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样判断肩周炎,整个后背疼尾骨也疼?

兆霖8




肩周炎是因肩关节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丧失的一种自限性疾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诊断: (1)缓慢发病,多数无外伤因素; 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肩痛以夜间明显,影响睡眠并向附近放射;(3) 肩肱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4)肱二头肌腱在增加张力的位置可以引出疼痛和压痛;(5) 病程长可有肌肉萎缩,冈上、下肌及三角肌明显及X线片显示肱骨头骨质疏松等。

但必须注意与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袖损伤、肩手综合征、肱骨上端肿瘤、肱骨外科颈骨折、肱二头肌钙化性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等相鉴别。


小骨头看人生


  怎样判断肩周炎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症”,也就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又称“冻结肩”、“五十肩”等,常表现为肩痛(炎症产生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炎症产生黏连),肩周炎基本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是因为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加,软组织开始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肩部退行性改变

  随着我们的年龄开始增长,身体的各个机能都开始进行退化,所以在现在很多的中老年人中都会存在肩周炎的危害。

  外伤

  人的肩膀是人活动量中最大的关节,有的时候会因为肩部的一些受伤所造成的拉伤,所以说也是会出现这种症状的发生的,些病理现象的出现必然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使患者做肩关节运动时出现疼痛和受限。

  慢性劳损

  这种情况下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的,每天我们长时间的劳动,都避免不了用肩膀开始进行运动,特别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相对薄弱,上肢活动时力臂距离长,受力大,容易出现劳损。当肩关节出现劳损时,其周围肌肉、肌腿、韧带、筋膜可出现充血和渗出,形成肩关节周围组织的元菌性炎症,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

  内分泌紊乱

  有的学者观察到,肩周炎患者多见于50岁左右的人群。超过该年龄组的人群,肩周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50岁左右人群是内分泌紊乱和更年期综合征的高发年龄组。因此,人们认为,肩周炎可能与人体内分泌紊乱有关。由于肩周炎经过1~2年后有自愈的特点,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过1~2年的自我调整可以趋于稳定的现象相符。因此,人们认为,肩周炎与人体内分泌紊乱有关系。


痛风痛风痛的发疯


肩周炎一般50岁左右的人群患病,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夜晚和休息后疼痛加剧,活动后疼痛可减轻。



首先肩周炎会引起肩关节疼痛,随病情发展疼痛范围扩大,部分人会出现后背尾骨疼痛,不过后背疼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呼吸系统、内脏疾病都会引起后背疼痛。

肩周炎是?

简单说,肩周炎就是肩关节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囊发生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活动,多发于50岁左右人群,患病后会出现肩关节疼痛、不能活动、怕冷、压痛等情况。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肩周炎?

1、慢性发病,肩部疼痛逐渐加重,夜间疼痛加剧可能会痛醒。

2、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外旋或后伸受限明显,梳头、上举、摸后背都很困难。

3、有慢性劳损,肩部损伤,颈椎病病史。

4、压痛部位明显,肩关节周围、肱二头肌等部位出现多个压痛点。

5、病程较长,夏季疼痛较轻,冬春季疼痛加重。

需注意区分肩周炎和肩袖损伤

1、症状和诱因不同

肩袖损伤:有急性或慢性劳损病史,肩关节白天疼痛不明显,夜晚疼痛加剧,需干预治疗,无法自愈。

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导致关节粘粘,在早期通过适当锻炼疼痛能逐步缓解达到自愈。

2、受限范围不同

肩袖损伤:肩关节上举、后伸疼痛受限,但肩关节朝前上举多正常,在他人帮助下外展和后伸活动可部分恢复。

肩周炎:肩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主动、被动活动都受限,肩关节好像被冻住一样,无法活动,故也被称为“冻肩”“凝肩”等。

肩袖损伤:急性期需固定2-3周,保证肩部绝对休息,使肌肉或肌腱得到恢复,如果强制活动会加重肩袖撕裂,导致肩关节肌肉萎缩、脱位。

早期肩袖损伤可通过冰敷、加压包扎、固定制动来缓解,同时口服消炎药物;如果疼痛剧烈可配合热敷、微波、激光等理疗措施治疗。

肩周炎:因是关节粘粘导致,可通过常见的爬墙、双肩上举、甩肩等运动来增加血液循环改善,如果疼痛剧烈,建议就诊理疗改善。

最后,当出现肩部、后背疼痛时,不要自行判断就是肩周炎,要先去医院就诊,通过医生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来鉴别到底是那种疾病,针对治疗以免延误。

想了解更多“癌痛”“疼痛”相关问题,请关注【疼痛专家王杰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