿意放弃。希特勒的固执己见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挪威的50万德军齐装满员向盟军投降。

再延伸一下吧

希特勒的固执:该地的50万德军不放一枪向盟军投降

在进攻丹麦和挪威的同时,德军同时对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采取了军事行动。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先后投降。三个低地国家不仅与法国、德国相邻,而且与英国隔海相望,是英法德三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按照“施里芬计划”的作战部署,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可见,比利时的战略重要性在一战时就显现出来了。一战给法国带来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导致法国国内厌战情绪严重。为了避免再次遭到德国的进攻,法国修建了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自隆吉永修建至贝尔福,全长390公里,几乎涵盖了整个德国与法国边界和法国与卢森堡边界。

1935年德国吞并了萨尔区,1936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法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达拉第1937年决定从“马奇诺防线”北端,沿整个法国与比利时边界直至北海沿岸,修建“达拉第防线”,这条防线一直修到1940年5月德军进攻为止。

鉴于一战时比利时作为德国进攻法国的必经之路而被德军占领,比利时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从1919年起,沿毗邻德国的边界大大加强了防御,成为德法边境“马奇诺防线”的延伸。由于“马奇诺防线”异常坚固,德军不打算从正面进攻“马奇诺防线”,而是占领卢森堡后绕道比利时,然后通过法国北部的阿登山区进攻法国。但是此时比利时加强了防御,如果德国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那么德军必然会在比利时遇到较大的阻力。为了减少阻力,德军会入侵荷兰去抄比利时的左翼。

由此可见,低地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法国的命运。它们的存在使德国找到了进攻法国的软肋。但是,法国犯了致命的错误。法国认为德国进攻法国的作战方案仍然是“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是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主攻方向放在右翼。但是德军对“施里芬计划”作了部分修改,将主攻方向放在中路,即德军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通过卢森堡和比利时,然后穿过茂密的阿登山区森林,从“马奇诺防线”左翼迂回,突破薄弱的“达拉第防线”进攻法国北部。正是这一致命的错误,导致了法国的败亡。法国败亡的事实证明,德国对低地国家的占领是德国取得西欧战役胜利的关键。这一步骤无疑是成功的、正确的。

德国占领低地国家后,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等法国的邻国不是德国的仆从国就是德国的盟国。德国已经实现了对法国的战略包围。至此,法国的灭亡也就毫不奇怪了。

再再延伸一下吧,德国为何容许瑞士中立?

瑞士位于西欧中心地带。周边强国大国林立,东界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东南西北欧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瑞士又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山国。阿尔卑斯山占全国面积的60%,其重要山口圣哥大、圣伯纳德等都是欧洲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

希特勒的固执:该地的50万德军不放一枪向盟军投降

这样的地理条件,使瑞士成为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每当周边国家战火蔓延之时,瑞士势必会首当其冲,受害匪浅。从中世纪以来,欧洲许多国家就力图控制这块战略要地。这样处于强国夹缝之中的瑞士,采取了高明的外交政策一一恪守中立,中庸自保。

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40年6月,法国被德国占领,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国。这意味着:瑞士被德国及其盟国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瑞士,但二战期间德国并未向瑞士派出一兵一卒,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希特勒曾经考虑过入侵瑞士,但后来他觉得保持瑞士的中立对德国更为有利I二战初期,希特勒曾经得到一个重要情报:如果德军入侵瑞士,瑞士将做最坏的打算,即实施“内堡计划”,在全国重要的交通要道、桥梁、隧道、山口等都安放了炸药,随时引爆。

希特勒最担心任何入侵都只能导致瑞士人的顽强抵抗,通往意大利的战略通道一一辛普朗隧道和圣哥达隧道会被炸掉,瑞士是一个山国,桥梁隧道炸毁之后即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如果保持瑞士的中立,瑞士就有可能跟德国合作。

事实也确实如此,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希特勒不入侵瑞士的决策无疑是利大于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