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些孩子從不刻苦努力,卻能成績頂尖?

活動中心17653708


估計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頂尖,倒不是說自己有面子,更多的是因為在這個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時代,頂尖的成績能讓孩子以後考入好大學,佔據更優質的資源,將來擁有更強的社會競爭力,過上好生活。一個成績頂尖的孩子真的可以讓家長省下太多錢,少操太多心,多活很多年!

當絕大多數的孩子天天上輔導班,天天熬到一家人人困馬乏,天天折騰到與父母相看兩厭,最後成績依舊不理想的時候,這世上便有一種傳說:某某家的孩子從不刻苦努力,天天玩,從來不摸書,卻能從小到大一直成績頂尖,說到最後得出的唯一結論只能是人家太聰明,天賦異稟,所以才能那麼任性,可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當年筆者讀高中的時候,同桌就是這樣一位某某家的孩子,高考發燒三天還考入上海交大。在跟他坐一起之前,我自覺也是刻苦努力的學生,物理化學不好還沒週末都補課,但是成績依舊一般化,而那時的他在我眼中就是屬於上課打盹,課後也不想我們做大量習題,每天晚上還能回家看兩集當時最火的武俠電視劇“天龍八部”,早上一來說的眉飛色舞,讓我們羨慕不已。也曾想過老天是不公平的,為啥他那麼聰明,什麼東西一學就會,學的那麼輕鬆還成績優異。

後來跟他坐在一起,慢慢地才發現,原來我們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他比我“努力”的多,原來我們絕大多數人對“努力”的定義錯了!

上課的時候他貌似在打盹,其實他是在認真地去琢磨老師的講題。老師說了三道相同類型的題目,我們看似認真聽了三道,但其實只是跟著老師的思路過了三遍,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等做到變形的題目依舊棘手。而他只是心裡琢磨通了一道題,卻是一題通,百題通,根本不需要像我們這樣不用心的做那麼多習題,費那麼多無用功。所以,在學習上,他才是“努力”的那個,而看似“努力”的我們其實很懶,懶得去用心去思考,只是做出了一個“努力”的表象而已。

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向那些成績好的人請教學習方法,即便別人不吝賜教,我們卻依舊沒發使用。為什麼?就是因為那些方法是人家用心努力總結出來的適合自己的方式,而我們只是披了一張“努力”的皮,缺了“用心”的魂。

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智商不高的我放棄了所有的輔導班,開始從課本基礎自學,一點點搞懂搞明白,成績反而開始突飛猛進,最後好歹也考上了之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重點大學。

我不否認有的人智商高一些,記憶力好一些,但是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成績優異的根本原因還是“努力”,是用心去努力,而不是看上去很“努力”!

所以,某某家孩子的故事還是繼續把它當作傳說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