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从前世人只知道“人之道”,从未听闻过“天之道”。老子前文宣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天下战乱一定是无道,这是无道的最鲜明的例子

,世人生活与战乱年代,一定感受很深。

这种战乱是华人族的内部战争,是争夺土地人口的战争。现在世人听闻了“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之道,这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世人生活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世界太久了,心灵都有点枯萎了,似乎这是自己不该来的世界,厌倦之心早就生起。现在听闻大宗师的“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之道”,心灵闻之一震。

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这不正是心灵中梦寐以求的世界吗?老子宣说正法正理,听众枯萎的心遇到了甘露。这是我们读懂“天降甘露”的内涵。老子早就品尝到天降的甘露,该是把“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甘露广为传播的时候了。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王弼注:“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唯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王弼的注很精辟,虽然没有直接说“天之道”是甘露,但“相均”一词显然指的是“天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世人修行以修心为本,从狭隘的一己肉身扩展为与天地同德,这是多么大的转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因为人的心灵渴望天之道,憎恨人之道。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来到了一个理想之地,都认为是来错了地方。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一己肉身限制了人的心灵,使妙心困于笼子之中。“天之道”就是重新让受困的妙心飞翔蓝天,飞到应该在的故乡。这岂不是“复众人之所过”吗,从世人走远的路上原路返回,回到自己的故乡。只有无身无私,乃能与天地合德,回归心灵的蓝天就是恢复心灵本来的妙

世人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是世界呆的太久了,听闻老子的“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之道”后,一定焕然一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第三段经文: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世人听闻正法正理,心灵极为震撼和激动。但谁能做到呢?老子进一步宣说,只有有道者能够做到这句经文的含义有显义和隐义。显义是这样的人是圣人,世人是做不到的。这有点让世人心凉。

但隐义是,世人只要听懂了,感动了,愿意留在这样是世界,那世人必然会努力践行。先悟者先行,后悟者后行。先悟者是谁?小国寡民有一群“守愚守朴”的国民,他们先悟先行了。有人先行,就有后继者。老子看到了无数的后继者。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第四段经文: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段经文很像“玄德”的经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五十一章)老子这里正是重复圣人的玄德,圣人的玄德就是天道的玄德圣人为什么“为而不恃”?因为圣人无己

为什么“功成不不处”?圣人是从纯朴的世界来的,是来救度众人,使浊世变为清净的国度。一定记得“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这句经文。圣人从纯朴的世界来,一旦圣人居功,则只能把浊世变得更浊,那怎么能够留在浊世呢?为什么“不欲见贤”?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圣人“损有余以补不足”,圣人见贤,则是凡夫,不仅不能救度凡夫,反而被凡夫所度。谁愿意离开清静地来到浊世呢?今天世人买房子一定要挑一个环境更好的地方,不愿挑一个环境更为恶劣的地方,圣人这点都不懂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