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千祥鎮搶出復工復產“加速度”:復工率98.9% 復工電力指數91% 規上企業員工到崗率96%

千祥鎮搶出復工復產“加速度”:復工率98.9% 復工電力指數91% 規上企業員工到崗率96%

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的背景下,“復工率”和“復工電力指數”常被視為企業產能恢復情況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從2月10日千祥鎮145家企業復工復產以來,千祥鎮“復工電力指數”“復工率”兩根曲線急速上揚,展現著該鎮企業復工復產的戰果。截至2月底,千祥鎮復工電力指數為91.48%,復工率98.97%,兩個指標連續三天(2月27-29日)均達標;規上企業職工到崗率96%。

“千祥是中國箱包產業基地主產區,許多箱包企業都是外貿企業,疫情給這些企業帶來了較大壓力,訂單積壓,用工緊張。”千祥鎮黨委書記呂惠勇說,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千祥鎮黨委、政府提早謀劃,主動作為,在大年初六就成立了一支由鎮經發辦、衛生院、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單位骨幹力量組成的企業服務團隊,由鎮班子成員帶隊深入一線開展“三服務”活動,為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全面實現復工復產送服務、解難題、提信心、增動力,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千祥經濟發展的影響。

企業主居家隔離服務隊6小時發貨

“多虧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目前企業生產已逐漸恢復正常,正開足馬力搶時間趕進度,確保訂單能按期交付。”東陽市張平皮具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平表示,千祥鎮黨委、政府對企業保姆式的服務,讓他對戰勝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充滿信心。

讓張平尤為感動的是2月16日那天的發貨經歷。

張平皮具在千祥已經走過幾十年曆程,從最初的代加工到現在獨立接單,公司在2019年晉升為規上企業,外貿訂單佔公司訂單總數的90%以上。“年前,我們接到了美國一家公司的訂單,價值30萬元。該訂單原計劃於2月3日出口美國,但由於疫情影響,延期至2月16日。”張平說,他是江西九江人,年前回了老家,年後回到東陽,按照當時的規定,還需要在家繼續隔離14天。“如果2月16日我們還是沒辦法如期交付,那麼我們將面臨違約賠償,更嚴重的是我們和該公司的長期合作關係也可能因為信譽缺失而宣告終止。”

訂單時間緊急,物流不暢,怎麼辦?張平試著電話聯繫了千祥鎮經發辦工作人員,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響應。鎮裡的服務團隊第一時間對接寧波港、東陽市各相關部門和企業所在地的村兩委,幫助聯繫了集裝箱貨車和打包人員,辦好了車輛通行證明。

發貨當天,從貨車下高速開始,千祥鎮經發辦工作人員全程在場協助,仔細核對發貨數量。6個小時後,裝著產品的貨車順利離開千祥,駛上高速。當天還在家隔離的張平說,“聽到貨成功發出的消息,壓在心中的石頭才算落了地。非常感謝千祥鎮黨委、政府的幫助,讓我們避免了訂單違約的風險。”

千祥鎮搶出復工復產“加速度”:復工率98.9% 復工電力指數91% 規上企業員工到崗率96%

企業用工緊缺服務隊緊急協調開闢路線

2月29日下午,千祥鎮經發辦、衛生院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來到定達皮具有限公司,為3位公司員工辦理解除隔離手續。“目前,企業有263員工到崗,到崗率97%,6條生產線已經開動。”定達皮具負責人呂大軍說,企業員工快速返崗,離不開千祥鎮黨委、政府的支持。

定達皮具是千祥鎮的箱包龍頭企業,2019年產值2億多元,員工穩定,“大部分是10年以上的老員工了。”呂大軍說,受疫情影響,許多外地的員工想回來上班,卻苦於沒有合適的辦法。“員工的緊缺,必然會影響企業的生產。”

瞭解到企業的需求後,千祥鎮聯企服務團隊迅速協調東陽市各相關部門單位,在全市外省接送的線路上,緊急開闢了多條分線路,力爭用最快的速度,讓企業員工快速、安全返企,並投入生產。

外地員工到東陽城區後,千祥鎮又以直通車的形式,第一時間接他們回千祥,更好地保證工人們的安全。

為了保證復工安全,員工安全上崗,千祥鎮用心做好“員工返崗”各項功課,第一時間建立“一人一檔”健康檔案,並將疫情監測排查、信息報送、聯防聯控等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嚴格落實復工管控,確保企業全覆蓋、不遺漏。鎮班子成員帶隊,每日開展巡查,加強復工事後監管。督促企業全面落實出入廠區人員口罩佩戴、體溫監測、衛生消毒等防疫措施。

千祥鎮搶出復工復產“加速度”:復工率98.9% 復工電力指數91% 規上企業員工到崗率96%

政企互動共渡難關

“疫情面前,沒有誰能置身事外,我們必須和企業守望相助、共渡難關。”這番話,千祥鎮黨委書記呂惠勇在疫情時期強調過不止一次。

對千祥企業復工復產的幫扶,千祥鎮黨委、政府的態度一直非常鮮明。“無論是防疫物資的保障,還是人力資源的支持,我們不是幫一次就完了,而是一直持續跟進,精準高效服務,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呂惠勇說。

針對當前企業普遍面臨的防疫物資短缺難題,千祥鎮動用一切資源和渠道,充分發揮內外鄉賢的力量,為企業提供口罩、消毒水、體溫檢測儀等重要防疫物資,備好“緊缺品”和“必備品”。對口罩等需求量大的物資,聯繫專門渠道,通過直接採購的方式,幫助企業節省生產成本。“現在口罩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公司有260多名員工,一天口罩就要消耗500多隻,在鎮黨委、政府的協調對接下,口罩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保證,生產也就更有信心了。”呂大軍說。

政府傾力助企業復工復產,企業也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至今,千祥鎮鎮政府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千祥社會各界送來的物資和捐款。千祥內外鄉賢、千祥商會等一眾愛心組織和人士累計捐款捐物總額已超過100萬元(其中善款70萬元)。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凝聚起齊心協力抓好防疫工作和復工復產的“硬核”力量。

隨著復工率逐步提升、產能逐步恢復、物流逐步暢通,千祥企業也將渡過難關,邁入正軌。今年,全鎮有8家企業申報“小升規”,是近些年申報數量最多的一次。同時,千祥鎮以此次疫情為契機,查補、強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弱項,加快傳統產業“機器換人”步伐和智能化改造進程,化危為機推動經濟轉型提速發展。下一步,千祥鎮將再接再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用活惠企政策,以更加高效的服務、更加精準有力的舉措,持續為企業解決用工、物資等要素保障難題,助力企業恢復產能、逆勢發展,堅決把疫情造成的時間損失、工作損失、發展損失奪回來,實現疫情防控和千祥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來源:東陽日報 記者 陳雲 通訊員 申屠康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