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九九乘法口诀表,小孩子学习是横着念背诵好还是竖着念背诵好?

雪花冬天1


1.我是小学老师,今年正好教的是二年级,我来聊聊这个关于乘法口诀表的问题。

这学期我们新引入了乘法的运算方式。学生们知道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在学习过程中都是通过加法算式来推导出乘法口诀的,最后才把所有学过的乘法口诀归纳到表中。

这表叫“九九乘法表”。先给大家普及下关于这表的一些知识。

准确说这表应该叫“小九九乘法表”,因为它有45句乘法口诀。相对应的“大九九乘法表”口诀完整的有190句口诀。

上面是“大九九”乘法表。

印度的孩子们就背诵这个。我们所学的就是小九九乘法口诀,从“一一得一”开始,可是却叫做“九九乘法表”,有的家长不明白。

现在小学生学的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结束。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的,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因为口诀开头俩字有“九九”二字,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在13、14世纪时候才倒过来,一直沿用到现在。

题主所问的是横着背诵好还是竖着背诵好。我推荐的是横着背诵更好。

理由是孩子们在学习乘法口诀过程中,就是这样一步步学过来的。每天学一种口诀。比如“8”的口诀。在学习中由一只螃蟹八条腿开始,一步步导出“8”的乘法口诀,学生这样一点点的把口诀全部背过了,这个表也只是个总结而已,我认为还是遵照孩子最初背的顺序背诵最好。

有的孩子背“9”的乘法口诀经常出错。下面分享一张图片,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背“9”的乘法口诀就不会出错了。

2.

在长期的低年级教学当中,对于乘法口诀如何背诵小学生可以记得更快呢?在随机抽取的90名小学生当中,分为三组一组从上往下,一组从左往右,另外一组采用灵活背诵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背诵含有五的口诀,然后再背最难背的九的口诀。同时给这些小学生讲解乘法口诀,从上往下排列,从左往右排列的内在规律。

记忆关于九的乘法口诀的时候,可以结合手指记忆,把双手平放在桌面上伸开五指,双手手心朝下当背诵2*9=18的时候,弯曲左手的无名指。左手无名指的左边,有一个手指头左手无名指的右边有左手的三个手指和右手的五个手指,也就是无名指的右边有八个手指,那么就是左边一个手指,右边八个手指,就是二九十八。以此类推,三九27 ,把从左往右的第三个手指,也就是左手的中指弯曲,左手的中指左边,两个手指,左手的中指右边七个手指,第三个手指弯曲,左二右七,表示三九二十七。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背诵到九九八十一这句。

3.

如果你开心,从中间开始念,中心开花也可以。

这只是一个表而已,让我们记住的是其中的算法

4.

答案很明确,当然是竖着背了。

其中一这一列就简单了。从二开始稍微有些复杂,那就是二二得4,23得六。

虽然说背诵都是一些枯燥的办法,但是在这儿还是给家长提一个很简单的小诀窍。

就是让孩子在背的时候扳着自己的手指头向下一个个的数着呗,不然的话孩子容易丢失。

当然还有一个小诀窍,就是背诵的效果可能不太好,你需要让孩子结合一些实际的练习题来做一做,让孩子总结一下哪些容易错,错之后应当如何处理。

这个东西理解与不理解,我到目前觉得没有太大的关键,背诵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家长把它当成童谣,让孩子先背下来吧,毕竟让他理解起来实在太困难了。

5.

这个横竖都要背熟练的,只要背熟练了就不管横竖了,而且倒着背也没问题了,我儿子去年二年级刚刚开始竖着背的,背熟练了后来就让他倒着背了,最后去学校老师要求又横着背了,所以只要熟练了就没关系的最后都会背的,如果只是顺着背倒背横背都不会那么你依然不会计算,因为计算不可能按顺序,

6.

我也遇到了这个同样的问题,以前我们学习时都是按照九九乘法口诀,一乘一得一

一乘三得三,二乘三得六,三乘三得九,这样的顺序来学习背诵。可是现在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表要求,按口诀表竖着排列学习背诵。究竟怎么学习好我们也不知道。确实不同于我们以前学习的方法。

7.

其实各有千秋。个人认为不背更好。刻板记忆是好用。但没有实际的思维启迪功能。小孩学习乘法是在加法的基础上推进的,如若讲加法吃透进而递进性的引入,可能更利于孩子进行类推.类比。借助生活中的实例辅助孩子认知(买零食 水果 等)。其实口诀这东西真只是方便而已。真正的意义是明白口诀在表达什么。然而很多孩子只是会背而已。

8.

高级学法,推算法。所有数学都可以推算得出。这样记忆牢固轻松。乘法有加法运算得出。

9.

我一直是横着背的,对于现在的小孩子而言,怎么背容易就怎么背,横着和竖着只要记得熟都可以。一定要说哪种背诵好的话,建议还是横着背,横着背按照1、2、3……的顺序来,还是不容易背错的。

10.

这要看你家孩子的思维方式。反正就那么几句,你让她横竖都背,这样可以加深记忆


硕科教辅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不管是横着背诵还是坚着背诵,关键是让孩子理解了、记住了,会灵活的应用。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学生学习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它沟通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学校老师在教学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时候都会让学生借助创设的问题情境,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根据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师生共同编写出乘法口诀。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背诵乘法口诀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每一句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例如:五六三十,它所表达的意义就是5个6相加或6个5相加;列成算式就是5+5+5+5+5+5=30、 6 x 5 =30 ;6+6+6+6+6=30、 5x6=30。学生只有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每一句乘法口诀,才能达到快速地记住的目的。


灵活地熟记每一句乘法口诀。

题主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让孩子是横着背诵乘法口诀表效果好,还是竖着背诵乘法口诀表效果好。其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非常灵活的。横着背诵和竖着背诵也在用,但这两种方法的弊端是,有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只会按照乘法口诀表中的顺序进行背诵,一旦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单独出现时,让孩子来背,孩子还会从一一得一开始背起,一直背到五六三十会才肯停下来。有个别孩子会在心里默默背诵,直到背到五六三十这句才大声背出来。我一般采取的方式,打断顺序,随意抽取其中的一句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背出这一句乘法口诀的同时,说出两个不同的乘法算式。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能让学生在短时内把乘法口诀背的滚瓜乱熟。



结束语:不管是横着背还是竖着背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记每一句乘法口诀。家长在指导孩子背诵乘法口诀的时候,首先要让孩子在理解了每一句乘法口诀意义的基础上,采用打乱顺序随机抽测的方法,让孩子在短时内能脱口而出地把乘法口诀背诵出来。为后面学习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木爻木大说教育


我是小学老师,今年正好教的是二年级,我来聊聊这个关于乘法口诀表的问题。

这学期我们新引入了乘法的运算方式。学生们知道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在学习过程中都是通过加法算式来推导出乘法口诀的,最后才把所有学过的乘法口诀归纳到表中。

这表叫“九九乘法表”。先给大家普及下关于这表的一些知识。

准确说这表应该叫“小九九乘法表”,因为它有45句乘法口诀。相对应的“大九九乘法表”口诀完整的有190句口诀。

上面是“大九九”乘法表。

印度的孩子们就背诵这个。我们所学的就是小九九乘法口诀,从“一一得一”开始,可是却叫做“九九乘法表”,有的家长不明白。

现在小学生学的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结束。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的,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因为口诀开头俩字有“九九”二字,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在13、14世纪时候才倒过来,一直沿用到现在。


题主所问的是横着背诵好还是竖着背诵好。我推荐的是横着背诵更好。

理由是孩子们在学习乘法口诀过程中,就是这样一步步学过来的。每天学一种口诀。比如“8”的口诀。在学习中由一只螃蟹八条腿开始,一步步导出“8”的乘法口诀,学生这样一点点的把口诀全部背过了,这个表也只是个总结而已,我认为还是遵照孩子最初背的顺序背诵最好。

有的孩子背“9”的乘法口诀经常出错。下面分享一张图片,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背“9”的乘法口诀就不会出错了。


不明白上图意思的家长可以私信我,我进行解释。我认为很多人能够看明白。不做解释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我们互相交流讨论。


浅浅的教育


这学期我们新引入了乘法的运算方式。学生们知道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在学习过程中都是通过加法算式来推导出乘法口诀的,最后才把所有学过的乘法口诀归纳到表中。

这表叫“九九乘法表”。先给大家普及下关于这表的一些知识。

准确说这表应该叫“小九九乘法表”,因为它有45句乘法口诀。相对应的“大九九乘法表”口诀完整的有190句口诀。

上面是“大九九”乘法表。

印度的孩子们就背诵这个。我们所学的就是小九九乘法口诀,从“一一得一”开始,可是却叫做“九九乘法表”,有的家长不明白。

现在小学生学的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结束。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的,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因为口诀开头俩字有“九九”二字,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在13、14世纪时候才倒过来,一直沿用到现在。

题主所问的是横着背诵好还是竖着背诵好。我推荐的是横着背诵更好。

理由是孩子们在学习乘法口诀过程中,就是这样一步步学过来的。每天学一种口诀。比如“8”的口诀。在学习中由一只螃蟹八条腿开始,一步步导出“8”的乘法口诀,学生这样一点点的把口诀全部背过了,这个表也只是个总结而已,我认为还是遵照孩子最初背的顺序背诵最好。

有的孩子背“9”的乘法口诀经常出错。下面分享一张图片,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背“9”的乘法口诀就不会出错了。


女王朱琼


我看了大家的讨论,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小学生背乘法口诀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学习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按什么顺序背诵乘法口诀,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就应该按什么顺序背。

记得,我在教除法试商时,学生容易出现因背诵乘法口诀的顺序不对,而把商数写错了。

比如,计算1435÷41=35

先是背“三四十二”,商3,

1435-1230=205.

然后,用“四五二十”,本来应该商5,可有的学生就商4啦。

结果,得了34,错了。

原因就是,学生先说几,就写了几。

所以,当学生背乘法口诀熟练后,必须要求他们按大九九的顺序背诵乘法口诀(八十一句),即:

一一得一,

二一得二,

三一得三,

四一得四,

五一得五,

六一得六,

七一得七,

八一得八,

九一得九;

……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六五三十,

七五三十五,

八五四十,

九五四十五;

……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只有这样背乘法口诀,才有利今后对除法竖式的学习。











创新数


对于刚刚开始背诵口诀表的孩子来讲,我认为完全可以边通过拆分理解数字关系,边记忆,才是最佳方法。

且看David博士的建议:“有些学生可能在家就已经学习了乘法表。我的建议是,评估每个学生计算个位数乘法的程度,然后引入利用点、图或卡片的活动,帮助学生练习连续加法(乘法的底层概念)。这里的观点是要利用学生对于模式的本能感觉,在没有记忆乘法表的情况下建立乘法的联接网络。”——《人脑如何学数学》(David A. Sousa著)


说说我家的乘法学习事情,也告诉大家,无论什么方式背乘法口决,都不要忘记了让孩子理解乘法,并能进行灵活运用。数学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发现它的规律,你可以运用它去预测,去解决问题,但最终你会发现它有无限可能性。


大一年前,我让佑儿数一下这堆积木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要求只能观察,不能拆开。


看了一会儿,他在纸上写下了9×3。

当时我好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给他讲过乘法,甚至连乘号都没有讲过,他是怎么会神奇地自己悟出来,而且还用对了呢?我问了他,原来他在搭乐高的时候,经常看到图纸上会说一块积木×3,一块积木×3就是这个积木要3块的意思,那现在这堆积木每一层都有9块小正方体,一共有3层,就是9这个数字要3个,所以就是9×3了。

哈,原来是这样!小朋友是从乐高图纸里了解了乘号的含义,又从积木拓展到了数字应用。

这次小惊喜给了我两个启发:一是学习乘法前,先从乐高图纸里初步了解乘号的含义是很不错的铺垫活动;二是小朋友学习乘法,应该从理解应用乘法的情景开始。


应用乘法的情境:我想了一下,应用乘法的情景至少包括四种:

一组一组地数,每组包含的数量相等

倍数关系

矩形排列

笛卡尔积(第一组3个人分别和第二组3个人进行比赛,每个对手都要比一场,一共要比几场,有序思考中经常用到)

对乘法起步阶段的小朋友来说,第1、3种情景相对容易理解一些。我主要写一下这两种。


1. 一组一组地数,每组包含的数量相等

这是小朋友最容易遇到的应用乘法的情景。数一堆东西,一开始小朋友们会1个1个点数,熟练了以后,他们会发现2个2个点数更快,再后来,他们会先把积木排好,10个10个一组,排好以后再数,这就是乘法的雏形,重复加同一个数字。

2. 矩形排列

矩形排列,比如一个方队有4排4列,这样的排列就是矩形排列。不过这里,我觉得更该和小朋友介绍另一种特殊的情景:由单位面积构成的矩形排列。这是乘法在数形结合中的几何意义,未来可以拓展到面积的概念,也可以由此推导出乘法交换律、分配率等等。

比如在给小朋友讲乘法交换律,为什么3×2等于2×3,用积木给小朋友摆一摆,很容易就能把这个问题讲明白。

由单位面积构成的矩形排列也有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和大家分享。

游戏人数:2人

准备:2张10*10的格子表格、2个骰子

玩法:一人一张表格。第一个玩家掷2颗骰子,然后根据掷出来的2个数字,在自己的表格上画长方形,并涂成阴影。比如得到1和3两个数字,可以如下图左上方这样画,也可以如右上方这样画;如果掷得3和5两个数字,就可以选择下面这样的长方形涂上阴影。玩家可以在表格任意空白的地方画。

涂好格子以后,就在表格下方写下描述这个格子的式子,比如1×3=3。

然后第二个玩家重复这个过程。当两位玩家掷骰子后,都没有办法再画下长方形以后,游戏结束。这时候看谁涂的格子能尽可能多地接近100,谁就赢。

这个游戏,也可以加深小朋友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尽管,计算在数学中占有一定比重,但学习计算的过程,真正重要的并不是速度,以及多早能够学会。学龄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最重要的目标任务就是:掌握抽象数字关系,理解符号表征涵义,理解算式的表征涵义,能够掌握整体部分的逻辑关系,而这些能力,恰恰都需要的是精细复述方式。


我始终认为在启蒙孩子的最初,你就需要把某些意义和美感传达给孩子,而不是一上来就追求计算,追求算得有多快,比其他孩子能够计算多大的数字。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在追求这些表面的结果,为作秀而努力背诵记忆时,已经离数学越来越远了。


佑妈育儿经


答案很明确,当然是竖着背了。

其中一这一列就简单了。从二开始稍微有些复杂,那就是二二得4,23得六。

虽然说背诵都是一些枯燥的办法,但是在这儿还是给家长提一个很简单的小诀窍。

就是让孩子在背的时候扳着自己的手指头向下一个个的数着呗,不然的话孩子容易丢失。

当然还有一个小诀窍,就是背诵的效果可能不太好,你需要让孩子结合一些实际的练习题来做一做,让孩子总结一下哪些容易错,错之后应当如何处理。

这个东西理解与不理解,我到目前觉得没有太大的关键,背诵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家长把它当成童谣,让孩子先背下来吧,毕竟让他理解起来实在太困难了。


义诚老师


如果你开心,从中间开始念,中心开花也可以。

这只是一个表而已,让我们记住的是其中的算法


荀老师


这要看你家孩子的思维方式。反正就那么几句,你让她横竖都背,这样可以加深记忆。


农家好货


这个横竖都要背熟练的,只要背熟练了就不管横竖了,而且倒着背也没问题了,我儿子去年二年级刚刚开始竖着背的,背熟练了后来就让他倒着背了,最后去学校老师要求又横着背了,所以只要熟练了就没关系的最后都会背的,如果只是顺着背倒背横背都不会那么你依然不会计算,因为计算不可能按顺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