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延禧攻略:高貴妃這番言行舉止,足以證明她只配做妾,不配做皇后

《延禧攻略》裡的高貴妃,雖然仿照的是《甄嬛傳》裡的華妃,但遠沒有華妃演繹的真實可信、個性豐滿。

這裡的高貴妃裝腔作勢,故作“高貴”,言行舉止卻淺薄無比。也別說品味高雅的皇上了,就連局外的“俗我”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延禧攻略:高貴妃這番言行舉止,足以證明她只配做妾,不配做皇后

高貴妃全程演繹著一個“小三與正室爭寵”的劇情。她的心理以及三觀,都與現在的“拜金虛榮女”有一拼,甚至可以說十分吻合。

第一集開始的劇情是:皇上、皇后和高貴妃三人一同主持殿選。在皇上到來之前,高貴妃對皇后言語不敬,並對這次選秀充滿牴觸與妒意,陰陽怪氣地說:“這次的秀女當中,大約也有幾個姿色清麗的。”

皇后說道:“選秀女,在德不在色。主要是看人品端正、性格溫厚純良才好。”高貴妃冷笑道:“那也不能選些歪瓜裂棗呀!”在高貴妃的概念中:皇帝的女人只要長得好看就行了。至於品格德行倒可在其次了。其實,高貴妃這是在借題發揮地強調“自己的優勢”。

延禧攻略:高貴妃這番言行舉止,足以證明她只配做妾,不配做皇后

高貴妃覺得,比起皇后,自己算得上豔冠後宮了,又比皇后年輕幾歲,自然更有資本得到皇帝的寵愛了。男人不就是喜歡年輕漂亮的美眉嗎?這樣的心態和心理,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小三”。

皇帝自然而然的一個動作,卻讓高貴妃的自信心大受打擊

皇上駕到。

皇后與高貴妃一起行禮參拜,皇帝用手親自攙起皇后。對於高貴妃,卻只是抬了抬手中的扇子,示意“平身”。動作雖小,寓意卻大,在皇帝心中,皇后的分量是如此之重,充滿著敬重與憐惜,而自己,卻如同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奴婢下人。

延禧攻略:高貴妃這番言行舉止,足以證明她只配做妾,不配做皇后

高貴妃瞬間打翻了醋罈子,但介於皇帝在此,又不好發作的,只好隱忍不發。內心裡卻越發忌恨不已。

殿選時,皇帝耍酷,對於秀女們的相貌極盡諷刺與挖苦之能事,滿嘴的俏皮話兒。皇后雖無法制止皇帝的“惡行”,卻也不會隨聲附和,而是安安靜靜坐在一旁,保持著一國之母的端莊與威儀。

延禧攻略:高貴妃這番言行舉止,足以證明她只配做妾,不配做皇后

再反觀那高貴妃,見皇帝對眾秀女評頭論足。竟忙不迭地隨聲附和,以取悅討好、蓄意諂媚。高貴妃此時的表現顯得十分輕賤:既沒有自己的立場主張,也沒有獨立的審美,而是一味看著皇帝的臉色說話。這就是一個標準的“為愛失去自我的人。”自甘犯賤到輕如鴻毛,男人又怎麼會“看重你”?

延禧攻略:高貴妃這番言行舉止,足以證明她只配做妾,不配做皇后

高貴妃追求的只是物質,格局太小,難以母儀天下

皇上因納蘭淳雪遵循滿洲舊俗,便將她選中,之後掃了興致便匆匆離開,高貴妃見皇帝走了,也隨即告退,只留下皇后一人。即便皇上走了,皇后依然在履行自己的職責,皇后不是為了邀功而做事,而是出於強烈的責任感。

而高貴妃呢,見“為之賣弄風情”的對象都沒了,她自然也就興味索然了。覺得繼續協理皇后選秀已經毫無意義。所以,也告退了,這就是標準的——“乾眼前活兒”

為防止後宮的嬪妃們因這次選秀吃醋,皇上防患於未然,便命人送給後宮嬪妃每人一幅《宮訓圖》,皇后那一塊是精修內則的匾額和一幅太姒子誨圖,皇后命人掛上匾額,畫擇吉日張掛。

延禧攻略:高貴妃這番言行舉止,足以證明她只配做妾,不配做皇后

高貴妃卻因皇上賞賜的《西陵教蠶圖》而大發脾氣。更是嫉妒皇后備受皇上的恩寵。把素日積壓的憤懣情緒一股腦發洩出來,吼叫道:“皇后的工資要比我高几倍,她能戴金首飾,我卻只能戴銀首飾,她的年終獎也比我高,平時的福利也比我好。憑什麼她能有的,我卻得不到?皇上還如此看重她、敬愛她,我明明比她年輕漂亮啊,為何皇上不更愛我一些呢?”

這就是標準的小三心理,竟與人家的原配老婆“比情重”。比情重的方式還是用金錢物質來衡量的,就惦記那點工資、福利、金銀首飾的女人,還配與皇后爭寵?像這樣一個既沒大局觀也沒責任感,只斤斤計較物質的女人怎配得到男人的敬重?

延禧攻略:高貴妃這番言行舉止,足以證明她只配做妾,不配做皇后

像高貴妃這樣的女人,是不可能與男人同甘共苦、風雨同舟的。他之所以甘願養著你,不過是因你還有其它的“用處”,而絕對不會是為了“愛”——因為你不配!像這樣沒格局度量的女人怎麼可能當皇后?畢竟皇后的氣量”足可以容得下半個江山”,才能稱之為“其德配其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