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鄲城代萬濤:“扶貧戰士”“戰疫先鋒”兼而得之的90後鄉鎮幹部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康 萌友 王晶 李巖 文/圖

“脫貧攻堅,我請戰!”“抗擊疫情,我請戰!”這是鄲城縣南豐鎮90後基層公務員代萬濤兩次向鎮黨委提出的申請,作出的承諾。

鄲城代萬濤:“扶貧戰士”“戰疫先鋒”兼而得之的90後鄉鎮幹部

在脫貧攻堅最吃緊、任務最繁重的時候,代萬濤主動擔起了該鎮扶貧辦主任崗位職責。三年來,夜以繼日,“5 2”“白加黑”,一直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這一次,面對疫情的突然來襲,代萬濤迅速轉換角色,挺身而出無怨無悔, 變“扶貧戰士”為“戰疫先鋒”,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讓這個特殊的春節有了另一種火熱。

鄲城代萬濤:“扶貧戰士”“戰疫先鋒”兼而得之的90後鄉鎮幹部

“收到,馬上落實”“收到,馬上執行”……這是代萬濤今年春節24小時工作常態。疫情戰役一打響,他便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發揮好自身專業優勢,承擔起綜合協調、疫情數據、交通設置卡點執勤、勸返人員車輛、發熱病人、留院觀察病人的信息收集上報工作。面對這項繁瑣而又細緻的工作,他不厭其煩的一遍遍核對,確保數據的準確性。針對上級反饋的數據,他第一時間篩選、分類、下發各村,及時收集彙總,為防疫精準施策提供數據基礎,為戰“疫”指揮提供決策支撐。

疫情期間,代萬濤都睡在單位,每天凌晨睡下,第二天清晨就起床繼續工作。連續多日的高強度工作,人也憔悴消瘦了許多,鎮領導多次提醒他注意休息,他總是嘿嘿一笑:“二十七歲的小夥子,正是動腦出力的時候,眯一會就調整過來了,不礙事的。”

代萬濤的故事感動著身邊人,同樣他筆下疫情一線的感人故事也溫暖著他。把握“疫線”脈搏,傾聽“疫線”心聲,傳播“疫線”故事,鼓舞“疫線”鬥志,這位新聞信息“輕騎兵”用他的視角、文字、筆觸,準確傳達了縣委縣政府的精神要求,迅速報道了鎮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詳細記錄了全鎮上下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截至目前,他已處理疫情防控一線實時照片1200餘張,通過市縣微信工作群和微信公眾號發佈動態20餘篇,發佈新聞稿件十餘篇。

“抗疫戰場,不能缺了咱扶貧人,脫貧攻堅、抗擊疫情,我都義不容辭。”代萬濤參加工作時孩子剛出生,忙於扶貧工作,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有時十天半個月也見不上一面,但他從來沒有任何怨言。這一次,當親情遇上疫情,他再次奔赴抗疫一線。

防疫工作依然在繼續,不能回家成了工作常態,每天工作之餘,代萬濤最盼望的就是與兒子視頻通話,因為妻子和不滿三歲的孩子就是他最堅固的盔甲。妻子的關懷,兒子的微笑,使寒冷的冬夜溫暖如春。代萬濤說,他之所以選擇不回家,是因為每天的工作會接觸很多不確定人員,進入很多高風險場所,擔心兒子太稚嫩經不起病毒的侵襲。這或許就是一位“超級奶爸”對兒子最柔軟的愛,更是一個丈夫對家庭最炙熱的深情。

“我將盡全力做到防控扶貧“兩不誤”,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兩場“硬仗”。代萬濤說到也做到了。

疫情防控期間,他指導全鎮扶貧幹部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靈活運用電話、微信、短信等方式開展幫扶,向貧困群眾宣傳防疫知識,宣傳產業結構調整獎補和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費獎補及其他扶貧政策。同時瞭解掌握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引導貧困戶改善戶容戶貌,提早謀劃疫情防控後的產業扶貧、各類問題整改、幫扶成效鞏固提升、扶貧車間復工等工作,確保疫情防控不缺位、脫貧攻堅不斷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