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对奶奶抱有怎样的感情?看看下面的分析

隔辈亲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这句话的含义是指老人虽然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会付出自己很多的爱意,但并没有那么宠爱,反而会利用严格的教育态度去对待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然而老人行为反差极为明显的却是对于孩子的孩子态度极其不一样,也就是对孙子辈有不同的态度,往往孙子有什么需求老人都会尽量满足,非常宠爱的表现也是令不少人表示反差太大。

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对奶奶抱有怎样的感情?看看下面的分析

然而有一种说法,指出了老人对孩子如何再宠爱,可能多年之后收不到回报。因为孩子在生活当中慢慢长大后,也许会忘掉爷爷奶奶曾经对孙子的倾情付出,反而老人们到了最脆弱的年龄阶段时,孙子辈反而会反过来,嫌弃老人们又脏又邋遢。

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真实风景呢?

孙子辈多半饱含敬爱。

邻居家的小海是一个和妈妈关系处理不好的小伙,小时候父母离异,妈妈带孩子在外婆家生活,但是妈妈为了挣钱养家,很多时候会在外面的时间居多,这样的环境当中,小海和外婆的关系最亲密。小海长到10岁的时候,妈妈和继父领了结婚证,在小海母亲有了新建家庭之后,也逐渐迎来了第2位小生命,而对于小海的照顾,外婆扮演起了更重要的角色,在生活当中对于小海衣食住行,照顾更为妥当的,自然也是小海的外婆。

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对奶奶抱有怎样的感情?看看下面的分析

时间久了之后,小海和母亲的关系渐行渐远,慢慢长大的小海到了社会中赚了钱,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自己辛苦的外婆。现在小海的奶奶已经80多岁,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很多时候需要坐在轮椅上才能够出行。而小海回外婆家的频率,要比去看望母亲的次数要多,有时候小海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奶奶去晒太阳,到公园里去找同龄老人聊天,也是小海孝顺的种种画面了。

老人也许并不求回报。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当中,有很多老人指望着子女养老,对于孙子辈并无过多要求。甚至有老人表示,在对于孙子的代养过程当中,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生命传递爱意的付出,如果谈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回报,这样的说法似乎并不恰当。

孙子辈的年轻人长大之后会拥有自己的生活,他们能够幸福最好,老人们可能并不过分期待孙子辈年轻娃娃长大之后记得感恩自己。

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对奶奶抱有怎样的感情?看看下面的分析

其实这样的想法大多建立在孙子辈年轻人给到老人足够尊敬和爱意的基础之上。在中国传统观念当中,第一,人们对于老人有着尊老爱幼的品德养成,第二,大多数孙子辈年轻人是在老人的膝盖前长大,因此更多年轻人对于爷爷奶奶辈老人的敬爱程度极高。

没有隔代亲是白白付出的,只要是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倾付了自己的爱意,都有可能会收到孩子们的回报,乌鸦都知道反哺,更别说孩子在最单纯时期接受到的爱意,和爷爷奶奶辈人相处之间的点点滴滴都会沉浮在孩子的心中,哪怕当孩子们长大成人,也不会轻易忘却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

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对奶奶抱有怎样的感情?看看下面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