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學生群體中,無論是大環境還是小環境中的“中等生”,總是一個被教師關注較少的群體,對差生,老師會加以關注敦促,避免其拖後腿;對尖子生,老師則特別關愛,大力輔助,父母也比較關心;

由此,一些成績穩定,排名跟在第一梯隊後面的孩子,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漸漸成為“自由的局外人”。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這些孩子裡,大部分會在心理沒有緊迫感和積極動力,學習也會慢慢放鬆。

Danielle R. Moss女士(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碩士以及組織與領導學博士)結合自身經歷,告訴我們“被遺忘的中間人群”應該如何突破。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Danielle R. Moss博士

Moss也曾是“被遺忘”的中等生。

在中學時期,Moss感覺到學科課程的難度越來越大,她更喜歡跟朋友們嬉戲玩耍;寫作業玩手機看視頻比寫作業有趣... ..,漸漸地,傳八卦、寫紙條和娛樂活動佔據了12歲的她更多的日常生活。

這種對學習狀態,使Moss逐漸脫離了優等生的行列,成為成績平淡的“中等生”。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Moss的母親覺察到這一點,在當時的美國,一位普通的年輕黑人女孩,是很難脫穎而出的,如果母親對這一現象聽之任之,孩子的未來可想而知;母親深刻地認同:沒有一個孩子會天生甘於落後於人。

為此,她的母親開始有意識地幫助女兒改變她的生活:

幫助女兒轉學,提供新的學習環境;

Moss的母親深刻認同一個觀點:決定一個人地位的,不是他/她當前所處的位置,而是其對自身的認知與定位。

母親帶Moss走出“中等生”的方法直接:一是為女兒報名了社區的活動,增強孩子的責任心,提升領導能力和自我能力認知;二是給孩子定一個期待的學習小目標,並協助孩子如何負責地實現。

這種責任感與目標期望互相疊加的方式,讓Moss認識到要對自己負責,並且有能力去實現這些小目標。使得Moss開始逐漸重建自信,也願意為更高的目標而奮鬥。

事實證明這一方法的確起到了作用,Moss藉此在中學階段一點一點地進步。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怎麼幫中等學生突破自己呢?Moss母親就給出了兩個關鍵詞——“目標期待”與“責任感”。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什麼是“期待效應”?

研究表明:當他人對個體某一方面有所期待時,個體為了不辜負他人的期待,便會發奮與努力,以達到期待者所期望的效果。

這一期待效應,在中等生身上,還會格外起效果。

相比尖子生與差生,中等學生更容易被忽視,被遺忘,他們希望得到尊重的情感需求也最為強烈。賦予目標期望,加上鼓勵關心與尊重,能夠給予他們力量,激發其自我提升的內在能量。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幫助孩子自己走出“中等生”困境是需要家長的努力的。

幸運的是家長,可以使用“目標期待”。

“目標期待”的實驗結果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教育發展上承擔著重要角色,其影響力比教師更為直接有效。而且,對那些不被教師關注的中等生來說,父母的期待還能彌補低教師期待所帶來的負影響。

那麼,父母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通過“期待—感應—行動—外化”的作用路徑,父母的期待對孩子來說就是“展望未來”的具像化表現。父母們會在期待中向孩子傳遞一種“教育很重要”的理念,促使孩子在學習過程注重實現當前目標的努力,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若是家長們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類似思想,那請務必抑制一下自身對子女這種成功的渴求。

因為父母的過高目標的期待,對孩子的教育發展未必是積極的。過高的期待不僅會增加孩子們的心理壓力,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自卑、焦慮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那麼,父母該如何合理運用“目標期待”呢?除了分享自己母親使用的方法外,Moss還給出了一些建議。

對中等生而言,“目標期待”更像是一座橋樑,將學生們與原本認為難以完成的事情相互連接,促進目標的達成。

因此,父母傳達自身期待的方式很重要。

比如,在親子對話中,家長們不能把教育期待等價於“你要考上清華北大”。

家長可以把“你想要上清華北大麼?”

替換成:“你想要上什麼樣/哪裡的大學?”​

我們可以看到:前者的問題過於高大空乏;而替換後的問題,更像是在支持孩子去達成他們想做及能做的事,無形中給予了孩子認可,前進的目標與動力。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們要對期待的“高度”有所限制,為孩子設立的目標最好是他們“跳起來”能夠得著的。應當主動將一個高目標細化成多個小目標,讓孩子逐步攻克,循序漸進,才符合發展規律。

改變“中等生”,家長需要做什麼?

另外,父母應當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價值觀。這是因為在家庭環境中,父母的言行觀念會傳遞給孩子相應的價值觀,一對本身就對未來不抱有期望,對自我提升沒有責任感,得過且過的父母,是難以培養出充滿奮發圖強熱情與動力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