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说巴沙尔经常不穿戴任何护具视察前线部队,他是为了展示“强人”姿态还是因为很安全?

用户267930491


叙利亚阿拉伯电视台(SANA)10月22日报道,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视察了伊德利卜前线(实际位置在哈马省北部),叙利亚官方媒体在地图上标注了巴沙尔慰问前线部队的具体位置和电视画面。伊德利卜前线前线总指挥苏赫尔.哈桑将军向巴沙尔总统汇报了工作,巴沙尔还与哈桑一起亲临前线观摩指挥炮兵部队轰炸恐怖武装目标。

这是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第二次公开出现在前线视察。上一次是东古塔战役结束后,巴沙尔亲自开车视察前线解放区。应该说,东古塔战役正式确立了叙利亚政府军的优势,当时叙利亚的国内反恐胜利形势基本已成定局。那个时候,巴沙尔访问前线,主要是向国内外传达胜利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鼓舞士气再接再厉。

这一次到伊德利卜前线视察,时间点上正赶上土耳其进攻叙利亚东北边境的库尔德武装。因此巴沙尔的行为就有两层意图。一是俄罗斯与土耳其达成的协议是符合叙利亚自主意愿的,暗示库尔德武装识时务归降叙利亚政府;二是显示叙利亚政府军的任务方向,并暗示土耳其,叙利亚政府军对伊德利卜势在必得。有舍有得,这就是叙利亚当前时间换空间的主打策略。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不穿戴任何护具视察前线部队,向外界和民众显示了他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尤其是这次视察伊德利卜前线,很容易成为恐怖武装狙击手的目标。这种气概很容易感染前线将士和后方民众,换来更大更坚决的支持。仅从身先士卒这一点说,巴沙尔的确是值得敬佩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也是他能带领叙利亚苦撑8年转危为安的重要愿意之一。

当然巴沙尔视察前线的时间路线和具体位置,肯定都是事先严格保密的。叙利亚官方电视台这次报道巴沙尔视察前线的新闻,也是在巴沙尔的视察行程结束返回大马士革之后才对外发布的。因此在安全考量上也是相当客观严谨的。在巴沙尔总统的安保问题上,我们可以从老虎部队指挥官苏赫尔.哈桑的安保等级做出比较。苏赫尔.哈桑是由俄罗斯特种部队直接保护的。


高峰军事观察


先谈巴沙尔个人

这是个谦谦有礼的有教养之人,是留英医学硕士、眼科医生,做事沉稳细致、不急不躁。

巴沙尔原本没有政治抱负,打算行医治病救人,他娶了美丽妻子,打算平平稳稳当受人尊敬的医生。

巴沙尔的哥哥巴西尔性格果敢坚毅,做事老辣雷厉风行,最具父亲老阿萨德风,被培养为接班人。


由于巴西尔意外车祸去世,34岁的巴沙尔成为了叙利亚总统。

巴沙尔形象很难与独裁、枭雄、魔兽之类挂钩,但他是独裁制度下的产物,被美欧戴上了独裁的帽子。

再谈巴沙尔的表现

在叙利亚的纷飞战火中,巴沙尔体现了他坚毅沉稳的一面。在最危机时刻,他也没有选择流亡(美欧只要求他下台),也没有表现歇斯底里、破釜沉舟的凶狠。

在大马士革遭遇持续空袭中,巴沙尔仍然穿戴整洁去他那被西方间谍卫星锁定的总统办公室上班。

在叙利亚战事激烈时,他去了东古塔等前线看望部队,没有造势作秀表演,也没有豪言壮语吼叫,只有与士兵零距离交流谈心。


但这是无声胜有声!总统最精锐的、2万多人的装甲军组成的叙利亚共和国卫队,已离开大马士革上了前线,总统没有躲藏,他从简出行,从容来到我们中间,他相信我们的勇敢和忠诚!

巴沙尔去前线当然会受到严密保护,可以想象;他的太上皇普京克格勃出身,在他身上押上了俄罗斯国家赌注,普京绝不会允许巴沙尔意外死亡。


由于巴沙尔不喜欢摆谱张扬,叙利亚媒体也重点报道巴沙尔的镇定、从容、平和、“置生死于度外”形象,所以很难看到巴沙尔身边杀气腾腾保镖的身影,这对营造叙利亚国家的整体稳定氛围,作用和影响巨大。


谌人


您好,我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不是不佩戴,而是巴沙尔去的并不是最前线!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一般很少露面,特别是在叙利亚内战8年之中,很少前往真正的前线,比如目前在叙利亚境内目前俄叙联军正在进行作战的,哈马省、伊德利卜省、阿勒颇市、甚至巴沙尔-阿萨德总统老家,拉塔基亚省出现了战火,他都不会去。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最近一次露面,是在7月1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前往了叙利亚境内的基督教教堂,与当地叙利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士、神父会面。但这一次并不是在前线,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没有身穿任何军装。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8年内战中,视察工作一般都是已经战火停止的地方,他往往视察的都是驻防部队,而真正的前线交火部队,比如“老虎旅”,他是一般不去的。这也是美国、英国、法国特种兵、间谍要随时干掉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有很大关系,毕竟现在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是这些西方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必须时刻提防来自这些国家袭击。

所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很少去前线,也不敢去前线。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乌克兰新总统泽伦斯基,其在6月份视察顿巴斯战区前线的时候,就全面佩戴了防弹衣、防弹头盔等措施,并且至少10多名贴身保镖,而乌克兰方面报道当时乌克兰新总统距离前线仅仅400米,这个距离已经在俄罗斯狙击手的射程瞄准下。而叙利亚名将哈桑,经常在前线作战指挥,其天天佩戴防弹衣,并且多名俄罗斯大汉保镖护卫。


南国军情


最典型的一次是去年,2018年3月,巴沙尔视察东古塔前线,深入官兵、群众当中交流。

国家领导近距离接触战争前线本身就不多见,更具新闻价值的是,这大哥是自己开车去的,从大马士革出发,开着个有点年代的桑塔纳,随从也没带几个。

在城区的路段上,巴沙尔戴着墨镜气定神闲等红绿灯,一副平常人的做派。周边街区虽然说不上车水马龙,但是也相对热闹,人来人往,行人衣着整齐、体面,不像是刚遭战争对峙的样子。这是在拿生命“作秀”还是本身就没有啥安全隐患?

说是没有安全问题,那绝对是扯,除了反政府武装和极端组织,以色列的情报机构也几十年如一日的盯着阿萨德家族;倒是美国情报组织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要顾及大国的体面,不能像以色列摩萨德那种赤裸裸的“以暴力制暴力”。

与咱们普通人从小被教育的“人多力量大”不同,安保措施不全在于你周边多少保镖和随从,更多的在于事前安排和计划的保密控制,这点后面我会细说。

我们单位刚退休的院长在任上时,排场倒是大得很,她一出动,整个院办的一大屋子人都得“倾巢而出”,前拥后呼地小心伺候着,稍大点规模的还得惊动各系系主任和后勤集团的人,像一群小鸡仔簇拥在一只老母鸡身边一般。如此壮观场面,显然不是安保的需求,这个你们懂的。
咱们再看看巴沙尔的安保人员的身手。除了阿拉维派的“死忠”保镖之外,据西方媒体报道,俄军也为其配属了最精锐的保镖——从原属克格勃(KGB)的信号旗特种部队中,挑选出来的技艺高超、政治过硬的精锐军官。这些保镖铁了心的保卫巴沙尔,且身手不凡,连很少失手的摩萨德都多次败在了其阵下。

举个例子,一次集会时,摩萨德训练了6名当地武装分子试图接近巴沙尔行刺,但迅速遭到其保镖出手,6人当场被十分利落的击毙。巴沙尔屡次遇袭,还能够如淡定的自驾去前线,这份自信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些靠谱的保镖。

而且,通常情况下,高手往往是混迹于人群之间,这个不多说赘述,大家看下图.198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应邀前往莫斯科访问,在红场上与苏联男孩亲切交流时,他的摄影师拍下了一幅照片........

其次,这种自信源于事先保密工作做得好和路线计划设计的周密可靠。领导人要去的地方,必然要事先秘密踩点,安排狙击手暗中观察、保卫。这也是暗中的工作,同混在人群中的精锐保镖一样,是咱们普通人察觉不出来的,旁人自然感觉巴沙尔貌似在一个人折腾,拿生命”作秀“一般。

第三、咱们看到的信息和视频都是通过叙利亚政府官方媒体发布的。我大学阶段学的就是新闻学,深感媒体的舆论导向性。毕竟,媒体刻意通过”选择性”剪辑、“选择性报道”,加上解说和同期声,为这个新闻专题定基调。

所以,为了体现总统如沐春风般的风度,平易近人的风格,不畏艰险、蔑视敌人气概,首选那些能体现只身赴前线的视频进行剪辑和解说,有保镖随从的,不和谐的场面自然被去掉了。

而且,一些报道说,巴沙尔活动的区域巷战区域不到1000米。这个也无从考证。东古塔前线是很大的一片,加上保密工作做的滴水不漏,总统具体去的哪里,到现在也没人能搞清楚。只是诸多跟风的媒体一直在热炒,在转载。


第四,公开场合的普通人做派是巴沙尔自己的风格,早在战前的和平年代,巴沙尔总统就喜欢与朋友们在普通饭店就餐,在各个清真寺轮流参加周五聚礼。

这也是第一家庭的风格,叙利亚第一夫人阿斯玛,身患乳腺癌,化疗头发都掉光了,还坚持去民间搞各种慰问活动。虽有作秀之嫌,却并不让人十分反感。

巴沙尔原本没有太多政治抱负,在西方受教育后,担任着一名称职的眼科医生。不料,1994年,他爸爸原本培养的接班人巴希尔·阿萨德(巴沙尔长兄)因车祸身亡,巴沙尔才成了总统接班人。几乎就是美剧《暴君》的原型。

巴沙尔把医生那种认真严谨的作风发展到了日常,遇事淡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丝毫没有人们印象中的那种霸气的”独裁者“的作风。

下图,2015年11月,叙利亚政府正处于反政府武装和伊斯兰国双重打击下,凤凰记者晓田受邀对巴沙尔·阿萨德进行专访。进入采访间时,阿萨德很有风度的示意女士先行,表情轻松,态度温和。当日,政府军跟反对派交火前线就在大约50 公里外的郊区。
而且,在采访中,巴沙尔还非常认真的询问田晓名字的含义的发音,当场重复了几遍,让田晓纠正(下图),绝不是那种随意的敷衍。对媒体记者如沐春风般的接待,媒体又怎么能忍心黑他呢?可以看出,近年来,凤凰一直都在尽可能地选择对巴沙尔正面报道。

第五、总统在以身作则,深入前线和民间,告诉国民和世界,政府军已经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国内已经开始走向安定团结,老百姓们可以正常生活了。

反过来看,如果巴沙尔在大批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簇拥下,乘坐特质防弹交通工具去露脸,远距离挥一挥手,说句“同志们辛苦了”,就迅速闪人,那么会事得其反,不如不去。

最后讲个题外的。近年来,西方世界一直称阿萨德政府是父子传承的独裁,需要被推翻。那么新加坡的李光耀和李显龙父子怎么解释?新加坡美其名曰——”开明专制“;沙特国王和满大街跑的王子怎么解释?这两个国家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铁杆盟友。

而且,巴沙尔一度曾持亲西方的政策,他们夫妇二人全程接受的西式教育,也倡导世俗化的生活。在这段相对和谐的日子里,巴沙尔一直是西方各国领导人的“座上宾”。

比如,2002年12月,巴沙尔夫妇出访英国,还受到了英国女王亲切接见,与时任首相布莱尔友好用餐。还与时任法国总理萨科齐接吻拥抱,相谈甚欢。当然,卡扎菲生前也同萨科齐脸贴脸的抱过,可是.....
巴沙尔曾讲过句话,“如果说话是银,那么沉默就是金,而行动才是钻石。”所以,他选择以务实的作风出现在公众面前,给流离失所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希望;也在展示着政府军的自信和胜利、对敌人的蔑视;也同时告诉那些在国外在难民营蹲着,吃着西方申根国家纳税人福利的国民们——安全了,你们可以回家啦。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巴沙尔不带任何保护,便前往前线视察部队并不是为了要展示自己的强人姿态。反而正是因为巴沙尔缺少一些强人姿态,才使得巴沙尔在叙利亚动乱的整个过程当中获得民众支持,转危为安。巴沙尔作为一个彬彬有礼,而有教养的人,他并不是一个中东传统环境下的政治强人。他曾经留学英国是一位眼科医生,也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基本上人生轨迹就是成为一名医生。曾经的哥哥巴希尔性格老辣风行,所以曾被选为接班人,但是因一场车祸去世,所以年仅34岁的巴沙尔就成为叙利亚的总统。他与他父亲和哥哥的风格基本没有什么关联。



但是巴沙尔在成为叙利亚总统以后他家族的形象对于他而言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因为在之前叙利亚是一个独裁的政府。他是在这个独裁制度之下成为叙利亚总统的。尤其在当时阿拉伯世界动荡,又有欧美国家虎视眈眈,所以叙利亚战火燃起以后局面对巴沙尔十分不利。他不是政治强人,但是他确实有政治头脑,知道独裁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一面抵抗一面进行政治改革。暂且不说这一政治改革是否真能使叙利亚过渡到民主政府的那一步,但至少这一改革给巴沙尔国内国外以很多支持。而且在整个战乱过程当中巴沙尔一直坚持群众路线,并不像以往的独裁者,那样高高在上。再加上他的政治改革和良好的态度,以及外国势力的帮助。



民众对于巴萨尔也有很大改观,不再认为他是曾经那个独裁政府的继承者。同时巴沙尔也不会摆谱宣扬,在公众的形象一直是平和友善的。所以国内民众的支持才使得巴沙尔挺到现在。巴沙尔之所以敢不带任何防护装备就敢与民众亲近到前线视察部队除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之外。民心才是根本,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巴沙尔在视察过程当中没有自己的安保工作。不论是谁给巴沙尔一个强人的帽子,他都不会认可同意,甚至是反对,因为他知道强人已经真正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叙利亚也不会再容许强人的存在。巴沙尔一直想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明显的民主合法总统,而且他也取得了成功。



可能也正是因为其早期在英国留学,所以对于民主精神和改革意志比他的哥哥弟弟以至于父亲都更强,在叙利亚陷入危机的时候,如果是传统的政治强人,恐怕很能挺到现在。正是巴沙尔的开明放弃了强权统治,使叙利亚进入了民主化的轨道。而且在之前的执政过程当中他也没有给民众以任何负面的感觉。反而民主化的道路有条不紊地进行赢得了民众的好感,这才是他的统治基础。否则普京也不会花那么大力气保住巴沙尔。如果巴沙尔依然是一个独裁政府并不知悔改,那么很多外国支持者都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援助和支持。因为独裁已经是世界公敌。想要维护政权,只有民主。既然巴沙尔选择了民主,那么欧美国家的插入便失去了部分攻击力,只要巴沙尔执政得当,政府也会转危为安。


世界史图鉴


没有上战场的人是无法理解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

我刚刚开始战地采访时,也认为全幅披挂是最安全的,比如说戴上好几斤重的头盔防弹衣,而且那些防护设施标准越高越好,最好是北约标准或者美国货。那才是真正的安全。

这个安全保命理论放在我跟巴基斯坦军队清剿塔利班行动,或者跟着美军在阿富汗打塔利班还真是管用。然而,当我在利比亚开始采访,尤其是在跟反对派武装上前线采访时,立即发现:如果我全幅穿戴成那样展开采访,那么最先死掉的一定是我自己!为什么呢?因为不论是政府军还是反对派武装,他们几乎都没有防护设施,如果你在人群中穿得保护最好,那么一定是对方狙击手的最优先目标,一定会立即将你消灭掉!

巴沙尔也不例外。叙利亚战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地犬牙交错,战场视察就相当危险。如果巴沙尔一眼就被看出是重点保护对像,那么相信对方会集中一切的火力来消灭他。因此,看似不安全的措施恰恰是最安全的保护行为。


邱永峥


巴沙尔确实是经常不穿戴任何护具到前线视察部队,但是巴沙尔不穿戴任何护具就代表他不会受到安全威胁或者巴沙尔不重视自己的人身安全吗?显然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各国总统保障自己安全的方式主要不是依靠穿戴很多的护具,巴沙尔接见叙利亚民众以及视察前线部队时候的安保工作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已经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巴沙尔视察部队)

首先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叙利亚国内还是在叙利亚国外,想要取巴沙尔性命的组织和势力都有很多,比如叙利亚国内的反对派武装和极端分子,国际上的美国和以色列等国随时都想要了巴沙尔的命,而美国中情局和以色列摩萨德更是全球范围内知名的情报兼暗杀机构,这两个组织的暗杀能力估计也会让巴沙尔感到有点恐惧。

对于自己的处境巴沙尔肯定是心中有数,他知道有很多人想要暗杀他,所以巴沙尔对于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是相当重视。既然巴沙尔会不惜坚持长达7年时间的内战来维护自己的权力,这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极其重视个人利益的统治者,而这样的统治者往往都会高度重视自己的人身安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实际上巴沙尔的行踪是非常神秘的,外界并能轻易获知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
(巴沙尔坐在人群之中)

看到巴沙尔不穿戴任何护具去前线视察部队以及接见老百姓的视频,很多人因此会产生疑问,巴沙尔就这样接近叙利亚士兵,难道他就不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吗,还是因为巴沙尔为了体现自己的强人姿态而有意那样安排呢?实际上巴沙尔当然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强人姿态而不穿戴任何护具接近叙利亚政府军士兵,所谓的“政治强人”不过是外界给巴沙尔扣的一顶帽子,巴沙尔未必喜欢这样的称呼。

巴沙尔视察部队以及接近平民是为了鼓励士气并安抚民心,不过巴沙尔在接见士兵和民众的时候不穿戴护具是因为巴沙尔的安全主要不是通过穿戴一些护具来保护,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巴沙尔视察部队和接见平民之前会对总统的安全进行周密的部署,包括对巴沙尔接近的所有士兵和民众进行审查,不允许士兵和平民携带武器接近巴沙尔,甚至被巴沙尔接见的平民和士兵当中就隐藏着叙利亚安全部队的人员。
(巴沙尔接见叙利亚政府军士兵)

总之巴沙尔不会为了体现自己的强硬而冒险接见士兵和平民,巴沙尔是一个极其重视自己个人安全的总统,他平时的行踪都是非常神秘的,而他在视察部队之前都会首先进行周密的安全部署,只有在获得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巴沙尔才会出现在政府军的士兵当中。事实上大多数国家的总统都会比较重视自己的人身安全,但是并没有几个人会依靠穿戴护具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毕竟护具穿太多不好看,而且就算一个人穿着结实的防弹衣,如果袭击者朝他的头部射击,那他的安全还是无法获得保障吗?


李姓先生


在叙利亚战争中,即使巴沙尔坐着美国“陆军一号”也不见得安全,这是巴沙尔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一种对军民的鼓舞,一种对敌人藐视的姿态……

在叙利亚战争初期,叙反对派已经攻到距大马士革仅几十公里,情况十分危及,但巴沙尔并没有选择退却,仍然是每天西装革履的准时到政府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这和萨达姆还有卡扎菲当时的慌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巴沙尔之所以
从来不穿戴任何护具,说到底就是和萨达姆卡扎菲的结局有关,同样是处于危机时刻,萨达姆和卡扎菲的懦弱,并没有换回生的希望,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看似一介书生巴沙尔的坚定信念,而巴沙尔之所以没有步萨达姆和卡扎菲的后尘,除了有俄罗斯和伊朗的鼎力帮助外,正是巴沙尔的坚定和沉稳,给了俄伊帮助他的信心,给了叙利亚军民极大的鼓舞。
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西亚,北非时,一些如雷贯耳的政坛元老,比如穆巴拉克,萨利赫,卡扎菲,不是寄人篱下,就是死无葬身之地,而巴沙尔却屹立不倒,这不能不说,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叙利亚军民才焕发了昂扬的斗志,也正是巴沙尔的这种视死如归的气概,才使得巴沙尔揽狂澜于既倒……



海之波涛3


对于巴沙尔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一下,巴沙尔为什么这么做?


首先,巴沙尔视察的是自己的前线部队,是自己的护卫力量。在叙利亚,巴沙尔的追随者主要为叙利亚境内的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穆斯林,巴沙尔的政府军自然也是如此。这些人与巴沙尔可以说是命运共同体,如果巴沙尔出了事,他们绝对不会有好下场。因此,如果巴沙尔去视察自己的军队,自然会很放心,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当然,不穿护具不等于没有保护。巴沙尔作为叙利亚最高领导人,无论是到哪里,都会得到叙利亚情报部门的层层保护,不会是毫不设防,任人宰割的羔羊。


其次,巴沙尔不穿防弹衣,钢盔等护具视察自己的军队,以及政府军控制区的民众,可以显示自己的亲民形象,赢得民众和士兵的好感。相反,如果巴沙尔视察自己的军队还要全面戒备,并走马观花,那么不仅没有积极效果,还会引起反感,无法达到视察的目的。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国家领导人的通行做法,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视察自己的军队和民众时还穿上重型护具。

第三,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巴沙尔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而言,可能穿不穿护具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巴沙尔的敌人,如美国,以色列铁心要铲除巴沙尔,那么根本不用近身刺杀,直接动用精确制导的导弹进行饱和攻击就可以了,无人机也可以,根本不需要近距离刺杀。即便是穿了护具,如果美国动用导弹对其进行斩首,可能也挡不住。因此,从个人安全角度考虑,其实巴沙尔穿不穿结果都一样。


西域都护


巴沙尔视察前线部队主要的目的就是为鼓舞士气,凝聚民心。在巴沙尔政权将要倾覆时,支持巴沙尔的军队仍然努力为其维持全国局势,可以说支持巴沙尔的军队是值得巴沙尔信任的。毕竟在俄罗斯介入之前,叛军已经攻进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巴沙尔政权倾覆就在一瞬间。但在外作战的政府军并没有抛弃巴沙尔政权,毕竟当时已经有很多的地方部队成为叛军,开始与叙利亚政府争夺地盘。可以说在危急时刻仍然为叙利亚政府作战的军队是经得起考验的。另外,还有很多优势让巴沙尔可以非常放心的去视察前线部队。

一、巴沙尔所属的什叶派分支阿拉维派是叙利亚的少数派,同时也是叙利亚的统治阶层之一,同时也是最坚定支持巴沙尔政权的力量。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巴沙尔政权最坚定的军队就是阿拉维派组建的军队,或者有阿拉维派控制的军队。正是由于巴沙尔与阿拉维派一荣皆荣一损皆损,这让巴沙尔可以非常放心的视察前线部队。

二、从2011年开始的叙利亚内战,已经将叙利亚人民一切的不满消磨掉。动乱不仅摧毁了叙利亚,还让民众生活无望。仅黎巴嫩就接受了超过100万的叙利亚难民,可以想想叙利亚内战创造了多少无家可归者。随着巴沙尔逐渐控制叙利亚国内局势,叙利亚迎来稳健的重建时期,这时的巴沙尔成为整个叙利亚的精神象征,会得到民众及军队的拥护,这必然减少了巴沙尔被袭击的可能,这也是巴沙尔敢不带防具视察军队的根本原因。

三、一国元首视察军队是要经过严密排查的。毕竟当年埃及阅兵就是因为允许军队实弹检阅,直接让军方将埃及的领导层全歼,军方用很低的成本取得埃及的政权。虽然巴沙尔视察的前线军队都带有枪支,但是里面是否有子弹也值得商榷。而且巴沙尔周边都有警卫,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保护巴沙尔离开。

因此,不可否认巴沙尔统治下的叙利亚正在回归往日的稳定,虽然战争摧残下的叙利亚重建之路非常的漫长,希望巴沙尔统治下的叙利亚明天会更好吧。毕竟最难熬的冬季已经到来,难民的日子可能要难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