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成都街頭的紅燈籠點亮年味!

新春將至

紅色成了成都街頭冬日裡

最亮眼的一抹底色


橘黃的路燈下

熱鬧的商鋪外

小區中庭樹杈上

……

隨處可見大紅燈籠高高掛

為歸家的行人帶來陣陣暖意

咂摸出越來越濃的中國年味兒


在春節前高高掛起17.2萬個紅燈籠,這是成都提前5個月就開始準備,要送給千萬市民的新春禮物。藏在這一盞盞紅燈籠裡的,是城市管理者用“繡花”功夫治理城市的細心、耐心、巧心,是成都連續11年位居“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秘訣之一。


精細化


燈籠白天放路邊無人問

“掛燈人”在“等”什麼?


14日上午10點,紅星路二段雙向八車道內車流疾馳。道路兩側的人行道路燈杆旁,放置著一串串比人高的大紅燈籠,引得行人紛紛側目拍照。燈籠為何在路邊放而不掛?成都市城管委的“掛燈人”笑了:“等天黑。”


成都街頭的紅燈籠點亮年味!


1月10日至15日,成都市城管委牽頭,在城區主幹道和重要公共場所周邊集中安裝紅燈籠。安裝一組燈籠,需要1臺工程車,3個工作人員,耗費約15分鐘。“在工作日的白天,以折損四分之一通行能力的代價,佔用紅星路一條機動車道,用於懸掛燈籠,這是不可能,也是不允許發生的事情。”紅燈籠技術安裝負責人鄧文全接到的指令簡單有力——“等”!


成都街頭的紅燈籠點亮年味!


為了提高安裝效率,工作人員利用白天時間,避開車流高峰,先將燈籠運送到街邊組裝好,晚上10點至次日凌晨6點再懸掛安裝。通宵安裝的那幾天夜裡,飄著零星小雨,氣溫降至冬日低點,接近0℃。鄧文全活動著快凍麻的雙手,安裝速度一點沒減緩。


成都街頭的紅燈籠點亮年味!


燈籠的懸掛高度也經過了細緻的考量。“根據《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範》規定,為保證道路交通安全,我們要求燈籠底部的安裝高度原則上不低於5.5米,最重要的是和路燈杆高度及周邊環境和諧統一。”成都市城管委市容和廣告招牌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譬如,身高達15米的人民南路的玉蘭燈,就將燈籠“支架”懸掛在7米以上的位置。


科學化


提前5個月籌備

反覆調試出燈籠最美姿態


晚上6點05分,與紅星路相交的蜀都大道上,已懸掛好的紅燈籠隨路燈一同亮起,泛出暖暖的色調。在2020年春節期間,成都將在3.1萬餘柱燈杆掛上了17.2萬個紅燈籠、5330個紅紅的中國結。其中,“5+2”主城區超1萬柱燈杆上,有超6萬個燈籠,裝點著新年。


成都街頭的紅燈籠點亮年味!


為了這次新年大秀,燈籠準備了長達5個月的時間,以“繡花”的功夫,將燈籠尺寸、顏色、亮度等調整到最美姿態。


依照“選秀”標準——《路燈杆懸掛燈籠、中國結安裝技術導則》,直徑1米、0.8米、0.62米三種尺寸的燈籠入選,分別與城市主幹道及重要場所周邊道路、次幹路、支路搭檔。


成都街頭的紅燈籠點亮年味!


2019年10月,三種燈籠提前在老川藏路、天府大道上演了一場調試“預演”——偏紅的燈色較為刺眼,由上至下照射的光源會產生眩光,影響駕駛員視線。針對預演效果,工作人員反覆調整試驗,將LED貼片燈盤置於燈籠下部向上發光後,完美解決了眩光問題。燈色則選擇瞭如檯燈般的5000K高亮色溫,看上去通透柔和。


精細化


預留接插口可循環使用

專人“全時段”巡查保障亮燈


燈籠就位,燈籠與燈杆的“一拍即合”,散發出柔軟的紅光。


早在2個月前,成都市城管委照明監管服務中心便提前佈局,對6000柱路燈杆進行鑽孔佈線,在燈杆距離地面6米處設置長久固定的面板式航空插頭插接口。原因很簡單,這樣一來既看不到散亂的明線,也消除了因不規範的亂接亂搭燈杆電源造成的安全隱患。“想要達到同等亮度,普通白熾燈泡是60W,家用節能燈泡25W,我們精確計算了路燈的負荷餘量,選擇了12W的LED燈作為燈籠光源,確保燈籠接電後,不會因負荷過大,對路燈的正常照明產生影響。”劉磊說。


成都街頭的紅燈籠點亮年味!


燈籠懸掛安裝完畢,工作人員將燈籠插頭接入插座面板,即可點亮。燈杆上預留的插接口還可反覆使用,大大降低了燈籠接電成本。


成都街頭的紅燈籠點亮年味!


新年大秀拉開帷幕,後勤保障隨之上線。各實施單位專門成立應急保障工作小組,每天安排專人分別白天和夜晚進行巡查,一旦發現燈籠破損、熄燈不亮等問題,第一時間維修維護。


如同“繡花”一般

成都細細地為斑斕的城市夜色

鑲嵌上屬於中國年的紅燈籠

照亮了人們的團圓路

亦照亮了大家期盼的火紅光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