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如何理解《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此篇承接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第二段經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從前世人只知道“人之道”,從未聽聞過“天之道”。老子前文宣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四十六章)天下戰亂一定是無道,這是無道的最鮮明的例子

,世人生活與戰亂年代,一定感受很深。

這種戰亂是華人族的內部戰爭,是爭奪土地人口的戰爭。現在世人聽聞了“損有餘以補不足”的天之道,這與“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人之道形成鮮明的對比。

如何理解《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世人生活於“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世界太久了,心靈都有點枯萎了,似乎這是自己不該來的世界,厭倦之心早就生起。現在聽聞大宗師的“損有餘以補不足”的“天之道”,心靈聞之一震。

這是多麼美好的世界,這不正是心靈中夢寐以求的世界嗎?老子宣說正法正理,聽眾枯萎的心遇到了甘露。這是我們讀懂“天降甘露”的內涵。老子早就品嚐到天降的甘露,該是把“損有餘以補不足”的甘露廣為傳播的時候了。

如何理解《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王弼注:“與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則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唯無身無私乎自然,然後乃能與天地合德。”王弼的注很精闢,雖然沒有直接說“天之道”是甘露,但“相均”一詞顯然指的是“天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世人修行以修心為本,從狹隘的一己肉身擴展為與天地同德,這是多麼大的轉變!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轉變?因為人的心靈渴望天之道,憎恨人之道。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來到了一個理想之地,都認為是來錯了地方。

如何理解《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一己肉身限制了人的心靈,使妙心困於籠子之中。“天之道”就是重新讓受困的妙心飛翔藍天,飛到應該在的故鄉。這豈不是“復眾人之所過”嗎,從世人走遠的路上原路返回,回到自己的故鄉。只有無身無私,乃能與天地合德,迴歸心靈的藍天就是恢復心靈本來的妙

世人在“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人之道”是世界呆的太久了,聽聞老子的“損有餘以補不足”的“天之道”後,一定煥然一新,對生活充滿希望。

如何理解《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第三段經文: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世人聽聞正法正理,心靈極為震撼和激動。但誰能做到呢?老子進一步宣說,只有有道者能夠做到這句經文的含義有顯義和隱義。顯義是這樣的人是聖人,世人是做不到的。這有點讓世人心涼。

但隱義是,世人只要聽懂了,感動了,願意留在這樣是世界,那世人必然會努力踐行。先悟者先行,後悟者後行。先悟者是誰?小國寡民有一群“守愚守樸”的國民,他們先悟先行了。有人先行,就有後繼者。老子看到了無數的後繼者。

如何理解《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第四段經文: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這段經文很像“玄德”的經文: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第十章、五十一章)老子這裡正是重複聖人的玄德,聖人的玄德就是天道的玄德聖人為什麼“為而不恃”?因為聖人無己

為什麼“功成不不處”?聖人是從純樸的世界來的,是來救度眾人,使濁世變為清淨的國度。一定記得“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這句經文。聖人從純樸的世界來,一旦聖人居功,則只能把濁世變得更濁,那怎麼能夠留在濁世呢?為什麼“不欲見賢”?

如何理解《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聖人“損有餘以補不足”,聖人見賢,則是凡夫,不僅不能救度凡夫,反而被凡夫所度。誰願意離開清靜地來到濁世呢?今天世人買房子一定要挑一個環境更好的地方,不願挑一個環境更為惡劣的地方,聖人這點都不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