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從函谷關到潼關,標準著中國古代主戰兵種的改變

在兩千多年,說起天下第一雄關,很多人都會想到函谷關,這是秦帝國法家的根基,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統一華夏的重要戰略之地,可以說對於任何以關中為基礎的政權來說,作為關中門戶的函谷關都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秦之後的漢唐,函谷關卻本另一個門戶替代了,它就是潼關。

在先秦時期,西周就建立了函谷關,作為自己大本營關中的門戶,後來的秦國更是將函谷關發揚光大,憑藉函谷關拖過了一次又一次東方六國聯軍。

從函谷關到潼關,標準著中國古代主戰兵種的改變

首先函谷關其實除了秦函谷關以外還有一個漢函谷關,在漢武帝時函谷關被遷到了秦代函谷關東邊一兩百公里處,新的漢函谷關就沒有秦代函谷關那麼易守難攻了,因為漢朝統一了天下,所以兩邊都是自己人的話就沒什麼戰略意義了。

而漢武帝遷移函谷關的目的也很簡單,擴大關中的地盤,在西漢時期關中一直是被老劉家當成自己的基本盤的,什麼好的政策都是往關中傾斜,正所謂強本弱枝,就這個意思。

從函谷關到潼關,標準著中國古代主戰兵種的改變

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及另一個概念,函穀道。

所謂函穀道,指的是從函谷關到潼關之間長達一百四十里的道路,這條道理北臨中條山,南臨秦嶺,可以說是當時東方的洛陽河南一帶中原到關中最近的路了。

而在這一百四十里路中,最險峻的就是稠桑原中的一條小裂縫。

稠桑原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頂部平坦如原,但高度非常高,四周峭壁陡立,如同斧劈一般,黃河從稠桑原北面流過,緊貼著塬壁,所以東來的行人要進入關中,沒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從這條裂縫通過。

從函谷關到潼關,標準著中國古代主戰兵種的改變

而在裂縫前就是弘農河,就成了函谷關天然的護城河,敵人要進攻函谷關,就必須先渡過弘農河,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渡過河之後,面對的就是高山密林,原上森林密佈,人不得通行,只能在原體的一條裂縫中行走,在就在這個裂縫中建立起來了函谷關,可想而知函谷關的險峻。

而有關潼關的第一次歷史記載是曹操與馬超的戰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馬超等屯潼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不斷,潼關也被各方爭奪。到了隋末唐初,李淵在長安稱帝,據守潼關,坐觀關東諸侯大戰,最後成為贏家。

從函谷關到潼關,標準著中國古代主戰兵種的改變

但是為什麼要廢棄函谷關重新設置一個潼關呢?

一般我們說的原因都是到了東漢末年,黃河水位下切,而塬上頂端的森林植被已經被破壞,所以函谷關已經失去了天險的作用。

於是,位於函穀道西端的潼關就做了替補。

當然除了水土流失,還有什麼潼關離關中更近,更有利於後勤補給等等原因,其實都是正確的,沒錯,但是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騎兵取代戰車,成為戰場上的決勝主力。

我們都知道在先秦乃至西漢初年,戰場上的主力是戰車,擁有強大的正面衝擊力的戰車是戰場上的王牌,連國家實力都是以多少乘來衡量的。

而函谷關的險峻其實也是針對戰車部隊來的,無論是函谷關的修建,還是函谷關兩側原上所謂的地勢險峻,都是因為笨重龐大的戰車根本無法通過,因此才成為了天險。

從函谷關到潼關,標準著中國古代主戰兵種的改變

但是到西漢漢武帝時期中國古代騎兵就開始大放異彩了,而等到後來隨著馬鐙等的發明,騎兵更是徹底取代了戰車,成為戰爭的王牌。

相比較戰車,騎兵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靈活,戰車無法通過的地方,對騎兵來說就是如履平地,加上兩側的水土流失,對於騎兵來說函谷關已經不是天險了,也因此才會換成了潼關。

潼關位於名為麟趾塬的黃土塬體上,兩側峭壁陡立,非常險峻。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原一樣,麟趾塬也是頂面平坦,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

但是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原之中,而潼關則位於550米高的麟趾塬之上。也就是說騎兵可以通過爬到原上來越過函谷關,但是卻沒辦法越過潼關,相反,即使爬上了高達550迷的麟趾塬,還要面對全副武裝的潼關,就更顯得困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