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儿媳让婆婆帮带孩子,婆婆选择婉拒,塞给儿媳1500元

累坏了且烦躁的田奶奶

我楼下邻居田奶奶很是不容易。六十岁的老人,每天辛苦带着3个娃。

两个大儿子家的,一个二儿子家的。

田奶奶现住在大儿子家。大儿子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上下学需接送。老二好些,上幼儿园,只需要早上送晚上接。

儿媳让婆婆帮带孩子,婆婆选择婉拒,塞给儿媳1500元

二儿子有个一岁多的女儿,刚学会走路,父母便把她送到奶奶身边抚养。

每天田奶奶都忙得喘不过来气,早上六点便起床做饭,一家人吃过后,儿子儿媳去上班,她再推着小孙女,牵着孙子去送大孙女上学。回来的路上把孙子送到学校去,然后推着小孙女回家刷碗洗衣……

每日如此,难免累、心情烦躁,孩子们放学后,一不顺心,她就打骂孩子,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为啥会有这样的局面?

唉,说来话长。

田奶奶的两个儿子要说都有不错的收入。只是大儿子夫妇经常出差比较忙碌,家里又有两个孩子,就想让妈妈来带两个孩子。田奶奶也乐意。

但是二儿子结婚后,二媳妇生了一个女儿,也想让田奶奶带。可这边又走不开。

儿媳让婆婆帮带孩子,婆婆选择婉拒,塞给儿媳1500元

田奶奶从内心对两个儿子一样看待,也想给二儿子看孩子。

然而二儿子是个体户,店铺里顾的有工人,二媳妇根本不上班,完全可以自己照顾孩子。田奶奶就说:你自己带吧。为了公平,也怕二媳妇埋怨,田奶奶还让大儿子每月给自己1500元,再悄悄塞给二媳妇。

本想着这样二媳妇就消停了。可哪有那么容易?

二媳妇就是觉得老太太偏心,怎么有这么多钱?能给自己1500,那给老大家的就更多了!为什么给老大家看孩子,不给我看?我也嫌带孩子累。于是隔三差五地把孩子硬塞给老太太。

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在老大家住了3个多月,后来刚一岁,又送来了,这一住又是几个月……

这样好吗?不好!害苦了孩子

这样当然不好。

*田奶奶带3个孩子,肯定照顾不过来。她都60岁了,虽然老大家的两个孩子白天上学,可晚上呢?星期天呢?

*老年人不会教育。老年人本身和年轻人有代沟,跟不上时代。在孩子教育上还秉持老一套。教育不好,且体力不支容易烦躁,从而打骂孩子。

儿媳让婆婆帮带孩子,婆婆选择婉拒,塞给儿媳1500元

*长期不见父母,给孩子内心造成极大伤害。

我观察了这个小女孩,发现她经常无缘无故地哭泣,而且哥哥姐姐不搭理她,她也哭。特别脆弱,没有安全感。有时候莫名地哭闹,田奶奶不知如何安抚,便吵她,觉得她不懂事。其实,她只是见不到父母没有安全感。看到哥哥姐姐玩儿不带自己,感觉不平衡,说不出来,只能用哭来表达。

小女孩妈妈,何以忍心?

这个“二媳妇”不是个例,在很多家庭里,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儿子,妯娌之间会闹别扭。觉得父母偏心,硬是有条件自己带也要把孩子塞给父母带:老大家的孩子都是奶奶带,凭什么我要自己带?

有的甚至为了跟老家的兄弟“争长短”而把孩子塞回老家婆婆的手里,自己在城市里生活。

儿媳让婆婆帮带孩子,婆婆选择婉拒,塞给儿媳1500元

其实这些妈妈们也知道孩子跟着自己会好些,但克服不了“人性的弱点”。

像田奶奶的二媳妇,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就像樊登说的:幸福的人一辈子都被童年滋养,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疗愈童年。将来这个女孩的安全感如何建立?不还是要在漫长的一生中慢慢拼凑吗?这将给孩子带来多大困扰的呀!

虽然嫉妒,虽然觉得不公平,但孩子是自己的,就要对得起“妈妈”这一声称呼。如果对不起,何以为母?

所以,如果你在为妯娌之间的事烦心,我劝你省省吧。家务事,争不明。把心收了,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好自己的娃。你会发现,这样你放了别人,也把自己释放了。

儿媳让婆婆帮带孩子,婆婆选择婉拒,塞给儿媳15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